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白云集卷二

元 释英 撰

答刘秀才送竹杖

一枝苍玉瘦雅称地行仙不但挑诗卷犹堪挂酒钱看梅敲雪落引鹤啄苔穿祗恐风雷夜化龙飞上天

重游净慈忆沅禅师

慧日峯前阁重来百感增空存黄面老不见白头僧遗偈书犹在埋铭刻未曾有诗行已乆何必上传灯

古意

嗟嗟谁家女汲泉来古井绠短不可深俯首吊孤影

其二

嗟嗟谁家女牕下事机织青蝇适何来一防黒不白

赠郑炳文

两鬓星星小幅巾苍松气节鹤精神居常倒屐迎佳客贫不将诗谒贵人踏雪抱琴梅屿晓典衣沽酒桞桥春若非道眼髙明者谁肯甘心寂寞濵

送人之平江投知已

送君何处游一剑古蘓州螃蠏黄花节鲈鱼碧水秋寻碑松坞寺按曲酒家楼况尔多能者膺门必见留

暨阳别友

渺春风生緑波故人离别思如何阳关一曲移船去飞絮满江残照多

赠王商翁处士

家住镜湖隂龙钟雪满簪一生欠诗债半是忍饥吟有水钓明月无钱修破琴鸥飞雨下句声价出鸡林

客夜忆传森

深夜相思浣水邉情懐堪恨复堪怜云山千里书不到风雨一楼人独眠蛩带秋声吟壁下防窥灯影出牕前去年记得西湖上醉倒荷花香满船

送暨阳田丞

三载浣花溪松邉日赋诗一官清似水众口好如碑明月轻归棹晴风乱防旗怪来肥骨瘦为不食民脂

池亭夏夜

方牀岸帻坐来迟拂拂凉风半醉时好句忽圆人拍手鹭鸶惊起藕花池

越上人别范景文

君家难弟兄当世结诗盟五字关风雅千年说姓名逺烟挹树色薄月泻滩声又作耶溪别何时话此情

冬夜懐方仲容

鴈声歴歴起寒沙人住五云深处家魂梦隔江飞不去依然和月在梅花

客夜有懐

欲洗闲愁把酒倾酒醒愁思又还生青灯背壁客孤坐黄叶满堦蛩乱鸣千里有懐频入梦一身如寄若为情山长水逺知何处两岸苇花空月明

读李芳卿吟卷

一编才百首诗好不须多半世尚清苦五言能琢磨淡中有含蓄平处忽巍峩深夜挑灯看使人消睡魔

刘国寳隐居

三径皈来日生涯付醉乡自言行路险不似在家强风撼松声冷雨蒸花气香如何闲不得犹为作诗忙

涉世

涉世情懐冷似氷狂歌醉饮任腾腾随缘即是无心佛逹理何拘有发僧但得遗风追贾岛不须虚誉继卢能归山未有谋身计空忆闲云锁碧层

山中春日书懐

温饱非吾志箪瓢独固穷看云知世变对竹悟心空犬吠庭花日莺啼野树风市朝荣辱事那得到山中

书朱性夫吟卷后

新编寄我白云中句法清圆防趣空底事略无烟火气吟时和露立松风

赠王昭

一室如斗大妻儿半忍饥随身无长物到处爱吟诗灯下坐揺膝月中行撚须不须将此意轻与俗人知

废寺

白昼闲房一两僧山门深掩藓花青西风不管钟鱼破自在斜阳语塔铃

山中景

半啓柴扉晓东风昨夜狂树头花落尽满地白云香六月山深处松风冷袭衣遥知城市里扑面火尘飞山翁苦爱山山中结茒屋夜来风雪深压折庭前竹

赠陈逸人

峨眉山中住古貌骨清竒剑在神应防丹成鹤未知有钱须换酒无日不吟诗却讶多人识孤琴到处携

次韵饯别赵似之架阁

小雨变轻雪余寒欺酒巵忽成千里别又是隔年期世路谁青眼人生易白髭幽懐禁不得沙上立多时

径山夜坐闻钟

凉气生毛骨天髙露满空二三十年事一百八声钟絶顶人不到此心谁与同凭阑发孤啸宿鸟起长松

山居

古书堆满案栢子当香烧好句无心得闲愁转眼消野茶和月煮畦韮带春挑頼有天知我生来懒折腰

山中作

世事无因到翠微禅心诗思共依依白云为被石为枕卧看岩前雪瀑飞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八十六·彭定求
  卷二十七·阮阅
  ●四喜记目录·谢谠
  第二十六出·李开先
  ●卷十五·葛立方
  卷六·王十朋
  秋夜思·戴望舒
  卷四十八·王奕清
  卷一百三十七·冯惟讷
  卷二十·佚名
  御选宋诗卷五十五·康熙
  胡令能诗鉴赏·佚名
  寒山诗鉴赏·佚名
  序·吴景奎
  甲乙集卷第四·罗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十·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十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性理吟【下】仁天地本来生物心先儒特指此为仁五行运转功归木四序周流气属春一膜不通身且痹寸私未去道非纯有能克己工夫到腔子中间恻隐真义理有当为道必

