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齐王司马礒传

齐武闵王司马礒字景治,是献王司马攸的儿子。少时以仁惠著称,好赈穷施善,有家父之风范。当初,司马攸有病,武帝不相信,派太医诊断问候,都说没有病。司马攸死后,武帝前来临丧,司马礒号啕恸哭诉说父亲的疾病被太医谎报,武帝便下诏诛杀了太医。因此被称举,得以为继嗣。

元康年间(291~299),拜为散骑常侍、领左军将军、翊军校尉。赵王司马伦秘密地与他联合,废除贾后,按功转任游击将军。司马礒对此职位不满意,有怨恨之色。孙秀暗中察觉到这种情况,又怕他在朝廷之内,便让他出朝任平东将军、假节,镇守许昌。司马伦篡位,迁为镇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想以宠信安抚他。

司马礒因众心怨恨,暗地与离狐的王盛、颍川的王处穆商量要起兵诛杀赵王司马伦。司马伦派心腹张乌窥视,张乌背叛了他,便说:“齐王没有别的图谋。”司马礒已有现成的计划没有施行,担心事情泄露,便与军司管袭一起杀了王处穆,把首级送给司马伦,以便让他安心。谋划就序后,便逮捕管袭把他杀了,于是同豫州刺史何勖、龙骧将军董艾等起兵。派使者告诉成都王、河间王、常山王、新野王,把檄文传遍天下征镇、州郡县国,让天下共知。扬州刺史郗隆接到檄文,犹豫不决,参军王遂杀了他,把首级送给司马礒。司马礒把军队驻扎在陽翟,司马伦派他的将领闾和、张泓、孙辅从..坂出兵,与司马礒交战。司马礒的军队失利,筑坚垒自守。正好成都王的军队在黄桥攻破司马伦军众,司马礒便出兵进攻闾和等人,大破对方。等到王舆废除司马伦,晋惠帝恢复帝位,司马礒诛讨贼党结束以后,便率领众属进入洛陽,把军队安顿在通章署,披甲之士几十万人,旌旗器械的盛大,震动了京都。天子前往拜司马礒为大司马、加赠九锡之命,准备器物、典章策命,都如同宣帝、景帝、文帝、武帝辅佐魏国的故事一样。

司马礒于是辅政,居在司马攸以前的宫殿,设置了掾属四十人,大筑宅第馆舍,北边收取五谷买卖市场,南边开设各种官署,毁坏的房舍用百计算,派大匠经营制作,与西宫一样。开凿千秋门的墙壁通向西阁,后房里设置悬钟乐器,前庭陈列八佾舞蹈,沉缅于酒色,不入朝朝见。在府中任命百官,用符命文书指挥三台,选举不公平,只宠信亲近之人。让车骑将军何勖领中领军。封葛韄为牟平公,路秀为小黄公,卫毅为平陰公,刘真为安乡公,韩泰为封丘公,号称“五公”,把重要的职任委派给他们。殿中御史桓豹向天子奏事,没有先经司马礒的府第,便拷问他。于是朝廷侧目而视,天下大失所望了。南陽处士郑方用不加封箴的书信极力劝谏,主簿王豹多次规劝,司马礒都不能采纳。于是上奏把王豹杀了。有位白头老公进入大司马的府第大声呼叫,说有战事兴起,不出甲子那一旬。便把他抓住杀了。

司马礒骄纵一天天厉害,始终没有悔改的意思。以前的贼曹属孙惠又上谏道:

我听说天下有五难,四不可,而明公您都已经居有了。捐弃宗庙之主,忽视千乘之重,亲自穿铠甲,冒白刃,这是第一件难事。率三百士卒,出全胜的决策,聚集四方之众,招致豪杰之士,这是第二件难事。舍去尊贵的殿堂,居住简陋的单幕,安于惨淡的纷纷扰扰的尘世,与将士的辛劳相同,这是第三件难事。驱使乌合之众,抵挡凶狠强大之敌,任用神武的谋略,没有一点犹豫徘徊的忧惧,这是第四件难事。传檄于天下,显露盟誓的信誉,让被幽禁的天子复位,恢复了皇朝的基业,这是第五件难事。大名不可久负,大功不可久任,大权不可久掌,大威不可久居,没有人做五件难事而不认为困难,忘了不可而认为可行。这是我私下所感到不安的。

