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肯綮录

○俚俗字义

《归田记》云:“京师食店卖酸馅者,皆大牌榜于衢路,而俚俗昧于字法,转酸从食,馅从舀。有滑稽子曰:‘彼家所卖□(音俊)舀不知为何物也。’”以余观之,《山谷法帖》见于世者皆作酸。饣兼,《韵略》上声,《集韵》与陷同音,在去声。注云:“饼中馅也。”《篇韵》皆无馅字,不知欧阳公从何得也。《俚方言》云:关东西谓甑为□(音辇),或曰鬻(音岑),或谓之酢馅。而《唐韵》□(音谳)鬻(音寻)与《方言》所音已不同矣。岂特此也,今士大夫因循相承,信笔而书,极为未允。因从陆法言《唐韵》摘世间所常用者,以示儿曹于后。

谓人发乱曰{髟□}松(音蓬松)。惺惚(耳慧也)。膀肛(音庞缸,肥大也)。欹(以箸取物曰欹,音羁)。□兹嗟(嗟叹声)。锁钅需(锁牡曰钅需,钅需音须)。匾梯(物之薄者曰匾梯,音梯)。<立鬲>斜(物之不正曰<立鬲>斜,音呙)。闯门(角于门曰闯门,《国语》曰闯门而与之言)。颊(颐下曰颊)。叉(以拳加物曰皆反)。<疒乖>(恶疮曰<疒乖>)。□累□崔(以貌丑曰□累□崔,上力怀切,下二怀切)。挫(久坐曰挫,音挫)。<疒>(音酸)。手足麻痹曰疒(音□耳)。香有<香戋>香(音戋)。举物曰扌建(音虔)。头凹曰<幽页>(于交切)。目深曰□(同上音)。而不平曰□幼(同上音)。声杂曰唧嘈(音即糟)。齿不齐曰{佐齿}跌(上音蹉)。以肩负物曰佗(音陀)。取棋子曰{般手}棋(音婆)。身短曰矬(昨禾切)。锹曰钅吴锹(钅吴音华)。一斗曰一匚(音方)。人面色紫曰糖(音唐)。怒目视人曰□黾盯(音盲枨)。不善人曰狞恶(上乃庚切)。脚细曰□令□丁(音零丁)。触突人曰扌亭触(扌亭枨同音枨)。小儿衣曰绷衤席(下慈夜切)。铁臭曰钅生。鱼臭曰□生(音星)。使性曰合刂利(上音婺)。疼曰<疒滕>(音形)。不定曰尤豫(上音由)。呼鸡曰竹竹(音竹)。饭不中曰搜(音搜)。目深曰眍□尧(音鸥抠)。系物桩曰扌□(音沈)。不洁曰腌□赞(腌匝平声)。衣弊曰褴衫(音三),又曰褴褛(音缕)。汤中瀹肉曰寻(音寻)。称量曰<占攴>(上丁兼反)。尘起曰□奉□翁(上蒲蠓切,下乌孔切)。不肖曰亻□<穴辱>,或作□茸,或作□<毛茸>(并音塔冗),粗而不媚曰亻□亻□(上武当切,下音讲)。屈曲曰<骨凡><骨皮>(音委避)。姜好曰茈姜(上音子)。齿伤于酸曰<齿所>(音楚)。五采鲜明日<齿□><齿□>(音楚)。饱声曰唉(哀上声)。物下重曰□□(上音蕾,下都罪切)。鱼败曰馁(音□)。发美曰{髟采}(音采)。缝衣曰纟急(音隐)。口吃曰蹇(音蹇)。生产曰解免(音免)。圆曰<员页>(音混)。草束曰捆(音衮)。皮起曰茧(音茧)。火烧物曰燎(音了)。羞惭曰亻麽忄罗(上音么,下来可切)。人丑曰□□<者鬼>(昌者切)。不谨愿曰□搓(上力免切,下除瓦切)。瘦曰瘦<疒省>(音省)。以水和面曰溲(疏有切)。行不正曰□龙踵(上良用切,下丑用切)。点笔曰□笔(音姊)。软物而不断曰韧(音刃)。器破未离有痕曰璺(音问)。疮肿曰□欣(音□欣)。染蓝曰殿,亦作淀(音殿)。好儿曰俏醋(上音峭)。船不稳曰□少(音钞)。狠强曰拗(音□幼)。米不佳曰<差皮>(与糙同)。蛇退皮曰蜕(音唾)。横木曰杩(音骂)。浊曰泱氵囊(上音盎,下怒浪切)。酒曰泼□黄(下去声)。挑灯杖曰□(忝去声)。不平曰{坫瓦}(音奠)。弃物曰揞(于陷反)。农具曰碌碡(音六轴)。不伸曰<走□>□(上居六反,下音缩),<鹿瓦>砖(音鹿□专)。骂人曰亻答窒(音扎窒)。舂米曰伐(音伐)。舟不稳曰□兀(音兀)。低头曰圣(音窟)。去水曰<舌斗>(音豁)。垢曰垢□介(音戛)。

