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七

  ●卷二十七·寄赠门中

  余杭洪浩,熙宁间游太学,十年不归。父已年七十,寄浩诗曰:“大学何蕃久不归,十年甘旨误庭闱。休辞客路三千远,应念人生七十稀。腰下虽无苏子印,座中幸有老莱衣。归期定约春前后,免使高堂赋《式微》。”浩得诗,翌日南归,因而归者十有三人。〔《云斋广录》〕

  梅圣俞试馆阁,只得赐进士出身,改屯田员外郎依前国子监直讲。内相胡宿以圣俞不得馆职,赠之诗曰:“赋就《甘泉》客荐雄,独攀仙桂向松风。抽毫同预三英士,换骨才争第一功。瞥见灵鳌居水下,恍闻仙犬吠云中。娥应有怜才意,惟许诗人朝月宫。”时与陆诜张师中胡钅同亲试。〔同前〕

  张退傅与陈文惠同时秉政。张既以帝傅致政,有诗寄文惠曰:“赭案当年并命时,蒹葭衰飒倚琼枝。皇恩乞与桑榆老,鸿入高冥凤在池。”〔《倦游录》〕

  周世宗征淮南,王师围寿春。翰林学士陶谷使吴越,学士惟王著而已。李相时为主客郎中知制诰,遂有北门之召,迁屯田正郎。丞相范质、端明殿学士窦仪俱作诗贺之,曰:“翰苑重求李谪仙,词锋颖利胜龙泉。朝趋建礼霞烘日,夜直承明月印天。圣主重知缘国士,相公多喜为同年。青春才子金门贵,蜀锦袍新夺日鲜。”此范诗也。“厩马牵来哕哕嘶,马蹄随步蹑云梯。新街锦帐达三字,旧制星垣放五题。视草健毫从席选,受降恩诏待公批。仙才已在神仙地,逢见刘晨为指迷。”此窦诗也。〔《古今诗话》〕

  谏议窦禹锡有子五人,俱登科。禹锡云:“仪俨已归华显。”冯瀛王赠之诗曰:“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仪翰林学士、礼部尚书,俨翰林学士、吏部尚书,侃起居郎,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僖左补阙。

  时论荣之。〔同前〕

  冯当世秋试于乡里,主司坚欲黜落,已而缀之榜末。时鄂ヘ南宫诚监试,诚当拆封,太不平,力主之,遂至魁选。明年庭试第一,除荆南ヘ,诚迁长沙ヘ。

  当世以诗贺诚曰:“常思鹏海隔飞翻,曾得天风送羽翰。恩比丘山何以戴?心同金石欲移难。经年空叹音书绝,千里长思道义宽。每向江陵访遗迹,邑人犹指县题看。”盖江陵县额诚所书也。〔同前〕

  王贞白寄诗谷曰:“五百首新诗,缄题寄去时。只应夫子鉴,不要俗人知。

  火鼠重烧毳,冰蚕乍吐丝。直须天上手,裁作领头披。”〔同前〕

  苏子美赠秘演大师诗曰:“垂颐孤坐若痴虎,眼吻开合无光精。”演颔额方厚,瞻视徐缓,常若睡。演以浓墨涂去“无”字,改为“犹光精”,子美诟之,演曰:“吾见活,岂得无光精耶?”又云:“卖药得钱只沽酒,一饮数斗犹惺惺。”

  又抹去。子美曰:“吾诗何人敢点窜?”演曰:“公之诗出则传四海,吾不能断荤酒,为浮屠罪人,何堪更为公暴之也?”〔《古今诗话》〕

  唐中丞南卓、詹事崔因谏事出,崔支江令,卓松滋令,矫翼翩翩,无所拘束。南尝以诗赠副从事曰:“翱翔曾在玉京天,堕落江南地几千。从事不须轻县宰,满身犹带御炉烟。”〔《古今诗话》〕

