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二十(声闻学人僧部第九)

经律异相卷第二十(声闻学人僧部第九)

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选择遇佛善诱舍于爱欲得第三果一

 ·须陀洹妇病于从事一悟得第三果二

 ·比丘自誓入定经时既久出定便死三

 ·比丘坐禅为毒蛇所害生天见佛得道四

 ·比丘遮国王著巾屣礼佛听法五

 ·比丘修不净观得须陀洹道六

 ·盲比丘倩人衽闻法得道七

 ·三藏比丘著弊服常饥好衣得食八

 ·族姓子出家佛为欲爱证贤圣明法九

 ·旃陀罗七子为王逼杀失命十

选择遇佛善诱舍于爱欲得第三果一

人有七藏处。一谓风藏。二生藏。三熟藏。四冷藏。五热藏。六见藏。七欲藏。是诸藏中。欲藏最坚。依止涕唾。澹[泳-永+陰]脓血。筋骨皮肉。心肝五藏。肠胃屎尿。时会中有一居士。名曰选择。妻名妙色。面貌端严。姿容挺特。居士爱著烦恼炽盛。闻佛说此。即白佛言。世尊。莫作是说。云何欲心起于屎尿。我妻端严无诸臭秽。佛时化作妇人。端严姝洁状如妙色。正容徐步来入众中。居士问曰。汝何故来。答曰。欲听说法。居士即牵坐其衣上。佛以神力。令是妇人粪污其衣。使此居士不堪臭处。以手掩鼻。顾问左右。谁为此者。跋难陀不堪。语居士言。何故掩鼻而顾视我。答曰。甚大臭秽。以佛神力。令跋难陀及诸众会。见此妇人污居士衣。时跋难陀语居士言。且观汝妻所为臭秽。居士答言。我妻净洁。身无诸秽。若有疑者自当观之。语跋难陀。我意谓汝为此秽。跋难陀大怒。从坐起言。汝今应名屎居士也。汝妻坐时粪出衣上。为屎所涂。而无羞耻。反欲谤人。又复唱言。此屎居士可遣出众。即以手牵令出众外。居士语其妻曰。我敬汝故。令坐衣上。汝为大人。法应尔耶。妻即答言。汝近屎囊法自应尔。居士尔时即生厌心。欲去衣粪。更污身体。谓跋难陀。当何方便得离此秽。跋难陀言。非直此粪污染汝身。更有诸衰。是汝之分。若欲离者当远此。是以汝妻粪。令此大众头痛闷乱。居士答曰。诸释子等皆多慈悲。汝甚恶口。乃如是耶。跋难陀言。如汝今者何可怜愍。汝今自观为净洁不。而欲谤我。时居士谓其妻曰。汝可还归。既遣之已。语跋难陀。我今明见女人谄曲。多诸过咎。不净充满。心生厌离。欲于佛法出家为道。跋难陀言。汝今形体臭秽如是。若以香涂经历年载。然后或可堪任出家。居士答曰。我若涂香经历年岁。或身已无常。或佛灭度。坏我出家求道因缘。今苦见听得出家者。我不复住城邑聚落僧房精舍。作阿兰若乞食纳衣。于空闲处。谁闻我臭。佛闻呼之言善来。汝为沙门。修行梵行。居士须发自落。袈裟著身。执持应器。如比丘像。佛为说法。苦习尽道。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成须陀洹。重为说法乃至得阿那含。过于是夜。执衣持钵。诣王舍城。次行乞食。遂到本舍。在门外立。时妻妙色自见其夫。剃头法服出家为道。即语之曰。法应见舍为沙门耶。选择答曰。汝昨法应于我衣上。便弃不净污我身体耶。妙色答曰。汝为比丘应谤人耶。我从父舍到汝家来。未见外门。况至竹园。时有恶魔。语居士言。汝昨见者初非妙色。是化作尔。詃惑汝心。今可还以五欲自娱。沙门瞿昙欺诳汝耳。汝今虚妄非实比丘。瞿昙沙门。常以术惑多人。令其出家。如今诳汝。选择比丘证真法故。即觉是魔。谓言。恶人汝亦变化我。亦变化是妙色姊。俱为变化。佛所说法皆空如化。尔时妙色得闻此法。远尘离垢得法眼净。蠲除疑悔不随他语。于佛法中得无畏法。谓选择言。所为甚善。能于佛法。乐修梵行。我亦于法出家为道(出花首经第八卷)。

