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二百三十

  洪武二十六年冬十月癸酉朔

○甲戌享太庙

○乙亥大理寺奏四川民以输粮违期及移易者坐法当诛 上曰四川水陆险峻输挽良难故有失期彼移易者或两取便利求无逋欠可矣岂得遽论以死甚失爱民之心其悉宥之仍给道里费遣还病不能至者遣内官就道给赐税粮未足者令就本处输之

○丙子以崔士先为户部主事士先兵部吏也有才干为吏十年未尝有过吏部以闻 上曰吏能如此可谓难矣其擢用之以激劝为吏者

○丁丑命致仕武官有才干精力未衰者为都指挥等官指挥王鼐为浙江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高德邓义为都指挥同知千户张文孙成为都指挥佥事张翠为江西都指挥使司都指挥同知郑显为都指挥佥事张聚为山西行都指挥使司都指挥同知邓武为都指挥佥事陶瑾为广西都指挥使司都指挥同知蒋成为都指挥佥事魏平为四川都指挥使司都指挥同知赵德谢贵为福建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佥事朱真李信为辽东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佥事吴旺许方为狭西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佥事李实为山东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佥事朱彦为贵州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佥事张敬为北平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佥事袁成为北平行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佥事熊兴为山西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佥事窦义为湖广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佥事乔成为广东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佥事

○定诸王来朝及还国祭祀礼其礼于端门用豕一羊一荤素各一坛不用制帛先是诸王来朝还国祭真武等神于端门用豕九羊九制帛等物祭护卫旗纛于承天门亦如之至是 上以其礼太繁故有是命寻又罢端门祭祀唯用荤素二坛祭于承天门外

○戊寅给北平都指挥使司所属卫所并三护卫将士九万一千七百余人布三十五万九千八百余匹绵花十三万七千五百余斤

○壬午夜太阴犯外屏

○丙戌宥朝鲜国海寇罪先是有寇百余人入金州新市屯劫掠获其一人张葛买者乃朝鲜国海州民诈为倭国人服辽东都司遣人械至京 上命宥之遣还其国

○己丑革中都国子监以其师生并入国子监

○壬辰诏国子监祭酒胡季安选国子生年三十以上能文章者二百四十一人命吏部除授教谕等官

○夜太白与填星同度

○丙申擢国子生刘政为福建布政使司左布政使邓志和为右布政使萧礼敬为左参政姜谦为右参政江寿祖为左参议杨允为浙江布政使司右布政使罗钟为左参政李文华为右参政陈旼海为右参议杨镛为山东布政使司右布政使刘达为左参政颜钝为北平布政使司左布政使申逵为右布政使张杰为左参政张贯为右参政周振为河南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张琏为右布政使蒋彦瑛为左参政徐德源为右参政魏全为左参议许铭惠为四川布政使司左参政房吉为左参议吴复为右参议王允为山西布政使司左布政使陈嘉为右布政使孙炳为左参政乔诚为右参政邵礼为左参议薛郁为狭西布政使司左布政使董伦为右布政使郭燧为左参政王春为右参政单铉为江西布政使司左参政李裕为广西布政使司左参政何慈为右参政邢政为右参议方温为湖广布政使司右布政使班平为右参议龙镡为浙江按察司按察使朱源黄寿为副使郑隐为佥事阮友章为福建按察司按察使陈镛闻人善庆为副使王礼为北平按察司按察使张琏为副使高勉为佥事李皓为山西按察司按察使刘准为副使曹汝舟为佥事曲能为山东按察司按察使王尚宾孙逢吉为佥事梁志道为广东按察司副使张忠为佥事李温为广西按察司副使李文宪为佥事李赓为河南按察司副使张健为佥事罗远郑珉为江西按察司佥事汪同张泰为狭西按察司佥事

○己亥皇第四十孙逊煓生代王世子也

○更给天下府州县工匠轮班勘合先是诸色工匠岁率轮班至京受役至有无工可役者亦不敢失期不至至是工部以为言 上令先分各色匠所业而验在京诸司役作之繁简更定其班次率三年或二年一轮使赴工者各就其役而无费日罢工者得安家居而无费业于是给与勘合凡二十三万二千八十九人人咸使之

