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几社壬申合稿凡例

文史骚赋。异执分镳。临卭龙门。未兼两制。自兹以后。备体为难。典则之篇。尤穷时日。何得借口壮。呵为小道。 

文当规摹两汉。诗必宗趣开元。吾辈所怀。以兹为正。至于齐梁之赡篇。中晚之新构。偶有间出。无妨斐然。若晚宋之庸汩。近日之俚秽。大雅不道。吾知免夫。 

魏武戈八纮之秀于同堂。昭明聚千载之英为一集才难之叹。岂独当今。若时仅期年。人止一郡。虽制作之美。有逊前贤。而篇什之多。或堪竞爽矣。长卿垂?。犹留封禅之书。子厚远迁。更上咏歌之表。岂皆阿世。亦以颂德。若闇公宾远之篇。蹈杨烈祖。伟男南廵之赋。夸耀先朝。子龙以生长江南。则作吴问以诫司隶。薄游燕邸。则赋东郊以告秩宗。虽竭其虑思。莫称万一。而无益 圣朝。尤难自默也。 

怨诽不怒。风谣所兴。感物悼时。岂能无慨。若有颂无规。斯为近谄。至于蝉侯鼠相。鹘奏狐封。皆是外篇。本无隐语。贤于博奕。以当滑稽。若有诽谤之疑。恐非明时所讳。 

托美人于君王。 良媒于哲辅。淫思怨感。实始风骚。舒章置蜡之篇。勒卣散钗之句。伟男西陵之什。子龙秋雨之章。本非大雅所讥。岂云盛德之累。占测之学。自有专家五事之征。儒者不废。灾异数条。各本京氏。幸非讳朝。无烦钦永。 

文人浮薄。古今所疑。轻毁前贤。非轧侪辈。吾党深绝。实鲜其人。寥寥余子之言。卿当第一之语。虽以一时取快。终非雅士所宜。若乃子玄篡向秀之书。延清攘希夷之句。事同盗侠。匪独轻浮。巧者勿矜。拙当自勉。 

诸子声华各别。才气等夷。文之多寡。分于勤辍。戛周久滞于金陵。王子顿羁于姑孰。伟男秋客会稽。燕又冬游淮右大宋栖迟梁苑之招。小宋偃仰文园之疾。多损时日。有妨吟咏。若宗远素冠之哀。割于阳月。时遇则然。非关迟敏。 

辛未之春。余与彝仲让木燕又俱游长安。日与偕者。江右杨伯祥。彭城万年少。吴中杨维斗。徐九一。娄江张天如。吴骏公。同郡杜仁趾。拟立燕台之社。以继七子之迹。后以升落零散。遂倡和乡里。不及远方。故勒卣诗曰。明时凤侣多相得。下泽鸥群且自盟。子龙亦尝有作曰。金台宾客非无侣。莲社神仙亦吾徒。虽感慨系之。亦见不朽盛事。非关名位矣。 

陈子龙卧予识 

猜你喜欢
  卷三百零五·彭定求
  李振祖·唐圭璋
  巧对录卷之六·梁章钜
  ◆徐按察世隆(威卿集)·顾嗣立
  第三出 谋吴·梁辰鱼
  第一折·佚名
  第三折·佚名
  卷五·赖良
  卷八十一·冯惟讷
  卷三·郭知达
  卷一·高棅
  卷七百八十七·佚名
  黄公度词作鉴赏·佚名
  李之仪词作鉴赏·佚名
  河东赋注释·扬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唐臣传第十二·欧阳修

    ○郭崇韬郭崇韬,代州雁门人也,为河东教练使。为人明敏,能应对,以材干见称。庄宗为晋王,孟知祥为中门使,崇韬为副使。中门之职,参管机要,先时,吴珙、张虔厚等皆以中门使相继获罪。知祥惧,求外任,庄宗曰:“公欲避事,当举可代公者。”

  • 绎史卷一百四十·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平原君相赵【公孙龙魏牟竝附】史记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賔客賔客盖至者数千人平原君相赵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复位封于东武城平原君家楼临民家民家有躄者槃散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楼

  • 志卷第二十九 高丽史七十五·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选举三。铨注。○凡选法成宗八年四月始令京官六品以下四考加资五品以上必取旨以为例程。明宗时吏部员点初筮仕者姓名入奏号曰点奏。 于是求

  • 唐明宗淑妃王氏传·欧阳修

    淑妃王氏,..州人,家里以卖饼为生,面目俊美,号“花见羞”。年少时卖给梁将刘寻阝当侍儿,寻阝死,王氏无处可归。那时,明宗夏夫人死,正找适当的人,有人对安重诲讲到王氏,重诲告诉明宗纳为妾。王氏得到寻阝的金银很多,全部送给明宗左

