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知识青年僧的出路

──三十五年一月作──

近来就学于各佛学院及各级学校的知识青年僧渐渐多起来,而内撞寺僧昏腐顽固的壁,外撞国人轻蔑欺虐的壁,深深感觉得退无可退,进无可进,进退维谷了。但中国的国家社会深深地陷在贪官恶吏土豪劣绅(另一群狂匪痞徒土匪光棍)的操纵中,当政的民权民生主义的设施,势将成为贪恶土劣的假民权民生政治。且无论在野的何党何派起而当政,亦必仍为贪恶土劣的政治。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朝野各政党虽都有相当好的主义与政策和少数正洁的领袖人材;但是从乡村以至都市,充满著土劣贪恶,任何实际的政治,非通过了贪恶土劣不能施行,及至通过了贪恶土劣,任何好的主义政策,在实施中都成了操纵于土劣贪恶的假政治。

所以若要中国能够好起来,无论如何要由无党无派各党各派的公正的知识份子产业份子联合教导资助著大多数贫苦劳动工农,共同意识著警觉著土劣贪恶的毒害,自身困死饿死也不肯变为土劣贪恶,并专以贪恶土劣为革命的对象,坚毅强劲地巧妙婉委地渐渐根治尽绝附于国民背上的土劣贪恶痈疽。然后当政的民权民生主义的政治才能实际施行,才能走上建设现代国家社会的大路。

由此,知识青年僧,不用对腐恶的寺僧和国人歆羡或惊怖,须知这都是在贪恶土劣操纵下使然。只要认清了土劣贪恶的革命对象,加入公正的知识份子产业份子(正当工商企业家)和贫苦劳农联合阵线,勇猛前进;则以无室家之私的青年知识僧,无疑在公正知识份子中可为最公正最强毅的知识份子,待土劣贪恶一经肃清,现代佛教也随现代国家社会而涌现。

(见海刊二十七卷第二期)

  


猜你喜欢
  菩提资粮论卷第二·龙树
  文殊师利普超三昧经卷下·佚名
  略述金刚顶瑜伽分别圣位修证法门·佚名
  世苑图书馆馆员之修学方针·太虚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十七卷·佚名
  佛说阿难四事经全文·佚名
  語錄卷下·铁壁慧机
  卷一·僧祐
  卷第十三·道原
  佛说最上意陀罗尼经·佚名
  卷四十九·道世
  阿底峡祖师故事·太虚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四·欧阳竟无
  卷第十四·宗密
  大方广曼殊室利童真菩萨华严本教赞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阿毗遮噜迦仪轨品第三十一(六足本尊品第二)·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119 ·佚名

    洪咨夔 病目 日过学不力,年催名未芳。 心期虽皦皦,目视已茫茫。 灯叠青红晕,书纷黑白行。 蒲团深瞑坐,禅味觉偏长。 洪咨夔 病起独步 病将春到眼慵开,只为梅花猛一来。 何处琵琶推却手,举头

  • 卷五·王冕

    七言古体下张御史西山雪堂张君住近西山麓,窗几虚明远尘俗。悬崖绝壁堆琼瑶,迭嶂重峦隐青绿。乾坤荡荡无痕瑕,世上儿子何繁华。清高或作袁老梦,标致不取陶家茶。千高望远忘世虑,写字读书皆有趣。岁寒若与我为邻,与尔种梅千百

  • 卷三十四·萧常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三十四    宋 萧常 撰吴载记十一 虞翻字仲翔会稽余姚人四世祖光零陵太守曾祖成平舆令祖凤父歆日南太守世受孟氏易最有师法翻少好学有高志太守王朗命为功曹孙策略

  • 第一节 业主权·佚名

    第一款 业主权之沿革第二款 业主权之界限第三款 业主权之得失移转第一款业主权之沿革第一项 田园之业主权第二项 厝地之业主权第一项田园之业主权第一 垦单第二 佃批第三 佃批第四 谕示第五 谕示第六 谕示第七 谕示第

  • 岁时广记卷一·陈元靓

    宋 陈元靓 撰春孔子家语曰春者四时之首也尚书大传曰春出也万物之所出也礼记乡饮酒曰东方曰春春之为言蠢也淮南子曰春为规规者所以圜万物也规度不失生气乃理前汉律厯志曰少阳者东方东动也阳气动物于时为春春蠢也物蠢

