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庚子秋词

朝中措

粉云横界断霞收。人坐碧溪头。初蓼淡摇风蝶,衰荷红背沙鸥。江乡何处,青山画扇,黄叶归舟。自是客心摇落,不关长笛高楼。

采桑子

今年归燕花边路,真色屏空。乱叶衰红。淡入宫眉一两峰。关河万里伤高泪,断送西风。锦字愁通。莫上高楼数过鸿。

清平乐

乱云拂■(外衣内由,枫注:疑为“袖”的异体字。)。百感新疏酒。愁外西山如客瘦。一角修眉还斗。无言独立青菭。高城画角声催。指与断鸿归路,夕阳依旧宫槐。

鹧鸪天

吟鬓飘萧泪■(外衣内由,枫注:疑为“袖”的异体字。)乾。沈蓬江海得归难。却从九陌游轮路,细忆双溪短柱船。田水外,野香边。行杯一笑发苍颜。乱鸦飞尽柴门闭,守著斜阳尚满山。

小重山

雨洗秋姿倚翠微。淡蛾新扫出,晚依依。溪山如此未成归。沙鸥笑,客鬓已如丝。不是断相思。楚兰摇落后,短书稀。西风破屐几人诗。天边雁,零乱不须题。

一落索

斜日孤城深闭。四山荒翠。断鸿声外不堪闻,是呜咽、桑乾水。高阁清尊微倚。促愁成醉。彩云端不负归期,却还怕、黄昏易。

太常引

夜深溪馆起微飙。天末故人遥。丛桂几时招。梦不到、苕南画桡。相逢小泊,菊花橹背,风味话持螯。断港乍通潮。有三两、秋镫纬萧。

夜游宫

门掩黄昏细雨。仨传出、当筵金缕。休唱江南断肠句,小银筝,十三弦,新换柱。花外残蛩絮。暗咽断、碧纱烟语。愁结行云梦中路。起挑镫,叠红笺,封泪与。

虞美人影

玉妃唤月蓬莱浅。铅水银河一片。梦里凭阑人换。恩尽宫罗扇。妆楼残照西风满。的的看花心眼。香在红衣南岸。天近微波远。

极相思

麹澜澄镜秋磨。飞棹绀霞过。双鸳睡足,菱丝宛转,不信风波。一夕行云远处所。旧宫黄、凄损纤蛾。已凉天气,龙须方锦,渐渐寒多。

恋绣衾

哀蝉帘户半夕阳。涨麹尘、窥镜万妆。甚风起,干卿事,让凌波、罗袜步凉。绣尘盘马青门道,背西风、能理断狂。莫忘了,钿车约,夜深月、犹过女墙。

夜行船

猎猎凉薰飘晚桂。黄昏近、酒悲慵理。露脚低飞,红纱香湿,都是故宫铅泪。半壁沧洲残画里。西风咽、笛声不起。恨水离烟,仙槎何处,却趁撇波鱼尾。

诉衷情·用梦窗韵

支筇客意倦于鸥。飞梦落薲洲。凉风吹堕南雁,怨入水葓秋。无意绪,问西楼。旧帘钩。管弦何处,落叶空宫,凝碧池头。

谒金门

人去后。丝管花房春瘦。木客啾啾歌拍手。奉觞千万寿。城挂离离星斗。风咽沈沈街漏。(枫注:以下缺。)

