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二三
社稷
【宋会要】
仁宗天圣十年七月三日,判太常寺王随言:「社、稷二坛,数经增补,恐阔厚不如旧制,请下太常礼院检详制度。」礼院言:「按唐《郊祀录》,太社坛广五丈,高五尺,五色土为之。稷坛在西,如社坛之制。社坛以石为之主,其形如锺,长五尺,方二尺,剡其上,培其下半。其社、稷四面宫垣饰以五色,面各一屋,三门,每门二十四戟四:原无,据《宋史》卷一○二《礼志》五补。,四隅皆连饰罘罳,如庙之制,其中植槐。其坛三分宫之一,在南,无屋。」诏依旧制修筑,仍遣官祭告。
庆历七年八月一日,〔诏〕:诸州军祭社物,今后并以省钱支给。
神宗元丰七年六月十七日,尚书礼部言:「先农正座帝神农氏祝文云『以后稷配神作主』,配座后稷云『作主侑神』。谨按《春秋公羊传》曰:『郊则曷为必祭稷 王者必以其祖配。王者则曷为必以其祖配 自内出者无匹不行,自外至者无主不止。』何休曰:『天道闇昧,故推人道以接之。』然则古者作主配神之意,本施于祖宗。其间有虽非祖宗,而祝辞可以言作主配神者,如五人帝之于五帝,是推人道以接天神;勾龙之于社,后稷之于稷,是推人道以接土谷之祇,其祝辞俱云『作主』可也。若并为外祭而正正:原无,据《长编》卷三四六补。、配座又皆人鬼,则以正为主,其配座但合食从祭而已已:原无,据《长编》卷三四六补。。伏请于神农祝文云『以后稷配』,于后稷云『配食于神』。神无二主,伏牺既为主,
其高辛祝文伏请改云『配食于神』。」并从之。
二十三日,礼部言:「社稷之祭,乞下有司依礼制造两圭有邸二,以为社、稷之礼器。」从之。
哲宗元佑七年三月十八日,太常博士孙谔言:「祭太社、太稷坛,亦设登歌乐,仍除去小墙。」诏令侍从官及尚书、侍郎、给舍、台谏、礼官集议以闻。翰林学士顾临等言:「按《开元礼》,祭社、稷设登歌登:原无,据前后所述补。、锺磬,今止社坛设登歌,诚为阙典,请如谔议。」从之。
徽宗大观三年十二月,诏太社、太稷神门斋室,各以弊陋,墙垣庳下,命提点后苑作所具图以闻。
九日,给事中张阁等言,乞增崇社、稷,与宗庙一体。上曰:「宗社礼当严谨,当即修崇。」遂从其请。
四年四月二十八日,议礼局言:「国朝祀仪,每岁春秋祭太社、太稷,牲用太牢,腊祭用羊、豕。按《礼记》:『天子社稷皆太牢,诸侯社稷皆少牢。』其多寡之数不同,亦惟其称而已。今腊祭太社、太稷与春秋二仲之祭,所尊事者一神而有太牢、少牢隆杀之异,甚非礼经之意。伏请自今腊祭太社、太稷准春秋二仲之礼,牲用大牢。」从之。
十月,提点后苑作所言:「重修太社、太稷神门、斋室毕功,旧止有郊社令一员及剩员三二人看管,全不严肃,未称崇奉之意。欲令太庙官兼行管干,其合行事,并依太庙已得指挥。」从之。
政和二年八月二十四日,太常寺言:「宗庙、太社、太稷并系〔一体〕,太社、太稷登歌而不设舞,独为未备,宜用宫架。切
缘太社、太稷迎神、送神乐曲,系两坛齐奏,今用宫架乐舞,则迎神、送神,诸罍洗归,复位捧俎,退文迎武,亚、终献望燎乐曲,并合用宫架乐,设于北墉之北。」从之。