  • 卷三百四十七 元豐七年(甲子,1084)·李焘

      起神宗元豐七年七月盡其月   秋七月己亥,以奉議郎徐彥孚提舉荊湖北路常平等事。彥孚知衛州黎陽縣,嘗言:「青苗息錢可用常平法,聽民非時吉凶匱乏用抵保稱貸,立期輸官。」不報。又言:「保甲逃亡,恐積以歲月,寖虧本數【一

  • 卷第一百七十·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陈纪四〔起强圉大渊献(丁亥),尽重光单阏(辛卯)凡

  • 卷之二百三十·佚名

      洪武二十六年冬十月癸酉朔○甲戌享太庙○乙亥大理寺奏四川民以输粮违期及移易者坐法当诛 上曰四川水陆险峻输挽良难故有失期彼移易者或两取便利求无逋欠可矣岂得遽论以死甚失爱民之心其悉宥之仍给道里费遣还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一·佚名

    万历五年四月戊午朔上亲享 太庙○升南京旗手卫把总庄重佥事浙江都司事○己未原任户部尚书方锐卒锐巴陵人辛巳进士历内黄华亭二县行取授广西道御史历升户部侍郎督饷宣大升户部尚书予告回籍居家十八年隆庆二年进阶致仕

  • 十国春秋卷一百七·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北汉四列传李骧 郑珙 赵华 李光美李存瓌张元徽白从晖李骧真定人起家河东幕僚慷慨善谈兵饶技畧天福十二年髙祖以世祖为太原尹擢骧少尹以佐之居无何隐帝遇害侍中郭威遣冯道等迎湘阴公赟于徐州是时人皆知

  • 梁纪十三 高祖武皇帝十三大同元年(乙卯、535)·司马光

    梁纪十三 梁武帝大同元年(乙卯,公元535年) [1]春,正月,戊申朔,大赦,改元。 [1]春季,正月,戊申朔(初一),梁武帝下令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大同。 [2]是日,魏文帝即位于城西,大赦,改元大统,追尊父京兆王为文景皇帝,妣杨氏为皇后。 [2]这一天,西

  • 卷一百五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二王礼考山陵世宗宪皇帝陵曰泰陵孝敬宪皇后合葬敦肃皇贵妃从葬在易州西三十里永宁山本名太平峪山势自太行来巍峩耸拔脉秀力丰峻岭崇山远拱於

  • 卷八十七·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八十七 朱批蔡珽奏摺 四川廵抚【臣】蔡珽谨 奏十二月十二日【臣】在成都叩接 大行皇帝遗诏痛深五内钦惟 皇上盛德在躬当阳正位 圣明天纵巨细

  • 凡例·朱鹤龄

    诗经通义凡例 通义者通古诗序之义也盖序乃一诗纲领必先申序意然後可论毛郑诸家之得失後序多汉儒附益者今取殴苏吕严诸说为之辨正错简譌字亦详订焉制举之家专宗朱传故诗序久置不讲并宋元诸儒之说皆无由而见余采其合于

  • 藏要第二輯校例·欧阳竟无

      一.是輯各書校歴三周.一刻校.二譯校.三類校。   二.刻校取南宋後思溪版藏經爲底本.勘以北宋福州版及高麗新雕版. 訛文奪字.   皆訂正註明。註中稱底本曰原刻.勘本曰北宋刻.麗刻。   三.譯校取原本及異譯本

  • 卷第三十八·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三十八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五 第八不动地。所以来者。瑜伽云虽於无相作意无缺无间多修习住。而未能

  • 卷之十六·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十六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二十四世 小庵密禅师法嗣 二仰圆钦禅师 禾之秀水人。遍参诸方。毫无所契。入西京。谒小庵於旅舍。庵问。浙中有个伶俐人。汝还见么。师曰。圆钦钝

  • 卷第十·佚名

    禅林类聚卷第十 人境 心眼 肢体 真像 人境 临济玄禅师示众云。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常在汝等诸人面门出入。未证据者看看。时有僧出问。如何是无位真人。师下绳床扭住云。道道。僧无语。师打一掌拓开云。无位真

  • 卷第九·佚名

    嘉兴大藏经 不会禅师语录不会禅师语录卷第九法孙海澄海映海定同编  杂偈坐禅偈坐禅越世最希奇谁放身心间片时万象居然因念有寻常莫教阎罗知坐禅切勿厌皮囊满耳如来满眼光旷大劫来为外护家无小使不成行坐禅岂是死枯

  • 灵城精义·何溥

    《灵城精义》二卷,旧本题南唐何溥撰。溥字令通,履贯未详。是编上卷论形气,主於山川形势,辨龙辨穴。下卷论理气,主於天星卦例,生克吉凶。自宋以来,诸家书目皆不著录。观其言宇宙有大关合,气运为主。又言地运有推移,而天气从之。

  • 济阴纲目·武之望

    妇科著作。五卷。明·武之望撰。刊于1620年。本书是在《证治准绳·女科》一书基础上加以整理改编而成。1665年汪淇氏重订为十四卷,内容未变,仅加评注,为今之通行本。书中分为调经、经闭、血崩、赤白带下、虚劳、积聚

  • 太上洞神行道授度仪·佚名

    太上洞神行道授度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无上秘要》卷三八已引述本篇。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书内容为三皇仪。书中辑录五种仪法,即宿启法、洞神行道仪、三皇醮祭仪、授度仪、朝礼仪。据卷末题记称:「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