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前集卷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元风雅前集卷十一    元 傅习 编何頥贞

长沙留别董仲逺陈君直

嵗晚客衣薄挥毫更举杯五年嗟一别两月却重来南屋夜相语北风船未开他年苕霅上回首定王防

黄子肃

古意呈仲章贡侍御

娉婷二八女絶色妙难画新妆薄铅华照影脩竹下盛年事夫婿锦玉耀精舍虽非伯鸾妻惓然惜春夜琴余月当轩黙黙倚风榭寄语东家儿红顔莫轻嫁

梧桐生高冈云气涵空清南枝挂孤月上有苍鸾鸣大匠挥玉斧浑然合天成置之白玉堂被之弦歌声一弹松风来再鼔溪月明子期人已往青山为谁情

题竹外一枝梅花

仙标何处来一寒倚寒玉晴窓见疎林座上春可掬山隂带残雪水影兼逺绿珍重孤竹君嵗寒伴幽独

题医人黄子厚

悠悠溪上山叠叠山下云幽人不出户芝草日以春伯也种丹杏心与孤鸿轻仲也捣霜西风林间声世降运不齐病随人心生芳草何所无谁能撷其英吾宗幼方积积久用更精金丹有时合白日升蓬瀛

春晚

春老他乡奈老何可人红紫渐无多闲来绿栁坡头路记得流莺第一歌

题春江小景图

小艇无人载绿隂白鸥门外笋成林不知多少山中雨染得一江春水深

钱塘懐友

舟泊风林一雁闻白苹红蓼共思君月明江水多于海雨后秋山碧似云

登福山遇僧偶出

欲叩禅关未有诗满山空翠湿人衣竹间倚杖到西日试看白云归未归

鹫岭云间杖屦幽竹风松影共悠悠何人分得僧家坐看南山一片秋

赠江玉成

千里还家独抱琴象山杳在白云林晚寒莫厌江东路人倚梅花雪意深

友人见访不遇

君乘白鹤下青云我入春山听晓莺可惜小楼风雨过无人收拾万松声

寻故人

适兴一寻君君家在白云幽花春后见落叶夜深闻随意坐苔石呼童煑涧芹不须谈世事诗思正纷纷

留别

相寻复相别把酒意如何云石有时合风湍无定波此生无出处一笑对嵳峩长揖下山去暮烟浮女萝

哭朱教授竹所

日问平安竹凄然泣白鸾讲堂春寂寂归路夜漫漫前度成虚设斯文已不刋些声云谷外落叶带微寒天运不已嵗时又春学已可乎作自勉诗呈李初教授诸公

东风一笑可人心旋沥新醅对客斟山色未匀春意浅梅花已老白云深半轩依竹闲听雨千里懐人欲抱琴试问樵溪隔年意碧波东注难寻

送三山张国寳府椽美归

三山星斗高贴天三山潮汐走百川张公平生饮中仙襟度脱落神飘然三山神人不敢友天风吹度金鼇颠扫清案牍待明月平铺绿水栽红莲公庭无人山色落时有双燕归帘前樵溪夜雨深一尺城外明朝翠如织春归草木不可遮黯淡已作离别色离别兮奈何若有人兮佩女萝公不顾兮山之阿山之阿沧海浮云多

县令行

石田海上秋不热抱琴入山翠如簇白云一榻流水深独对青松结茅屋西风唤起泥涂身野冠未见天上人灵丹一粒肻分与便当负水耕炊薪

题高都事戴崧二牛图

东风吹浪翻平林吴江咫尺移春隂牧童晓出不知雨日暮归去清溪深一童驱牛渉古防草烟惨淡迷目观双蹄涌出层水间苍峡蹴翻石云断一童踞防溪中流溪风不动波悠悠恍然顾影惊自失尚疑身跨苍龙游平澜逺峯结寒色至今宇宙留墨迹可怜三子人不识我欲问之汉津客

送素庵刘搃管归

当年绣斧出九天倐如白雪下长川千峰收雨作秋色至今梧竹吟寒泉熈防重来又三载干将出匣光不改氷壶尽贮明月秋风露溟溟接沧海海空迢迢行玉麟霜影荡漾龙蛇惊石田归来紫芝好防马更入南山青南山歌两岐何如阳春生物物不知鲁人颂泮水何如歌一千里昆也虎渡河寛也蒲作鞭何如樵溪九曲落叶静平铺绿水栽红莲紫薇殿前列藩辅华盖沧沧五色聚防龙防天一方蟋蟀吟秋桂枝暮蓬莱枫叶昨夜秋琼楼梦觉题金瓯银河横白鸾去安得追逐钧天游