  元微之为御史,鞠狱梓潼。时白乐天尚书在都下,与名辈游慈恩寺,花下小酌,作诗寄微之曰:“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把花枝当酒筹。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元果至褒城,亦寄《梦游诗》曰:“梦公兄弟曲江头,又向慈恩寺里游。驿吏唤人驱马去,忽惊身已在梁州。”千里神游,若合符节。朋友之道,不其至欤!〔同前〕

  张,会昌中陈商状元下及第,翰林覆考,落等八人,赵渭南赠诗曰:“莫向春风诉酒杯,谪仙真个是仙才。犹堪与世为祥瑞,曾到蓬莱顶上来。”

  〔同前〕

  开成中,杨汝土以户部侍郎检校尚书镇东川,白乐天即其妹婿也。时乐天以太子少傅分洛,戏代内子贺兄嫂曰:“刘刚与妇共升仙,弄玉随夫亦上天。何似沙歌领崔嫂,碧油幢引向东川。”沙歌,汝士小字。又云:“金花银碗饶兄用,彩画罗裙任嫂裁。嫁得黔娄为妹婿,可能空寄蜀笺来?”〔同前〕

  元载末年纳薛瑶英为姬,以金丝帐、却尘褥卧之,以红绡衣衣之,无一两。

  载以瑶英体轻,不胜重衣,于异国求此服也。惟贾至杨公南与载友善,往往潜见其歌舞。贾至赠诗曰:“舞怯铢衣重,笑宜桃脸开。方知汉武帝,虚筑避风台。”

  公南亦作歌曰:“雪面淡蛾天上女,凤箫鸾翅欲飞去。玉钗碧翠步无尘,楚腰如束不胜春。”〔《古今诗话》〕

  高士杨夔尝著《冗书》三卷,驰名于士大夫间。唐末下第,优游江左,郑谷赠之诗曰:“三复兄书高且奇,不妨仍省百篇诗。江湖休洒东风泪,十字香于一桂枝。”〔同前〕

  皇中,馆中诗笔惟石昌年最得唐人风格。有僧携琴来访,赠以诗曰:“郑卫堙俗耳,正声追不回。谁传《广陵散》,斫尽峄阳材。古意为师复,清风寻我来。幽阴竹轩下,重约月明开。”〔同前〕

  何逊字仲言,八岁能诗。沈约尝曰:“吾读公诗,一日三复,犹不已。”故李义山诗曰:“寄言何逊休联句,瘦尽东阳姓沈人。”〔同前〕

  南屏谦师妙于茶事,自云: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言传学到者。师偶于寿星院远来谒茶语诗,因以诗论之曰:“泻汤旧得茶三昧,觅句还窥诗一斑。

  清夜漫漫困搜搅,斋肠那得许坚顽!”〔《记诗》〕

  道人张无梦善摄生。梅昌言知苏州,无梦未见之,先与诗曰:“壶中一粒长生药,待与姑苏太守分。”好为大言,处之不疑。无梦年九十死。语人:少时将绝欲,屏居山中十岁,自以为不动,及出见妇人美色,乃复慊然,又入山十余年,乃始寂定。劝人饮食无用盐煮饼,淡食更有天然味。无梦老病耳聋,其他亦无他异。〔《贡父诗话》〕

  右舍人扬休,屡拔乡里魁荐,然常屈春宫氏。蜀人谓牙校部土贡入京为纲官,蜀人云:人以舍人频魁诸彦,行间多成名而己常空归,若纲官然,戏以目之。景末,厌默辱之数,欲罢进取。同辈苦勉之,又拔首荐。明年第四人登第。咸平元年放进士榜,自状元而下十人,皆天府解。时张文景以古文驰名,第四人登第,不厌众望,有诗曰:“惊天动地张文景,只得南宫第四人!”前榜丁晋公亦第四人,以诗赠文景曰:“若校前来登第者,文章声价不相过。”〔《续归田录》〕

  白乐天洛中高退十有余年,度日娱情,惟诗与酒。追游唱和一辈名流,著在文籍,不复备载。《醉后寄裴晋公》诗云:“抖擞尘缨捋白须,半酣抉起问司徒:不知诏下悬车后,醉倒狂歌有例无?”又云:“绿泼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雅言杂载》〕

