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凡例

诗经通义凡例

通义者通古诗序之义也盖序乃一诗纲领必先申序意然後可论毛郑诸家之得失後序多汉儒附益者今取殴苏吕严诸说为之辨正错简譌字亦详订焉制举之家专宗朱传故诗序久置不讲并宋元诸儒之说皆无由而见余采其合于序说者备録之盖表章古义不得不与俗学抵牾尔

古本皆标序於经文之前後儒遂以诗序若今之诗题余谓序所以明作者之意非先有序而後有诗也郝仲舆本移序从经最为得体今从之

古序最简毛郑训多不明郑尤踳驳故为後儒所排学者善解而参伍之夹漈辨妄朱子辨说皆可不作矣训释字句贯穿义理朱子集传备矣今海内家传户习故此书不重引其文只略诠诗中大意惟诸儒说有异同者别白之舛谬者针砭之【毛郑之失已经朱子更定者此不详述】至於考论时事多援经证史庶几子舆氏论世知人之旨云经文下夹注又引毛郑及正义语而加以折衷宋元以来诸家之说必取其合於古义者

东莱读诗记极为宋人所推华谷诗缉其次也此书义例多取裁焉东莱宗小序其说诗无邪说正雅郑卫说南陔六诗与朱子时相掊击今备载之以竢论定诗记名物度数山川地理禽兽草木其类不可不考此诗根据注疏辨证颇详足补集传所未及

毛郑与欧苏吕严诸本所分章句各有异同今一以集传为正

诗释文止有音反而不甚详陆氏所谓古人韵缓不烦改字者也朱子始取吴才老韵叶诗然不尽依用万历间陈季立氏谓古字本有古音与後代不同不必改叶吾友顾寜人氏引申其说又谓沈约四声不当以律古人之诗二家援证精博可信从无疑矣但细核集传所叶之音与二家考证者无甚相远而四声不用则平上去入通为一音入声转韵初学多不晓故今仍用集传所叶【叶下之音余友杨旭所补】但易为读某切而平上去入槩不分注庶几三百篇之文读之谐协复无以今音律古诗之失【集传中有不当叶不必叶者今悉去之】

<经部,诗类,诗经通义,谱>

<经部,诗类,诗经通义,谱>

<经部,诗类,诗经通义,谱>

<经部,诗类,诗经通义,谱>

<经部,诗类,诗经通义,谱>

郑氏诗谱不可废欧阳公已言之矣朱子一切不用恐非子舆论世之旨但今本注疏大全所列者十五国及雅颂俱各分时代先後与欧阳公所云国谱旁行者不合盖非郑谱之旧也今仿史记年表体合为一图庶令学者便于观览云

 

猜你喜欢
  第四十七卦 困 泽水困 兑上坎下·佚名
  先进第十一·朱熹
  卷十五·杨简
  第六章 5·辜鸿铭
  卷一·叶梦得
  力命第六·列子
  慎选人才[慎选第四]·王夫之
  卷三百一十九·佚名
  卷二百四十五·佚名
  卷一百一十五·佚名
  叹品第七·佚名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三·欧阳竟无
  佛教与素食·太虚
  读木村博士佛教研究之大方针书后·太虚
  如来生品第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五出 雪愤·李渔

    〖西地锦〗(末冠带,外扮值堂吏,引众上)到日螟蝗出境,来时龟鹤同行。俸钱食罢留余剩,还愁累却清名。作赋西京旧有才,一行作吏手慵抬。苏州刺史能诗例,到任三年尚未开。下官苏州知府卜康民是也。率吏多方,爱民有术,忠能自许,清畏人

  • 金渊集卷五·仇远

    (元)仇逺 撰○七言律诗送许君起赴余干教授二首君起生荆溪侨寓钱塘与予丱角交再世契家也予方倚席溧阳君起将振铎于越同饮江东水分千里明月兄弟真情槩见乎辞当年而父同吾父各罄籯金共教儿可惜两翁黄壤下不知二子緑衣时着

  • 卷三十一·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三十一王右司渥【一十一首 补一首】渥字仲泽以字行兴定二年进士调管州司候不赴寿州防御使邦献商州防御使国器武胜节度庭玉爱其才连辟三府经歴官在军中凡十年举宁陵令未赴丁太夫人

  • 提要·杭淮

    【臣】等谨案双溪集八巻明杭淮撰淮字东卿宜兴人治己未进士官至南京总督粮储右副都御史淮与兄济并负诗名与李梦阳徐祯卿王守仁陆深诸人相唱和其诗格清体徤严整而婉约在治正徳之际不高谈古调亦不沿袭陈言颇谐中道此

  • 重订曲海总目·佚名

    清 黄文旸原编〔注〕无名氏重订管庭芬校录乾隆辛丑春,奉旨修改古今词曲,子受盐使者聘,得与改修之列,兼总校苏州织造进呈词曲,因得尽阅古今杂剧传奇。阅一年,事竣,追忆其盛,拟将古今作者,各撮其关目大概,勒成《曲海》一书;先定总