○命总兵官宋国公冯胜凡将校有罪削爵听征者悉复其职

○是月改建翰林院于皇城东南宗人府之后詹事府居其次太医院又次之

十一月壬寅朔赐国子监琉球生及云南生贺叚志等袭衣钞锭

○癸卯召道士刘渊然于赣州赐号高道馆于朝天宫

○贵州水西土官遣把事阿夷阿库贡马六十五匹

○丁未遣使至山西大同蔚朔及北平密云永蓟诸州郡收籴黍麦荞粟各九千石俟明年发兵出塞给种屯田

○戊申监察御史奏稽核在京诸司洪武二十三年二十四年案牍得其隐没违错等事通一百二十四刑部尚书杨靖等当逮问者二百余人诏宥之

○己酉浙江观海卫千户吕祥之弟诉祥有罪当黜官 上曰兄不友其弟弟不恭其兄岂可复使居官治人皆谪戍于边仍诏其幼弟袭职

○庚戌户部奏贵州宣慰使司宣慰使安的言水东所统异种蛮民言语不通虽承纳租赋而近年逋负益多逃徙邻境无从徵纳西平侯沐春亦言水西土官霭翠所纳税粮八万石连年递减至二万石然亦不能供也 上曰蛮夷之人其性无常不可以中国治之但羁縻之足矣其贡赋之逋负者悉免徵逃役者招谕复业

