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百五十八

 

  卷758_1 【宿山寺】孟贯

  溪山尽日行,方听远钟声。入院逢僧定,登楼见月生。

  露垂群木润,泉落一岩清。此景关吾事,通宵寐不成。

  卷758_2 【赠栖隐洞谭先生】孟贯

  先生双鬓华,深谷卧云霞。不伐有巢树,多移无主花。

  石泉春酿酒,松火夜煎茶。因问山中事,如君有几家。

  卷758_3 【归雁】孟贯

  春至衡阳雁,思归塞路长。汀洲齐奋翼,霄汉共成行。

  雪尽翻风暖,寒收度月凉。直应到秋日,依旧返潇湘。

  卷758_4 【春江送人】孟贯

  春江多去情,相去枕长汀。数雁别湓浦,片帆离洞庭。

  雨馀沙草绿,云散岸峰青。谁共观明月,渔歌夜好听。

  卷758_5 【过秦岭】孟贯

  古今传此岭,高下势峥嵘。安得青山路,化为平地行。

  苍苔留虎迹,碧树障溪声。欲过一回首,踟蹰无限情。

  卷758_6 【送吴梦誾归闽】孟贯

  瓯闽在天末,此去整行衣。久客逢春尽,思家冒暑归。

  海云添晚景,山瘴灭晴晖。相忆吟偏苦,不堪书信稀。

  卷758_7 【山中夏日】孟贯

  深山宜避暑,门户映岚光。夏木荫溪路,昼云埋石床。

  心源澄道静,衣葛蘸泉凉。算得红尘里,谁知此兴长。

  卷758_8 【宿故人江居】孟贯

  渡口树冥冥,南山渐隐青。渔舟归旧浦,鸥鸟宿前汀。

  静榻悬灯坐,闲门对浪扃。相思频到此,几番醉还醒。

  卷758_9 【寄伍乔】孟贯

  蹉跎春又晚,天末信来迟。长忆分携日,正当摇落时。

  独游饶旅恨,多事失归期。君看前溪树,山禽巢几枝。

  卷758_10 【山中访人不遇】孟贯

  负琴兼杖藜,特地过岩西。已见竹轩闭,又闻山鸟啼。

  长松寒倚谷,细草暗连溪。久立无人事,烟霞归路迷。

  卷758_11 【赠隐者】孟贯

  世路争名利,深山独结茅。安情自得所,非道岂相交。

  百尺松当户,千年鹤在巢。知君于此景,未欲等闲抛。

  卷758_12 【寄暹上人】孟贯

  闻罢城中讲,来安顶上禅。夜灯明石室,清磬出岩泉。

  欲访惭多事,相思恨隔年。终期息尘虑,接话虎溪边。

  卷758_13 【江边闲步】孟贯

  闲来南渡口,迤逦看江枫。一路波涛畔,数家芦苇中。

  远汀排晚树,深浦漾寒鸿。吟罢慵回首,此情谁与同。

  卷758_14 【过王逸人园林】孟贯

  谷口何时住,烟霞一径深。水声离远洞,山色出疏林。

  雪彩从沾鬓,年光不计心。自言人少到,犹喜我来寻。

  卷758_15 【寄李处士】孟贯

  僧话磻溪叟,平生重赤松。夜堂悲蟋蟀,秋水老芙蓉。

  吟坐倦垂钓,闲行多倚筇。闻名来已久,未得一相逢。

  卷758_16 【夏日寄史处士】孟贯

  掩关苔满地,终日坐腾腾。暑气冷衣葛,暮云催烛灯。

  寂寥知得趣,疏懒似无能。还忆旧游否,何年别杜陵。

  卷758_17 【夏日登瀑顶寺,因寄诸知己】孟贯

  曾于尘里望,此景在烟霄。岩静水声近,山深暑气遥。

  杖藜青石路,煮茗白云樵。寄语为郎者,谁能访寂寥。

  卷758_18 【怀果上人】孟贯

  拥锡南游去,名香几处焚。别来无远信,多恐在深云。

  好月曾同步,幽香省共闻。相思不相见,林下叶纷纷。

  卷758_19 【寄故园兄弟】孟贯

  久与乡关阻,风尘损旧衣。水思和月泛,山忆共僧归。

  林想添邻舍,溪应改钓矶。弟兄无苦事,不用别庭闱。

  卷758_20 【早秋吟眺】孟贯

  新秋初雨后,独立对遥山。去鸟望中没,好云吟里还。

  长年惭道薄,明代取身闲。从有西征思,园林懒闭关。

  卷758_21 【送江为归岭南】孟贯

  旧山临海色,归路到天涯。此别各多事,重逢是几时。

  江行晴望远,岭宿夜吟迟。珍重南方客,清风失所思。

  卷758_22 【山中答友人】孟贯

  偶爱春山住,因循值暑时。风尘非所愿,泉石本相宜。