  • 列传第三十五 李延孙 韦佑 韩雄 陈忻 魏玄·令狐德棻

    李延孙,伊川人也。祖伯扶,魏太和末,从征悬瓠有功,为汝南郡守。父长寿,性雄豪,有武艺。少与蛮酋结托,屡相招引,侵灭关南。孝昌中,朝议恐其为乱,乃以长寿为防蛮都督,给其鼓节,以慰其意。长寿冀因此遂得任用,亦尽其智力,防遏群蛮。伊川

  • 卷二十五·陈均

    <史部,编年类,九朝编年备要钦定四库全书九朝编年备要巻二十五   宋 陈均 撰哲宗皇帝【起戊寅元符元年止庚戌元符三年】戊寅元符元年春二月罢翰林侍讲侍读学士三月建懿亲宅【以处五王】内臣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 宗室传十·纪昀

    宗室传宋 【三】○宋三真宗诸子仁宗三子英宗诸子神宗诸子哲宗一子徽宗诸子钦宗诸子 皇太子谌训高宗诸子孝宗诸子光宗二子寍宗诸子△真宗诸子悼献太子佑真宗六子章穆郭皇后生太子佑 【文献通考作元佑】 章懿李皇后生

  • 卷之一百·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一百 传第八十四 土尔扈特部总传 土尔扈特部分牧而处以新旧别称旧土尔扈特为乌讷恩苏珠克图盟设扎萨克十新土尔扈特为青色特启勒图盟设扎萨克二别有游牧额济内河扎萨克一

  • 第十一章 论美国·林语堂

    我之成为一个超然独立的批评家,是从我给英文刊物《中国评论》的"小评论"专栏(LittleCritic)写稿开始,我既不是个国民党党员,那时我又不拥护蒋先生,有时写的批评文字苛酷无情。小心谨慎的批评家为讨人人高兴而所不敢言者,我却

  • 张全义传·欧阳修

    张全义,字国维,濮州临濮人。年少时以农家子的身份在县里服役,县令多次羞辱他,全义因此参加黄巢军。巢攻占长安,用全义当吏部尚书、水运使。巢败,去河阳投靠诸葛爽。爽死,为其子仲方部下。仲方被孙儒驱逐,全义与李罕之分别占据

  • 卷之七十三  菽園雜記一(明) 陸容 撰·邓士龙

    (菽園雜記,十一卷,明太倉陸容撰。容(一四三六──一四九四),字文量,號式齋。成化二年進士。陸容少有文名,學識淵博。官至浙江布政司右參政,另著有式齋集三十八卷。傳見明史文苑傳。此書通行者為十五卷本,如明嘉靖間毛仲良刻本,清

  • 礼四五·徐松

    宴享【宋会要】太祖建隆元年五月十七日,宴宰臣、节度、防御、团练、刺史、统军、诸军指挥使以上于广政殿,以忠正军节度使杨信来朝。自是节度使来朝,宴如仪。 六月十九日,亲征泽、潞,宴从官于潞州行宫,以李守节举城迎降也。

  • 净因臻禅师·惠洪

    禅师名道臻。字伯祥。福州古田戴氏子也。幼不茹荤。十四岁去上生院。持头陀行。又六年。为大小经论。置不读。曰。此方便说耳。即持一钵。走江淮。所参知识甚多。而得旨决于浮山远禅师。江州承天。虚席致臻。非所欲。

  • 缅甸面面观序·太虚

    秦、汉间印度阿育王时代,佛教传入缅甸、云南,华缅已发生密切关系。后虽叠经变化离合,终不失其亲睦,故近年乃有华缅联抗倭寇之举。顷缅邦虽不幸沦敌,而惩前毖后,对于将来之规复与兴建,亟应未雨绸缪,藉免前此仓卒不备之覆辙,则曾

  •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二上·智顗

    憍梵波提。此翻牛齝。无量寿称牛王。增一云牛迹。昔五百世曾为牛王。牛若食后恒事虚哨。余报未夷唼唼常嚼。时人称为牛齝。昔五百雁。一雁常得花果供于雁王。佛一夏受阿耆达王请。五百比丘皆啖马麦。而憍梵独在天上尸

  •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佚名

    古可稽乎。曰乌乎可。古不可稽乎。曰乌乎不可。威音以后今日以前。成住坏空。有而不有。日月光华。旦而复旦。日劫无凭。何况今古矣。其中圣贤隐现。应缘示感。如月在水。了不可执。乃有人焉。追往烈。订遗踪取已散之

  • 善法方便陀罗尼经·佚名

    附东晋录   与《佛说延寿妙门陀罗尼经》同,而助咒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