○西平侯沐春奏永宁宣抚司招徕土官禄肇所部蛮民四百六十五户诛其逆命者七十余人初蛮民作乱官军进讨既降复遁数为边患至是始平

○辛亥冬至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宴群臣于奉天门

○癸丑诏建銮驾库于皇城东长安门之外

○甲寅诏发汉中等府民丁修栈道凡三百二十桥

○乙卯广东东莞县民黄廷辅等聚众作乱广东都指挥使司发兵讨平之

○夜有大星起自参旗南行至游气中没有二小星随之

○丙辰以右军都督寗正子忠为鹰扬卫指挥使后军都督袁洪子宇为骁骑右卫指挥使

○辽东遗民流寓安直境内者二十五户男女凡百一十六人来归诏东宁卫给粮抚绥而居之

○朝鲜国械送逋逃军民百二十二户三百八十八人及马牛百余至辽东

○济南府沾化县典史杜濩坐事当徒县民诣阙言濩廉干爱民 上曰典史幕官耳迺能得民心必有善政可称命复其官

○戊午诏辽东都指挥使司凡朝鲜人至止令于革河互市不许入境

○夜太阴犯鬼宿

○己未东莞叛寇何迪伏诛迪东莞伯真之弟也真次子宏以罪诛迪自疑祸及遂聚众作乱南海卫以兵捕之迪伏众狙杀官军三百余人遁入海岛广东都指挥使司发兵追击败之械迪送京师诛之

○庚申曹国公李景隆奏还庄田六所凡田地山塘池荡二百余顷

○辛酉特授故百户李思明嫡子顺为副千户赐冠带袭衣靴袜白金二百两钞三百锭文绮帛二十匹其庶兄成亦赐袭衣以其父讨叛贼月鲁帖木儿之功也

○丙寅电

○丁卯辽东都指挥使司获朝鲜谍者李敬先等六人至京师命锦衣卫给庐舍居之

○爪哇国遣使僧阿烈等贡方物

○是月青州兖州济宁三府水

○革庆远裕民司

十二月壬申朔降工部尚书严震直为监察御史左侍郎田春为本部主事署右侍郎司务王昇仍为司务命都给事中冀凯署工部左侍郎卓敬署右侍郎

○定六部司务为从九品每部添设二员复设吏二人掌出入文书簿籍

○夜有大星赤色自西南行流至近浊没

○癸酉皇弟二十六子楠生

○己卯山东济南府长山县水伤民田

○罢越巂卫商人中盐初以盐井建昌苏州越巂会川五卫土地硗瘠军食不敷故令商人输米中盐至是以越巂稍近成都粮饷可给故罢之

○丙戌命礼部中禁军民人等不得用太孙太保太师待诏大官郎中等字为名称

○庚寅暹罗斛国遣使冒勾来贡方物

○癸巳广西太平府太平州知州李圆泰贡白金器皿及马田州府知府岑坚等贡马及方物

○乙未赏建昌卫袭职百户雷贵安白金五十两钞八十锭文绮帛各二匹以其父复死于战阵故也

○丙申四川石柱宣抚使马良龙州土官同知李昭等贡马及方物

○己亥西平侯沐春奏丽江府土民每岁输白金七百六十两皆摩紫洞所产土民以马易金不谙真伪请令以马代输为便许之

○庚子享太庙

○刑部言天下诸司比年以来勘合不报者积至千数请因官吏来朝罪之 上曰勘合不完固有罪但不可因其来朝而治之也其移文趣完之

○蜀王椿进马

○云南乌蒙芒部临安大理普定广西金齿景东丽江等府土官俱入贡

○贵州宣慰使司宣慰使安的等安顺州及十二营长官司各遣人贡马

○卢番韦番小平伐三长官司土官卢朝等来朝贡马

○结伦州土官冯志威安平州土官李贵万承州土官许郭安泗城州土官岑振南丹州土官莫金各遣其弟侄来朝贡马及方物

○播州宣慰使司宣慰使杨铿云南鹤庆府土官董信龙州土官同知李昭松潘军民指挥使司指挥使牟力结狭西河州卫番僧纲辇占班各贡马俱赐以绮帛及钞

○太仆寺奏是岁孳生马驹万七百余匹

○命右军都督府榜谕河州等处禁民毋鬻官马先是朝廷以言者谓狭西各处军民往往有过河贩鬻马匹既遣使往甘肃西凉西宁印烙系官之马宜俾关吏禁绝过河私贩之弊既又有言西人所赖者畜牧为生旧常以马过河鬻售今既禁遏之恐妨其生计 上然其言乃命右军都督府给榜谕守关者今后止禁官印马匹不许私自贩鬻其西番之人自己马无印者及牛羊杂畜之类不问多寡一听渡河售易关吏阻者罪之

○是月永鉴录成其书辑历代宗室诸王为恶悖逆者以类为编直叙其事颁赐诸王又辑历代为臣善恶可为劝惩者别为一书名曰世臣总录以颁示中外群臣

○户部计是岁天下钱粮金帛之数凡粮储三千二百七十八万九千八百余石钞四百一十二万四千余锭布帛五十一万二千二匹金二百两银二万五百余两丝绵茶铅铁硝矾水银朱砂诸物三百六十五万四千余斤盐一百三十一万八千余引海□三十一万六十余索

○是岁建珉王府于云南谷王府于宣德府 卷二佰三十终
  

责任编辑:颜兵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八 向雄 段灼 阎缵·房玄龄
  卷三百五·列传第一百九十三·宦官二·张廷玉
  卷一百九十六·毕沅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六十三·乾隆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五十五·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十三·佚名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十四·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八十六·佚名
  一○八八 军机大臣奏遵查四库全书内添改抽挖各书办理情形片·佚名
  卷第一·习凿齿
  崔光传·李延寿
  杨伯雄传·脱脱
  田忌亡齐而楚·佚名
  卷三·佚名
  二十八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廿二折 世忠诘奸·冯梦龙

    【仙吕引糖多令】[外官服扮韩世忠、杂随上]羞杀表昂藏,愁心日夜忙,恨奸雄诬陷忠良!强逼成招真怪事,教我双泪汪汪。[诉衷情]海门寒日澹无辉,堂深昼漏迟。貔貅江上老,环梦中归。催羯鼓,发花枝,看云飞。帐前蛮舞,北歌南哭,行酒青衣。

  • 七言巻六十五·洪迈

      七言  酬人寄簟        鱼

  • 清苑斋集补钞·吴之振

    赵师秀和陈水云湖庄韵粼粼水增波,叠叠云弄影。昔夸春径研,今爱秋塘静。芳筵集宾彦,清宴除艳靓。时当新雨馀,苍翠献林岭。既忻冲抱舒,复快远目骋。聊嘉钟鼎人,而迺眷箕颍。深营察高趣,雅咏发沈景。独使和者难,一夕愁欲癭。玉清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二·佚名

    万历十八年四月壬申朔以孟夏时享 太庙遣公徐文璧代侯吴继爵李言恭分献○先是福建道御史钱一本论劾原任巡按江西御史祝大舟贪赃不法奉旨扭角□羊来京究问大舟亦将一本先任庐陵知县贪赃不法事奏辩并下法司于是都御史吴

  • 附录·黄佐

    革除遗事节本六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黄佐撰佐有泰泉乡礼已着录是书有列传无本纪明史艺文志载黄佐革除遗事六卷当卽此书然佐书实有本纪其所自撰序可考又郁衮革朝遗忠录别载佐序称旧本繁文今皆芟之定为七卷是知十