须陀洹妇病于从事一悟得第三果二

昔有淫逸之人。意专女色。思不能离。欲与交言通于梦想。时妇遇疾。骨消肉尽。家有知识道人往反。妇白道人曰。我今所患日夜羸困。将其意故欲陈我情。为可尔不。时道人曰。但说无苦。设有隐匿之事。我当覆藏不使彰露。妇人白言。我夫多欲。昼夜役娆不容食息。由是生疾恐不自济。道人曰。若汝夫主近汝者。语以此语。须陀洹法。礼应尔耶。妇寻语夫。夫甚怀惭。内自思惟。我是须陀洹。不即便息意。闲处思惟阿那含果。自知已得道迹。便不复与女人从事。妇人问夫。汝今何故永息欲心。夫曰。吾审见汝。何由复共往反。妇语其夫。汝言审见。我有何咎。我恒贞洁。不犯女礼。何以见骂。乃至于斯。妇人即集五亲宗族。告语之曰。今我夫主意见疏薄。永息情亲复见骂詈。称言见我。今于众前便可说之。夫言。且止须我引证自明。夫主还归。彩画好瓶。盛满粪秽。牢盖其口。香花芬熏。还至彼众。告其妇曰。审爱我不。若爱我者可抱弄此瓶。如爱我身。妇随其语。抱瓶玩弄意不舍离。夫主见妇爱著此瓶。即打瓶破。臭秽流溢蛆虫现出。复语妇曰。汝今故能抱此破瓶不耶。答曰。我宁取死不能近此。宁入火坑。投于深水。高山自下。头足异处。终不能近。夫主见汝正见。我观汝身剧于此瓶。从头至足。分别思惟。三十六物。有何可贪。重说偈言。

勇者入定观  身心所与尘

见已生秽恶  如彼彩画瓶(出出曜经第十一卷)

比丘自誓入定经时既久出定便死三

有一比丘。得灭尽定。乞食时。著衣诣食堂中。其日彼寺打揵捶。晚彼比丘。精勤而作是念。我何故空过此时。不观未来。何时当打揵捶。即立誓愿。入于灭定。乃至打揵捶当起。时彼僧伽蓝有事难起。时诸比丘。背舍僧伽蓝而去。经于三月。难事乃解。时诸比丘还集会而打揵捶。时彼比丘起定即死。后有一乞食比丘。获得灭定。以日初分。欲诣乞食。时天大雨。而作是念。若入村者坏我衣色。若不往者何故空还。此时不观未来即立愿入定。乃至不雨自当起。或有说者。雨经半月。或有说者雨经一月。雨既止彼比丘起定即死(出毗婆沙第四十四卷)。

比丘坐禅为毒蛇害生天见佛得道四

摩头罗国。尼拘类园中。有一比丘。静处坐禅。复有毒蛇。床下蟠卧。比丘睡眠。或低或仰。毒蛇自念。此人见恐必欲杀我。即举身掷。比丘命终生忉利天。诸天玉女各来卫侍。天子告曰。汝等诸妹莫近我身。设当近者必犯于戒。诸女自念。此天前身必是沙门。故生此间受天之福。时诸天女各执镜前照天子面。见天衣冠。方觉生天。即从坐起。见诸卫从。行至园中。坐一树下。端坐思惟求定三昧。池水之中有异类鸟。相对悲鸣。声哀响和。欲求成道。不能得办。是时天子。从三十三天至阎浮提。到世尊所。白言。受天福尽。下入泰山地狱。如是流转无有穷已。当见愍济令得度脱。佛为说法。即于坐上诸尘垢尽得法眼净(出比丘坐禅命过生天经)。

比丘遮国王著巾屣礼佛听法五

内法常仪。入寺听法及礼佛者。皆当脱巾帽。时有国王。头素少发。加复有疮。又脚著革屣。自恃豪尊。以叠衣裹头。入堂内听经。王白比丘。为我说法。比丘曰。如来有教。不为脚著革屣者说法。王闻怀恚。即却革屣语比丘曰。卿速说法称释我情。违我本意者当枭汝首。比丘告王。又如来禁戒不得为覆头者说法。王嗔恚奋其天威曰。卿欲辱我。今故前却露头。听卿说法。若不解吾痴结者。当取汝身分为三分。比丘说偈。

