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按察世隆(威卿集)
世隆,字威卿,陈州西华人。金正大四年登进士第,元初为东平行台幕官。中统元年,拜燕京宣抚使。三年,除太常卿。至元元年,迁翰林侍讲学士,兼太常卿、户部侍郎。七年,拜吏部尚书,出为东昌路总管,擢山东道按察使,移江北淮东道。十七年,召为翰林学士,又召为集贤学士,皆以疾辞不行。二十二年卒,年八十。所著有《瀛洲集》百卷,文集若干卷。按明歙人汪子卿仲苏《泰山志》载:「徐世隆,别号复斋,不知何许人,官翰林学士,元季丧乱,变姓名居泰山岳祠,言人贵贱修短,多验。明天顺间,复至泰山升元观,一老道士识之,容貌如儿时所见,后不知所终。」考《元史》本传及东平徐琰撰墓碑,威卿生卒年月甚详,不闻有学道求仙事也。意别有一徐世隆,而仲苏不察,误以威卿翰林学士属之耳。元人名相同者如刘肃、张经、张枢、王沂、王思诚、张守中、叶颙、伯颜、达溥化、月鲁,字相同者如张仲畴、李伯宗、吴养浩、俞子中,此类不可枚举,而诗篇遂多淆乱,当时载籍散亡,未经订正,见闻互异,正史尚多渗漏,而山经地志更不足道也。略因所见而辨正之。
胡氏杀虎歌
挽文丞相
后唐明宗庙
纪梦
送天倪子还泰山
蒿里
寄天倪子
○胡氏杀虎歌
滨州浡海县,兵籍有刘平。其妻曰胡氏,艰险常同经。起赴零阳戍,仍辇两儿行。暮宿沙河岸,忽闻啸风声。一虎蹲其间,视平若孩婴。吞臂曳之去,胡氏跃且惊。走逐十余步,掣足与虎争。急呼儿取刀,屠虎肝肠倾。虎毙平脱口,扶归季阳城。一支骨已碎,三日目乃瞑。夫殁入黄泉,妇哭入青冥。风云变黯澹,禽鸟为悲鸣。帅府取皋比,列状达省庭。庭庭状其义,复户仍免征。旌表见国政,激劝通人情。大哉夫妇恩,直与生死并。死同葬虎腹,生同食虎羹。谁谓荆钗辈,乃有如此英。班班古列女,好事多丹青。宜将杀虎传,题编家家屏。
○挽文丞相 【符观《元诗正体》作王盘。】
大元不杀文丞相,君义臣忠两得之。义似汉皇封齿日,忠于蜀将斫颜时。乾坤日月 【一作「精忠贯日」。】 华夷见,海岭风霜 【一作「劲节凌霜」。】 草木知。只恐史官编不尽,老夫和泪写新诗。
○后唐明宗庙
徽陵当日拯残唐,五季之间号小康。因兽害田秋罢猎,为民求主夜焚香。八年功德丹青在,千古明灵祭祀长。欲识此邦遗爱事,庙槐人敬似甘棠。
○纪梦 【以下二首见汪子卿《泰山志》。意威卿按察山东时作也。】
我梦天倪子,同登日观峰。骨强清似鹤,步健老犹龙。方外无官府,堂中有岱宗。仙闾真福地,杖屦会相从。
○送天倪子还泰山
九十行年发未华,道人风骨饱烟霞。洞天福地二千里,神府仙闾第一家。牛膝药灵斟美酝,兔豪盏净啜芳芽。隐居自爱陶弘景,莫作山中宰相夸。
○蒿里
世传蒿里蹑灵魂,庙宇烧残敝复新。七十五司阴□□,□千余里远祠人。天神志似张华博,地狱图如道子真。积少成多能事毕,泰山元不厌微尘。
○寄天倪子
父居郓府有牛膝,子倅泰山无鹿茸。寄与天倪怜老病,足痿手战更头风。
猜你喜欢 卷六百七十六·彭定求 卷四百七十·彭定求 姜特立·唐圭璋 李敬则·唐圭璋 卷二十·阮阅 鲍参军集卷二·鲍照 第十六回 孝披白服泣哭瞻灵·佚名 离骚草木疏卷一·吴仁杰 山中一个夏夜·林徽因 古乐府卷一·左克明 卷六·沈德潜 卷三十七·佚名 卷三百四十二·曹学佺 卷一百三十九·曹学佺 巻四·童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