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十出 释疑

〖忆莺儿〗(外冠带,引众行,唱上)兵燹稀,甘雨肥,未及瓜期诏已催,带便还乡昼锦衣。新花拂旗,新沙筑堤,宦囊不重肩夫喜。鹤相随,破琴犹在,依旧载将归。

下官詹烈侯,复任西川,未及一载,蒙圣上俯鉴微劳,加升大司马之职,钦召回京,带便从故乡一过。左右的,此处到家,还有多少路?

(众)只得一站了。

(外)这等快些趱行,今日定要赶到!

(齐唱“宦囊”二句下)

〖燕归梁〗(老旦上)先到华堂等客归,羞老鬓更蓬飞。(副净衣巾,同丑上)阿姨新做状元妻,重见面,愧前非。

(老旦)老爷今日回来,老身一家先到公厅等候。柳夫人与他女儿女婿想必也就来了。

〖前腔〗(小旦上)膏沐新添媚远归,重学画少年眉。(生冠带,同旦上)带成婚媾转相宜,亏阿丈赚良媒。

(老旦、小旦先见介)

(小旦)女儿女婿成亲之后,还不曾见你,如今请坐了,待他们拜见。

(老旦)等老爷回来,一齐拜罢。

(生)这等先见常礼。

(生、旦见老旦介)

(副净、丑见小旦介)

(生、副净相见介)

(旦、丑相见介)

(老旦)你们今日顺便相见,只当会亲。大小姨夫、大小姨娘,都见一见,省得东躲西躲。

(副净见旦,旦作恼容,回礼介)

(生见丑,丑作笑容,回礼毕。各惊介)

(生背介)这位大姨,好象在那里会过一次的?待我想来……(想介)

(丑背介)小姨夫的面貌,与去年进来的人,生得一模一样,这一回更觉得标致些。

(生)好奇怪!我恍恍惚惚记得在京中那个所在,相会一次,为甚么再想不起来?

〖渔灯儿〗真怪异,既是上林花,为甚的向向此处栽移?是了,我记得初报状元的那一晚,曾做个恶梦,梦中的人就是这副嘴脸。记在恶梦里,受伊行无限凌亏。且住,梦中的人就是去年相会的詹小姐了,难道去年见鬼,如今又见鬼不成?待我问夫人。(对旦指丑介)夫人,那边立的,还是人,还是鬼?(旦)是我家姐姐,你怎么说起鬼话来?(生)这等我去年不曾见鬼,就是见了这个象鬼的人,分明是这个似鬼人儿把我迷,冒神女把夜叉相替,到今日鬼和神相对难欺。

(旦)你仔细看一看,又不要认错了人。

(生)一毫也不错。

(老旦对小旦介)前日女儿女婿成亲,不曾送得喜酒,今日有一杯清茶奉献。叫丫鬟拿茶来!

(净捧茶上)和气人家无大小,不防乳母代梅香。

(见生,各惊介)

(对丑介)小姐!那分明是去年进来的人,你可认得?

(丑)面貌虽是一般,觉得去年的还没有这等标致。

(净)去年是戴方巾,今年换了纱帽,自然一发标致了!

(丑)有理。

〖锦渔灯〗天生就他娇面孔,原先美丽,况戴着俏乌纱更长风姿。去年若不是你冲散了好事,今日这个诰命夫人,一定是我做了。都是你夺去花封送阿姨,致今教我睁白眼妒人妻。

(生背对旦介)夫人,如今不但假莺莺认出来,连假红娘都认出来了!

(旦)在那里?

(生)方才捧茶的那一个就是。

(旦)原来是他们串通诡计,冒我名头,做出这般丑事,累我受此奇冤。我如今说与母亲知道,当面对他讲个明白,肉也咬他几口下来!

(欲行,生扯住衣袖介)夫人,这个断使不得。你若与他争论起来,戚公子听见,说我调戏他的妻子,这场怨恨怎得开交?

(旦)这也顾他不得。(洒脱衣袖,对小旦介)母亲有一句新闻,说与你知道。

(扯小旦,附耳说话介)

(生慌介)他母亲知道,一定要做出来了。这桩事怎么样处?

(副净背介)你看他娘儿两个,唧唧哝哝,把手指着我家娘子,只怕是看荷花的事情发作了。他若与我娘子面质起来,老韩听见,说我调戏他妻子,这场怨恨,怎得开交?

(小旦听毕,高声介)原来有这等奇事,好没廉耻的女儿!

