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刘师知传

刘师知,沛国相人。其家世代为寒族,祖父刘奚之,为齐晋安王谘议参军、淮南太守,刘奚之善于治政,齐武帝亲手写诏多次褒赏他。父亲刘景彦,为梁尚书左丞、司农卿。

刘师知好学,有当世之才。他博览典籍,工于写文章,通晓仪礼,朝廷掌故,大多详悉,在梁朝刘师知任王府参军。绍泰初年,高祖辅佐朝政,任刘师知为中书舍人,掌管诏诰。那时战乱之后,礼仪大多散失,高祖任丞相以及加九锡连同受禅,所有的礼节制度都由刘师知制定。高祖受天命即位,刘师知仍任舍人。师知天性随便,与周围的人多不合,虽职位不曾升迁,然而委任甚重,他的诤言劝谏,皆大有裨益。

高祖崩,六日后着成服,朝臣共商议大行皇帝守灵人所穿衣服的吉凶之制,博士沈文阿建议,应穿吉服,刘师知建议说:“既然称成服,本是为丧礼准备,灵位服饰,一概为白色的。今虽然没有大行皇帝守灵官,据梁昭明太子薨,着成服的侍灵官,全都穿..斩,只是所穿铠甲一样,此即可效仿。愚认为六日成服,守灵人需穿....。”中书舍人蔡景历也说:“虽然不完全准确,按葬埋山陵之礼有吉凶羽仪,而成服只有凶无吉,文武侍官,不允许只身佩带鸣玉珥貂,考虑到礼仪,理应着丧服。”中书舍人江德藻、谢岐等人都赞同刘师知的建议。文阿又建议说:“查晋、宋《山陵仪》:‘灵车梓棺放置殿内,各侍中书省处理。’又《成服仪》称:‘灵车梓棺需要设卫士官和陈放香几。’又查《灵舆梓宫进止仪》称:‘守灵位着吉服,在吉卤簿中。’又说:‘守梓棺着..服,在凶卤簿中。’所以在殿内有着吉凶二服的侠御官。”当时因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便启报左丞徐陵决断。徐陵说:“梓棺礻付葬山陵,灵座礻付葬宗庙,有这种分别,便可以验证有吉凶之差别。按《山陵卤簿》吉部伍中,公卿以下导路者,以及虎贲、鼓吹、执盖、奉车,都着吉服,岂能容允侠御独着丧服呢?这是很清楚的。如果说公卿小吏都穿..苴,这与梓棺队例有何差别呢?如果说车服旌旗仪仗类人着吉服,主管官吏穿凶服,岂能容允着..衣而持华盖,着..衣而乘坐玉辂呢?赞同博士的建议。”刘师知又建议说:“左丞导引梓棺礻付葬山陵,灵位礻付葬宗庙,必有吉凶二部,成服不允许有吉凶之别,博士还持前断,最终还是说葬礼。若龙柩起驾,銮舆兼备,吉凶之仪,历来具备,只是以成服为准,愚觉得不够妥。丧礼之制,由天子颁布。接王文宪《丧服明记》说:‘官品第三,侍灵人二十。官品第四,下至士礼,侍灵人数,都为十人。一律着白布衤夸褶,戴白绢帽。内丧女侍人数与外丧同,而且都着齐..。有人问内外丧侍灵人数同,何以会在着..服上有差别?回答道,如若按君臣之礼,则地方官着斩服,京官着齐服。近年来多变故,礼制随之有所删省。诸侯以下,所属官吏很少,至于侍奉,多出于义附,君臣之礼不健全,制丧服丧帽的费用实在匮乏,所以着便服,只是变帽而已。妇人侍者,皆为卑隶,主与妾之界线很鲜明,服饰等级因而完备。’本朝之礼,还是不一样,以此类推,服斩很明确了。侍灵与侠御大同小异,既然戴了白帽,理应不服彤服。并且梁昭明《仪注》,现还保存,二文相印证,几乎就成了标准。况且礼出自人情,能够增减。普通人有丧,如果设灵位、灵帐及灵屏,就与常礼不同,用芦席竹帘住草庐,就成凶礼。厅堂之内,亲人朋友都来,穿着齐斩麻缌,轮流哭丧,着戴玄冠不让吊丧,除非着白色丧服。怎么能见役吏属官,身着薄纱而来,左边姬妾右边美女,红紫相杂其间呢?况且皇帝崩驾,普天之下同哀,三军缟素,着服之制要统一。遂使千门万户早上开门,不是在红门上涂白色,百官临哭,不是变朱..为凶服,而金革玉带、鸣玉还在,扪心自问,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拿礼经考察,绝无前例。岂能拿成服之仪,来与山陵之礼相比?丧葬既然有始有终,陈书所以有吉凶之礼,所谓成服,本来是为丧礼而成,朝廷内外百官,一概更变吉容,如果侠御独独不改,怎能称成服呢?若说不用守灵之侠御就罢了,若有则必当着..服。”谢岐建议说:“灵位礻付葬宗庙,梓棺礻付葬山陵,实如左丞议,只是山陵卤簿,吉凶兼备,随灵车者仪服不变,随梓棺者都着苴..。延及士礼,都同此制,只是山陵之仪礼,与成服无关。今谓梓棺灵位,同在西室,论到成服,亦无卤簿之载,只是上至王公,直至小吏,普天之下,必备....。考察梁昭明太子薨,差不多算是先例,怎么能允许凡夫俗子,一概服丧服,而侍中武卫,尤其是皇上身边侍官,反倒佩带鸣玉纡青,与平常吉服无差别呢?左丞既以山陵之事加以推断,我想也许与成服有差别。像近日所说的侠御,文武无别,只是侍灵之人,主书、宣传、齐干、应来力,一概不变。”蔡景历又说:“侠御之官,数量五百,近来准备丧服住进灵庐,仍居本省,导引皇上之灵柩登殿,岂能着丧服佩带貂玉呢?如果另外再辅助其他官吏,用来充实显贵,则近日就有不着成服者。山陵之礼自古就有吉凶二议,成服有凶无吉,还是同意前议,赞同刘舍人。”德藻又说:“我认为奠祭送葬之时,有始有终,达官贵人有追赠,必需显现受皇帝恩宠的荣耀,有吉卤簿,恐怕由此义衍生而来,私家仿效,因而成俗,变吉服为凶服,按理不应再穿纨绮。刘舍人引王卫军《丧仪》以及考察梁昭明旧例,此乃明证已很清楚,博士、左丞已各自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既然没有结果,需要再行商讨,咨问八座、詹事、太常、中丞及中庶诸通袁枢、张种、周弘正、弘让、沈炯、孔奂。”当时八座以下,一同请示:“按照群臣的意见,再考虑旧仪,梁昭明太子《丧成服仪注》,明确的文字记载现还保存,足以为准。成服之日,侍官按理不允许还从吉礼。其葬礼有吉制,自是山陵之时,并不是成服之日。我认为刘舍人的意见,按实情来说最为公正。”徐陵又回答说:“我年老病重,不能多说,古人争议太多,多积怨恨,傅玄见责于晋代,王商受诬于汉朝,这里最好少说为佳,恭请地服从上边的旨命。若万一不死,还会陈述,希望与朝中众贤再加以商榷。”文阿坚持己见,众议不能决断,便备录二议上奏,同意刘师知的意见。