不以不净意  示及嗔怒人

欲得知法者  三耶三佛说

诸有除贡高  心意极清净

能舍伤害怀  乃得闻正法

王惭颜愧影。即起于坐。五体投地。自归求灭身口意过。长跪叉手白比丘言。不审此偈。出如来神口。为是尊人知我心意然后说乎。比丘告王。此偈乃是如来所说。其来久矣。王自思惟。善哉大圣。三达智靡所不通。乃知将来有我之徒。有恚害心。今重自悔更不造新。比丘说法。王于坐诸尘垢尽得法眼净(出乞儿发恶心经)。

比丘修不净观得须陀洹道六

佛在舍卫国。有异比丘。日至城外旷野塳间路。由他田乃得达彼。其主见已便兴嗔恚。此何道士。日往来不修道德。即问道人。汝何乞士。在吾田中纵横往来。乃成人踪。道人报曰。吾有斗讼来求证人。时彼田主。宿缘钩连应蒙得度。便逐道人。私匿从行。见在塳间。尸骸狼藉。膀胀臭秽。鸟狩食啖。散落其处。或有食啖尽不尽者。有似灰鸽。蛆虫囋[口*束]。臭秽难近。乌鹊狐狗。老鹫鸱鸺。啖死人尸。比丘举手。语彼人曰。此诸鸟狩。是我证人。问曰。此诸鸟狩。何为证人。汝今比丘与谁共诤。比丘报曰。心之为病。多诸漏患。我观此骸。分别恶露。便还房室。自观我身。从头至足。与彼无异。然此心意。流驰万端。追逐幻伪。色声香味细滑之法。我今欲识心之原本。汝心今当兴起是念。无令将吾入于地狱饿鬼之中。我今凡夫未脱诸缚。然此心贼不见从命。以是之故日往旷野。为说恶露不净之想。复兴心说心。为卒暴乱错不定心。今当改无造恶缘。时彼田主。闻道人教。以手挥泪。咽哽难言。然彼田主。于迦叶佛十千岁中。修不净想。寻时分别。三十六物。恶露不净。尔时比丘及彼田主。即彼旷野大畏塳间得须陀洹道(出比丘求证人经)。

盲比丘倩人衽闻法得道七

有一盲比丘。眼无所见。而以手缝衣。时针衽脱。便言。谁爱福德。为我衽针。是时佛到其所。语比丘言。我是爱福德人。为汝衽来。是比丘识佛声。疾起作礼。白佛言。佛功德已满。云何言爱福德。佛报言。我虽功德已满。我深知功德因果。于一切众生中。得最第一。由此功德。是故比丘赞叹功德。次为说法。时此比丘得法眼净。肉眼更明(出大智论第十卷)。

三藏比丘著弊服常饥好衣得食八

罽宾三藏比丘。阿兰若法。至一王寺。设大会。守门人见其衣服粗弊遮门不前。如是数数。以衣服弊故每不得前。便作方便。假借好衣而来。门家不禁。既至会坐。得种种好食。先以与衣。众人问言。何以尔也。答言。我比丘数来每不得入。今以衣故得在此坐。得种种好食。故先与衣(出大智论第四卷)。

族姓子出家佛为欲爱证贤圣明法九

时有族姓子。弃家捐妻舍诸眷属。行作沙门。其妇端正姝妙。见夫舍家。便复行嫁。族姓子闻之。心即生念。与妇相娱乐。时愁忧愦恼。不复共乐净修梵行。便起归家。诸比丘闻。便往启佛。佛呼为除痴爱尘劳之秽休息众想。时族姓子寻时证明贤圣之法。时诸比丘白世尊曰。自非如来孰能尔乎。告诸比丘。此比丘者。不但今世心常在欲。乃往过去久远世时。有一国王。名曰方迹。中宫婇女不可称数。淫荡斗争不肯共和。适斗争已。便出宫去。方迹求之不知所趣。愁忧不乐不能自解。于时有一仙人。与五神通。神足飞行威神无极。名曰无乐。飞在空中。忽然来下。何为说爱欲之难离欲之德。出家为道。修四梵行。寿终之后。生于梵天。佛告诸比丘。尔时方迹王者。则此比丘是。无乐仙人者。则我身是(出那赖经)。

