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

周礼订义       礼一【周礼之属】提要

【臣】等谨案周礼订义八十卷宋王与之撰与之字次乐清人淳祐二年六月行在秘书省准勅访求书籍牒温州宣取是编知温州赵汝腾奏进特补一官授賔州文学后终于通判泗州此本省牒州状都司看详及勅防均録载卷首葢犹宋本之旧前有真德秀序作于绍定五年壬辰下距进书时十年又有赵汝腾后序作于嘉熈元年丁酉下距进书时六年故汝谈奏称素识其人又称德秀殁后与之益删繁取要由博得约其书益精粹无疵也所采旧凡五十一家然唐以前仅杜子春郑兴郑众郑元崔灵恩贾公彦六家其余四十五家则皆宋人凡文集语録无不搜采葢以当代诸儒为主古义特附存而已德秀序称郑贾诸儒析名物辨制度不为无功而圣人防防终莫之睹惟洛之程氏闗中之张氏独得圣经精防之蕴永嘉王君其学本于程张云云葢以义理为本典制为末故所取宋人独多矣其注考工记据古文尚书周官司空之职谓冬官未尝亡实沿俞廷椿之谬汝腾后序亦称之殊为舛误然廷椿淆乱五官臆为窜与之则仅持是论而不敢移掇经文视庭椿固为有间至其以序官散附诸官考陆德明经典释文晋于寳注周礼虽先有此例究事由意剙先儒之所不遵不得援以为据也惟是四十五家之书今佚其十之八九仅赖是编以传虽贵近贱逺不及李鼎祚周易集解能存古义而搜罗宏富固亦房审权周易义海之亚矣又案邱葵周礼补亡序称嘉熈间东嘉王次作周官补遗由是周礼之六官始得为全书今本实无补遗未审别为一书或附此书内而佚之然凭臆改经之正以不存为最善固无庸深考也乾隆四十六年四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朝奉郎直焕章阁权知温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赵汝腾右臣汝腾龚准秘省公移索臣所领乐清县管下士人王与之周礼订义以俟圣览臣即命工匠就其家印写贰本缴纳臣窃详诸经训解皆有先儒折衷彚集成书独二礼阙周礼又不幸遭王安石不善用以祸天下学者望而疑之虽程颢颐张载三先生尊信此书仅有绪言见于语録近世大儒朱熹辨明甚至皆有意表章之然亦未尝作为训义以行于世与之以山泽臞儒乃能徧营天下前后儒先讲解或一说之精或一义之当搜猎无遗间亦自附已见剖析微眇是非审故参预真德秀击节是书为之序德秀殁与之益加意删繁取要由博得约今其书益精粹无疵矣上可以裨圣明之治下可以释学者之惑有功于六典甚多缙绅韦布争欲得之与之刋于家臣尝识其人近来假守益得之于旦评履践无玷节守不渝皓首著书数种周官特其一也真经明行修之士臣职在师帅每欲荐之于朝适防秘省取其著书臣用敢以姓名闻欲望圣防下秘省索与之订义以备乙夜之观仍少加旌异以风厉天下学者幸甚谨録奏闻伏候勅防淳祐二年十二月日朝奉郎直焕章阁权知温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赵汝腾奏三年正月初六日奉圣防下秘书省宣入十八日奉圣防降付尚书省送检正都司

都司拟上

照得温州布衣王与之皓首穷经其书满家若周礼订义最为精粹与之守志厉行无求于世今秘省取其书守臣上其名与献书自鬻者不同欲特补一官以示旌异四月二十六日奉圣防王与之勅授賔州文学其周礼订义付秘书省

行在秘书省牒温州

勘防本省准尚书省劄子节文秘书省备奉圣防臣僚奏乞劄令州县守宰多方询问居官及士庶之家撰述修纂未进之书备礼求之令所在州军于系省钱内支拨収买札雇人印写二本一様如法装背申赴省収藏内一本用黄帛装背祗备御前宣取右劄付本省照应施行当省今访闻得温州乐清县王与之【字次】有周礼订义【真文忠公序有刋本】请照已降圣防指挥事理疾速钱内印造或腾写各二部装背申前来祗备御前宣取须至公文牒请详牒内备坐圣防指挥疾速印造或誊写装背申勿请违滞谨牒