不久迁任鸿胪卿,舍人职务不变。天嘉元年(560),因事免职。当初,世祖敕令刘师知撰《起居注》,他从永定二年(558)秋到天嘉元年(560)冬,共写了十卷,又起用为中书舍人,再掌诏诰。天康元年(566)世祖病,刘师知与尚书仆射到仲举等人入侍医药。世祖崩,预先受遗诏。高宗任尚书令时,刘师知辅佐朝政,光大元年(567),刘师知和到仲举等人派舍人殷不佞伪制诏命令高宗回东府,事情泄漏,于北狱赐死。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九·刘昫
  卷一百一十九·列传第六·宋濂
  ●卷七·邵伯温
  第六十五回 元舅召兵泄谋被害 权阉伏罪奉驾言归·蔡东藩
  卷第二百三十一·胡三省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三·佚名
  卷之三百五十六·佚名
  清波杂志卷二·周煇
  第三十六册 天命七年二月·佚名
  一五一四 军机大臣庆桂等奏酌议续办四库全书事宜情形折·佚名
  五一 我的新书一·周作人
  孝行传序·李延寿
  公孙衍为魏将·佚名
  卷二·佚名
  卷一百七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出 矢忠 (正宫调先天韵)·丁耀亢

    【瑞鹤仙】(生儒服上)怀璧青云远,论雄才浩气,皋夔堪展。家贫叹炊短,况椿萱久弃,鹡鸰非伴。初谐伉俪,喜效梁鸿举案。且待时飞跃风云,抱膝暂藏书剑。落落生平气志雄,倚天孤剑吐长虹。阮生失路心常壮,原宪家贫道未穷

  • 卷六百二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二十六陆龟蒙早秋吴体寄袭美荒庭古树只独倚败蝉残蛩苦相仍虽然诗胆大如【一作於】斗争奈愁肠牵似绳短烛初添蕙幌影微风渐折蕉衣棱安得弯弓似明月快箭拂下西飞鹏病中秋怀寄袭美病容愁思苦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十八(阙)·杨仲良

      徽宗皇帝   复孟后(阙)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七十四·乾隆

      宋  真宗皇帝  【庚申】天禧四年春正月以曹玮签书枢密院事  玮沈勇有谋驭军严明自少捍御西陲熟知羌情以竒计用兵所向克捷善抚士卒绥懐邉人羌戎畏爱之  二月帝有疾不视朝  三月左仆射同平章事兼景灵宫使