(生、副净各慌介)

(副净背介)我说不停当,如今怎么了?须要生个法子,骗老韩出去,不等他听见才好。

(生背介)我说不停当,如今怎么了?须要生个法子,骗老戚出去,不等他听见才好。我有道理,(对副净介)老襟丈,如今岳父快到了,我们同到郊外去接他一接,何如?

(副净大喜介)妙!妙!妙!小弟正有此意,我们两位新娇客,莫管他家闲是非。(同下)

(小旦对老旦介)亏你有本事,养得这样好令爱出来!

(老旦惊听介)

〖锦上花〗(小旦)一羡你肚皮,二羡你教法奇,生这风流令爱,倒会讨便宜。(老旦)我晓得,你的女婿是个状元,如今要压制我么!(小旦)一愧我命运低,二愧我福分微,招得个状元女婿,又有了前妻,把封诰送还伊。

(老旦)有话明讲,不要语中带刺,讨人的便宜!

(小旦)我正要和你明讲,去年清明时节,你家女婿,拿一个风筝,央我家女婿画。我家女婿懒得画,题了一首诗在上面。你家女婿放断了线,落在我家。我见上面有诗,教女儿和了一首,不想被你家女婿讨了出去。后来我家女婿也放风筝,也断了线,又落在你家,你的好令爱,就想做起风流事来。你做风流事也罢了,为甚么假冒我家女儿的名头,约他进来相会?我家女婿,想是见他忒标致了些,吓得不敢动手。谁想你家令爱,做湖州船倒撑起来,做出许多怕人的光景,弄得我家女婿,抱头鼠窜。今年他在京中,戚公替他聘了我家女儿。他前日回来做亲,只说还是那一个,怒气冲冲,不肯与女儿同睡。及至我去细问缘由,把女儿与他细认,知道不是,才肯成亲。虽成了亲,究竟不得明白,方才在这边三头六面认将出来,方才晓得是这本新戏。

(老旦呆介)

(旦对丑介)你当初说我做了夫人,须要带挈你带挈。谁想我还不曾做夫人,你倒先做了夫人;我还不曾带挈你,你倒带挈我淘了那一夜好气!

〖锦中拍〗多谢你,椒房宠,把内家荫庇,这封诰忒离奇,我如今情愿把夫人让你,只要陪还我那一场怄气。为甚的你图欢乐,教别人皱眉?为甚的把我名儿巧替?好好的献出原赃,自口供罪,不须得紧紧的把牙关闭。

(老旦对小旦介)这等说起来,是我这个不成器的坏事了,你娘儿两个,如今要怎么样?

(小旦)我没有甚么讲,只等老爷到家,拦马头就是一状。听凭他审就是了!

(老旦)若审起来,你也未必全赢,我也未必全输!

(小旦)怎见得?

(老旦)莫说坏事的不好,还怪起祸的不是。虽是我家女儿冶容诲淫,也是你家女儿多才惹事;虽是我家闺范不严,不该放男子进来,也是你家门缝忒宽,不该让风筝出去。我要吃场大亏,你也要忍些小气,我的女儿若问充军,你的女儿也要问个徒罪。不如同你两下私和,还省了一场当官的没趣。

〖锦后拍〗笑世上,打官司的没便宜,枉自两下费心机。纵有十分道理,有十分道理,原告的脚膝头,预先落地。便全赢也有一分纸钱陪。倒不如三杯酒化做一团和气,还落得冤家少,狭路省防堤。

(丑对小旦介)你若和了就罢,若不肯和,我拼得做一个下水拖人。

(小旦)怎么样的拖法?

(丑)我说是妹子做诗在风筝上,约他进来,他认不得路,错走到我房里来的。

(小旦呆介)

(旦)不妨,有引他的人在这里,他走错了路,难道奶娘也走错了路不成?

(净惊背介)这怎么了得?老爷到家,若还审起来,少不得拷问我。女儿是他亲生的,料想不置于死地,弄来弄去,只苦得我。没奈何,跪将过去,替他求和罢了。

(跪小旦介)夫人!饶了我这条狗命,和了罢!

(小旦不理介)

(净跪旦介)小姐,你一向是贤慧的,劝声夫人,和了罢。

(旦不理介)

(净起介)夫人不肯和,小姐不肯和。这张状子,是一定要告的了;告起来,我少不得是死。这堂前有一口古井,不如跳下去,预先死了,省得明日零星受苦。(跳介)

(旦扯住介)不要如此,待我劝夫人,和了就是。

(旦向小旦介)母亲和了罢!