送僧定观归

诗僧百丈来复作五防别丁然振金锡桂子落秋雪山空白云闲风息万籁灭相思何处无江湖一明月

张希孟

过长白山范文正公书堂

长白何岧嶤下有读书室人云小范老于焉竞晨夕萧萧翳荆榛落落林泉石卷卷往曕拜共共如相及维宋庆厯间群贤麟凤集孰先天下忧一统经纶白中朝固有人西夏谅难国力言出师凶深虑手泽失炳几先见明韩富有惭德奈何时相隘欲碎和氏璧向非仁庙知千载血应碧至今忠义气高压万仞壁所以德业高要知辛苦积功臣自古多动为富贵役视公平生心霄壤邈相隔但能一善兼亦足千年塞遗容揭日星未觉关塞黒长歌景行诗风林撼秋色

晨兴用俞立之韵

寒碧洲痕浅深青地势平岩姿呈雅淡树影碎空明窓纳一天晓人懐千古荣移床高处坐遥看日东生

惜鹤十首

鹤仙禽也由凡翼非其比恒不为世人所爱而爱之者往往皆山林中人盖物以气合理势然也余尝得其尤者一豢之既久翩跹与人相习日者为田妪伤其胫丸病两月毙惜哉因取其始末作十诗将以慰其不幸云尔

购鹤

野处幽独甚千金得令威挟云出尘网领月到柴扉縻足妨飏去遮亭使学飞至今湖上路树石亦光辉

友鹤

云雨手反覆纷纷知已谁裳真莫逆皓首誓相期把酒或前舞游山时后随防看作人语细与话瑶池

病鹤

渠夲仙家物胡为久不安强行时搨翼欹立欲遗丹谁药相如渴独怜范叔寒一鸣虽确确犹自彻云端

医鹤

馈药人空数乘轩气渐低无心吞饼饵何处覔刀圭暴日资丹火杯泉洗雨泥谩令通臂友时复忆幽栖

挽鹤

共处人烟外谁期祸及身九臯空有恨四野欲无春华表云应唳瑶台月亦尘当年林处士泉下定相亲

招鹤

歌彻楚人些防防恨亦増枫林空落月蕙帐亦寒灯仰问天无语呼闻谷谩应料随风露气飞入乱山层

瘗鹤

非为恩帷盖从游嵗月深忍令一抔上埋尽九臯心致奠摅幽愤为铭着德音小松栽尺许悠久庻能寻

忆鹤

玉立昂藏意山中我与君几年游赏共一夕死生分徐歩闲窥沼高飞逺带云为谁重起舞倚杖立斜曛

梦鹤

绣幌灯昏处依依见痩躯引吭如有诉侧顶不容呼枕上行云绕松稍落月孤堪怜漆园叟谩为蝶蘧蘧

图鹤

百计无从见明窓吮笔图研朱漆霞顶屑玉抹云襦雅状虽非似山居亦胜无却愁风露夜防宅上天衢

赵茂原

赠郭上长归括苍兼简叶县尹林府判二公

夜听春雨鸣雨晴君欲行君行向何处回覧括山青括山万叠青未了漠漠寒烟隔飞鸟三年官冷不得归归梦时时度云峤竹鸡钩辀啼梦残落花如雪春风寒客途尘土何漫漫握手未许攀征鞍东关且尽双樽欢东关栁如带中有别离态折栁不可持依依自相待宦游江海事多违我辈论交金石在举头咫尺天涯别行李萧萧浸明月出门大笑心激烈良俦往往多契濶每一思之生白髪白髪生何足惊志士慷慨期晚成酒浇磊傀浇不平况复不饮难为情长歌作阳关声子先归兮我暂停丈夫耿耿气肻洒儿女泪浩荡天地间清流岂常聚郭公子休徘徊京城二月莺花束书早上黄金防黄金防上多英才拾取青紫实快哉秋来我亦逺游计万里殷勤定相遇到手功名俱得意却诵如今长短句

晓寒曲

曲栏亷纎杏花雨博山烟飞袅晴缕梦回金帐春融融鹦鹉惊寒隔窓语美人晓妆云满梳栁风吹香入氍毹翠鬟嫋嫋绾不断寳钗压鬓红珊瑚丫鬟卷帘采桃叶惊起一双黄蛱蝶

秋宵吟

平林薄暮风淅沥黄金满地秋狼藉新月出岭光欲流万籁无声夜寥閴谁家美人吹凤箫彩鸾对舞摩青霄栏杆缥缈碧云逺天风入骨凉萧萧铜壶水寒银箭澁玉露滴空衣袂湿缸花落尽炉烟收幽懐耿耿生新愁寒螀啼碎人间秋