  坐久松阴转,吟馀蝉韵移。自惭疏野甚,多失故人期。

  卷758_23 【山斋早秋雨中】孟贯

  深居少往还,卷箔早秋间。雨洒吟蝉树,云藏啸狖山。

  炎蒸如便退,衣葛亦堪闲。静坐得无事,酒卮聊畅颜。

  卷758_24 【送人游南越】孟贯

  孑然南越去,替尔畏前程。见说路岐嶮,不通车马行。

  瘴烟迷海色,岭树带猿声。独向山家宿,多应乡思生。

  卷758_25 【酬东溪史处士】孟贯

  咫尺东溪路,年来偶访迟。泉声迷夜雨,花片落空枝。

  石径逢僧出,山床见鹤移。贫斋有琴酒,曾许月圆期。

  卷758_26 【秋江送客】孟贯

  秋风楚江上,送子话游遨。远水宿何处,孤舟春夜涛。

  浦云沈雁影,山月照猿嗥。莫为饥寒苦,便成名利劳。

  卷758_27 【寄山中高逸人】孟贯

  烟霞多放旷,吟啸是寻常。猿共摘山果,僧邻住石房。

  蹑云双屐冷,采药一身香。我忆相逢夜,松潭月色凉。

  卷758_28 【怀友人】孟贯

  浮世况多事,飘流每叹君。路岐何处去,消息几时闻。

  吟里落秋叶,望中生暮云。孤怀谁慰我,夕鸟自成群。

  卷758_29 【送人归别业】孟贯

  别业五湖上,春残去路赊。还寻旧山水,重到故人家。

  门径掩芳草,园林落异花。君知钓矶在,犹喜有生涯。

  卷758_30 【冬日登江楼】孟贯

  高楼临古岸,野步晚来登。江水因寒落,山云为雪凝。

  远村虽入望,危槛不堪凭。亲老未归去,乡愁徒自兴。

  卷758_31 【寄张山人】孟贯

  草堂南涧边,有客啸云烟。扫叶林风后,拾薪山雨前。

  野桥通竹径,流水入芝田。琴月相亲夜,更深恋不眠。

  

猜你喜欢
  卢祖皋·唐圭璋
  徐冲渊·唐圭璋
  第二章 夫妻翫赏·屠隆
  ◆陈公子柏(云峤集)·顾嗣立
  第一幕·老舍
  曹文贞公诗集卷三·曹伯启
  秋深了·闻一多
  卷369 ·佚名
  卷三百五十·陈思
  卷九十八·曹学佺
  卷二十九·吴之振
  卷四十四·方回
  外集卷十四·陈元龙
  卷一百五十二·佚名
  第一節 詩詞的節奏·王力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八十六·彭定求

        卷186_1 【拟古诗十二首】韦应物   辞君远行迈,饮此长恨端。已谓道里远,如何中险艰。   流水赴大壑,孤云还暮山。无情尚有归,行子何独难。   驱车背乡园,朔风卷行迹。严冬霜断肌,日入不遑息。   忧欢容发

  • 高翥·唐圭璋

      翥字九万,号菊磵,馀姚人。孝宗时游士。有信天巢遗稿。   秋日田父辞   二首   啄黍黄鸡没骨肥。绕篱绿橘缀枝垂。新酿酒,旋裁衣。正是昏男嫁女时。   又   当妇挼蓝旋染裙。大儿敲葛自浆巾。新摘摘,笑欣欣

  • 顾贞观·龙榆生

    顾贞观字华峰,号梁汾,江苏无锡人。康熙丙午(一六六六)顺天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戊申(一六六八)丁外艰归。丙辰(一六七六)复入京,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性德交契。甲子(一六八四)还里,构积书岩,读书终老。善填词,与吴江

  • 卷四百二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二十八白居易常乐里闲居偶题十六韵兼寄刘十五公舆王十一起吕二炅吕四熲崔十八玄亮元九稹刘三十二敦质张十五仲元时为校书郎帝都名利塲鸡鸣无安居独有嬾慢者日高头未梳工拙性不同进退迹遂

  • 卷十·喻良能

    钦定四库全书 香山集卷十      宋 喻良能 撰七言律诗 题确山梵安寺 确山风物似齐山谁着精蓝乱石间僧梵四时看紫翠轩窻终日对孱顔暂容借榻松风惬更欲题诗藓壁悭老我还思十年事飞来峰上晓跻攀 监湖道中口占 轧