旃陀罗七子为王逼杀失命十

昔旃陀利家生七男。六兄得须陀洹道。小者故处凡夫。母人旃陀利得阿那含道。兄弟七人尽受五戒。彼国常仪。旃陀利行杀。国中男女。犯杀盗淫及余重罪。尽使旃陀利杀之。时国王召彼大儿言。有应死之徒。汝行杀之。其拜自陈。特愿弘恕。我受五戒。守身谨慎。蚁子不敢杀。不能为非。宁自杀身。不敢犯戒。时王奋怒。敕市杀之。复白王。身是王民。心是我资。欲杀便杀。不得仰从。王即令枭首。次召诸弟。六人皆言。受戒不敢行杀。王嗔恚盛。尽便杀之。次复召小弟。母子俱来。王见母来倍复嗔怒。前杀六子。母不送行。今召小子。何故便来。母曰。愿听微言以自宣理。前六子者。尽得须陀洹道。正使大王取彼六人碎身如尘者。终不兴恶如一毛发。今此小者。处在凡夫。身虽修善。未蒙道法。是故念子。既未得道。或能失意。畏王教令。自惜形命。毁戒行杀。身坏命终。入太山地狱。怜念子故。是以送来。王复问母。前死六子。尽得须陀洹道耶。答曰。尽得。王复问母。母身为得何道。母答曰。得阿那含道。王闻斯语。自投于地。称冤自责。我造罪根。施心建意杀六须陀洹。身意烦恼坐不安席即自严办香油苏薪。取六死尸而阇维之。起六偷婆兴杀之供养。日三忏悔。意愿灭罪。渐渐微薄。复出财货。给彼老母。至于斋日。数数忏悔。冀得罪薄。免于地狱(出慈仁不杀经)。

经律异相卷第二十

猜你喜欢
  金有陀罗尼经·佚名
  四十二章经·佚名
  卷第十九·费隐通容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十卷·佚名
  卷之三·铁壁慧机
  观察诸法行经卷第四·佚名
  卷第一百十四·李通玄
  卷第六十四·佚名
  卷二十二·佚名
  卷五百三·佚名
  第二卷·佚名
  怎样建设现代中国的文化·太虚
  枯崖和尚漫录序·枯崖圆悟
  鼻奈耶卷第六·佚名
  卷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百六十八·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六十八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二 于谦 拟古 妾意如氷清妾心如石坚良人久别离怅望空悬悬所感恩义重岂为情欲牵但愿良人好功名遂超迁九重布恩泽四境无烽

  • 第四十二回 四女酬庸同时厘降 二使劝进克日登基·蔡东藩

      却说泰定二妃,与燕帖木儿打了照面,一笑传情,这时候的燕帖木儿,心痒难搔,恨不得将两个丽姝,吞下肚去。只因众目共睹,不便动手蹑脚,没奈何定一回神,站定身躯。待两妃复了原处,方向泰定后道:“明日后如动身,当备辈派兵,护送至东

  • 班马异同卷九·倪思

    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史记九十魏豹传第三汉书第三十二彭越传第四汉书第五十四魏豹者故魏诸公子也其兄魏咎故魏时封为陵君秦灭魏迁咎为家庶人陈胜之起王也咎往从之陈王胜使魏人周市徇魏地魏地已下欲相与立周市为魏王周

  • 卷一百四十一·杨士奇

    永乐十一年秋七月戊寅朔享 太庙命皇太子行礼○封鞑靼太师阿鲁台为和宁王制曰朕恭膺天命奄有寰区日照月临之地罔不顺服尔阿鲁台元之遗臣能顺天道幡然来归奉表纳印愿同内属爰加恩数用锡褒扬特封尔为特进光禄大夫太师和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二·佚名

    正统九年春正月辛亥朔 上诣 奉先殿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 皇太后皇后免命妇朝贺○雷电大雨○夜有流星大如杯色青白尾迹有光出霹雳西行至近浊○壬子文武群臣朝亲王于奉天门东廊○给宁

  • 卷之一百六十五·佚名

    成化十三年夏四月戊戌朔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灶之神○升户科左给事中张海为都给事中吏科给事中梁镛为左给事中○擢进士潘洪张雄童柷田景贤刘英林元甫王珩为给事中洪雄吏科柷景贤户科英礼科元甫珩工科○命故湖广都指挥

