首页 / 正文

卷五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五十二    宋 陈起 编俞桂渔溪诗藁

雨吟

轻轻烟雾失楼台雨暗吴山鎻不开试与渔翁闲访问落花几许泛溪来

过湖

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

和叶广文韵

入得春来物物饶翻思湖上短长桥去年寒食闲游处曾把扁舟系柳条

书斋

野草沿庭砌清闲日掩扉晚凉疎雨过落叶觉蝉稀天籁自鸣竹砧声谁捣衣僧寮不过此何必叩玄机

阅名胜诗集

买得山房数册诗倚篷细读已移时只贪眼底看氷玉月上荷花更不知

书怀

僻性止耽书村中谩寓居心惟求事省身合与名踈木叶秋风起蛩吟夜雨初吾生今晚矣不必问何如

闺怨

凤帏晓起鬓松枕肉初生酒晕红一把柳丝挪在手沉吟无语对东风【沉吟一作寻思】

谁怜人去鎻朱楼终日凭栏只带愁燕子也知人薄幸飞来略不傍帘鈎

溪流

云脚才行复又开一声隐隐只空雷家僮忽报溪流涨知是前村落雨来

初秋

火老金柔暑告残乘凉正好望西山秋声来处无寻覔只在窗前竹叶间

杂兴

漫山花发草萋萋杨柳飞绵水拍堤况是客怀禁不得那堪杜宇耳边啼

偶吟

降伏吾心法无如去外魔苦吟诗愈拙着意字犹讹荏苒青衫旧消磨白髪多不才为世弃徒自咏卷阿

雨中遣愁

花已开时人正愁花簪头上使人羞一春可厌无晴日下却珠帘懒凭楼

清明

朝来阁雨喜新晴枝上緜蛮调好声佳节莫将虚过了人生赢得几清明

即事

隂云酿雨勒花迟梅已飘残到杏枝好是池塘清梦处勾吟春草入新诗

松江

荷叶翻风暑气微看山露冷湿征衣埀虹夜静三高月只照渔溪一舸归

惜春

春事三分过二分桃花水上覔红云游人浪说春归去柳外黄鹂尚自吟

次吴秋潭韵

相逢款话傍檐西坎止流行事不齐君到白苹秋正好饱吟风月棹前溪

东山

东山随分作生涯即是清高隐者家粗有小园供日陟不愁无地种梅花

夏中即事

重梅过了犹悭雨幸有南薰在翠槐燕子亦於贫者薄今年全不见飞来

延祥观

御园犹自有逋梅约束游人莫肯开听得老兵谈旧事几年不见翠华来

虎丘

两寺今为一因秦虎占丘鹤飞王劔化鸟宿古坟愁石与泉流接池通海水浮十奇多胜?不及尽追游

家园

眺望西山在目中更须寛展竹篱通残梅尚守清亷节不嫁东君昨夜风

首夏

槐幄阴阴蔽緑扉池抽荷叶落蔷薇梁间紫燕新雏弱来傍檐前旋学飞

偶成

短髪萧萧满镜秋家居但觉岁时流两年不见西湖面笑我寒盟是白鸥

月夜

江南又见雁初飞枫叶萧踈旋觉稀边塞戍夫天气冷谁家月夜捣征衣

裴坟

买船寄僻径坟古最幽深山近风常冷松蟠昼亦阴来时无速骑归路有鸣禽寄语城居者何人肯访寻

山中

剖竹相通涧下泉更邀山色在樽前一鈎明月轩?上欹枕藤牀独自眠

惠山

径入松关古秋云带树烟只疑山有雨恰是涧流泉骚客诗留壁游人岸系船凭谁招陆羽瀹茗古栏边

秋怀

唤醒归舟是早秋水光云影两悠悠西风不管梧桐怨一叶吹来一叶愁

农事

东作农家处处忙金珠非是疗饥方京华只识笙歌乐岂识男耕与女桑

甘露寺

占断淮南势西风入鬓毛一江流不尽多景最为高斜日迷烟树孤帆送客舠兴怀人物少今古等秋毫

夏晨偶作

蚕事行将了农家刈麦初雨悭林少笋水澁港无鱼因病尝惩酒偷闲懒答书今年身愈老事事觉全踈