(小旦)我若与他和了,他娘儿两个倒翻起招来,怎么处?

(老旦起拜小旦介)柳夫人,是我女儿该死了。你若肯和,我终身不敢忘你大德!

(小旦)这等说,只得和了。(同拜介)

(净磕头,谢介)

〖隔尾〗(合)半生妒恨,今朝释,把往事付之流水。(老旦)你就有万顷恩波,也难将我这羞洗。

(内鼓吹介)

(老旦)老爷回来了!三娘,千万不要提起。

(小旦应介)

(丑又叮嘱旦介)

〖点绛唇〗(外冠带,引众;生、副净随上)重到门楣,郁葱瑞霭增佳气。只因家内,添个乘龙婿。(各见介)

〖前腔〗(小生冠带上)宦客新归,旧时年友新姻戚。芝颜重对,两鬓添霜未。

(各见介)

(老旦、小旦)你们两个女婿,都不曾拜丈人,两个媳妇,都不曾拜公公,今日在此,不如同拜了罢!

(同拜介)

〖画眉序〗(外、小生)儿媳已齐眉,婚嫁从心向平喜。幸双亲犹健,杖不须携。既有子瓜瓞能绵,便无儿桑榆堪慰。(合)朱颜白发同偕老,举世共夸荣贵。

〖前腔〗(老旦、小旦)门户有光辉,两树蒹葭得同倚。喜枯梅衰柳,不怕霜威。虽不是桃李春荣,还学得枇杷晚翠。(合前)

〖前腔〗(生、旦)何处谢良媒,一阵狂风似神鬼。怪风筝一片,东走西飞。论赏罚罪不酬功,量恩私功能赎罪。(合前)

〖前腔〗(副净、丑)一对丑夫妻,空费百般巧心计。岂从来神器,不许人窥。男偷女宝剑成精,女偷男灯光作祟。(合前)

〖滴溜子〗(合)团圆处,团圆处,欢声如沸。相逢处,相逢处,欢容如醉。评才貌真无愧。总亏堂上翁,平心见己,公道无私,合成双配。

〖尾声〗无心演出风筝戏,怕世上儿童学会。也须要嘱语东风向好处吹。

传奇原为消愁设,费尽杖头歌一阙;

何事将钱买哭声,反令变喜成悲咽。

惟我填词不卖愁,一夫不笑是吾忧;

举世尽成弥勒佛,度人秃笔始堪投。

(剧终)

猜你喜欢
  纳兰词卷三·纳兰性德
  谢懋·唐圭璋
  第十五出 逆氛·李渔
  ◆张□□逊(溪云集)·顾嗣立
  ◆马炼师臻(霞外集)·顾嗣立
  卷六·杜甫
  一小幅的穷乐图·徐志摩
  第三出 佞寿·丁耀亢
  卷24 ·佚名
  卷十四·陈起
  三家宫词巻下·毛晋
  卷一百四十七·曹学佺
  文公集补钞·吴之振
  卷一百二·吴之振
  后集卷十二·孙存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九十三·彭定求

        卷393_1 【艾如张】李贺   锦襜褕,绣裆襦。强饮啄,哺尔雏。陇东卧穟满风雨,   莫信笼媒陇西去。齐人织网如素空,张在野田平碧中。   网丝漠漠无形影,误尔触之伤首红。艾叶绿花谁剪刻,   中藏祸机不可测。

  • 十八家诗抄·卷十七·曾国藩

      王右丞五律一百四首  奉和圣制赐史供奉曲江宴应制  侍从有邹枚,琼筵就水开。言陪柏梁宴,新下建章。来对酒山河满,移舟草树回。  天文同丽日,驻景惜行杯。  从歧王过杨氏别业应教  杨子谈经所,淮王载酒过。兴

  • 第二十出 移防·孔尚任

    ◎甲申六月〖锦上花〗(副净扮高杰领众执械上)策马欲何之?策马欲何之?江锁坚城,弩射雄师。且收兵,且收兵,占住这扬州市。——俺高杰领兵渡江,要抢苏、杭,不料巡抚郑瑄,操舟架炮,堵住江口,没奈何又回扬州;但不知黄、刘三镇,此时何往。

  • 三集卷六十七·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六十七古今体一百四十五首【丁亥七】季夏视朝视朝虽是具常仪不欲无端濶久时暑节雨沾瀼夜露清晨云散晃朝曦千官百辟钦惟亮祖德宗功鉴在兹无易由言泰平日捴宜益切敬