烛影摇红

泪尽金仙,携槃却出横门道。凉云笼雁雁啼秋,露泣香兰笑。孤凤行烟傍晓,带残梦、红墙缥缈。石鳞荒水,西风不管,低萤自照。

巫山一段云

珠帐销春绣,金炉委夕沈。禁花零落几猿吟,容易是秋阴。远黛窥眉小,微波抵泪深。九疑山色上屏心,惟有梦来寻。

品令

翠笼莺放。玉笙唤、行云来往。心事一叶宫沟样。旧香旧色,长是妆台傍。阿滥新催花底唱。又窥人眉样。月斜镫蕊回秋帐。累侬惆怅。隔巷筝弦响。

醉乡春

絮点绿尘凝榭。愁见卧枝花亚。记锦瑟,与人长,占断真珠帘下。更点画谯初打。不是年时月夜。便相见,也寻常,一春长是湘弦卸。

减字木兰花

谈天有口。指点银瓶惟索酒。把臂周聃。身是稽康七不堪。昏镫照定。罔两何须频问影。谁是谁非。放著青山自不归。

鹤冲天

含笑浅,弄妆迟。芳事去心时。绣鞍骢马已空归。还约燕来期。镜屏移,花漏永。怅望女床鸾影。自家帘幕梦中逢。翻道宋墙东。

蕃女怨

谢堂愁絮千万点,吹薄妆靥。翠鸾翘,金凤缕。望春春去。绕花行近乱莺声。不能听。

宴瑶池

残香飘雾青杨路。处处。押帘花底朱户。无人住。年时几许。销春素。小槽香、真珠红注。摘弦柱。箜篌自作人语。公无渡。西风分付。潮回去。

句陈元武相望处。暮暮。酒阑肝胆毕露。流萤路。何人画取。芜城赋。怕重说、安西都护。青骢去。秋燐自明残戍。风吹雨。城头尔汝。昏鸦语。

西溪子

燕赵悲歌人在。剧孟旧家倾盖。急呼觞,筵未半。筝弦断。酒醒惊沙扑面。将恨上高楼。望幽州。

四字令

篝镫穗寒。床书帙残。打窗一叶琤然。逗闲愁万千。溪山责言。蘅兰厚颜。梦中羞渡桑乾。有秋前泪酸。

十二时

烟尘长望,无情清渭,东流不复。凄凉杜陵叟,自悲歌同谷。月苦霜繁车觳觫。忍淹留、柳新蒲绿。呼风鸟何处,黯一堆金粟。

西江月

待阙鸳鸯社散,移家燕子巢寒。伤春人在醉醒閒。酒冷花飞人远。山枕一春无梦,水堂两处凭阑。轴帘来与理琴弦。心翦东风俱乱。

忆王孙

烟中玉笛暗飞声。艇子撑开一道萍。属玉鵁鶄相向明。倦逢迎。惟有沙鸥不世情。

醉花间

斜日屏山愁暗隔。沧波残画色。筝雁不飞回,弦上西风泣。郎居金雁驿。一纸经年得。相从无两翼。梦中新识路依稀,又移军,关塞黑。

庆春时·用晏小山韵

黄昏过后,心头眼底,一味清寒。前欢记否,衣香絮点,春影小长干。吴歈听断,催拍谁点弓弯。雕栊近底,娟娟冻月,还当翠眉看。

甘草子

秋暮。梦醒残蛩,絮语沈香户。黯墨不成书,天远吹笙路。今夜漏回镫昏处。问倦客、归程谁数。无限秋心雁将去。付楚天凉雨。