自永熙(290)以来,已有十三年,人们不见德政,只闻杀戮。王公贵族构成篡权夺位之祸,骨肉之亲遭受枭首灭族之刑,诸王蒙受囚禁之困,后妃公主有遗弃之哀。历观前代,国家的灾祸,至亲的祸乱,没有比今天更厉害的。优良史臣记下这过失,后代的继嗣怎么观览?天下臣民之所以不背离晋国,国家符命能长存于世,是因为国君没有严酷残暴,朝廷没有酷烈之政,武帝的余恩,献王的遗爱,圣德仁慈和惠,还温暖着人心,四海所维系的,其实只在于此。

现在明公您建立了非凡的仁义,却没有作非凡的礼让,天下为此迷惑,想寻求感悟的办法。长沙王、成都王,如鲁国卫国一样亲密,又是国家的至亲,与您计功受赏,尚且不自己领先。现在您应仿效齐桓晋文之功勋,超越臧孙季札谦让之遗风,微贱无用的万物,不能以仁义教化,推崇近臣亲人,功成身退,把国家大事交给长沙、成都二王,把专任一方的重任交给百官,竖起礼义谦让之旗,奏鸣思念归隐之车銮,安家在广大的齐国之故城,重振泱泱之雄风,垂衣拱手于青州徐州之域,高枕而卧于营丘之藩。如果这样,金石铭记不了你的高德,音乐赞美不了你的功勋,周文王也不能专擅圣誉,太伯也不能独享贤名,现在明公您忘记了盛极必衰,难免败亡之诲,忽视了至高必定凶险,抛弃安居的五岳,居于危如累卵之所,朝外因您的权势受到怀疑,朝内因总理朝政损心劳神。虽然处在高台之上,逍遥于高高的城墙,等到有危亡之忧,必定超过颍公翟公的忧虑。手下之人颤颤惊惊,没有人敢直说。

我在衰亡之余,遭遇到不幸的时运,甘心受战争之祸,奔向大王之义,脱下布衣穿上甲胄,在许地从戎。辛苦于战阵,功劳没有什么可记,理当随世俗,在原来的位置上等待处置。然而屈原被放逐,内心还怀念南郢;乐毅到了赵国,心中还留恋北燕。何况受到恩惠,承蒙赏识教养,虽然又暂时违背旨意,但感情比屈乐二臣丰厚,因此披露极其真诚的心意,冒昧进言犯逆。谏言被采纳自身遭屠戮,基于大义的谦让而使大功告成,然后退身走向钅夫钺伏法,这是让我死去比活着更好。

司马礒不采纳,也不给他定罪。

翊军校尉李含逃奔到长安,诈称接受了密诏,让河间王司马..诛杀司马礒,趁机用利禄智谋诱导他。司马..依从了他,上表说:

王室多变故,祸难不已。大司马司马礒虽然倡导仁义并有兴复皇位之功,然而平定都邑,安宁社稷,其实是成都王的功劳。可是司马礒不能固守为臣之节,实有谋叛的意图。在许昌行营有东西掖门,设置了治书侍御史官职,长史、司马直立于左右,如同侍臣的礼仪。京城政治清明,篡位叛逆之臣已诛灭,而司马礒率百万之众环绕洛陽京城。驻军经年累月,不行朝觐之礼,百官朝拜伏服,心安理得地坐受南面之礼。毁坏礼乐、更易官署,以扩充自己的住宅。又总是拿取武库的兵械,严守不懈。所以东莱的王蕤知道他叛逆的情节,上表陈述事状,便被诬陷,强加罪名罢黜贬徙。树立私党,越位设立官属。被宠幸的妻妾,所封的名号与中宫相同。司马礒沉缅于酒色,不抚恤百姓。董艾放纵自己,无所畏惧顾忌,中丞考核上奏,却被斥退罢免。张伟鲁莽无知,执掌诏令可否;葛韄是小人,竟然主持国命。操持王命爵位,贿赂公然流行。各种奸党聚集,专断生杀大权,秘密设置安插心腹,实为货谋。贬斥加罪于忠臣良将,暗地窥视着国家大权。