  • ●王弇州崇论卷之五·李衷纯

    宋学士方正学李西涯陈白沙王文成一王文成二李空同崔子钟李于鳞归熙甫○宋学士 【集作书宋学士集后】间与僧无心有、阅永明寿禅师日行八百事母论精神疲于应接即自子至亥。尽废食寝盥溲之晷。而为之。亦有所不能徧后又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九 列传二百七十九·纪昀

    列传元 【三十三】○元三十三张禧【弘纲】贾文备解诚管如德周全孔元朱国宝 张立齐秉节 郭昂綦公直 杨赛勒布哈完颜宝珠张禧贾文备解诚管如德周全孔元朱国宝张立齐秉节郭昂綦公直杨赛音布哈完颜实珠△张禧张禧东安

  • 卷七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七十九 汉世系表畧 刘氏其先沙陀人也湍生昂昂生僎僎生琠俱追尊为皇帝琠生高祖讳知远仕晋封北平王晋主重贵北迁高祖称帝於晋阳更名暠国号汉都汴传二主凡四年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

  • 权景宣传·令狐德棻

    权景宣字晖远,天水显亲人。父亲权昙腾,曾任魏国陇西郡守,追赠秦州刺史。权景宣自幼聪明颖悟,任气行侠,族人都很惊奇叹服。十七岁时,魏国行台萧宝夤见到他,认为他是个奇才,推荐他担任轻车将军。萧宝夤失败以后,权景宣回到故乡。

  • 南安王元桢传·李延寿

    南安王元桢,是皇兴二年(468)所封的。孝文帝时,累迁任长安镇都大将、雍州刺史。元桢性情忠厚谨慎。他母亲病危时,他悲伤异常,于是有白雉来停歇在门前。皇帝知道以后十分感动,赐给他千匹帛加以奖赏。召他前往讲习武艺,在皇信

  • 杜忄舀传·欧阳修

    杜忄舀,咸通年间任泗州刺史。恰逢庞勋反叛,围攻泗州城。一位不在朝做官的士人辛谠自广陵来见杜忄舀,劝他送家属出城,只自己留下守城。杜忄舀说:“我送家里一百口人出城求生,军心就动摇了,不如同将士同生共死。”将士们听了都

  • 奇庸·方以智

    为善世而言其法,犀犀然贵义;为善法而善其言,画画然贵玄。义贵精而笃实者绳之,玄贵变而托虚者又执之。安得闻不绳之义、不执之玄,玄亦义、义亦玄乎?道何分,法亦何分,而言法者分之,因成言法之法。言必求行其法,求行必求胜,胜必好奇

  • 第十章 竞美·梁启超

    一、为公众进化计,大同之世,室屋、园囿、农场、工厂、商业、铁路、电线、汽船皆出于公,既无竞争,何肯以良,何肯进上?必将坐听其弊,其害又甚大,此不可无以鼓舞之也。其道令各度小政府主持一切,若养人十院如何加益,公屋之如何而

  • 卷七十六·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七十六诸侯之孝爱亲【臣】按正义旧问曰【自旧问曰至反相通也皆邢昺作正义时所引经师与时人问答之辞】天子以爱敬为孝及庶人以躬耕为孝五者并相通否梁王答曰天子既极爱敬必须五等行之然后乃

  • 宗镜录卷第十五·延寿

    问。既博地凡夫。位齐诸佛者。云何不具诸佛神通作用。答。非是不具。但众生不知。故华严宗云。诸佛证众生之体。用众生之用。所以志公和尚歌云。日昳未。心地。何曾安了义。他家文字有亲疏。莫起功夫求的意。任踪横绝

  • 大乘义章 第十三卷·慧远

    大乘义章 第十三卷远法师撰净法聚因法中此卷有九门(八禅定义八解脱义八胜处义八行观义八大人觉义八法摄摩诃衍义九次第定义九想观义九断知义)八禅定义四门分别(一通解八禅二别释八禅三明定具四明定难)通中别以八门

  • 佛说像法决疑经·佚名

    闻如是。一时佛在跋提河边沙罗双树间。度须跋陀罗竟。诸大菩萨声闻弟子诸大梵王天龙鬼神诸国王等。一切大众俨然不散。尔时世尊告诸大众。大般涅槃已广说竟。我向已为普广菩萨说十方诸佛刹土。汝等大众若有疑者可速问

  • 大威德陀罗尼经·佚名

    二十卷,隋阇那崛多译。佛为阿难说陀罗尼之法本。一一法中示多种之名,多种之义,亦广说末世恶比丘之事,及说菩萨住于母胎中之楼阁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