  • 列传第三 侯瑱 欧阳頠 子纥 吴明彻 裴子烈·姚思廉

    侯瑱,字伯玉,巴西充国人也。父弘远,世为西蜀酋豪。蜀贼张文萼据白崖山,有众万人,梁益州刺史鄱阳王萧范命弘远讨之。弘远战死,瑱固请复仇,每战必先锋陷阵,遂斩文萼,由是知名。因事范,范委以将帅之任,山谷夷獠不宾附者,并遣瑱征之。

  • 外篇 汉书五行志错误第十·刘知几

      班氏著志,牴牾者多。在于《五行》,芜累尤甚。今辄条其错缪,定为四科:一曰引书失宜,二曰叙事乖理,三曰释灾多滥,四曰古学不精。又于四科之中,疏为杂目,类聚区分,编之如后。   第一科   引书失宜者,其流有四:一曰史记、《左

  • 卷二十七·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二十七 【起丙午宋明帝泰始二年魏献文帝天安元年尽癸亥齐武帝永明元年魏孝文帝泰和七年】凡十八年 【丙宋泰始二年魏显祖

  • 江革传·李延寿

    江革字休映,济陽考城人。祖父江齐之,在宋朝作都水使者,尚书金部郎。父亲江柔之,在齐朝作尚书仓部郎,品性孝顺,因为丧母哀伤过度而死。江革从小聪明灵敏,很早就有才气,六岁就会写文章,柔之对他倍加赏识器重,说:“这孩子必定会振兴

  • 卷五十五·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寿盛典卷五十五典礼【六 銮仪】【臣】等谨按三皇夀世传乘云驾六羽之仪洎乎尧造彤车舜建鸾和夏绥殷辂制递详矣顾以扬帝代之闳规天行星陈灿无弗备至於茂彰鸿典炳焕夀图虽夙具之仪观而法仗流辉有同剙

  • 卷一百五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五十七人物志三十七大臣传二十三【满洲正白旗二 喀克都哩 鄂硕 锡图库 谭拜 星讷 凖塔 阿济格尼堪 萨弼图 卓罗 瓦尔喀珠玛喇 苏拜】喀克都哩喀克都哩世居那木都鲁以地为氏

  • 十二年·佚名

    (辛亥)十二年清康熙十年春正月1月1日○朔日癸丑,令朝官士人,着黑衣,禁白衣。東方尙白,國典雖有白色之禁,而仍因成習,莫之變。上思以易之,遂定是制。○忠淸道癘疫死者,二百二十餘人。1月2日○甲寅,以金鋿爲獻納,李光迪、朴贄爲掌令

  • 管子补注卷三·刘绩

      幼官第八【幼始也陈从始辅官齐政之法】   经言八  若因夜虚守静人物人物则皇【言欲气聼声以知吉防必因夜虚之时守其安静以聴人物此时人物则皇暇故吉凶之验不妄】五和时节【土生数五土气和则君顺时节而布

  • 襄公·襄公六年·左丘明

    【经】六年春王三月,壬午,杞伯姑容卒。夏,宋华弱来奔。秋,杞葬桓公。滕子来朝。莒人灭鄫。冬,叔孙豹如邾,季孙宿如晋。十有二月,齐侯灭莱。【传】六年春,杞桓公卒,始赴以名,同盟故也。宋华弱与乐辔少相狎,长相优,又相谤也。子荡怒

  • 卷第三十三·佚名

    摩诃僧祇律卷第三十三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明杂诵跋渠法之十一七百集法藏者。佛般泥洹后。长老比丘在毗舍离沙堆僧伽蓝。尔时诸比丘从檀越乞索。作如是哀言。长寿。世尊在时得前食后食衣服供养。世尊泥洹后

  •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李隆基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作者:唐玄宗李隆基。十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参校本:敦煌卷子P.3592、P.2823、S.4365 号。唐玄宗与左常侍崔沔、道士王虚正、赵仙甫及诸学士详疏《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经》。论述

  • 甘泽谣·袁郊

    唐袁郊撰辑。传奇小说集,一卷。郊字之仪,朗山(今河南确山)人。咸通时为祠部郎中,昭宗朝为翰林学士。是编为郊于久雨病中所撰,以“春雨泽应,故有甘泽成谣之语”,以名其书。咸通间成书。原书久佚,散见《太平广记》。《

  • 文殊师利巡行经·佚名

    一卷,元魏菩提留支译。与《佛说文殊尸利行经》同。文义小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