我身受重任,捍卫国家,目睹司马礒的行为,实在怀有激愤。近日翊军校尉李含乘驿车暗地到来,宣布诏旨,我拜读后十分感切,五情如同灼烧一般。按照《春秋》之义,国君的亲属不能当将。司马礒拥有强大的军队,树置私党,有权力的官位要职,没有谁不是他的心腹。即使又重责诛罚,恐怕也不能用仁义使之顺服。现在便陈兵,精卒十万,与各州共以忠义之师出征,一齐会聚到洛陽。骠骑将军长沙王司马磖,同怀忠诚,要废除司马礒回到原第。若不从命,军法从事。成都王司马颖品德高尚,功高勋重,往年的举止行动,完全符合众望,应为宰辅,代替司马礒辅佐帝王,主持国政之任。

河间王司马..的表疏传到之后,司马礒十分忧惧害怕,会集百僚说:“先前孙秀作乱,篡权夺位威逼帝王,社稷倾覆,没有谁能抵御这祸难。我纠集义师,扫除元凶,作臣子的节操,可昭示神明。河间、长沙二王今日听信谗言,制造大难,应依靠忠臣谋士来调和这不协调的局势。”司徒王戎、司空东海王司马越劝司马礒交出权柄推崇礼让。司马礒的从事中郎葛韄大怒道:“赵庶人司马伦听任孙秀,改易天日,当时天下议论喋喋不休,却没有谁敢首先倡导。明公冒着箭矢危险,亲自披挂甲胄,冲锋陷阵,才有今日。论功行封,事多未能周遍。三台采纳谏言不体恤王事,封赏还报迟延,责任不在明公之府。谗言叛逆,理当诛讨,假造伪书,让公免职回家。汉魏以来,王侯免职回家哪有能保全妻子儿女的呢?持这种议论的人可以斩首。”于是百官震惧,无不失色改容。

长沙王司马磖径自入宫,发兵进攻司马礒的府第。司马礒派董艾陈兵于宫的西边。司马磖又派宋洪等人放火焚烧宫观楼阁以及千秋门、神武门。司马礒让黄门令王湖偷出标有驺虞的旗帜,高声喊道:“长沙王假托诏命。”司马磖又宣称:“大司马谋反,帮助他的人诛灭五族。”这天晚上,城内大战,飞矢像雨一样密集,火光连天。天子到上东门,箭落到他跟前。群臣救火,死者互相枕藉。第二天,司马礒失败,司马磖把司马礒捉到大殿前,天子恻然怜悯,想让他活命。司马磖喝叱手下快些牵出去,司马礒还回头望天子,于是把他斩于阊阖门外,首级巡示六军。其他同党都夷灭三族。把司马礒的儿子淮陵王司马超、乐安王司马冰、济陽王司马英幽禁在金墉。把司马礒暴尸于西明亭,三天而没有人敢收殓。司马礒从前的掾属荀..等上表请求殡葬,得到允许。

当初,司马礒兴盛时,有一个妇女到大司马的府中要求借个地方分娩。官吏责问她,这妇女说:“我截齐便离开。”有见识的人听说后感到厌恶。当时又有歌谣说:“穿着布兜肚,为齐王服丧。”不久司马礒被诛。

永兴初年(304),下诏认为司马礒轻易身受重刑,以往的功勋不应堙没,便赦免了他的三个儿子司马超、司马冰、司马英回家,封司马超为县王,以继承司马礒。历任员外散骑常侍。光熙初年(306),下册书追封司马礒道:“已故大司马、齐王司马礒:先前齐王以宗族至亲继世,统绪于东国,当许京的柱石重臣,以镇静我王室。大率仁义之众,同盟于山泽,建成大功,广济颍东。朕因此应嘉奖其丰功伟绩,我认为齐王功劳厚重,堪为先朝法典,用此酬谢他显赫的美德。开拓土地分疆,兼有吴、楚之地,崇礼义备万物,宠幸可与萧何霍光相比,庶几凭借辅佐拥戴之重,使家邦永远兴隆。然而谦恭美德不建立,被长沙王、河间王所侮,有司举措过当,以致遭到杀戮。古人有言道:‘用其法,还思其人。’何况齐王对朕有功,功勋存在社稷,追思已往,内心实有悼念追思之情啊!现在恢复齐王原来的封号,命继嗣的儿子承继绪业,礼仪典制,完全如旧制一样。派使持节、大鸿胪卿到其墓前赐策书,以太牢祠祀。魂魄如果有灵,希望听从朕命,在地下安心,嘉许这宠幸的殊荣。”儿子司马超继承其爵位。