  • 卷二百四·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四明 杨士奇等 撰听言宋哲宗时右正言朱光庭上奏曰臣窃以自古以来甚盛德之朝必兼天下之智以为聪明中庸曰夫妇之愚可以与知及其至也虽圣人有

  • 卷九十三 孔孟周程张子·黎靖德

      看圣贤代作,未有孔子,便无论语之书;未有孟子,便无孟子之书;未有尧舜,便无典谟;未有商周,便无风雅颂。〔贺孙〕   此道更前后圣贤,其说始备。自尧舜以下,若不生个孔子,后人去何处讨分晓?孔子后若无个孟子,也未有分晓。孟子后

  • 卷十·袁俊翁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疑节卷十元 袁俊翁 撰论语大学二书言君子骄防同异圣贤之所谓防者有二义有出于天理之公者有生于人欲之私者当观其所以言之者何如耳论语尝两谓君子防而不骄及大学论君子有大道则又并谓骄防以失之彼

  • 卷二百三十·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三十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宾礼十一诸侯遣使交聘仪礼聘礼【郑目録云大问曰聘诸侯相于乆无事使卿相问之礼小聘使大夫周礼曰凡诸侯之邦交嵗相问也殷相聘也世相朝也于

  • 卷十二·王安石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新义卷十二    宋 王安石 撰夏官一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夏官司马使帅其属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国政官之属大司马卿一人小司马中大夫二人军司马下大夫四人舆司马上士八人

  • 禁使第二十四·商鞅

    题记:本篇讲述君主权力和行使权力的方法,即君臣相互间的利益冲突导致相互制约,是君主行使权力时应加以利用的主要方面。国君役使和限制臣下的东西是赏赐和刑罚。赏赐依据功劳,刑罚根据罪行。所以论定功劳,调查罪行不能不审

  • 卷九·佚名

    △善业道品第六之二复次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远离瞋恚。一切众生常所爱重。其心清净离诸垢秽。由此善根速得成熟。所有前际轮转五趣没生死河。因瞋恚故。造身语意诸恶业障诸烦恼障诸有情障一切法障诸无明障。自

  • 信教自由与国教·太虚

    信教自由,所以息宗教之争也。宗教之争乌乎起?曰:起于不能发挥真理以凭人民之自由信仰也。俾人民不能自由信仰,非必禁止人民之信教也,特尊一教为国教,则已足生人民对于他教歧视之心。故今日提议尊孔教为国教,不啻根本推翻信教

  • 卷第三十六·呆翁行悦

    列祖提纲录卷第三十六 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集 结制提纲(节腊) 琅琊觉禅师结夏上堂。汝等诸人在者里过夏。与你点出五般病。一不得向万里无寸草处去。二不得孤峰独宿。三不得张弓架箭。四不得物外安身。五

  • 咸淳临安志·潜说友

    南宋地方志。咸淳四年(1268)知临安府潜说友撰。说友,字君高,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临安,府名,南宋行在,治今浙江杭州市。原书一百卷,今存九十五卷。宋刊本在明成化年间尚多完好,后逐渐散佚。宋本初归浙江海盐胡氏、

  • 春愁何处是归程·庐隐

    我有一件事情可以自傲的:就是无论在什么环境中,我总未曾忘记过“自我”的伟大与尊严…… 这就是我现在还能挣扎于万恶的人间绝大的原因。庐隐的创作生涯很短,但其思辩才识相当健全,文学创作体悟非常,在文化、历史、艺术等

  • 自由人生·胡适

    《自由人生》围绕“自由人生”这一主题,在注重所选篇目着重全面性的基础上,收录了胡适各个时期的主要著述,涵盖其一生学术文化历程;同时又有所侧重,着重选择了有启蒙意义、关乎个人修养与处事历练,做学问的态度与方法以及对

  • 古今风谣·杨慎

    民谣集。明杨慎辑。一卷(一作两卷)。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明代文学家,正德进士,授翰林修撰。世宗时,以直言极谏贬云南永昌。少时即以诗文知名,后受业李东阳门下,诗有拟古倾向,贬谪后,多感愤之作,一生所著甚丰

  • 太平军两次攻占杭州亲历记·佚名

    原题“论杭州一再遭发匪陷城故事”,红丝八行纸墨书正楷29页,剑桥大学未编号箱收藏,不著撰人。从文中可知,其人在太平军第二次攻克杭州后曾被太平军俘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