绍兴十三年三月十八日绍兴:原无,据《建炎要录》卷一四八补。又「十三年」原作「十二年」,亦据上引改。,诏令临安府于城内择地,依礼制建筑社稷坛壝;其行事官致斋所,亦随宜修盖。自建炎至绍兴初,臣僚奏请,有司但奉行祀典,不用牲牢,不设粢盛,止以尊罍笾豆以实酒脯鹿臡而已。至是,臣僚又请设建坛式,讲明旧制。寻下礼部、太常寺讨论,从所请,(欲以)[故有]此诏。以春秋二仲、腊前一日祭之,其礼料比拟旧制,用羊、豕各一口;笾十二,菱、芡、栗、脯、榛实、干桃干桃:原无,据《文献通考》卷八二补。、干撩、干枣、形盐、鱼鱐、糗饵、粉餈餈:原无,据《文献通考》卷八二补。;登二,大羹;铏鼎三「铏」下原有「脂」字,据《文献通考》卷八二删。,铏羹羹:原无,据《文献通考》卷八二补。;盘一,毛血;簋二,黍黍:原作「粢」,据《文献通考》卷八二改。、 食、鱼醢、豚柏 、稷;簠二,稻、梁;豆十二,芹、笋、葵、菁、「豚」上原有「羹酰」二字,据《文献通考》卷八二删。、鹿臡、酰醢、糁食兔兔:原作「鬼」,据《文献通考》卷八二改。;俎八,羊腥七体。羊熟十一、羊腥胃肺、羊熟肠胃肺、豕腥七体、豕熟十一、豕腥肤、豕熟肤;尊罍二十四,实以酒,并同皇地祇。
【中兴礼书】
绍兴元年二月五日,礼部、太常寺言:「讨论裁定,每岁春秋二仲并腊前一日祭太社、太稷,乞于天庆观设位望祭,每位尊、爵、笾豆各一,实以酒、脯、鹿臡,权不用玉。币依方色。以献(一)官一员行礼。」诏依。详见祀上帝门。
二年二月六日,太常少卿程瑀等言:「已降指挥,令临安府于城内踏逐祭太社、太稷去处,今本府踏逐到城内天宁观屋五间,可以充望祭等行事。」诏权于天宁观望祭。
八年三月十六日,礼部太常寺言:「春秋(社)祭太社、太稷,乞就惠照院致斋,设位行礼。」诏依。
十一月八日,礼部、太常寺言:「准 ,臣僚上言:『《王制》天子祭社稷皆太牢,《周礼》以祭祭社稷,虽在丧制,犹越绋而行事,其礼与天地等也。艰难以来,礼文旷阙,有司讨论,省繁就简,于祀社稷不用牲牢,不设粢盛,止陈尊、爵、笾、豆,实以酒、脯、鹿臡,虽云绵蕞,亦太草创。今天地、宗庙之祀,因时制宜,其文稍称,惟是社稷尚稽血食,恐非所以重国体。况州县之祭,各以羊豕,在天子之社,讵可简乎 伏望下礼部、太常寺,参酌旧文,重行裁定。』诏依。礼部、太常寺今参酌裁定下项:一、依仪用牛犊二,羊、豕各四,今欲乞依见今祀祭天地礼例,权用羊、豕各四。一、依仪用笾、豆各十二,簋簠各二,今乞依见今祀祭天地礼例排设。一、依仪系差三献,吏部尚书掌誓,刑部尚书 誓,押乐太常卿、户部兵部工部郎中、监察御史、光禄卿丞、奉礼协律郎、太祝太社太官令。缘今乐舞未备及牲牢止用羊豕,欲除
押乐太常卿协律郎、捧牛俎户部郎中更不差官外,其行事官初献差礼部尚书、侍郎、太常少卿,如阙,欲乞差礼、祠部郎官充。亚献差太常卿少、礼祠部郎官,如阙,欲乞差太常丞、博士充。
终献差太常博士,如阙,欲乞报秘书省,差丞以下官充。掌誓差吏部尚书,如阙,欲乞差侍郎;又阙,差郎中。 誓差刑部尚书,如阙,欲乞差侍郎;又阙,差郎官。捧羊、豕俎差兵部、工部郎中。如阙,乞以郎官充。监察御史、光禄卿丞、奉礼郎、太祝太社太官令并合排办事件,乞从太常寺报所属差官。一、依仪礼不屋而坛,缘今未曾修筑坛壝,权于望祭斋宫殿前设位行礼。今既添用牲牢、祭器,其斋宫殿前地步窄隘,乞令临安府委官移斋宫内棂星门近南,及擗截修葺除治。」诏依。