  元白交道臻至,酬唱盈编。微之为御史,奉使往蜀,路傍见山花,吟寄乐天曰:“深红山木艳彤云,路远无由摘寄君。恰似牡丹如许大,浅深看取石榴裙。”

  又曰:“向前已说深红木,更有轻红说向君。深叶浅花何所似,薄妆愁坐碧罗裙。”

  白因南迁回,过商山层峰驿忽睹元题迹,寄元诗曰:“与君前后多迁逐,七度曾过此路隅。笑问阶前老桐木:这回归去免来无?”后微之镇浙东,乐天牧杭州,更迭唱和,末句有云“任添铛脚作三人”,逸趣如此。“铛脚”事见《国史》。

  〔《唐贤抒情》〕

  李冠善吹中管,元宗欲召对,以淮甸多故未果。李建勋赠诗曰:“韵如古涧长流水,怨似秋枝欲断蝉。可惜人间容易听,新声不到御楼前。”〔《南唐近事》〕

  李约为兵部员外郎,勉子也。与主客员外郎张谂同官。二人每单床静话,达旦不寐。故约赠韦况诗曰:“我有心中事,不向韦郎说。秋夜洛阳城,明月照张八。”

  黄觉善诗,梅昌言出镇并州,赠诗曰:“五马雍容出镇时,都人争看好风仪。

  文章一代喧高价,忠直三朝受圣知。帐下军容森剑戟,门前行客拥旌旗。云笼古戍黄榆暗,雪落长江白草衰。出去暂开龙虎幕,归来须占凤凰池。鬓间未有一茎白,陶铸苍生固不迟。”梅雅自修饰,容状伟如,得诗大悦。〔《贡父诗话》〕

猜你喜欢
  第四卷·佚名
  唐诗三百首卷六七言律诗·蘅塘退士
  第四折·佚名
  ●卷五·陈廷焯
  三集卷四·乾隆
  二集卷五十七·乾隆
  卷二百九十三·陈思
  卷一百六十四·陈思
  卷一百二十八·陈思
  卷十六·陈思
  卷四百九十八·曹学佺
  嵗时杂咏巻二十二·蒲积中
  卷二十四·乾隆
  卷五十四·陈廷敬
  十二集 四卷·钱德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邱瑞吾

    第十一齣 翦逆闻丧【天下乐】〔生上〕玉节遥承鎭武昌。妖魑远遁过浔阳。〔小旦〕夜来刁斗鸣声寂。祗听铜壶淸漏长。爹爹。拜揖。〔生〕孩儿。初赐鱼书墨未乾。迩人欢洽远人安。朝驱旌斾行新令。夜见星辰忆旧官。梅萼

  • 三集卷八十三·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八十三古今体一百三十一首【己丑七】恭奉皇太后御园赏荷即景成什庆值惟时若雨阳红荷芳茂亦殊常花台叶屿承欢豫万岁千秋奉夀康暎座晃曦晨露润开轩却暑晓风凉收来沆

  • 卷510 ·佚名

    赵蕃 初八日过总持以雨不得观龙井休日再往经孺子亭又过南昌县侧访梅仙 满城车马走尘埃,湖上幽蹊长积苔。 喟叹高风尚千载,殷勤两日为重来。 吾生讵老五斗米,此地终期三径开。 大厦崇成非往者,况予拥

  • 提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古今禅藻集      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古今禅藻集二十八卷明释正勉性仝编其裒辑则释普文也普文字理庵正勉字道可并嘉兴人性字藴辉应天人所録皆释子之作而不必其有关于佛理曰禅藻

  • 卷中·马缟

     皇后、冠带、士庶、衣裳、文籍、书契、草木、答问、释义部注,凡四十四门。  ○皇后太后印绶  太皇太后、皇太后绶,其制与天子乘舆同,赤绶,四采,黄、赤、缥、绀,淳黄为圭,长二丈九尺,五百首。长公主、天子贵人与诸侯王同

  • 卷第六十六·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汉纪五十八〔起屠维亦奋若(己丑),尽昭阳大荒落