  • 拳变馀闻·罗惇曧

    余既为《庚子国变记》,复搜集记载,及连年旅京津所闻较确者,录为《拳变馀闻》,兴至即书,不复次其先后,视《国变记》尤详尽矣。{曰融}志。甲午中曰之战,津郡惊扰,官民迁徙。时适北乡挖支河获残碑一,字漶漫,惟二十字可读。文曰:&l

  • 卷之二百三十三·佚名

      康熙四十七年戊子五月丙子朔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戊寅。仁孝皇后忌辰遣官祭陵。  ○己卯夏至祭。地于方泽。遣领侍卫内大臣尚之隆、行礼。  ○辛巳谕大学士等朕南巡阅河、见洪泽湖风浪危险、堤岸陡立。

  • ◎古墓中之宝玉·李定夷

    距江西吉安县城四十里许之北有刘某者,为父营葬于荒郊,掘坑三尺,遽见青石一块,光滑可爱。刘见之,惊为奇货,乃用力揭起。视其下有铁棺焉,锈坏不堪,未知历年几何。以锄敲之,其声轰然。刘某喜不自胜,预揣其中必为窖藏。乃掘土启棺,则

  • 二百二十二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呈稻样米样摺·佚名

    康熙五十五年十月初一日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兆页)跪奏:恭请万岁圣安。江南太平无事。米价照常,每石一两至一两一钱不等。所有御赐稻种,奴才遵旨分与各乡农民布种。目下二次稻已得成实,今据乡民呈报前来,每亩收谷二石一、二

  • 一四 杭州·周作人

    伯宜公的出丧大约是在七七日,就是世间所谓“断七”,未必是“百日”吧,因为照例出丧是在这两个日子,但是百日该是十二月中旬,已经接近年关了,所以推想是如此。出殡的地方是在南门外的龟山头,在这里有周氏的殡屋,但是不凑巧我家

  • 成宗后卜鲁罕传·宋濂

    卜鲁罕皇后,姓伯岳吾氏,驸马脱里思之女。元贞初(1295)立为皇后,大德三年(1299)十月受册封。成宗多病,皇后参预政事,信任丞相哈剌哈孙。大德年间的政治,人称平允,皆皇后决断所致。京师建立万宁寺,寺中佛像奇形怪状,皇后先用手帕

  • 卷二百四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四十三四裔考西南夷云南土司二缅甸宋寜宗时缅始通中国缅国为西南夷不知何种其地有接大理及去成都不远者又不知其为方几里其人有城郭屋庐以居有

  • 杂守第七十一·墨子

    禽子问曰:“客众而勇,轻意见威,以骇主人,薪土俱上,以为羊坽,积土为高,以临民”,蒙橹俱前,遂属之城,兵弩俱上,为之奈何?”子墨子曰:子问羊坽之守邪?羊坽者,攻之拙者也,足以劳卒,不足以害城。羊坽之政,远攻则远害,近城则近害,不至城。矢石无

  • 卷三十九·盛世佐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编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编卷三十九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有司彻第十七之一郑目录云少牢之下篇也上大夫既祭傧尸于堂之礼若下大夫祭毕礼尸于室中无别行傧尸于堂之事天子诸侯之祭明日而绎有司

  •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一·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一三二)大品赖吒和罗经第十六(第三念诵)我闻如是。一时。佛游拘楼瘦。与大比丘众俱。往至鍮芦吒。住鍮芦吒村北尸摄和园中。尔时。鍮芦吒梵志.居士闻。沙门瞿昙释种子舍释宗族。出家学道。游

  • 佛说阿弥陀经义疏(并序)·元照

    西湖灵芝崇福寺释元照述一乘极唱终归咸指于乐邦。万行圆修最胜独推于果号。良以从因建愿秉志躬行。历尘点劫怀济众之仁。无芥子地非舍身之处。悲智六度摄化以无遗。内外两财随求而必应。机兴缘熟行满功成。一时圆证于

  • 小琉球漫志·朱仕玠

    地方志。清朱仕玠撰。乾隆三十一年(1766)序刊,传抄本。十卷。卷一泛海纪程,卷二、三海东纪胜上、下,卷四、五瀛涯渔唱上、下,卷六、七、八海东剩语上、中、下,卷九海东月令,卷十下淡水社寄语。小琉球为凤山县西南海中

  • 神相铁关刀·陈抟

    相术书。假托宋陈抟撰。山阴梧冈山人订。为近世坊间流行的相书之一。为江湖术士所习用。《神相铁关刀》涵盖了相学的四大类基本内容:一是基础类,包括十三部位、流年运气、五星六曜、五岳四渎等;二是综合类,包括精神、气象

  • 阿育王息坏目因缘经·佚名

    一卷,苻秦昙摩难提译。阿育王之息,曰法益(Dharma-vardhana),容貌甚美,王夫人欲奸之而不能,遂与奸臣耶奢(Yaśas)谋,抉坏太子两目,此经为说其因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