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徐按察世隆(威卿集)

世隆,字威卿,陈州西华人。金正大四年登进士第,元初为东平行台幕官。中统元年,拜燕京宣抚使。三年,除太常卿。至元元年,迁翰林侍讲学士,兼太常卿、户部侍郎。七年,拜吏部尚书,出为东昌路总管,擢山东道按察使,移江北淮东道。十七年,召为翰林学士,又召为集贤学士,皆以疾辞不行。二十二年卒,年八十。所著有《瀛洲集》百卷,文集若干卷。按明歙人汪子卿仲苏《泰山志》载:「徐世隆,别号复斋,不知何许人,官翰林学士,元季丧乱,变姓名居泰山岳祠,言人贵贱修短,多验。明天顺间,复至泰山升元观,一老道士识之,容貌如儿时所见,后不知所终。」考《元史》本传及东平徐琰撰墓碑,威卿生卒年月甚详,不闻有学道求仙事也。意别有一徐世隆,而仲苏不察,误以威卿翰林学士属之耳。元人名相同者如刘肃、张经、张枢、王沂、王思诚、张守中、叶颙、伯颜、达溥化、月鲁,字相同者如张仲畴、李伯宗、吴养浩、俞子中,此类不可枚举,而诗篇遂多淆乱,当时载籍散亡,未经订正,见闻互异,正史尚多渗漏,而山经地志更不足道也。略因所见而辨正之。 

胡氏杀虎歌 

挽文丞相 

后唐明宗庙 

纪梦 

送天倪子还泰山 

蒿里 

寄天倪子 

○胡氏杀虎歌 

滨州浡海县,兵籍有刘平。其妻曰胡氏,艰险常同经。起赴零阳戍,仍辇两儿行。暮宿沙河岸,忽闻啸风声。一虎蹲其间,视平若孩婴。吞臂曳之去,胡氏跃且惊。走逐十余步,掣足与虎争。急呼儿取刀,屠虎肝肠倾。虎毙平脱口,扶归季阳城。一支骨已碎,三日目乃瞑。夫殁入黄泉,妇哭入青冥。风云变黯澹,禽鸟为悲鸣。帅府取皋比,列状达省庭。庭庭状其义,复户仍免征。旌表见国政,激劝通人情。大哉夫妇恩,直与生死并。死同葬虎腹,生同食虎羹。谁谓荆钗辈,乃有如此英。班班古列女,好事多丹青。宜将杀虎传,题编家家屏。 

○挽文丞相 【符观《元诗正体》作王盘。】 

大元不杀文丞相,君义臣忠两得之。义似汉皇封齿日,忠于蜀将斫颜时。乾坤日月 【一作「精忠贯日」。】 华夷见,海岭风霜 【一作「劲节凌霜」。】 草木知。只恐史官编不尽,老夫和泪写新诗。 

○后唐明宗庙 

徽陵当日拯残唐,五季之间号小康。因兽害田秋罢猎,为民求主夜焚香。八年功德丹青在,千古明灵祭祀长。欲识此邦遗爱事,庙槐人敬似甘棠。 

○纪梦 【以下二首见汪子卿《泰山志》。意威卿按察山东时作也。】 

我梦天倪子,同登日观峰。骨强清似鹤,步健老犹龙。方外无官府,堂中有岱宗。仙闾真福地,杖屦会相从。 

○送天倪子还泰山 

九十行年发未华,道人风骨饱烟霞。洞天福地二千里,神府仙闾第一家。牛膝药灵斟美酝,兔豪盏净啜芳芽。隐居自爱陶弘景,莫作山中宰相夸。 

○蒿里 

世传蒿里蹑灵魂,庙宇烧残敝复新。七十五司阴□□,□千余里远祠人。天神志似张华博,地狱图如道子真。积少成多能事毕,泰山元不厌微尘。 

○寄天倪子 

父居郓府有牛膝,子倅泰山无鹿茸。寄与天倪怜老病,足痿手战更头风。 

猜你喜欢
  卷六百七十六·彭定求
  卷四百七十·彭定求
  姜特立·唐圭璋
  李敬则·唐圭璋
  卷二十·阮阅
  鲍参军集卷二·鲍照
  第十六回 孝披白服泣哭瞻灵·佚名
  离骚草木疏卷一·吴仁杰
  山中一个夏夜·林徽因
  古乐府卷一·左克明
  卷六·沈德潜
  卷三十七·佚名
  卷三百四十二·曹学佺
  卷一百三十九·曹学佺
  巻四·童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十七·佚名

    嘉靖元年八月甲戌朔巡按广西御史张钺劾镇守两广总兵官抚宁侯朱麒贪懦不职依凭逆瑾余党朱瀛夤缘差遣及镇守两广即奏带瀛冒官舍纵其掊克事皆取决亟宜罢斥仍治其罪兵部议革麒任上责令自陈而以瀛等下巡按御史按问○乙亥吏