虞美人·半塘欲为校梦龛图,偶得明王綦秋林茆屋小帧,因以充之

江蓠摇落知多少。一卷伤心稿。霜红扫尽见楼台。赢得百年缣素为君开。赚人词赋哀时泪。迸入回肠碎。墨尘已共劫灰寒。小几秋镫依旧对长安。

酒泉子

归燕踏帘。花暗卓香车路。断肠时,携手处。又窥奁。一春缄泪与江南。撩乱谢娘心曲。玉珰回,银沬蹙。是空函。

思越人·用冯正中韵

布被心情恶。寒夜耸,作诗肩削。青琴碎却。大招零落。笑抗疏功名,输纸薄。万感幽单长泪阁。微睡著。有庄舄、吟声依约。

遐方怨

官柳绿,水■(上艹下緐)红。泪睫听莺,谢娘春来归思慵。不如栀子两心同。夜凉双凤语,蜀弦中。

梁州令

莫怨蓝桥饮。醉歰珊瑚难枕。鹅屏梦隔蜀山青,谁家啼湿江头锦。金蟾啮锁知谁禁。沟叶残红浸。青娥挥泪因甚。西风瘦却东阳沈。

锯解令

醉和双燕别西楼,醒不记、当杯泪满。花前空解唱回波,荡一片、旧愁不转。乱弦辊遍。那是歌头懒换。离筵索性送残春,拚得是、坠红见惯。

望江南

镫下坐,镫外月平西。陪伴闲愁偎幕燕,护持薄睡镇帷犀。才得梦来时。莺唤起,花絮晚春迷。枕雨有痕潮半■(外衣内由,枫注:疑为“袖”的异体字。),镜澜无力熨双眉。不是为单栖。

玉楼春

银屏梦比游丝短。蝉黛拂梳鸾镜暖。两蛾贪学远山长,多少春愁盛得满。书来不是欢期晚。萦系愁肠千万遍。相思字字尽无凭,此后南楼休过雁。

分明锦瑟妆台畔。梦醒江南天样远。换成潘鬓镜能知,瘦尽楚腰裙不管。情多莫恨相逢晚。手撚红香珍重看。明朝刬地有东风,百盏千觞无处劝。

金翅峨髻侵晨绾。沈水玉罂嫌绠短。染丝火急上春机,不待洗多红色浅。掷梭光景催春晚。北斗挂城闻漏板。挑鸾作绶寄桃根,好与君心同冷暖。

前调·和小山

妾心宛转机中素。郎意参差筝上柱。机花无蒂断能连,筝雁有情飞不去。春风未许花閒住。小语牵衣空絮絮。归期早晚问君心,羞拣鬓边双朵觑。

云屏入夜笙歌静。不许愁人愁里听。燕归花底语言工,酒到月圆时候醒。盈盈恨靥还窥镜。未信恨多销鬓影。五更帘外又东风,明日南园花落定。

恹恹别酒黄昏醒。步绕西池波似镜。弄青梅子雨添酸,辞蒂樱桃风刬净。蟾华还照深深径。恼乱归期归未定。梦沈双蕊蜡镫红,寒重半床罗被剩。

大堤油壁车尘软。双■(外衣内由,枫注:疑为“袖”的异体字。)越罗春水染。兰丛啼眼几时晴,桂叶妆眉前度浅。丁丁夜漏侵琼管。微醉归来熏麝晚。小蟾如镜莫窥眠,曲曲屏山亲手展。

