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玉山纪游

一卷。元顾瑛(1310—1369)纪游唱和之作,明袁华厘定成帙。顾瑛字仲瑛,号金粟道人,昆山(今属江苏)人。集中所游,自昆山以外,有天平山、灵岩山、虎丘、西湖、吴江、锡山、上方山、观音山,亦有远在数百里以外者,总题曰“玉山”。游者以顾瑛为主,并非一人;游非一地,而往来聚会悉归“玉山堂”。每游必有诗,每诗必有小序,以志岁月。与顾瑛游者,除袁华之外,有会稽杨维桢,遂昌郑元裕,吴兴郯韶、沈明远,南康于立,天台陈基,淮南张渥,嘉兴瞿智,吴中周砥、释良琦,昆山陆仁等,皆一时风雅胜流之士;还有里贯、事迹不详之顾佐、冯郁、王濡之三人,以其侪偶推之,亦非俗士。本书所收不及《玉山名胜集》、《草堂雅集》之富,然山水清音、琴樽佳兴,一时文采风流,尤可重见。袁华后已入明,《四库》依其诗皆作于至正年间及其编此集时间为由,而将此书列诸元代。此书有四库本。

《玉山纪游》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玉山纪游

猜你喜欢
  清苑斋诗集·赵师秀
  岛噫诗·卢若腾
  光宣诗坛点将录·汪国垣
  涉斋集·许及之
  录鬼簿·钟嗣成
  宫词一百首·王建
  山神庙裴度还带·关汉卿
  参寥子集·道潜
  竹斋诗集·裘万顷
  诗辩坻·毛先舒
  十朝诗乘·郭则沄
  西楼记·袁于令
  明诗平论二集·朱隗
  香宇诗谈·田艺蘅
  海门张仲村乐堂·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三十八·彭定求

        卷238_1 【送集贤崔八叔承恩括图书】钱起   雨露满儒服,天心知子虚。还劳五经笥,更访百家书。   赠别倾文苑,光华比使车。晚云随客散,寒树出关疏。   相见应朝夕,归期在玉除。   卷238_2 【送张五员外东

  • 词选序·黄昇

    古乐府不作,而后长短句出焉。我朝巨公胜士,娱戏文章,亦多及此,然散在诸集,未易遍窥。玉林此选,博观约取,发妙音于众乐并奏之际,出至珍于万宝毕陈之中,使人得一编,则可以尽见同家之奇,厥功不亦茂乎。玉林早弃科举,雅意读书,间以吟泳

  • 列传第十八 周弘正弟弘直 弘直子确 袁宪·姚思廉

    周弘正,字思行,汝南安城人,晋光禄大夫顗之九世孙也。祖颙,齐中书侍郎,领着作。父宝始,梁司徒祭酒。弘正幼孤,及弟弘让、弘直,俱为伯父侍中护军舍所养。年十岁,通《老子》、《周易》,舍每与谈论,辄异之,曰:“观汝神情颖晤,清理警发,后

  • 提要·范祖禹

    【臣】等谨案唐鉴二十四卷宋范祖禹撰祖禹字纯甫华阳人嘉祐八年进士厯官龙图阁学士出知陜州治平中司马光奉诏编辑通鉴祖禹为编修官分掌唐史以其所自得者着成此书上自髙祖下迄昭宣撮取大纲系以论断为卷十二元祐初为著作

  • 历代名贤确论卷三·佚名

    二帝通论尧舜之德【张谓 温公 范文正公 刘执中 颍滨 东坡 荆公】尧舜之德张谓曰尧有天下七十载将逊于位久难其人伯支许由全其节而固让羲仲和叔审其才而固辞帝德合于天天命归于帝帝尽善也我其试哉由是宾于四门纳

  • 史记集解卷一百九·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一百九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里徙成纪广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撃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广从弟李蔡亦

  • 若干惠传·令狐德棻

    若干惠字惠保,代郡武川人。他的祖辈与魏氏同时崛起,以帝王姓氏为姓。父亲树利周,曾随魏国广阳王元深征讨葛荣,战死沙场,赠授冀州刺史。若干惠二十岁时,随尔朱荣征战,平定黄河以北,击败元颢,以战功授中坚将军。又以别将身份随贺