十三年三月十八日,礼部言:「臣僚札子奏:『臣窃考社、稷之祠,王者所重。国家南渡以来,上戊之祭寓于佛祠,既非典礼,未有以副(升)[陛]下祀神保民之意。伏望下礼官讲明旧制,择地为坛,式备春秋之祀。古者天子巡狩,既归则格于艺祖,庙社之留京师于此可见。若御军以战,则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是庙社之主与之偕行,师还则复仍其旧。二者谓一时巡狩、战伐之际,故有是礼。今陛下南幸十有七年,郊庙之制既备,独社、稷不可以无坛,宜袭东汉永平故事施行。』诏令礼部讨论。寻下太常寺勘会,依礼制其社稷坛在城内,今欲依臣僚所请,
令临安府于城内踏逐可以修建社稷坛并行事官致斋去处,随宜修筑施行。」诏依。十四年六月十七日,临安府踏逐到观桥东民户地一段,修建坛壝并行事官致斋去处。至十五年七月二十日修建毕工。
十五年七月七日,礼部、太常寺言:「勘会修建社稷坛,安立石主,依礼例合行祭告,其(币)[牲]币、祝文、差官、选日并应办事,乞依自来礼例关报所属施行。」诏依。太史局申,奉安石主宜用八月十日癸未丙时吉。
淳熙四年十月二十九日,礼部言:「太社令韩 札子:『已降指挥,太社令每月遍诣诸坛壝诣:原字存左半部,作「月」,兹据文意改。、斋宫等处检视,遇有损漏去处,申牒所属修整。 躬亲前诣太社、太稷检视得望祭殿宇、行事官斋位、神厨等屋年深损烂,望祭殿低小,乞下临安府,委官鼎新修整。』后批:送部看详。寻关工部,并下太常寺看详,欲依本官所言,乞令临安府鼎新修整。又令太社令依旧每月遍诣社稷坛壝等处点检,若太社宫人吏不即检视颓毁修整去处,从太社令申寺断罪。」诏依。
祭社稷仪:时日、斋戒、陈设、省牲器、奠玉币、进熟、望瘗。
时日:太常寺预于隔季以春秋社祭太社、太稷关太史局,若腊飨则预于隔季以季冬日腊日。太史局以其日报太常寺。太常寺参酌讫,具时日散告。
斋戒:前祭十日,受誓戒于尚书省。其日五鼓,赞者设位版于都堂下。吏部尚书在左,刑
部尚书在右,并南向。初献、亚、终献位于其南稍东,北向西上。监察御史位于其西稍北,东向。光禄卿、兵部工部郎中、光禄丞位于其南稍西,北向东上。光禄丞位稍却。奉礼郎、太祝太社太官令位于其东,西向北上。质明,赞者引行事执事官就位立定,礼直官引吏部尚书由都堂降阶就位。礼直官赞揖,在位者对揖。吏部尚书搢笏读誓文,云「某月某日,社若腊祭即云腊前一日。祭太社、太稷,各扬其职,不共其事,国有常刑。」读讫执笏,礼直官赞奉礼郎、太祝太社太官令先退,余官对拜乃退。若大礼年遣官分祭,则祭官与亲祠行事、执事、陪祠官同受誓戒于尚书省。散斋七日,治事如故,宿于正寝,不吊丧、问疾、作乐、判书刑杀文书、决罚罪人及与秽恶。致斋三日,光禄卿丞、太官令斋一日。二日于本司,无本司者于太社宫斋舍,质明至。唯祭事得行,其余悉禁。前祭一日质明,俱赴祠所斋宫,官给酒馔。祭官已斋而阙者,通摄行事。
陈设:前祭三日,仪鸾司设馔幔于北神门外道,东西向。前二日,有司牵牲诣祠所。前一日,太社令帅其属扫除坛之上下,太常设神位席、太史设神位版于坛上,凡铺神位版,皆太社令监视。太常设祭器,凡设祭器,皆藉以席,笾、豆又加巾盖,以俟告洁。既毕权彻。有司陈牲于北神门外,南向,祝史各位于牲后,太常设省牲位于牲南。三献官在东,西向〔北〕上;光禄卿、兵部工部郎中、