永嘉年间(307~312),怀帝司马炽下诏,重述司马礒首倡仁义的大功,奉还原来所赠的大司马之职,加侍中、假节,追加谥号。及至洛陽沦陷,司马超兄弟都被刘聪所杀,司马礒于是没有后代。

太元年间(376~396),下诏让从前的南顿王的儿子司马柔之袭封为齐王,继司马攸、司马礒的祠祀,历任散骑常侍。元兴初年(402),会稽王司马道子打算讨伐桓玄,下诏任司马柔之兼侍中之职,用画有驺虞的旗帜宣告江、荆二州,行到姑孰,被桓玄的前锋杀害,赠为光禄勋。其子司马建之立。到宋朝建立,其封国废除。

猜你喜欢
  卷五百二十四 列传三百十一·赵尔巽
  第六十回 吴佩孚失机退驻鸡公山·黄士衡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四·佚名
  卷之一百九·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佚名
  卷九·王明清
  卷八·王当
  卷五十一·张守节
  厍狄士文传·魏徵
  王君廓传·欧阳修
  窃愤续录·辛弃疾
  卷九十·杨士奇
  一零四、齐魏韩会平阿及齐魏会甄考·钱穆
  纲鉴易知录卷十·吴楚材
  二十一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秉忠·隋树森

    刘秉忠(一二一六——一二七四),初名侃,曾弃吏为僧,又名子聪,入仕后始更名秉忠,字仲晦,自号藏春散人。先世瑞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县)人,世代仕辽,后移居邢州(今河北邢台市)。少年志气英爽不羁,年十七即为邢

  • 卷二十九·徐世昌

    王士禛王士禛,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人。顺治戊戌进士,授扬州推官,行取礼部员外郎,改翰林院侍讲,官至刑部尚书。谥文简。有《渔洋》、《蜀道》、《蚕尾》、《南海》、《雍益》等集,合为《带经堂

  • 齐本纪中第七·李延寿

    显祖文宣皇帝讳洋,字子进,神武第二子,文襄之母弟也。武明太后初孕帝,每夜有赤光照室,太后私怪之。及产,命之曰侯尼于。鲜卑言有相子也。以生于晋阳,一名晋阳乐。时神武家徒壁立,后与亲姻相对,共忧寒馁。帝生始数月,尚未能言,欻然

  • 志第十七 五行·刘昫

    昔禹得《河图》、《洛书》六十五字,治水有功,因而宝之。殷太师箕子入周,武王访其事,乃陈《洪范》九畴之法 ,其一曰五行。汉兴,董仲舒、刘向治《春秋》,论灾异,乃引九畴之说,附于二百四十二年行事,一推咎征天人之变。班固叙汉史,

  • 卷九十七 北凉录四·崔鸿

    昙无谶[无一作摩谶一作懴] 昙无谶本天竺人六岁丧父随母佣织毾覴为业见沙门法明道俗所崇丰于利养其母羡之遂以谶为其弟子十岁与同学数人诵呪聪敏出羣日万余言初学小乘兼览五明绪论讲说精辨莫能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四十六·杨仲良

      钦宗皇帝   内禅   政和四年二月癸酉,皇子桓冠于文德殿。   三月丙子朔,诏皇长子冠礼毕,礼官强渊明等赐银绢有差。辛卯,诏皇长子桓可以来春出阁,立为皇太子。   五年二月乙巳,诏长子太保、武昌军节度使、定王桓