赠云间陆琴士

地僻居闲絶可人殷勤过我抱桐君声中知有辽天鹤弹散华亭一片云

烟霞石壁

山深入翠微寺僻掩幽扉景别金仙地人忘尘世机石滋崖雨滴龙出洞云飞结屋同僧处何须赋式微

久雨

踰月留京国春光总不知可伤连夜雨好似暮秋时有客来无酒逢人只说诗官中闻闭籴应是细民饥

次坦庵兄韵

便中蒙赐墨得句胜如书暂尔两年别俄然春暮余梦驰情不间心迩迹何踈自省吾今老湖山缚屋居

豫章滕阁

滕阁昔曾游今无槛外楼远山连树合尽日对江流古石空存记骚人易感愁夜深歌酒处灯火灿渔舟

寄书

岁月逡巡笑故吾人生南北隔江湖楼头约取衡阳雁寄得一行书信无

江湖小集卷五十二

 

猜你喜欢
  第四十三章 尼僧说法·屠隆
  第四折·佚名
  第一折·高文秀
  卷五·宋·蒋一葵
  五集卷三十三·乾隆
  四集卷十三·乾隆
  黄庭坚诗全集十·黄庭坚
  卷204 ·佚名
  卷55 ·佚名
  卷四百三十二·曹学佺
  卷三·曹学佺
  卷一百九·陈廷敬
  卷七百十七·佚名
  第五回 商三官急难求兄弟 二相公舍死傲阎罗·蒲松龄
  第一節 韻·王力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三十三·彭定求

        卷633_1 【有感】司空图   国事皆须救未然,汉家高阁漫凌烟。   功臣尽遣词人赞,不省沧洲画鲁连。   卷633_2 【歌】司空图   处处亭台只坏墙,军营人学内人妆。   太平故事因君唱,马上曾听隔教坊。  

  • 紫薇诗话[标点本]·吕本中

    晁伯禹载之,学问精确,少见其比,尝作〈昭灵夫人祠诗〉云:“杀翁分我一杯羹,龙种由来事杳冥。安用生儿作刘季?暮年无骨葬昭灵。”晁知道咏之〈西池唱和诗〉有“旌旗太一三山外,车马长杨、五柞中。柳外雕鞍公子

  • 卷一百三十五·徐世昌

    倭仁倭仁,字艮峰,蒙古旗人。道光己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文渊阁大学士。谥文端。有《倭文端公遗书》。过样子岭流水送行客,寒山历万重。半空盘鸟道,一径入云峰。皓皓摩天雪,苍苍拔地松。红尘真远隔,我欲

  • 卷二十七·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十七宋 陈 思 撰元 陈世隆 补珠溪集李师中字诚之应天楚丘人也其父纬为泾原路都监屯镇戎军以边事获谴师中上书辨父无罪时吕夷简为相诘问不屈夷简怒以为非布衣所宣言对曰师中所言父事

  • 徐正字诗赋巻一·徐寅

    唐 徐寅 撰赋【共八首】涧底松赋碧涧千仞青松几年岂天生之有异盖地势以居偏挺操弥贞虽厄岩峦之下抡材倘鉴合居樗栎之前则知植物之近不可用而或用生物之逺其可贡而谁贡伊彼良木何慙其青竹成龙工未我求且伴其髙梧宿鳯

  • 提要·邓雅

    玉笥集 明 邓雅钦定四库全书集部五玉笥集别集类四元提要(臣)等谨案玉笥集九卷明邓雅撰原本集首但题邓伯言而不着其名今案集中洪武壬戌辞聘诗有雅以非才例蒙郡举云云则知其名为雅而伯言乃其字也又诗作於郡中徵聘之时而末

