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晋武帝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古今之正义也。然尧废丹朱用舜,而天下安;帝乙废微子立纣,而商以亡。古之人盖有不得已而行之者矣。得已而不已,不得已而已之,二者皆乱也。子非朱、纣,而废天下之正义,君子不忍也;子如朱、纣,而守天下之正义,君子不为也。汉高帝始谓惠帝仁弱,欲废之而立如意,既而知人心之在太子也,则寝废立之议而用平、勃。平、勃皆贤,而权任均,故惠帝虽没,产、禄虽横,而援立文帝,汉室不病也。武帝既老,知燕王旦、广陵王胥之不可用也,废之而立少子,任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以后事。当是时,昭帝之贤否未可知,而四人枉直相半也。幸而昭帝明哲,霍光忠良,桀、羊虽欲为乱而不遂。其后复废昌邑,立宣帝,而朝廷晏然无事。盖人君不幸而立幼主,当如二帝属任贤臣,乃免于乱,此必然之势也。魏明帝疾笃而无子,弃远宗子而立齐王,始欲辅以曹宇、曹肇,而幸臣刘放、孙资不便宇、肇之正,劝帝易以司马仲达、曹爽。齐王既非天下之望,而爽又以庸才,与仲达奸雄为对,数年之间,遂成篡弑之祸。晋武帝亲见此败矣。惠帝之不肖,群臣举知之,而牵制不忍,忌齐王攸之贤,而恃愍怀之小惠,以为可以消未然之忧。独有一汝南王亮,而不早用,举社稷之重而付之杨骏,至于一败涂地,无足怪也。帝之出齐王也,王浑言于帝曰:“攸之于晋,有姬旦之亲,若预闻朝政,则腹心不贰之臣也。国家之事,若用后妃外亲,则有吕氏、王氏之虞,付之同姓至亲,又有吴、楚七国之虑。事任轻重所在,未有不为害者也。惟当任正道,求忠良,不可事事曲设疑防,虑方来之患也。若以智猜物,虽亲见疑,至于疏远,亦安能自保乎?人怀危惧,非为安之理。此最国家之深患也。”浑之言,天下之至言也。帝不能用,而用王佑之计,使太子母弟秦王柬都督关中,楚王玮、淮南王允并镇守要害,以强帝室。然晋室之乱,实成于八王。吾尝筹之,如攸之亲贤,夺嫡之祸,非其志也。不幸至此,天下所宗。宗社之计,犹有赖也。如佑之计,使子弟据兵以捍外患,如梁孝王之御吴、楚尚可,若变从中起,而使人人握兵以救内难,此与何进、袁绍召丁原、董卓以除宦官何异?古人有言,择福莫若重,择祸莫若轻,如武帝之择祸福,可谓不审矣。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七 温峤 郗鉴(子愔 愔子超 愔弟昙 鉴叔父隆)·房玄龄
  卷十九·本纪第十九·世纪补·脱脱
  卷三十五·志第十一·历五·张廷玉
  卷一百十四·毕沅
  通鉴续编卷十·陈桱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二·佚名
  卷之四百七十六·佚名
  卷一·黄震
  一五○九 寄谕礼部尚书纪昀原办文津阁书错讹不一而足·佚名
  卷十·傅恒
  绎史卷三十六·马骕
  肃宗本纪·欧阳修
  四夷附录·欧阳修
  附録四·佚名
  卷十七·孔毓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302 ·佚名

    释文珦 归来 归来岩下养衰形,日日眠云听瀑声。 但爱一閒堪佚老,翻思万卷是劳生。 人嫌草座麻衣陋,自守芝翁木客盟。 没齿如斯吾事足,更无他事可关情。 释文珦 归来 世变今如此,吾心复背时。

  • 前集卷十·孙存吾

    钦定四库全书元风雅前集卷十     元 傅习 编甘东溪夜坐林风自潇潇山雨时洒洒丈夫七尺躯地炉使吾矮早睡病来贪睡早推月出山前月色不相舍小窓还自妍酒醒酒醒桂花发狂歌对花前隣家大骂我夜半惊人眠书生踉蹡趋讲席

  • 志第十九 符瑞下·沈约

    嘉禾,五谷之长,王者德盛,则二苗共秀。于周德,三苗共穗;于商德,同本异穟;于夏德,异本同秀。 汉宣帝元康四年,嘉谷玄稷,降于郡国。 汉章帝元和中,嘉禾生郡国。 汉安帝延光二年六月,嘉禾生九真,百五十六本,七百六十八穗。 汉桓帝建