杨逹可

渡江写怀

手挽天河落九溟浪声淘尽世间情一川光浸梅花月万顷波涵棣蕚春风雨不忘归海意乾坤未老济川人此溪浩荡流千古回首青山更麽青

吴仁杰

送汪水云入湘

碧水波翻海亦摧奋身鼇背防蓬莱忍随天上红云却驭关中紫气回大道有形须变化关无钥任敲推擕琴更拜苍梧野犹想南薰入调来

邓或之

即景

树影禽声门半开墙东一迳没蒿莱池塘通得官沟水时送青萍几防来

絶句

清风左右凉满室芷花香琴声偶然断不是客来妨

芸芸陌上人

芸芸陌上人各为衣食谋寒饥稍不迫彼亦无诛求岂知衣食外复有千端忧忧乐夲皆然怅然寸心休

掩卷

梦中有得意觉来还自喜掩卷嗒无言残日在书几

江桥树次阮鲁詹韵

江桥树荏苒年华暮迎得行人来送得行人去落叶成秋风行人在何处

阮书附

江桥树日日斜阳暮春风吹落花半随流水去花落有尽时水流无断处

宿山家

秋深客路已无聊此宿何堪更寂寥雨叶响林人语寂风灯近竹客心揺村醪味薄愁先醉野叟情亲语渐骄惟有儿童忘世故向人欹鼾到明朝

听琴

松花门巷小立久忽闻琴海鹤天风急山猿秋雨深一时甚得趣千载有知音虽是无弦逹何由防此心

落叶二首

秋庭昼无人夜叶自满地端居观物化人生亦如寄朝闻鸣蝉悲夕已见其蜕嵗晏共萧条临风发遥喟落叶日已深庭树日已瘁树犹不枝梧叶亦甘委弃寕随风高飞毋随流水逝飞者或绕树逝者无际

陈敬翁

晚过玉林西斋二首

佳客因乘兴能来慰寂寥空山多宿约好语在今宵白苎秋风急青帘市酒遥半升无处问清抱可能消庭雨俱锤尽灯花待客诗三生今夜宿此道几人知分契情何厚林高语自奇直为知已用非敢傲当时

月下琵琶

不似浔阳县哀弦带客愁素蛾窥夜曲明镜入南洲指滑莺初语腔新栁共柔向前儿女恨肠断汉宫秋

栁邉渔笛

莫是章防路青丝舞未收楚江归去钓湘竹语孤舟一叶秋生树何人夜倚楼旧时明月里吹过白苹洲

初夜

独坐兴悠悠苔堦日脚收客衣凉悮葛池月夜私秋物遣身犹累心闲迳未幽故人情分好浑不记淹留

晚坐

緑隂深处寺日暮坐幽人水影光初刼苔痕塔半身荒江无过客高竹是比邻未信清谈少因防麈尾尘

过胡震亨幽居

欲复问何处行迟稍认门路随幽草入巷与绿隂分市尽人初逺言忘意独存所经得才俊犹足慰斯文

清晓过鹤上仙人

仙人睡方起松日高数尺入户闻琴声停歩立苔石闲情契絶幽每坐忽终夕长揖道香清欢言正蒲席

贽分宜县丞吴子彦

道合无论见神交早为诗十年诸老尽一淡平生知池草今无梦山隂复有期絶疑汚具眼犹意得吾痴

萧南轩

寄吴子彦归江东

鸣鸾谁倚洞箫歌黄鹤楼前旧脱靴天上佳期今夕共江东归思白云多清风明月故人识有酒无鱼良夜何莫学乡音唱芦叶桂花满载待西河

寄黄尚雅

莫惜隔年期行当与子违门深红叶字秋入菊花诗酒熟蟹将到鲈肥鲙可思西堂风露重早下读书帷

元风稚前集卷十一

猜你喜欢
  ◆王处士璋·顾嗣立
  第廿一折 报败·李玉
  楔子·郑廷玉
  卷一·六朝·蒋一葵
  ●丁卯(同治六年)·林占梅
  第三出 仙舟放游·丁耀亢
  七言巻三十九·洪迈
  卷一百五·冯惟讷
  巻五·邵浩
  卷六百九十二·佚名
  御选元诗卷六十二·康熙
  北平梨园竹枝词荟编(近人)张次溪 辑·张次溪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片羽集》·张次溪
  第四回 武宗爷过山遭渴难 云魔女送水动君心·蒲松龄
  卷四·朱昆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任翔龙·唐圭璋

      沁园春   赠谈命许丈   客有问余,号曰汝水,逸民者谁。是胸罗星斗,熟知天命,口分造化,妙泄天机。百十日前,再三地说,端的秋来攀桂枝。那时节,果鳌头高跨,鹗首横飞。   君休说是谈非。是则是干支带得来。也要他有个、

  • 卷一百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唐一百二 拾遗【二】 宋璟【字广平邢州人】 奉和圣制同二相已下羣官乐游园宴 侍饮终酺会承恩续胜游戴天惟庆幸选地即殊尤北向只双阙南临赏一丘曲江新溜暖上苑杂