  • 名山藏卷之三·何乔远

    臣何乔远恭辑典谟记三◆典谟记三大祖高皇帝三○大祖高皇帝三八年正月增祀功臣华云龙等百八人于鸡笼山庙上曰吾在民闲目击鳏寡孤独饥寒困踣之徒常自厌生乱离遇此此心恻然誓清四海以同家安若天下民

  • 卷之一百九十三·佚名

    洪武二十一年八月壬寅朔西平侯沐英调都督甯正帅兵会頴国公傅友德军讨东川○暹罗斛国遣使进象三十只及方物番奴六十人○乙巳命户部运钞七十五万七千四百锭往四川永宁宣抚司赐普定侯陈桓等所统征南军士十二万九千三百九

  • 卷之三百六十·佚名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正月。癸巳。孝穆成皇后忌辰。遣官祭慕陵。  ○谕内阁、德馨奏、特参纵勇沿途滋扰之守备请交部议处一摺。广东候补守备宋苇飞。经李瀚章派令前往皖北召勇赴粤。路过江西省城。及南康大庾等县

  • 卷一百十五·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一百十五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朝鲜列传第五十五 【集解张晏曰朝鲜有湿水洌水汕水三

  • 柳崇传·李延寿

    柳崇,字僧生,河东解人。他的七世祖柳轨,为晋朝廷尉卿。柳崇方正儒雅有器量,身高八尺,长着漂亮的须髯和明亮有神的双目,才学德行兼备。他被举为秀才,在回答皇帝问题的考试中被评为最高等级。从此他脱下粗布衣当上了太尉主簿。

  • 移剌捏儿传·宋濂

    移剌捏儿,契丹人。幼有大志,膂力过人,沉着多谋。辽亡后,金任命他为参议、留守等官,均推辞不受。闻太祖举兵南下,为报金灭辽之国仇,率领其同伙百余人投归蒙古军,太祖赐名赛因必..赤,因他出生于霸州,便号为“霸州元帅”。太祖十年

  • 吕本传·张廷玉

    吕本,凤阳府寿州人,懿文太子次妃之父。曾在元朝为官,为元帅府都事。后投奔太祖,授中书省令史。洪武五年(1372)任吏部尚书。六年改为太常司卿。七年四月,御史台奏称他“奉职不勤谨”。于是下诏免其官爵,罚他到功臣庙去服劳役

  • 景公游寒涂不恤死胔晏子谏第十九·晏婴

    景公出游于寒涂,睹死胔黙然不问。晏子谏曰:“昔吾先君桓公出游,睹饥者与之食,睹疾者与之财,使令不劳力,籍敛不费民。先君将游,百姓皆说曰:‘君当幸游吾乡乎!’今君游于寒涂,据四十里之氓,殚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饥寒冻馁

  • 卷一六·邱濬

    ▲恤民之患 《书说命》: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蔡沈曰:“惟事其事,乃其有备,有备故无患也。” 臣按:先儒谓简稼器、修稼政,事乎农事,则农有其备,故水旱不能为之害。是则水旱之备,莫先于事农之事可见矣。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一·念常

    佛祖历代通载目录  第一卷目录  第二卷 七佛偈 彰所知论器世界品 日轮 月轮 诸星宿 妙高山三十三天 情世界总有六种 人祖大梵 三末多王及诸王种 器世界坏(并赞)  第三卷 盘古王 天皇 地皇 人皇 

  • 寻欢作乐·毛姆

    Cakes And Ale 又译作《家丑》、《啼笑皆非》,1930年最初连载于《时尚芭莎》。书名来自莎士比亚《第十二夜》:“你以为自己道德高尚,别人就不能寻欢作乐了吗。”闻名遐迩的作家爱德华·德里菲尔德去世后,他的第二任妻子请

  • 医津一筏·江之兰

    《医津一筏》一卷,一名《医津筏》,国朝江之兰撰。以经文为主,而分条疏论于后,本社藏有 别本,名《内经释要》,内容从同,惟自序末少九十字,及标题下无辑校者姓名,度系翻印时所改 易删节,因第一集《医经秘旨》刊行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