菊花新

粲夜釭花明古巷。骢马连钱骄锦障。一笑试春衫,翻旧绣、天吴花样。十年身世牵尘网。梦初衣、故山凝望。黄蘖染丝无,须料理、画罗秋桁。

睿恩新

归鸿心事比云冷。残泪点、逝波俱凝。尽霜枫、强弄春红,一叶叶、暗彫心影。梦里若耶如镜。秋水淬、剑花霜莹。待明朝、归事猿公,更手种、蓤丝万顷。

凤衔杯

深情只有双双燕。寻梦到、谢家庭馆。难得池头新合吹箫伴。都解惜,斜阳晚。越山长,楚天远。应拚得、怨红啼断。今日把君细字香笺展。才愧相思浅。

前调·哀山阴王郎中焕

斡难河北阵云寒。咽西风、邻笛凄然。说著旧恩新怨总无端。谁与问,九重泉。悲顾景,悔投笺。断魂招、哀迸朱弦。料得有人收骨夜江边。鹦鹉赋谁怜。

秋夜雨

角声四起黄云冪。人閒休问何夕。东风轻薄意。恼乱到、飘花词笔。玉龙怨曲吹香远,甚处探、梅蕊消息。酒罢清泪滴。背烛检、汉家新历。

一翦梅

西北高楼眼倦横。路断凌波,谁唤飞琼。翠禽啼暝小山屏。步玉人稀,一镜尘生。惟有梅花不世情。梦别江南,泪接春程。犯寒玉笛为飞声。诉与东风,还是飘零。

摘红英

关云黑。边沙白。金仙一去无消息。谁家唱。筝弦响。勅勒声声,月斜毡帐。狂踪迹。无人识。行歌带索长安陌。高楼上。凭阑望。皁雕没处,飞狐上党。

茶瓶儿

十载轻衫尘涴。逗乡心、玉梅疏朵。花魂谁与招清些,便料理、五湖单舸。雪窗月明愁卧。梦东风、灞桥春锁。熏笼偎夜培残火。尚暖得、数椒红破。

醉垂鞭

酒醒冷香侵。西池上,花三两,小萼渐宜簪。一双骄翠禽。落梅风渐大,悤悤过,又春阴。只有惜春心。比春无浅深。

浪淘沙·自题庚子秋词后

何止为飘零。相伴秋镫。念家山破一声声。销尽湘累多少泪,不要人听。蛩駏若为情。哀乐纵横。十洲残梦未分明。休问恨笺愁墨里,画取芜城。

《庚子秋词》终

猜你喜欢
  卷二百八十·彭定求
  韩绛·唐圭璋
  ●洪武佳话(秋人)·蒋箸超
  艺圃撷余·王世懋
  西华山陈抟高卧·臧懋循
  激 昂·林徽因
  跋尾·朱祖谋
  五集目录七·乾隆
  二集目录十·乾隆
  卷九十六·朱彝尊
  卷一百十·曹学佺
  ●碧莲绣符·沈泰
  晁端礼词作鉴赏·佚名
  目录·孙一元
  琵琶行原文·白居易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出·李开先

    (末上白)日傍侯门岂惮劳,半生辛苦侍权豪。井蛙自谓游龙窟,篱鷃争知有凰巢!吾乃是高殿侍府中一个都官。往来帅府,出入朱门,专主内外公私,善分上下应对。若说太尉富贵:官居一品,位列三台。赫赫公车,昼长铃锁静;潭潭相府,漏定戟枝齐。

  • 卷五十三·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五十三明 高棅 编七言絶句八正变李商隐汉宫词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宫词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莫向尊前奏花落凉风只在殿西头龙池龙池赐酒敞云屏

  • 卷二十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十九立秋类五言古立秋          【陈】周宏让兹辰戒流火商飇早已惊云天改夏色木叶动秋声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唐】白居易下马桞阴下独上堤上行故人千万里新蝉两三

  • 列传第九十八 裴度·欧阳修

    裴度,字中立,河东闻喜人。贞元初,擢进士第,以宏辞补校书郎。举贤良方正异等,调河阴尉。迁监察御史,论权嬖梗切,出为河南功曹参军。武元衡帅西川,表掌节度府书记。召为起居舍人。元和六年,以司封员外郎知制诰。田弘正效魏、博六

  • 列传一 后妃·薛居正

    武皇帝贞简皇后曹氏,庄宗之母也,太原人,以良家子嫔于武皇。姿质闲丽,性谦退而明辨,雅为秦国夫人所重。常从容谓武皇曰:“妾观曹姬非常妇人,王其厚待之。”武皇多内宠,乾宁初,平燕蓟,得李匡俦妻张氏,姿色绝代,嬖幸无双。时姬侍盈室

  • 卷七十三上上·郝经

    <史部,别史类,郝氏续後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七十三上上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七十上上 狂士 王弼 荀粲 焦先 扈累 石德林 嵇康向秀 郭象 孙登 刘伶 礼为修身之纲法为治世之

  • 卷六十六·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六十六乾隆二十三年十二月己巳防赞大臣扎隆阿等疏奏擒获乌梁海逃犯恩克扎隆阿等奏言准郡王车木楚克扎布咨十月十七日同内大臣察达克等在吹河派兵分队捉生询问逃犯恩克踪迹旋获同逃之