  • 卷五百八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八十五刘驾刘驾字司南江东人登大中进士第官国子博士诗一卷皎皎词皎皎复皎皎逢时即为好高秋亦有花不及当春草班姬入後宫飞燕舞东风青娥中夜起长叹月明里长安旅舍纾情投先逹【一作长安抒怀

  • 卷一百二十九 货殖列传第六十九·司马迁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免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身安

  • 第十八回 忧中忧英使索复文 病上病清后归冥箓·蔡东藩

      却说俄蒙交涉,尚无头绪,英公使又来一照会,催索要求条件。看官不必细猜,便可知是西藏交涉了。先是英国驻京公使,曾奉到英政府训令,向中政府提出抗议书,外交总长梁如浩,得过且过,并没有放在心里,因此未曾答复。至此英使又来

  • 卷之二百五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上清帝第二书·康有为

    具呈举人康祖诒等,为安危大计,乞下明诏,行大赏罚,迁都练兵,变通新法,以塞和款而拒外夷,保疆土而延国命,呈请代奏事:窃闻与日本议和,有割奉天沿边及台湾一省,补兵饷二万万两,及通商苏杭,听机器、洋货流行内地,免其釐税等款,此外尚有缴

  • 崇陵传信录·恽毓鼎

    德宗景皇帝为宣宗之孙,醇贤亲王之长子,母曰叶赫纳拉氏。以同治十年六月二十八日,诞於宣武门內西太平街醇王府之槐荫斋。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穆宗上宾,前星未曜。慈安太后、慈禧太后宫中定策,以初六日夜半,具法驾迎上,入承

  • 后 记·林语堂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林语堂在大陆曾一度受到不公正的评价和对待。随着大陆经济文化的全面改革开放和两岸关系的逐渐改善,这种不公正已日渐成为历史,人们开始重新认识林语堂,林语堂的文学创作以及他这个人终于作为二十世纪

  • 三十七、入泮·包天笑

      读书人进了学,算是一个基本学位,又是科举制度的发轫之始,因此社会上也较为重视。进了一个学,有些人家还要请酒、开贺呢。请酒、开贺不希奇,新秀才还要排了仪仗,好似中了状元一般,跨马游街,鸣金喝道的出来拜客呢。但这在江

  • 李严传·欧阳修

    李严,幽州人,初名让坤。在刘守光部下当刺史,后在庄宗部下当客省使。严为人聪明敏锐多才多艺,喜欢骑射,知书善辩。同光三年(925),出使蜀,对王衍讲唐兴复的盛况,音辞清楚响亮,蜀大臣们听了都做出肃然起敬的举动。衍枢密使宋光嗣

  • 居官镜·刚毅

    扎库木他塔拉氏刚 毅纂辑 ○臣道 学古入官宜矢之以至诚将之以笃敬秉虚公以揆大中之则务正直以遵王道之平存忠君为国之心务立身行道之本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和而屏其偏党之私公而去其邀誉之念以公以和能谦能

  • 卷七十四军装一·冯煦

    军械局省城军械局为经理军装、器械之所。设总办一员,各项管理军械官均归节制。凡研究武备、修整器械、稽查库储及筹划调查一切责任,至为繁重。循皖省向设军械所之旧,光绪三十三年定名军械局。惟军火一项存储城北汪家勘火

  • 卷十三·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十三衍教所由生之义【臣】按经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邢昺正义曰案礼记祭义称曽子云众之本教曰孝尚书敬敷五教在寛解者谓教父以义教母以慈教兄以友教弟以恭

  • 劝助品第四十·佚名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语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所作劝助福祐之像。与众生共为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无所希望出过众生。诸声闻辟支佛所作劝助福祐者上一切众生。发声闻辟支佛乘者,所作布施福祐之像。持戒自守一心福像。不如是菩萨

  • 阿夷决疑品第六·佚名

    高山花果池,快乐如天观。众山少及者,故名阿夷岳。曩久居此山,年耆结蔟发。长暴露形体,寿高百有馀。体犹如黑雲,发如白银数。眼睛微亦理,形如杂色山。智慧如梵天,明如日月火。四火日第五,自暴名阿夷。卒闻响响声,鸟兽鸣如语。其

  • 长河·沈从文

    长篇小说。沈从文著。1945 年1月由昆明文聚社初版,列入《文聚丛书》。作品以三十年代湘西辰河中游的小码头吴家坪为背景,描写了辰河岸边兼务果园和水上运输的乡绅滕长顺一家的日常生活。他们辛苦经营的桔园丰收了,却

  • 皇明奇事述·王世贞

    余既有《异典》、《盛事》二述矣。异典者,遘之自人主者也;盛事者,遘之自天者也。盛事之遘,无非美已;异典之遘,美居十九,疵亦居一。已,乃复有遘之自天而不可言盛,遘之自人而不可言典。或人与事之巧相符者,或绝相悖者,为其稍奇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