光禄丞、奉礼郎、太祝太社令太官令在西,东向,俱南上;凡设光禄丞以下位皆稍却。监察御史位于光禄卿之南,东向。少绝太常陈礼馔于北神门外道绝:此字疑误。,东南向,太常设省馔位版于礼馔之南。三献官在南,北向东上;监察御史在东,西向;光禄卿、兵部工部郎中、光禄丞、奉礼郎、太祝太社太官令在西,东向南上。太常设登歌之乐于社稷坛上,稍北,南向。祭日丑前五刻,礼直官、赞者、诸司职掌各服其服,太常设神位席、太史设神位版于坛上。太社位南方,北向,社坛设大稷位准此。席以槁秸。后土勾龙氏位于其西,东向,稷坛设后稷位准此。席以莞。太常陈玉币于神位之左,玉以两圭有邸,盛以匣;配位不用玉。币以黑,置诸篚。将奉奠,以玉加币上,祝各于神位之右,置于坫次,设祭器实之。每位各左十有二笾,为三行,以右为上。第一行形盐在前,鱼鱐、糗饵、粉餈次之;第二行榛实在前,干桃、干撩、干枣次之;第三行菱在前,芡、 、鹿脯次之。右十有二豆,为三行,以左为上。第一行芹菹在前,笋菹、葵菹、菁菹次之。第二行韭菹在前,酏食、鱼醢、兔醢次之;第三行豚拍在前,鹿臡、醓醢、糁食次之。俎二,一在笾前,实以羊腥七体,两髀、两胁并脊。两髀在两端,两肩、两胁次之,脊在中。一在豆前。实以豕腥七体,其载如羊。又俎四,在豆右,为二重,以南为上。第一重:一实以羊腥肠胃肺,离肺一在上端,刌肺三次之,肠三、
胃三又次之;一实以豕腥肤九,横载。第二重:一实以羊熟肠胃肺,一实以豕熟肤,其载如腥。皆羊在左,豕在右。若配位即以西为上。铏三,在笾、豆前。实以羹,加芼滑。盘一,在铏前。实以毛血。簠二、簋二,在笾豆外,簠在右。簠实以稻、粱,粱在稻前;簋实以黍、稷,稷在黍前。设着尊二,一实明水,一实醴齐,初献酌之。壶尊二,一实明水,一实盎齐,亚、终献酌之。皆有罍,加勺幂,为酌尊。太尊二,一实泛齐,一实醴齐。山尊二,一实盎齐,一实醍齐。牺尊二,一实沈济,一实事酒。象尊二,一实旨酒,一实清酒。皆有罍,加幂,设而不酌。并在坛上,稍北,南向东上。每位各有爵坫。太常设烛于神位前,又设俎八于馔幔内,洗二于每坛酉阶之西,北向。盥洗在西,爵洗在东。罍在洗东,加勺,篚在洗西,北肆,实以巾,若爵洗之篚,即又实以爵,加坫。执罍篚者位于其后。又设揖位于北神门外,如省牲之位。唯不设光禄卿、丞位。开瘗坎二,各于子阶之北壬地,方深取足容物,南出陛。设望瘗位于其南,如省馔之位。唯不设光禄卿丞、太官令位。设三献官席位于社坛子阶北墉下,稍西,南向西上;兵部、工部郎中席位于社坛子阶北墉下,稍西,南向东上;监察御史席位于(南)[两]坛之间,奉礼郎、太祝太社太官令位于其后。又设监察御史位于社坛上乐虡南,在东,西向;奉礼郎、太祝太社令位在稷坛上乐虡之南,在西,东向南上;太官令位于酌尊所,
俱南向。
省牲器:前祭一日,行事、执事官集初献斋所肄仪。太祝习读祝文、视玉币及神位版讫,礼直官、赞者分引行事、执事官诣北神门外省牲位凡初献行事礼直官引,余官皆赞者引。立定,礼官赞揖。次引监察御史诣社坛,(外)[升]自酉阶,凡行事、执事官升降皆自酉阶。视涤濯,执事者举幂曰洁。次诣稷坛,如上仪。降,复位,礼直官稍前,曰告洁毕,请省牲。太祝出班,巡牲一匝,(请)[诣]初献前,南向,躬曰充。退,复位。光禄丞出班,巡牲一匝,诣初献前,南向,躬曰绖。退,复位。礼直官赞省牲毕,请就省馔位。揖讫,引行事、执事官各就位立定,礼直官赞揖。所司省馔具毕,礼直官赞省馔毕,揖讫,俱还斋所。光禄丞、太祝以次牵牲诣厨,授太官令,次引监察御史诣厨省镬,视祭器涤溉,乃还斋所。未后一刻,太官令帅宰人以鸾刀割牲,祝史以盘取毛血,置于馔所,遂烹牲。晡后,太社令帅其属扫除坛之上下讫,还斋所。