  • 语录上·王艮

    《大学》言平天下在治其国,治国在齐其家,齐家在修其身,修身在正其心,而正心不言在诚其意,诚意不言在致其知,可见致知、诚意、正心,各有工夫,不可不察也。《中庸》&ldquo;中&rdquo;字,《大学》&ldquo;止&rdquo;字,本文自有明解,不

  • 张温传·张廷玉

    张温,不知何许人。跟从太祖渡江,授予千户,积功被授予天策卫指挥佥事。跟从大军收复中原,攻克陕西,攻下兰州并在此镇守。元将领扩廓侦知大将军南还,从甘肃率步骑蜂拥而至。诸将请求固守以待增援,张温说:“敌人从远方而来,不知我

  • 卷九十九·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九十九明 俞汝楫 编诏条备考登极恩诏嘉靖改元恩诏例【节録五条】以明年为嘉靖元年大赦天下与民更始一王府册封朝廷大礼今後该部务照旧例一年一次举行一各王

  • 卷一百三十四·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三十四雍正十一年八月上谕九道初一日奉上谕上年江南松江地方潮水泛溢为灾闻附近各盐场内惟南汇县之下砂各场奉贤县之青村场被灾稍重竈丁未免艰窘朕心实为轸念查下砂头场二三场及

  • 凡例·高士奇

    一列邦境壤相叅分国类聚则易于解悟首周尊王也次鲁宗国也甥舅之国齐为首懿亲之封晋卫郑为大又次之三恪之大者宋也地居中国之要枢惟陈蔡又次之秦以西垂之长吴越徐巴与楚俱僭王皆春秋所谨者又次之他如邢曹虞虢邾莒杞纪许

  • 大略第二十七·荀况

    [题解]本篇收集了荀子的学生平时所记下的荀子言论,因为这些言论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难以用某一词语来概括,而这些言论从总体上来看大都比较概括简要,可以反映出荀子思想的大概,所以编者把它总题为“大略”。

  • 说 明·梁漱溟

    著者于1917年担任北京大学讲师后,受当时文化论战的影响,开始对东西文化作比较研究。1920年秋,他在北大就此问题作连续性讲演,并于10月起在《北京大学日刊》连载讲演记录。1921年8月,又就此题于济南作四十天讲演,同时印发记

  • 序·佚名

    宋 昙秀辑是集皆佛氏妙药救世之书也。能令病者,服之即愈,至有盲聋喑跛之徒亦得除瘥。四明道人秀公,久历湖海,此药备尝,无不应验。宜乎刊行,以寿后世。故余乐为之序。绍定庚寅六月望日兰庭刘棐 人天宝鉴序窃闻先德有善不能昭

  • 东坡志林·苏轼

    又称《东坡手泽》。笔记。宋苏轼(1036—1101)撰。五卷。轼有《东坡七集》已著录。本书主要记元丰至元符二十年间事,多为亲见亲闻,随手笔记而成,命曰《手泽》。后人进行整理付梓时,因作者生前欲作《志林》未成,故改题《志林

  • 韩擒虎话本·佚名

    唐代话本。作者不详。原无题。据其体制及篇末“画本既终,并无抄略”之语,“画”或为“话”之讹,且演述隋代名将韩擒虎平陈故事,《敦煌变文集》遂拟此名。写会昌时(按,年代有误,然据此可知为晚唐后作品)灭佛,随州(今属湖北)之

  • 纲鉴易知录·吴楚材

    记载中国从传说时代至明末历史的纲目体通史。吴乘权等编纂。主要版本有扫叶山房石印本,中华书局1960年点校本、1989年重印本。一百零七卷。康熙四十四年(1705),开始与友人周之炯、周之灿合作,据前人编年之书,删繁就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