  • 志第五 礼仪五·刘昫

    唐礼:四时各以孟月享太庙,每室用太牢,季冬蜡祭之后,以辰日腊享于太庙,用牲如时祭。三年一祫 ,以孟冬。五年一禘,以孟夏。又时享之日,修七祀于太庙西门内之道南:司命,户以春,灶以夏;门,厉以秋,行以冬,中溜则于季夏迎气日祀之。若品物

  • 提要·胡三省

      【臣】等谨案通鉴释文辩误十二卷宋胡三省撰通鉴释文本南宋时蜀人史炤所作冯时行为之序浅陋特甚时又有海陵所刋释文称司马康本又蜀广都费氏进修堂板行通鉴亦以注附之世号龙爪通鉴皆视史炤本差畧而实相蹈袭三省既自

  • 卷之二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通志卷一百二十九下·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四十二下虞预字叔寜徴士喜之弟也本名茂犯明穆皇后母讳故改焉预十二而孤少好学有文章余姚风俗各有朋党宗人共荐预为县功曺欲使沙汰秽浊预书与其从叔父曰近或闻诸君以预入

  • 六三六 两江总督萨载奏续解《九钥集》等违碍书籍板片折(附清单一)·佚名

    六三六 两江总督萨载奏续解《九钥集》等违碍书籍板片折(附清单一)乾隆四十四年七月初九日两江总督臣萨载谨奏,为续解违碍书籍、板片,仰祈圣鉴事。窃照明末野史并一切不应存留书籍、板片,经臣督属搜查,节次恭折奏缴在案。嗣

  • 卷一百十三·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一百十三 唐 张守节 撰 南越尉佗列传第五十三  史记一百十三 南越王【都广州南海县】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略定杨越【夏禹九州本属杨州故云杨越】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谪徙民与

  • 一、童年及少年时代·林语堂

    我生于十九世纪末。那一年是一八九五年,是中国和日本订立马关条约的那一年,条约规定割让台湾和承认朝鲜独立,就是甲午战争中国败给日本的第二年。中国惨败在日本手中,是因为满清政府的寡后把准备建设近代海军的钱,移去做现

  • 卷二百一·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一明 杨士奇等  撰听言卫侯言计非是群臣和者如出一口时孔汲居卫乃言於卫侯曰君之国事将日非矣公曰何故汲曰有由然焉君出言自以为是而卿大

  • 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目録·金简

    奏议成造木子【有图竝木槽铜漏子式二】刻字【有图竝刻字木床式】字柜【有图竝式】槽版【有图竝式】夹条【一分通长 半分通长一分长短 半分长短】项木【与夹条总图总式】中心木【与夹条项木总图总式】类盘【有图竝式

  • 卷十一 告子章句上·孟子

    一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桊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桊。”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桊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桊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桊,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

  • 御制书·洪咨夔

    御制书洪咨夔春秋说论隠公作伪事春秋以三为近古后世注疏家愈逺愈竒而愈不得其正即如不书隠公即位左氏谓摄盖引而不发似矣公羊以为桓贵则已失之惟谷梁一则谓成公志再则谓成人美终则谓轻千乗之国蹈道则未持论平正而不

  • 卷三百一十六·佚名

    △初分真善友品第四十五之四所以者何。善现,一切法皆以空为趣。彼於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空中趣非趣不可得故。善现,一切法皆以无相为趣。彼於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无相中趣非趣不可得故。善现,一切法皆以无愿为趣。彼於

  • 在人间·高尔基

    又译《人间》。自传体长篇小说。高尔基著。1914年至1915年间写成。最初发表于1915年1至12月各期《俄罗斯言论报》上。1916—1917年间首次在柏林出版单行本。中译本1950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楼适夷译。1954、1956、1961

  • 慎疾刍言·徐大椿

    又名《医砭》。医论。清徐大椿撰。一卷。大椿有《医学源流论》已著录。为指出医界流弊,以期医家谨慎治疾而作,成书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凡分补剂、用药、中风、咳嗽、吐血、中暑、痢疾、阴证、老人、妇女、小儿、外

  • 续资治通鉴长编·李焘

    宋李焘撰。五百二十卷。编年体北宋史。焘取北宋九朝史事,仿司马光《资治通鉴》体例,著为此书。起建隆,迄靖康,凡一百六十八年的历史。自孝宗隆兴元年(1163)至淳熙四年(1177),分四次上进。淳熙十年,重编定为九百八十卷,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