  • ◎第一个升降机——“左派”右派·恽逸群

    民国十三年国民党改组以后,就明显地分出了左右派,左派拥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右派则反对三大政策,而且主张反苏****反工农。国民党老人物中害怕新兴的人物夺去他们的权位,大部份是右倾的,但孙中山的主张很坚定,把坚决公开反对

  • 绎史卷九·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陶唐纪大戴礼记帝喾产放勲是为帝尧帝王世纪帝尧陶唐氏祁姓也母庆都孕十四月而生尧于丹陵名曰放勲鸟庭荷胜眉有八采丰下鋭上或从母姓伊氏【春秋合诚图尧母庆都盖大帝之女生于斗维之野常在三河东南天大

  • 伸蒙子卷下·林慎思

      时喻二篇  上篇凡八章  明性  韶夏之声人非不知可敬而不能嗜也郑卫之声人非不知可去而不能舍也何哉可敬者礼节也礼则难行故人不能嗜矣可去者非礼也非礼易惑故人不能舍矣是以演先王之教不得人之乐者教难行也

  • 卷九·叶梦得

    <经部,春秋类,叶氏春秋传钦定四库全书叶氏春秋传卷九宋 叶梦得 撰僖公二七年春齐人伐郑夏小邾子来朝郑杀其大夫申侯申侯郑大夫之三命者也齐既再讨郑逃盟之罪孔叔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请下齐以救国郑伯曰吾知所由来矣乃

  • 卷一百一十四(释道龚译)·佚名

    △宝梁聚会第四十四阿兰若比丘品第五尔时摩诃迦叶白佛言:世尊,若有比丘自言阿兰若比丘。世尊,齐几所名阿兰若比丘。齐几所名乞食比丘。齐几所名畜粪扫衣比丘。齐几所名树下比丘。齐几所名冢间比丘。齐几所名露处比丘。佛

  • 贤善首菩萨·佚名

      于是,贤善首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ldquo;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及末世众生,开悟如是不思议事。世尊,此大乘教,名字何等?云何奉持?众生修习得何功德?云何使我护持经人?流布此教至于何地?&rdquo;

  • 大般涅槃经 第十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十卷宋代沙门慧严等依泥洹经加之一切大众所问品第十七尔时世尊。从其面门放种种色青黄赤白红紫光明。照纯陀身。纯陀遇已。与诸眷属持诸肴饍疾往佛所。欲奉如来及比丘僧最后供养。种种器物充满具

  • 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卷卷大意略叙·李通玄

    北京李通玄造第一卷(菩提场第一会说六品经至第五卷 世主妙严品第一)佛成道。在摩竭提国。说法于菩提场中。往劫与佛同修故。令众海云集。第二卷傍生品类。上界诸天。如来果海之中。各分证解脱。第三卷四王八部。杂类

  • 卷第二十四·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十四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补特伽罗纳息第三之二问乐受及不苦不乐受与爱为缘是事可尔。爱著此受四方追求可意事故。如何苦受亦与爱为缘。而此经总说受缘爱耶。尊者

  • 死亡约会·阿加莎·克里斯蒂

    《死亡约会》是阿加莎·克里斯蒂鼎盛时期的作品之一。故事讲述了一起发生在耶路撒冷的命案,肥胖、邪恶的博因顿老夫人是家族的暴君。她就像一只盘踞在网中的蜘蛛,把几位儿女死死地困在身边,不让他们和外界接触,并以此为乐

  • 袖珍神学·霍尔巴赫

    全题为:《袖珍神学,或简明基督教辞典》。法国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保尔·赫尔巴赫著。1768年(实际是1767年)以M.l’abhe Bernier神甫贝尔尼埃的假名在伦敦出版的。作者采用辞典体裁,选列了若干宗教(主要是基督教)的术

  • 棋诀·刘仲甫

    一卷。宋刘仲甫撰。刘仲甫生卒年不详。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初为围棋国手。此书共四章,一为布置,二为侵凌,三为用战,四为取舍。后附“论棋杂说”,即晏天章《玄玄棋经》之末篇,刘仲甫加注。刘仲甫围棋之精,名于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