奠玉币:祭日丑前五刻,行事春冬用丑时七刻,秋用丑时一刻。太社令先入视,设神位版讫退。次太官令、光禄丞帅其属实馔具毕,光禄丞还斋所。次引光禄卿入诣子阶之北席位,南向立,赞者曰再拜,光禄卿再拜,升坛点视礼馔毕,退。次引监察御史升坛,点阅陈设,纠察不如仪者。凡点视及点阅,皆先诣正位。乐正帅登歌工人升酉阶,各就位。光禄卿还斋所,余官各服祭服。次引行事、执事官各就北(北)
神门外揖位立定,礼直官赞揖。次引监察御史、奉礼郎、太祝太社太官令就子阶北席位,南向立。次引三献官、兵部工部郎中入就坛下席位,南向立。礼直官稍前,赞有司谨具请行事,登歌作《宁安》之乐,八成止。太常瘗血。赞者曰再拜,在位者皆再拜。次引监察御史、奉礼郎、太祝太社太官令升坛,各就位立定。太官令就社坛正位酌尊所。次引初献诣社坛盥洗位,《正安》之乐作。凡初献升降行止,皆作《正安》之乐。至洗位南向立,搢笏盥手,帨手执(坛)[笏],乐止。又登歌乐作,诣太社神位前,南向立,乐止。《嘉安》之乐作,搢笏,跪。次引奉礼郎搢笏东向跪,执事者以玉币授奉礼郎,奉礼郎奉玉币授初献,执笏兴。先诣后土勾龙氏神位前,南向立。初献受玉币奠讫,执笏俛伏,兴,再拜,乐止。次诣后土勾龙氏神位前,西向立,酌献诣配位准此。奠币如上仪。奉礼郎先诣太稷神位前,东向立。初献将降坛,乐作,降阶,乐止。又登歌乐作,复位,乐止。次诣社稷洗位,又升坛奉币,并如社坛之仪。奉礼郎复位,初献将降坛,乐作,降阶,乐止。又登歌乐作,复位,乐止。
进熟:祭日,有司帅进馔者诣厨,以匕升羊,载于一俎。肩、臂、臑在上端,肫、胳在下端,正脊一、直脊一、横脊一、长胁一、短胁一、代胁一,皆二骨,以并在中。次升豕如羊,各载于一俎。正、配位,羊、豕各一俎。设于馔幔内,俟初献既升奠玉币讫,入陈于酉阶下,东向北上。次引兵部、
工部郎中诣社坛酉阶下,搢笏奉俎。兵部奉羊,工部奉豕。升坛,《丰安》之乐作,诣太社神位前,南向跪奠。先荐羊,次荐豕,各执笏,俛伏,兴。有司设于豆右肠胃肤之前。羊在左,豕在右。次诣后土勾龙氏位,西向,奉俎如上仪。乐止,俱降,复位。次诣太稷坛,奉俎并如社坛之仪。降,复位。初奠俎讫,引太祝取菹擩于醢,祭于豆间三,又取黍、稷、肺,祭如初,俱藉以茅。退,复位。次引太祝诣太社神位前,西向立。次引初献再诣盥洗位,登歌乐作。至洗位南向立,搢笏盥手,帨手执笏,诣爵洗位南向立,搢笏,洗爵拭爵,以爵授执事者,执笏升坛,乐止。又登歌乐作,诣太社酌尊所东向立,乐止。《嘉安》之乐作,执事者以爵授初献,初献搢笏跪执爵,执尊者举幂,太官令酌着尊之醴齐讫,先诣后土勾龙氏酌尊所南向立。初献以爵授执事者,执笏兴,诣太社神位前南向立,搢笏跪。执事者以爵授初献,初献执爵祭酒,三祭于茅苴,奠爵执笏,俛伏兴,少立,乐止。次引太祝搢笏跪读祝文,读讫,执笏兴。先诣后土勾龙氏神位前,北向立,初献再拜。次诣后土勾龙氏,酌献并如上仪。太官令复诣稷坛正位酌尊所,太祝诣稷坛正位前立。初献将降坛,乐作,降阶,乐止。又登歌乐作,复位,乐止。次诣稷洗位及升坛酌献,并如社坛之仪。太官令、太祝复位,初献将降坛,乐作,降阶,乐止。又登歌乐作,复位,乐止。次引亚献诣盥洗位,南向立,搢笏盥