  • 卷之四百四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二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之七十五·阿桂

    九月丙午鄂寳奏言宜喜军营后路地方辽濶道路绵长粮站军台在在均闗要是以就现有之兵分布防防至格江一站粮台设在东岸已拨丹坝兵一百名驻守若于西岸添设官兵形势更为聨络惟是后路兵少兹准丰升额等将宜喜旧兵三百名抽拨

  • 野史无文卷九·郑达

    西南死事诸臣传(下)陈邦彦传李元胤传王应熊传王祥传杨展传杨畏知传李干德传沐天波传郑文雄传李定国传陈邦彦传陈邦彦号岩野,广东顺德县人也。弘光立,以诸生谒南京,上中兴政要书三十二策,权奸阻不能用。其自南京还也,以弘光登

  • 第二章永久社会之成立法·孙中山

    十一节立会发起永久社会之第一回集会,其组织方法与临时集会相同,但须订立章程规则及选举长任职员。(演明式)譬如庆典会告终之后,与会者兴趣未消,感情愈结,均欲成立一会,以助政治改良,而导社会进步。于是再集同人,从新发起,其进行

  • 卷五十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五十四选举考【八】任子【臣】等谨按虞书有云赏延于世而殷盘诰诫亦云世选尔劳盖因乃祖乃父之勤於王事而恩及其子孙任子之制从来尚矣西汉门廕人才

  • 卷三十五·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三十五宋 宋敏求 编诸王除亲王官上秦王大尉陕东行台制秦王兼凉州总管制秦王益州道行台制秦王天策上将制秦王领左右十二卫大将军制秦王兼中书令制齐王元吉司徒制荆王元景等子孙世袭刺史制郐

  • 食货二一·徐松

    杂录下 酒绍兴三〔十〕一年正月六日,权户部侍郎赵子潚、钱端礼言:「财用之源,实出酒税,比年以来,州县酒务尽皆败坏,榷酤之利,徒存虚名,守令问有留心于其间者,或委官以察其侵欺,或并务以省其浮费,措置百方,终未见利。欲乞令诸路漕

  • 第十二章 中国国民党的改组和国民政府的成立·吕思勉

    二次革命失败以后,孙中山先生在海外组织中华革命党,这话在第四章中已经说过了。袁世凯死后,中华革命党的本部移于上海。八年十月十日,改称中国国民党。此时在国内还未明白组党。到十二年一月,才发表宣言,宣布党纲和总章,这一

  • 陈雪佳·佚名

    陈雪佳先生小传陈先生名兆瑞字雪佳广东中山县人生于清光绪十三年幼而歧嶷肄业于香港大学学问冠其侪毕业后即来沪佐其尊人可良公经营商业具有干才可良公任太古洋行华经理为粤商旅沪者之领袖余尝从公游态度和蔼令人可亲

  • 孟子纂疏卷九·赵顺孙

    钦定四库全书孟子纂疏卷九     宋 赵顺孙 撰朱子集注万章章句上凡九章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爲其号泣也孟子曰怨慕也【号平声】舜往于田耕歴山时也仁覆闵下谓之昊天【愚案此説出毛诗】号泣于旻天呼

  • 卷二十四·林之奇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全解卷二十四宋 林之奇 撰洪范        周书书之名篇非成于一人之手盖歴代史官各以其意标识其所传之简册以为别异非如春秋之书尽出于夫子之所删定而可以一例通也故书之为体虽尽于典谟训诰誓

  •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二·欧阳竟无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奉詔譯   師子吼菩薩品第十一之六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若一切業不定得果一切衆生悉有佛性應當修集八聖道者.何   因緣故一切衆生悉不得是大般涅槃.世尊.若一切衆生有佛性者卽當定得阿耨多

  •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一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

  • 注四十二章经序·佚名

    宋真宗皇帝制  夫至真不宰。岂隔于含灵。群动无明。自迷于正觉。是以慈悲之上圣。因谈归救之妙门。接物而利生。随机而演教。布法云而润物。揭智炬以烛幽。示忘言之言。为无说之说。四十二章经者。盖能仁训戒之辞也

  • 释氏要览卷上·道诚

    建康天禧讲下聚公讲主助缘钱塘月轮山居讲经论赐紫沙门释道诚 集道诚自委讲 京寺。东归维桑。始寓龙华禅府。后住月轮兰若。中间十年。寂绝外事。唯读藏经日为常课酬昔志也。然则临文昧义。犹渴夫饮河。但能满腹。不

  • 洞真太上青牙始生经·佚名

    经名:洞真太上青牙始生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期。假托西王母传谷希子。言服食五方生气法术。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 述二人共吞五牙(五方之气)之术,实为房中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