淳 祐 二 年 六 月 日 牒

朝奉郎秘书郎兼呉王益王府教授芦壮父奉议郎秘书郎兼宗学博士陈晋接

奉议郎秘书丞兼权枢宻院检详诸房文字焦炳炎︵字位过密 无法显示︶   曽宏迪

秘      书       监 阙

温州

近准秘书省牒访闻本州乐清县王与之字次周礼订义印写各二本内一本用黄帛装背祗备御前宣取事所准指挥本州继即遵禀关所属印写到乐清县王与之周礼订义计五十册写本三十册用黄帛装背作二盝今专差兵士潘阜赍见到合具申闻者右谨具申秘书省伏乞照防谨状

淳 祐 二 年 十 一 月 日

承 直 郎 温 州 军 事 推 官 施洽状承 直 郎 温 州 军 事 判 官 周梦承务郎特添差通判温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赵与薇朝奉郎通判温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赵贲夫朝奉郎直焕章阁权知温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赵汝腾

猜你喜欢
  卷六·佚名
  第十二章 3·辜鸿铭
  第九章 3·辜鸿铭
  卷五十九·程川
  卷一百七十二·山井鼎
  卷三十八·佚名
  尚书七篇解义卷一·李光地
  卷十六·吕本中
  卷十二·敖继公
  卷之十五·邵经邦
  禅苑瑶林注卷上·志明
  卷第十·智旭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十四·佚名
  卷第二十一·佚名
  佛说内身观章句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一十一·彭定求

        卷511_1 【洛阳感寓】张祜   扰扰都城晓四开,不关名利也尘埃。千门甲第身遥入,   万里铭旌死后来。洛水暮烟横莽苍,邙山秋日露崔嵬。   须知此事堪为镜,莫遣黄金漫作堆。   卷511_2 【从军行】张祜  

  • 张淑芳·唐圭璋

      淑芳,西湖樵家女,贾似道匿为妾,后自度为尼。   更漏子   秋   墨痕香,红蜡泪。点点愁人离思。桐叶落,蓼花残。雁声天外寒。   五云岭,九溪坞。待到秋来更苦。风淅淅,水淙淙。不教蓬径通。   满路花   冬  

  • 第五出 奸谋·陆采

    【番卜算】〔净上〕名位庙堂尊。掌握乾坤运。鹍鹏奋翼逞风云。不奈乌鸢哂。〔笑介〕自家不是别人。卢丞相的便是。幸然遭际圣明。端的恩宠无二。一味甜言。直教天子点头。半腔歹意。惊得百官心碎。断公事只逞私心。

  • 第四折·白朴

    (旦、生同上,旦云)梅香,将酒果来,与秀才饯行。(做把盏科)(旦云)今日得成佳配,妾身不敢久留,当以功名为念,进取为心。以君之才,必有台辅之任。若到京师,早登科第,当速反征辕也。(生云)我这一去,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请

  • 列传第三十五 王导(子悦 恬 洽 协 劭 荟 洽子殉 珉 劭子谧)·房玄龄

    王导,字茂弘,光禄大夫览之孙也。父裁,镇军司马。导少有风鉴,识量清远。年十四,陈留高士张公见而奇之,谓其从兄敦曰:“此儿容貌志气,将相之器也。”初袭祖爵即丘子。司空刘实寻引为东阁祭酒,迁秘书郎、太子舍人、尚书郎,并不行。

  • 卷五十四 志二十九·赵尔巽

      ◎地理一   有清崛起东方,历世五六。太祖、太宗力征经营,奄有东土,首定哈达、辉发、乌拉、叶赫及宁古塔诸地,于是旧藩札萨克二十五部五十一旗悉入版图。世祖入关翦寇,定鼎燕都,悉有中国一十八省之地,统御九有,以定一尊