  • 魏征传·刘昫

    魏征字玄成,巨鹿曲城人。父亲魏长贤,任北齐屯留县令。魏征幼年丧父,家境贫寒,穷困失意却有远大志向,不从事谋生的职业,出家当了道士。他喜爱读书,能融会贯通,见天下越来越乱,特别留意先秦纵横家的学说。大业末年,武阳郡郡丞元宝

  • 袁天纲传·欧阳修

    袁天纲,益州成都人。隋时任盐官令。在洛阳,与杜淹、王王圭、韦挺交游。天纲对杜淹说“:公鼻子两边直至耳朵饱满宽广,将来会以文章闻名。”说王王圭:“朝中法令制成后,天地相临,不出十年将官至五品。”说韦挺:“面如虎,将以武功

  • 李沆传·脱脱

    李沆,字太初,氵名州肥乡人。他的曾祖叫李丰,任泰陵县令。他的祖父叫李滔,任氵名州团练判官。他的父亲叫李炳,跟随邢州主帅薛怀让,征召为观察支使。薛怀让调同州任职,李炳又跟随他任管书记,历任..州、凤翔判官,升任殿中侍御史、

  • ●皇朝通典卷五十二·佚名

    禮十二 ○禮十二 嘉二 △嘉二 御門聽政 常朝 朝位 皇帝登極 上皇太后尊號徽號 尊封太妃太嬪 冊立皇后 冊封妃嬪一 ·御門聽政 (臣)等謹按國初定制每日聽政必御正門九卿科道各員齊集啟奏以為常典至雍正初始定御門之制凡

  • 175.冲天大将军黄巢·林汉达

    唐朝末期,经过藩镇混战、宦官专权和朝廷官员中的朋党争吵,朝政越来越混乱。唐宣宗算是一个比较精明的皇帝,也并没有能改变这个局面。到了唐宣宗死后,先后接替皇位的唐懿宗李漼、僖宗李儇(xuān),一味寻欢作乐,追求奢侈糜烂的

  • 卷七圣贤篇·杨时

    或问:圣人有过乎?子曰:圣人而有过,则不足以为圣人矣。曰:夫子学《易》,而后无大过者,何谓也?子曰:非是之谓也。犹删《诗》定《书》正《乐》之意也。自期年至于五十,然后乃赞《易》,则《易》道之过鲜矣。曰:《易》亦有过乎?曰:如《八

  • 卷首十二·严虞惇

    钦定四库全书 读诗质疑卷首十二 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 三家遗说 关关雎鸠诗人言雎鸠贞洁以声相求必於河之洲隐蔽无人之处故人君动静退朝入於私宫后妃御见去留有度应门撃柝鼓人上堂今内倾於色贤人见其萌故咏关雎说淑女

  • 第六 忤合 3·王诩

    【原文】古之善背向者,乃协四海,包诸侯,忤合①之地而化转之,然后求合。故伊尹②五就汤,五就桀,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汤;吕尚③三就文王,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文王。此知天命之箝④,故归之不疑也。【注释】①忤合:逆合。《

  • 指月录卷之六·瞿汝稷

    旁出法嗣 ▲僧那禅师姓马氏。少而神隽。年二十一。讲礼易于东海。听者如市。一遇二祖。遂投出家。自是手不执笔。尽弃世典。惟一衣一钵。一坐一食。奉头陀行。后谓门人慧满曰。祖师心印。非专苦行。但助道耳。若契本

  • 卷第三十八·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三十八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第八门第十子摄颂说涅槃之余尔时。拘尸那城有出家外道。名曰善贤(梵云苏跋陀罗)年百二十形容衰朽。俱尸那城所有壮士。于善贤处悉生恭敬。尊重供养如阿罗汉。

  • 痰疬法门·李子毅

    清·李子毅撰。子毅字庆申,楚北斩水人,是书首列痰疬总论。大致谓轻微易治者,痰子也,迟重难愈者瘰疬也。次述痰疬鉴别法,外治法门,内治法门,禁用须知。如灯火,禁戒须知。如饮食、服药,宜忌物品。痰疬医案,末附杨梅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