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原序

●云林集原序

夫人有一心统乎性情性则涵理而静情则感物而动情有喜乐哀愤好恶故发而形於言言之不足而至於嗟叹咏歌自然有声音节族之可听而谓之诗稽之於古则然矣岂独後世有诗哉是故唐虞三代之时老人有击壤之歌童子有康衢之謡卿云南风至臯陶之载赓五子之感怨箕子之麦秀无非诗也至周而诗极盛其三百篇则经仲尼之所删而存者先儒谓删後更无诗者非无诗也谓雅不作耳自时厥後一变而为楚骚屈原九歌则涉於怨怼宋玉高唐则流於荒淫至再变而为汉之五言三变而为七言继而歌行杂体後人多以是相慕效而作各极其所至为名家自建安黄初以及盛唐晚唐由宋至元作者迭出其有名公逹官所撰雄词杰句往往为人所采辑梓行於世或有为子孙所珍藏閟而不显者亦多有之是殆不如山林处士释老之徒其文字反得托诸汗竹以传甚可嘅也洪武乙亥余始领教宣城尝游柏山吊圣俞梅先生之墓得其後人所抄诗藁首末残缺不完心甚惜之及考欧阳文忠公文集中所为序云得其余藁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三十五卷以今较之十未得一耳可不为深惜哉於是复闻南湖翰林学士仲章贡公其子尚书师泰公父子并显於元盛之时思欲访其故居以观其子孙所藏遗藁为縻於职竟不获造窃以为恨及入教国子之廿年岁在甲辰秋七月既望其三世孙有曰兰字斯馨者以公事游南京谒於桥门官舍持所録二公之神道碑墓志铭及诗藁一集来示始知公家世出处之详公讳奎字仲章父士濬其人敦厚质直以勤俭起家尝曰富以力者苟得必易覆以德者难効必致远故其积有恒产虽丰裕而不妄费务赈贫乏作义塾以恤乡里以教示姻子弟仲章公幼时士濬公爱之甚於诸子尝曰三郎和易端重颖悟过人吾世有藴德发必在是儿也及壮读书甚勤於经史子传无所不治於文章辩义闳放儁瓌不狃卑近必以古为师自是以文学发身始授池阳之齐山书院山长寻徵赴吏部至德六年中书奏授太常奉礼郎兼检讨九年迁翰林国子院编修官至大德六年转应奉翰林文字预修成庙实録丁秘书府君忧延佑元年终制除承事郎江西等处儒学提举五年迁翰林待制修成庙实録书成特赐金帛至治九年谒告归里第与兄仲坚甫奉太夫人及太夫人卒终制起复为翰林待制拜集贤直学士阶奉训大夫天历元年文宗即位命公往祀南镇二年春还自会稽涉吴中以疾归梦夜赋诗有云竹树潇潇夹泉石九转丹成生羽翼自意为不祥果殁其平昔所友者若清河元明善东平王士熙四明袁桷巴西邓文原长沙文矩悉当世豪杰声名之士其平昔所着书总若干卷有所锓梓悉上送官藏之秘府其外集听雪斋纪青山漫吟曰倦游集曰豫章藁曰上元新録曰南湖纪行然历兵燹未免散轶今所存者惟云林小藁而已幸先生为序之予曰尔祖以文学发身仕於胜国超至华显入銮坡禁林之邃名高一代文照千古既夀诸梓以取入秘府未得以广其传可为深惜今尔後人所珍藏者但有云林一集岂非存一二於什千也哉欧阳子谓圣俞诗穷而能工余则谓仲章公诗达而能工然是集国朝翰林金华景濓宋公已为之序余恨失之斯馨之贤特属序於余第余以衰陋之资不腆之辞非有卜商之文学又安敢序公之诗哉但以斯馨请之固姑缀是语归之俟後当有执钜笔者为之发挥云洪熙元年龙集乙巳春三月之望南京国子助教三山陈嵦书

猜你喜欢
  卷四百四十六·彭定求
  ●卷八·赵翼
  第十八出 艰配·李渔
  ◆刘赞善因(丁亥集 静修续集 静修遗诗 静修拾遗)·顾嗣立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郑若庸
  第四折·关汉卿
  曹祠部集附録·曹邺
  槎翁诗集卷六·刘崧
  残叶之歌·戴望舒
  卷十四·汤右曾
  唐诗镜卷十九·陆时雍
  卷三十七·曹庭栋
  卷八百四十六·佚名
  ●双莺传·沈泰
  提要·林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朱凯

    (刘封领卒子上,云)帅鼓铜锣一两敲,辕门里外列英豪。三军报罢平安喏,买卖归来汗未消。某乃刘封是也。自从我的父亲过江黄鹤楼上赴宴去了,音信皆无。俺父亲本不去,可是我送的父亲去了。若是军师来呵,我自有言语支对他。左右那

  • 卷一百五十六·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五十六  明 冯惟讷 撰 别集第十二 志遗 上古 逸诗 夏后氏孔甲田于东阳萯山天大风晦冥孔甲迷惑入于民室主人方乳或曰后来见良日也之子是必大吉或曰不胜也之子是必