手,帨手执笏,诣爵洗位南向立,搢笏洗爵、拭爵以授执事者,执笏升坛,诣太社酌尊所,东向立。登歌《文安》之乐作,执事者以爵受亚献,亚献搢笏跪执爵,执尊者举幂,太官令酌壶尊之盎齐讫,先诣后土勾龙氏酌尊所南向立。亚献以爵授执事,执笏兴,诣太社神位前南向立。搢笏跪,执事者以爵授亚献,亚献执爵祭酒,三祭于茅苴,奠爵执笏,俛伏兴,再拜。次诣后土勾龙氏神位前,行礼并如上仪。乐止,降,复位。次诣太稷坛行礼,并如社坛之仪。降,复位。次引终献诣洗及升坛行礼,并如亚献之仪。降,复位。次引太祝彻笾、豆,笾、豆各一,少移于故处。《娱安》之乐作。卒彻,乐止。次引太社令束茅讫,俱复位。礼直官曰赐胙,赞者承传曰赐胙,再拜,在位者皆再拜,送神《宁安》之乐作,一成止。
望瘗:初,《宁安》之乐毕,引三献官、兵部工部郎中诣社坛望瘗位,乐作。至位,乐止。有司各诣神位,取币、祝版、馔物及牲之左髀、束茅置于瘗坎。次引监察御史、奉礼郎、太祝太社令诣望瘗位立定。礼直官曰可瘗,寘土半坎。次诣稷坛望瘗位,并如上仪。次引初献以下诣北神门外揖位立,礼直官赞礼毕,揖讫,退。太官令帅其属彻礼馔,监察御史诣坛监视收彻讫,还斋所。光禄卿以胙奉进,监察御史就位展视,光禄卿望阙再拜,乃退。
社稷
【宋会要】
光宗绍熙三年八月十九日,监察御史曾三复言:「窃见社稷坛壝草莱芜没,执事者不可升降,虽专设官,久失司存,不复振举,甚非所以示尊奉之诚也。乞下礼院讨论制度,委守官帮筑坛壝,填迭级道,护以砖石,坛下地面悉以甃砌,以便行礼。仍专责太社令每月躬亲巡视。」从之。
同日,又言:「州县间社稷之位,士大夫不知先务,而昵于非祀,反以为迂缓不切,仅存故事而已。乞行下应州县社稷坛场,并加修葺,务在精严。春秋祠祭,须长官躬亲行事,必即坛壝之所,不许于他处就便行礼。仍于坛侧搭盖屋宇,以备雨潦望祭。守令到官之初,谒诣庙祀,首诣社稷之所。凡有水旱,必先致祷,使知崇本,无愧有邦。」从之。
十年七月八日十年:按绍熙无十年,而本书记事大抵以嘉定为断限,绍熙、嘉定间纪年达十年者唯有嘉定,故其上似应补「嘉定」二字。,诏:「遇有水旱,令州县先祈社稷。」从臣僚请也。
礼 宋会要辑稿 礼二四 明堂御札
猜你喜欢 崔骃列传第四十二·范晔 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第三十九·范晔 志第三 历下·沈约 列传第三 王茂 曹景宗 柳庆远·姚思廉 第五十一回 豢群盗宁藩谋叛 谢盛宴抚使被戕·蔡东藩 东汉会要卷十四·徐天麟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二·佚名 卷之四百五十二·佚名 卷之五十五·祁韵士 学史卷二·邵宝 卷十八 食货志四·黄遵宪 拓跋窟咄传·李延寿 刘武周传·刘昫 第五节 南美洲之加里波的·梁启超 养吉斋丛录卷之八·吴振棫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