  • 东都事略卷七十三·王称

    列传五十六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举进士以大理评事知建昌县辞以亲年髙改和州管库而亲不欲去郷里遂解官就养及亲亡庐墓侧终丧不忍仕久之知天长县有诉盗割牛舌者拯曰第杀而鬻之俄有告私屠牛者拯曰已割其舌矣非私杀

  • 元明事类钞卷十一·姚之骃

    官品门【四】各道治广防 元史乌克逊泽为广西两江道副使雷州近海农病鹻卤泽教民浚故湖筑大堤碣三溪潴之为斗门七堤堨六渠二十有四渠皆支别为牌时其启闭濒海广泻并为膏土满朝清 元史类编多尔济为中兴路副管民官无毫发

  • ●永历纪年(行朝录之八)·黄宗羲

    余姚黄宗羲太冲撰永历皇帝讳由榔,端王常瀛第二(四?)子也;神宗之孙。崇祯十七年甲申十一月,端王薨。隆武元年乙酉,封上为桂王;其诏有『天下者王之天下』语。福京不守,两广总督丁魁楚、广西巡抚瞿式耜以二年丙戌十月初九日,奉上监

  • 关播传·刘昫

    关播的字叫务元,是卫州汲县人。天宝末年,考中了进士。邓景山任淮南节度使时,任命他为从事,多次升官后任卫佐评事,又升任右补阙。他善于分析事物的原理,尤其精通佛教学说。大历年间,神策军使王驾鹤的妻子关氏因关播和她同姓,对

  • 春秋经传辨疑原序·童品

      春秋一经裁自圣心游夏不能赞一辞未易读也何以得其疑而辨之乎盖圣人之经词义严正本末详明固无可疑因传而有所疑耳曷爲因传而有所疑左氏得本末之详不能无附会之诬公谷得义例之精不能无穿凿之弊故文中子谓三传作而春

  • 卷六·顾栋高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类释卷六国子监祭酒顾栋高撰释祭祀宗庙 禴 祀 烝 尝大雅旱麓篇瑟彼玉瓒黄流在中毛传玉瓒圭瓒也诸侯九命然后锡以秬鬯圭瓒何氏楷曰黄流有二义毛谓黄金以饰流鬯瓒者盛鬯之器用黄金为勺而有鼻口鬯酒

  • 佛说老女人经·佚名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堕舍罗。所止处名乐音。时有八百比丘菩萨万人俱。时有贫穷老女人来到佛所。以头面著地为佛作礼。白佛言。愿欲有所问。佛言。善哉当问。老女人言。生从何所来去至何所。老从何

  • 卷第六·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六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南岳下第二世马祖一禅师法嗣幽州盘山宝积禅师因於市肆行。见一客人买猪肉。语屠家曰。精底割一斤来。屠家放下刀。叉

  • 阴符发秘·张清夜

    张清夜《阴符发秘》,旧无刻本,且几近湮没失传。我们今天所见者,乃是著名学者蒙文通先生于1946年,根据手抄本和罗氏观妙斋聚珍本加以校订而成之《新校张清夜》。蒙文通先生校竟写有清本及《校后记》,并请谢无量为之撰

  • 离峰老人集·于道显

    离峰老人集,金朝全真派道士于道显撰。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书乃于道显诗集,共收诗四百二十余首。诗词内容大致劝人看破名利爱欲,遁入玄门学道修仙,使心念清静,惜气凝神。如〈示人〉诗云:「为佛为仙在寸心,可能尘世

  • 复社纪略·陆世仪

    编年体史书。四卷。明陆世仪撰。约成书于清初。本书记事,始于天启元年(1621年)陈晋卿等改为知社,终于崇祯九年(1636年)徐怀丹作复社十大罪檄文,按编年体叙述。在正文之前,冠以《复社总纲》,将崇祯元年(1628年)至十六

  • 历代纪事年表·佚名

    一百卷。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成书。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南巡,布衣袭士炯献历代年表,所载至隋而止,乃先后诏工部侍郎周清源、内阁学士王之枢重修,相续成书。该书所载史事上起帝尧元载甲辰,下迄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共3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