  • 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六·赵尔巽

      冯子材王孝祺 陈嘉 蒋宗汉 苏元春马盛治 王德榜张春发萧得龙 马维骐覃修纲 吴永安 孙开华朱焕明 苏得胜 章高元欧阳利见   冯子材,字翠亭,广东钦州人。初从向荣讨粤寇,补千总。平博白,赐号色尔固楞巴图鲁。改隶张国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杨仲良

      太祖皇帝受禅   建隆元年春正月辛丑朔,镇、定二州言契丹入寇,北汉兵自土门东下,与契丹合。周帝命太祖领宿卫诸将御之。太祖自殿前都虞候再迁都点检,掌军政凡六年,士卒服其恩威,数从世宗征伐,荐立大功,人望固已归之,于是

  •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十五、大逆不道的吕留良真·雍正

      【原文】  问曾静:旨意问你,所著逆书《知新录》内云“开蒙书,叙道统,只该叙到吕子止”等语。曾静以孔子比吕留良,推尊诵法,心悦诚服之至,确是何见?曾静还是只就吕留良之著述文章因而信服,或是别有他故?今又极口痛斥吕留良

  • 卷之二百三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林氏宗庙修谱序·林献堂

    林氏旧谱,世传出于唐林蕴之手。然观各宗刻本,其首皆弁以温彦博之序。彦博为太宗从龙之臣,而蕴实贞元朝士,则旧谱不始于蕴明矣。独恨温序不言此谱得自何人,来自何地;由今思之,贞观之初,以海内一统,再定族望,意其

  • 李密传·李延寿

    李密字法主,蒲山公李宽的儿子。他文武兼备,志向雄迈高远,少年时就继承了蒲山公的封号。李密收养宾客,接纳贤士,毫不吝惜钱财,与杨玄感结下生死之交。后来,又强自克制,沉湎于学习之中,尤其喜好读兵书,口中不停地在朗诵。拜国子助

  • 来調传·欧阳修

    来調是..州永寿县人。他父亲来曜,行伍出身,开元末年,被任命为碛西副大使、四镇节度使,在西部边境有名气,后任右领军大将军时去世了。来調略懂典籍,重视名誉和节操,奋发有大志向。天宝初年,跟父亲在四镇任重要的官职。多次升官

  • 钱惟演传·脱脱

    钱惟演,字希圣,吴越王钱亻叔的儿子。小的时候充任牙门将,随钱亻叔归顺宋朝,任右屯卫将军。曾任右神武军将军。博学多才,善写文章,应试学士院时,在手板笏上写文章挥笔而成,真宗认为他很不错。改任太仆少卿,献上《咸平圣政录》一

  • 卷一百二十三·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二十三雍正十年九月上谕八道初一日奉上谕此次凖噶尔逆贼志欲抢夺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侵掠喀尔喀部落直越察汉叟尔大营由杭蔼山肆行猖獗王丹津多尔济额驸策凌参赞大臣塔尔岱及诸王

  • 诗传遗説卷一·朱鉴

    宋 朱鉴 编纲领舜典帝曰夔命汝典乐教冑子直而温寛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冑长也自天子至卿大夫之适子也栗荘敬也凡人直者必不足于温故欲其温寛者必不足于栗故欲其

  • 桓公·桓公十二年·左丘明

    【经】十有二年春正月。夏六月壬寅,公会杞侯、莒子盟于曲池。秋七月丁亥,公会宋公、燕人盟于谷丘。八月壬辰,陈侯跃卒。公会宋公于虚。冬十有一月,公会宋公于龟。丙戌,公会郑伯,盟于武父。丙戌,卫侯晋卒。十有二月,及郑师伐宋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五·澄观

    第五福田甚深。问中初标告。以福田是照导引生。又施为诸度之前导。故问目首也。二显问端分三。初举法按定。佛为生福之田。名为福田。田德无二名为等一。此理共许。二云何下正显疑难。谓田既是一植福应齐。施报有差由

  • 卷第五十三·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五十三宋咸淳四明福泉沙门志磐撰历代会要志第十九之三北天佛牙  鄮山舍利  凤翔佛骨陈留佛指  瑞像应世  圣贤出化立坛受戒  设像置经  建寺造塔西天求法  东土译经  经目僧数天台传教 

  • 卷第三十一(调字号)·朱时恩

    佛祖纲目卷第三十一(调字号) 甲子(唐玄宗开元十二年)壬午(改天宝)丙申(肃宗至德元年)戊戌(改乾元)庚子(改上元)壬寅(改宝应)癸卯(代宗广德元年)乙巳(改永泰)丙午(改大历)庚申(德宗建中元年)癸亥(唐德宗建中四年止) (

  • 钦定仪象考成·允禄

    清代一部以星表为主的天文工具书,由钦天监组织在京监内外人员完成。中国清代对天文观测的专著。主编允禄、保和殿大学士鄂尔泰、刑部尚书张照。协理者刑部左侍郎觉罗勒尔森,工部左侍郎何国宗、实际负责者钦天监监正德

  • 五宗原·法藏

    全一卷。又作五宗源、五宗元。明代汉月法藏撰。崇祯元年(1538)刊行。今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密云圆悟之法嗣汉月法藏由于反对曹洞宗抹杀五家宗旨,仅单传释迦拈花一事,故评之为室中密授之死法,乃强调自威音王以来,无一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