  • 读礼通考原序·徐乾学

    礼有五丧祭重矣曲台之记石渠之论议于丧礼尤详焉晋人崇尚荘老宜其自放礼法之外而于丧礼变除假寜之同异独龂龂辨难若杜预卫瓘袁准孔伦陈铨刘逵贺循环济蔡谟刘德明葛洪孔衍之徒均有撰述宋齐以降言凶礼者不乏自唐徙五礼之

  • 雍正实录卷之二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卷之二百三十·佚名

      康熙四十六年。丁亥。六月壬。午朔。上回宫。  ○癸未上幸畅春园。  ○以镇国公额尔图、为宗人府右宗人。  ○以司经局洗马王奕清提督四川学政。  ○转左都御史耿额为刑部尚书。  ○升奉天府府尹王国

  • 一二○八 军机大臣和珅等为奉旨覆校四库全书有关事致全书馆总裁函·佚名

    一二○八 军机大臣和珅等为奉旨覆校四库全书有关事致全书馆总裁函乾隆五十二年五月三十日启者:本日面奉谕旨:所有现在覆校四库书,如有错悞应行挖补者,俱着用糨糊黏实,免致日久脱落。钦此。【真按:应即浆糊.四库全书的装潢.

  • 四四四 谕王杰着充四库全书馆及三通馆副总裁·佚名

    四四四 谕王杰着充四库全书馆及三通馆副总裁乾隆四十二年十月二十三日乾隆四十二年十月二十三日奉旨:王杰着充四库全书馆及三通馆副总裁。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 献贼纪事略·佚名

    大盗张献忠者,系陕西榆林卫军。先隶抚军洪承畴标兵,承畴奉敕办寇,献忠随师中牟县。承畴见其剽悍亡命,遂充旗手。历行间多年,鸠凶徒为翼,恃勇逞强,不守兵律。承畴虽每示以法,而不置之以死者,怜其勇也。时有响马绰号「黄虎」者,啸

  • 刘瑞恒·周诒春

    刘瑞恒 字月如。年二十八岁。生于直隶天津。父桐轩。已婚。本籍住址。天津日界天安里一号。初学于天津新学书院。及北洋大学。光緖三十二年。以官费游美。入哈佛学校。习化学。宣统元年。得学士学位。入哈佛医学校。

  • 卷八·

    钦定四库全言春秋或问卷八     宋 吕大圭 撰庄公  公伐齐纳纠齐小白入于齐【九年】或问书纳之义曰春秋书纳者六昭十二年纳北燕伯哀二年纳蒯聩宣十一年纳公孙宁仪行父文十四年纳捷菑僖二十五年纳顿子与此年

  • 第二十二品 无法可得分·佚名

    【原文】须菩提白佛言:&ldquo;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rdquo;佛言:&ldquo;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rdquo;【译文】须菩提对佛说:世尊,佛证得无上

  • 卷四十六·赜藏主

      ○滁州琅琊山(慧)觉和尚语录(参学门人元聚集)   示众云:“主宾互换坐断乾坤。料简双施谁人举目。释迦圣主示灭双林。达磨大师真归熊耳。琅邪门下还有具眼衲僧真正道流么?若无。应病与药。诊候临时。”   示众云:“

  •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九·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降三世曼拏罗广大仪轨分第六之一  尔时世尊一切如来又复云集。以一百八名。称赞金刚手菩萨摩诃萨大转轮王。颂曰。  金刚萨埵大金刚 

  • 缁门崇行录叙·祩宏

    僧问沙门奚事。曰事道事。道孰为本。曰德行为本。僧云。甚矣。子之固也。利以慧入。钝以福修。沙门者取慧焉足矣。德行奚为。予曰。先民有言。德行本也。又云。士之致远者先器识。况无上菩提之妙道而可以受非其器乎哉

  • 杀子报·佚名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敬文堂刊本《杀子报》扉页书影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敬文堂刊本《杀子报》正文书影清代白话长篇侠义公案小说。一名《清廉访案》、《杀子报全传》。六卷二十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

  • 沙弥十戒威仪录要·智旭

    律学著述。明智旭辑。一卷。作者在前言中称,此书系《沙弥十戒经》的重辑本,以补袾宏辑本之不足。全书分十戒、威仪二门,威仪门中含敬大沙门至比丘六物名相,共二十六章。书尾有附录,摘录三藏典籍中的有关论述。见载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