  • 第二十二章 现代的教育和学术·吕思勉

    使社会变动的根本,到底是什么?要问这句话,我们在现在,只得回答道是文化。而教育和学术,是文化变动的根源。所以这两者,和社会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中国的新式教育,虽然导源清末,然既存有奖励章程,则仍然未脱科举的意味。所以正

  • 卷八 乡饮酒礼第四·郑玄

    [疏]《乡饮酒礼》第四。○郑《目录》云:“诸侯之乡大夫,三年大比,献贤者能者于其君,以礼宾之,与之饮酒,于五礼属嘉礼。《大戴》此乃第十,《小戴》及《别录》此皆第四。”○释曰:郑知此乡饮酒是诸侯之乡大夫献贤能法者,案《春官

  • 制分第二十九·管仲

    凡兵之所以先争,圣人贤士,不为爱尊爵。道术知能,不为爱官职。巧伎勇力,不为爱重禄。聪耳明目,不为爱金财。故伯夷叔齐,非于死之日而后有名也,其前行多修矣。武王非于甲子之朝而后胜也,其前政多善矣。故小征千里●知之,筑堵之墙

  • 卷十三·惠栋

    钦定四库全书九经古义卷十三     长洲惠栋撰公羊古义公羊有严顔二家蔡邕石经所定者严氏春秋也何邵公所注者顔氏春秋也何以知之以石经知之石经载公羊云桓公二年顔氏有所见异辞所闻异辞云云是严氏春秋已见于隠元年

  • 卷十一·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卷钦定礼记义疏卷十一檀弓上第三之三食於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应氏镛曰食字上疑脱孔子二字】正义郑氏康成曰助哀戚也通论游氏桂曰子食於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盖古礼有

  • 卷五十·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五十天子之孝隆郊配宋太祖开寳元年十一月享太庙翌日郊自是三年而郊郊必先享太庙礼毕加恩肆赦以为常制【臣】按此宋之始郊也宋郊大抵袭用唐礼而唐人又袭用累代相沿之变礼如迎至用辛之宜辩也

  • 卷二十七·佚名

    △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一尔时佛告一切大众。诸善男子,汝等。若疑有佛无佛有法无法有僧无僧。有苦无苦有无集有灭无灭有道无道。有实无实有我无我有乐无乐有净无净有常无常。有乘无乘有性无有众生无众生。有有无有有真

  • 卷十五·佚名

    △金刚幢菩萨十回向品第二十一之二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第三等诸佛回向。此菩萨摩诃萨。随顺学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回向。此菩萨。修菩萨行时。见好恶色。其心清净而无憎爱。欢喜悦乐起无坏心。离诸忧恼得正直心。身意

  • 卷五·佚名

    (二三)复次若人亲近有智善友。能令身心内外俱净。斯则名为真善丈夫。我昔曾闻。有一比丘次第乞食至大婆罗门家。时彼家中遇比丘已,屋栋摧折打破水瓮。牸牛绝靷四向驰走。时婆罗门即作是言:斯何不祥。不吉之人来入吾家有此

  • 佛地經論卷第三·欧阳竟无

      親光等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爾時世尊告妙生菩薩.妙生當知有五種法攝大覺地.何等爲五.所謂清淨法界大圓   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   論曰.如是已說教起因緣分.次當顯示聖教所說分。唯告

  • 凉州记·段龟龙

    甘肃地方志。后凉段龟龙撰,清张澍(1781—1847)辑。原十卷,一说八卷。段氏原书久佚,张氏于《太平御览》、 《初学记》、 《北堂书抄》、 《艺文类聚》诸书辑得二十余事,加以考证纠误,集成是书。记述今甘肃河西走廊历史

  • 震泽长语·王鏊

    笔记。明王鏊(1450—1524)撰。二卷。鏊有《王文恪公集》已著录。此编约成于嘉靖初。凡分十三类:经传、国猷、官制、食货、象纬、文章、音律、音韵、字学、姓氏、杂伦、仙释、梦兆,共一百六十一条,近三万字。是编言史论致

  • 太清金液神气经·佚名

    陈国符《道藏源流续考》认为本经卷上于西汉出世。卷中、卷 下引《真诰》等文字,为后人混入本经。卷上清虚真人述清虚太 皇所授三经,示炼丹之方。中卷黄帝述万神姓名,并述炼丹方。卷 上多隐名,卷中易解,卷下皆录自《真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