  • 第三七八谕同治七年四月九日一二二○九--一九·佚名

    淡水分府严,对九芎林等五庄庄正给发谕戳署淡水总捕分府严为给发谕戳,以专责成事。本年二月二十八日,据竹北一保九芎林庄彭上岐、下山庄许本立、树杞林庄彭德贵、六张犁庄邱云开、五和庄罗廷英禀称:总

  • 六六七 谕着德保同办《音韵述微》·佚名

    六六七 谕着德保同办《音韵述微》乾隆四十四年十二月初十日乾隆四十四年十二月初十日奉旨:《音韵述微》着派德保同办。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 109.王濬楼船破吴·林汉达

    司马昭灭了蜀汉之后,还没有来得及攻东吴,就病死了。他的儿子司马炎把挂名的魏元帝曹奂废了,自己做了皇帝,建立了晋朝,这就是晋武帝。从公元265年到316年,晋朝的国都在洛阳,历史上把这个朝代称为西晋。西晋建立的时候,三国中唯

  • 卷三 五性三·孙星衍

    《御览》四百十九引《尚书大传》子张曰:“仁者何乐于山也?”孔子曰:“夫山者,{艹忌}然高,{艹忌}然高则何乐焉?山,草木生焉,鸟兽蕃焉,财 用殖焉。生财用而无私,为四方皆伐焉,每无私予焉。出云风,以通乎天地之间,阴阳和合,雨露之泽,万

  • 四书賸言卷三·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论语君子务本本字不作始字解此如大学物有本末不是事有终始子夏之门人小子章抑末也本之则亡不是先传后倦有始有卒葢本末是体叚始终先后是功次截然不同若谓始即是本则始立道生物有终始抑末也始之则亡

  • 变化品第七·佚名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如来何故授阿罗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何故复说无般涅槃法众生得成佛道。又何故说从初得佛至般涅槃於其中间不说一字。又言如来常在於定无觉无观。又言佛事皆是化作。又言诸识刹那变

  • 宗镜录卷第九十八·延寿

    志公和尚偈云。顿悟心原开宝藏。隐显灵踪现真相。独行独坐常巍巍。百亿化身无数量。纵令幅塞满虚空。看时不见微尘相。可笑物空无比况。口吐明珠光晃晃。寻常见说不思议。一语标宗言下当。庞居士颂云。万法从心起。心

  • 序·丈雪通醉

    無聰明而讀儒書,知儒書之難;有聰明而讀佛書,知佛書之難,教外別傳之佛書之尤難。所以西來宗旨,不立語言文字,語言文字俱屬筌蹄,終非魚兔,末法流失,承言滯句,認影迷頭,幾令一花萎落,五葉紛飛。丈和尚婆心太切,徹困為人,龍象充庭,香花滿

  • 女丹十则·陈撄宁

    女子修行,与男子有别,男子阳从下泄,女子阳从上升。男子体刚,女子体柔,男子常保守丹田之阳精,不使外泄,积之既久,用身中真火锻炼,使精化为气,气化为神,神化为虚,而证道矣。

  • 非梦记·苏曼殊

    短篇小说。苏曼殊著。刊于1917年12月出版的《小说大观》第十二集,文明书局、中华书局发行。作于1916年。写青年海琴的一段恋爱悲剧。海琴随画师汪玄度学习绘画,与其女薇香志同道合,相互爱慕。画师正拟为他俩定亲时,海琴

  • 大亚洲主义·孙中山

    “大亚洲主义”(The Great Asianism或Pan—Asianism),是孙中山先生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11月28日应邀向日本神户高等女子学校演讲“大亚洲主义”的专题学术演讲。其精义为:我们讲“大亚洲主义”,以王道为基础,是为打不平

  • 瑞州洞山良价禅师语录·圆信

    禅宗语录。明圆信、郭凝之编集。良价(807—869),唐代禅宗僧人,曹洞宗创始人之一。本书是其语录的汇编。原书无序跋,故编集情况不明。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及《大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