  • 第四十八册 天命八年三月至四月·佚名

    第四十八册 天命八年三月至四月二十四日,汗之皂隶①李世功,因擒获奸细,即著陞为守备。宽甸之赵游击,杀毛文龙所遣之曹都司,擒拿曹都司同来之人解来,著赏赵游击银一百两,并赐其子孙世袭网替。赵游击属下之中军佟文明,著陞为备

  • 南唐书卷十·马令

    宋 马令 撰列传第五呜呼论其时则南唐号为文献之地绳以法则可嘉之士无几幸而获全始终者菰芦之才信有之矣李建勲字致尧南平王德诚之子初德诚守润州秉烛夜出者以闻而徐温疑其有变徙镇江州德诚犹不自安乃遣建勲入谒温

  • 212.陆游临终留诗·林汉达

    宋孝宗刚刚即位的时候,决心改变屈辱求和的政策,很想做一番恢复中原的大事业。公元1163年,他任用了一名很有名望的老将张浚(jùn)做枢密使。张浚决定出兵北伐,并请朝廷发布诏书,号召中原人民奋起抗战,配合宋军收复失地。当时枢

  • 四书因问卷六·吕柟

    明 吕柟 撰离娄上斆问离娄之明以下孟子既言治天下当遵法度又言圣人既竭目力以下者何曰言人当知所以可遵也出于圣人心思之政如之何其勿遵之不然不智孰甚焉何以又言惟仁者宜在髙位曰惟有仁心仁闻者为能遵行仁政故耳故

  • 春秋説卷二十七·洪咨夔

    宋 洪咨夔 撰定公上元年春王先君不得正其终则嗣君不得正其始鲁盖有之矣而首年皆以正书公独无正何哉君位旷也夫正者王之所为天子班之诸侯禀之朝防庙谒出政布令于是乎用之所以谨人时之端严天道之奉也昭公薨太子衍废而

  • 春秋传序·胡安国

    古者列国各有史官掌记时事春秋鲁史尔仲尼就加笔削乃史外传心之要典也而孟氏明宗旨目为天子之事者周道衰微乾纲解纽乱臣贼子接迹当世人欲肆而天理灭矣仲尼天理之所在不以为己任而谁可五典弗惇已所当叙五礼弗庸已所当

  • 卷四百九十五·佚名

    △第三分善现品第三之十四复次善现,汝作是说。又如虚空前後中际皆不可得。大乘亦尔。前後中际皆不可得。如是乃至三世平等超过三世故名大乘者,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所以者何。过去世过去世空。未来世未来世空。现在世现在世

  • 律禅密净四行论·太虚

    一 四门之统摄 甲 戒律 乙 禅观 丙 密咒 丁 净土二 四门之类别 甲 律禅与密净 乙 禅密与律净 丙 律密与禅净 丁 律与禅密净&nb

  • 卷第四·佚名

    祖堂集卷四 祖堂卷四 石头 石头和尚嗣吉州思和尚,在南岳。师讳希迁,姓陈,端州高要人也。在孕之时,母绝膻秽。及诞之夕,满室光明。父母怪异,询乎巫祝。巫祝曰:“斯吉祥之徵也。”风骨端秀,方颐大耳,专静不杂,异乎凡

  • 金刚般若论会释卷上·窥基

    大乘基撰一部分三。初敬所师。叙标作意。次科宗义。正释经文。后叹愚深法成隐灭。初中三颂分二。初二颂半归敬所师。后半颂叙标作意。初中复二。初二颂别显三宝。后半颂总礼所师。初中复二。初一颂半唯敬法。后半颂敬

  • 张苍水诗文集·张煌言

    诗文集。明张煌言(1620—1664)撰。不分卷。煌言字玄著,号苍水,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崇祯举人。为明末著名抗清将领,后为清兵所俘,被害于杭州。是集包括诗集《寄零草》与文集。诗集按诗体分类,并附寄零草补遗四十五首,寄零草

  • 骳稿·利登

    诗别集。宋利登著。一卷。收诗七十余首。有旧抄本,收入《南宋群贤小集》第六册。又有《汲古阁景钞南宋六十家小集》、《江湖群贤小集》、《宋人集丙编》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