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庆则传
虞庆则,京兆栎阳人,原来姓鱼。其先祖仕于夏赫连氏,就在灵武安下了家,世代都是北部边境的豪门大族。父祥,周朝时任灵武太守。
虞庆则自幼雄武刚毅,风流倜傥,身高八尺,有勇有谋,擅长说鲜卑语,身穿沉重的铠甲,佩带两个箭囊,左右开弓,驰驱奔腾,本州的豪侠对他又敬又怕。当初以打猎为生,中间又改变志向,弃武习文,刻苦读书,一直敬慕傅介子、班仲升这样的立功异域的人物。出仕周朝,任中外府兵参军事,袭封沁源县公的爵位。越王宇文盛平定稽胡之地,将要班师回朝的时候,内史下大夫高赹和宇文盛商议,必须留下一个文武全才的人镇守,上表请用虞庆则,于是升任虞庆则为石州总管。虞庆则非常有威势恩惠,稽胡之人仰慕虞庆则有义气而归顺的,多达八千余户。
开皇元年(581),历任内史监、吏部尚书、京兆尹,封爵彭城郡公,营新都总监。二年,突厥人侵犯边境,虞庆则奉命挂帅征讨突厥。部分军队失去了营地,士卒多受寒冷冻伤,冻掉手指脚趾的有一千多人。偏将达奚长儒率两千多名骑兵开辟另一条战线与敌作战,被敌兵包围,虞庆则按兵不动,不出兵救援。长儒因此孤军奋战,战死者十有八九。皇上并没有责怪他。很快,升任尚书右仆射。
后来,突厥人的首领摄图准备归附隋朝,请求派一重要大臣充当使者,赴突厥商议,诏令虞庆则赴突厥。摄图自恃强大,虞庆则则以以往之事责备摄图,摄图很不服气。充当双方谈判联络人的长孙晟又劝说他们,摄图和其弟叶护才都拜服,接受朝廷诏书,于是自称臣子,向隋朝进奉贡品,请求永远做隋朝的属国。当初,虞庆则出使突厥时,文帝敕令他说“:我想保留突厥这个部落,如果和谈成功,他们送给你马匹,只接受三五匹,有那个意思就行了。”摄图见到虞庆则,赠给他骏马一千匹,并把女儿嫁给虞庆则为妻。文帝因虞庆则出使功高,这些事连问就不曾过问。授虞庆则上柱国之职,封为鲁国公,食禄任城县千户,把彭城郡公之爵转授给虞庆则的第二子虞义。
平定陈国之后,文帝临幸晋王杨广府第,摆设宴席,大会群臣。高赹等人举杯为文帝祝寿。文帝说:“高赹平定江南,虞庆则平定突厥,可以说是功勋卓著了。”杨素说“:这都是皇上天威宏德普照的结果。”虞庆则说:“杨素以前出兵武牢、硖石两地,若不是靠着皇上的天威宏德,也决无战胜的道理。”于是就互相说长道短,攻忤不止。御史欲弹劾他们,帝说“:今日论功行赏,共为宴乐,不必弹劾。”文帝观看文武百官饮宴作乐,虞庆则进言道:“臣承蒙皇上赐酒,令畅饮尽欢,御史在一旁,臣恐怕喝醉酒后被弹劾。”文帝赐给御史酒,让御史出外自饮,以免众人忌惮。虞庆则捧着酒杯为文帝祝寿,特别欢快。文帝对众人说:“大家都饮下这杯酒,希望我与诸公的子子孙孙,能经常像今天这样,世世代代永享富贵。”开皇九年,虞庆则转任右卫大将军,不久又改任右武侯大将军。
开皇十七年,岭南人李世贤占据州县,扯旗造反,朝廷商议起兵征讨。有几个将官请求率兵征讨,文帝都没有答应。文帝回头对虞庆则说:“公位居宰相,爵位为上公,如今国家出现了叛贼,公竟然没有领兵前去征讨的意思,为什么呢?”虞庆则听到文帝这样问,心中害怕,拜谢请行。文帝于是就命虞庆则领兵征讨。虞庆则任桂州道行军总管,以妻弟赵什柱为随府长史。赵什柱和虞庆则的爱妾私通,害怕事情暴露,就散布谣言说“:虞庆则这一次根本就不想去。”文帝听到了这种谣言。当初,朝中大臣领兵出征,文帝皆设宴送别,赏赐礼物。虞庆则领兵南征,向文帝辞行,文帝面有不悦之色,虞庆则因此而怏怏不乐。平定李世贤后,还归桂镇,远眺山川形势,说:“此处确实险要坚固,粮食又十分充足。若有合适的人把守,是不可能攻下来的。”派遣什柱飞驰京师,奏闻平贼之事,观察一下文帝喜怒,什柱到了京师,借机诬告虞庆则阴谋造反。文帝派人审查核实,虞庆则于是被诛杀。升任赵什柱为大将军。
虞庆则的儿子虞孝仁,自幼豪爽侠义,慷慨任气,官拜仪同,是晋王杨广的亲信。因受父亲谋反事牵连被免官。隋炀帝继位,虞孝仁因是炀帝的老部下,授任候卫长史之职,兼任金谷监,主管禁苑。构思巧妙,颇得炀帝的欢心。大业九年(613),征伐辽东,虞孝仁改任都水丞,以朝廷使者的身份监运,多有功劳。然而,生性奢侈浮华,用骆驼驮负装满水的容器,养鱼自供食用。后来,有人告他图谋不轨,于是被诛杀。
猜你喜欢 卷第二百九十四 後周紀五·司马光 东林列传卷十六·陈鼎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二十九·徐乾学 卷一百二十五·杨士奇 卷之二百三十九·佚名 卷之三百十七·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 金纪四·纪昀 台湾番事物产与商务·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六十五·阿桂 三〇 鲁迅与书店·周作人 吉温传·刘昫 后记·罗大春 卷二十四·徐天麟 徵引书目·戴锡章 樂譜·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