○签美误

今人多不识□□美字,直写作签,士大夫亦如此。一云脸字。

○梅雨

今人谓梅雨,梁元帝《纂要》云:梅熟而雨曰梅雨。《风俗占》曰:芒种日谓之入梅,夏至日午后为出梅,梅尽时号曰时雨,合共三十日。

○伯夷、叔齐名字

孔毅夫云:“伯夷、叔齐姓墨。伯夷名允,字公信;叔齐名智,字公达,孤竹君之子也。夷、齐,谥也。”见《论语疏引》、《春秋少阳篇》,世多不知,故特拈出。但《春秋少阳》之书,今人罕见,而《孔丛子注》并孤竹君出之曰“伯夷、叔齐,孤竹君墨台初二子”,毅夫不载也。“台”当读为“胎”。

○筠为竹

《礼记》云:“松柏有心,竹箭有筠。”《篇韵》皆解“筠”字为竹皮之美质。今人直指筠为竹,不可也。

○圣节香钱

今圣节道场,三省察院作两日开启满散,盖始于五代也。广顺中,刺史臣僚遇圣节,止于寺观起道场,中书门下与百官、枢密院诸司使副各共设斋前,此道场皆是率醵。则今都下命官出香钱,其犹当时率醵乎?

○万俟音墨其

今有万俟姓墨其,字同音非,点画有异也。北齐已有,特进万俟普矣。

○九方皋

《唐韵》云:“九方甄,秦穆公时人,善相马。”一名皋,《列子》乃云:“秦穆公时,九方皋善相马也。”九,姓也。方皋,名也。甄音因。

○孟子字

西汉《艺文志》:“孟轲字子车。”《孔丛子》亦云。而《唐韵》:轲,口个切,□轲,不遇也。孟子居贫□轲,字子居。□、轲皆去声。

○晋宋前南方鹅贵

今自淮而北,极难得鹅。南渡以来,虏人奉使必载之以归。予谓晋宋以前虽南方亦不多得,以武陵王之手自割炙,刘毅谓庾悦曰:“自今年未得子鹅,岂能残炙见惠?”庾不答,至为死仇。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王右军求市不得,至携亲友命驾就观。又为道士写五千言而易鹅,则知当时亦难得见也。唐时价每只犹二三千。

○震灵丹

大丹药中有所谓震灵丹者,前辈多强为解说。按《唐韵》:“返魂树在西海中聚窟洲上,有花叶,香闻数百里,状如枫香。煎其汁可以为丸,死尸在地,闻气乃活。亦名反生香,又名却死香。其丸为震灵丸。”出《十洲记》。则是贵其药,假借其名耳。

○涕□

《五经文字》云:“涕音体,□音替,自目出曰涕,自鼻出曰□。”今人写作鼻涕,亦只作涕,误矣。亦音夷。士大夫作字,从《五经文字》为佳。

○伊蒲塞非素馔

东汉《楚王英传》:“诏还缣,以助伊蒲塞桑门之盛馔。”注云:“伊蒲塞,即优婆塞也。”中国翻为近住,言受戒行堪僧住也。当时用梵语已可笑,后人引见,直以为素馔,尤非也。今讲僧以伊蒲塞为近住男也。

○钟馗小妹

今人家岁首贴钟馗于门。高承《纪原》引:“开元中,明皇□疾,梦二鬼,一大一小,小者□郭一足,悬一履于腰间,窃太真紫香囊,又拈玉笛吹之,颇喧扰。大者曰:‘臣武举所弃钟馗,将为陛下杀之。’遂擒小者,以右指摘其目食之。至昼觉而疾愈,遂命吴生如梦图之。”至今人画者,往往如此,所谓始于此也。沈存中《笔谈》乃谓不知起自何时。皇□中,金陵发一冢,有石志,乃朱宗悫母郑夫人,云有妹钟馗,便谓钟馗之设亦远,且明皇病中之梦何足凭信。郑夫人之妹偶然有此名耳,未必便为擒鬼者。今人家举动相效,何止此一事,但今人画钟馗,又画一女子于旁,谓之钟馗小妹,其讹至此。

○□木漱书

余顷在萧山时,地近武林一族人家,好养鹰。一日,有中贵人以百余千买一鹰去。尝见其几间有书一帙,上题“□木漱”二字。初不晓,取视之,则皆饲鹰□之语,字书纸籍极皆如法。间其所从来,则曰:“吾父顷在北司,诸阉往来甚厚,以此见遗。”且曰:“饲养法皆可用也。”尝以二字遍询相知,莫有知者。而“□木”字《篇韵》皆所不载,疑其误书,或俗子命字。后见沈存中《笔谈》载养鹰□者,其类相语谓之□木漱(□木,以麦切)。《三馆书目》有《□木漱书》三卷,皆养鹰□法及医疗之术。始知读书不广不可妄有诋訾也。但此书三卷,言多鄙猥,窃其名尔,或附益近事也(□木,一作以陆切)。

○燕脂

王睿《炙毂子》:“燕脂,本阏氏夫人所造,以红花为之,中国呼为红蓝。”《本草》亦作“燕脂”,惟《集韵》作堙<赤皮>。今人所写不一,惟从《本草》,庶易识而有据。

○客作

今人指佣工之人为“客作”,三国时已有此语。焦光饥则出为人客作,饱食而已。

○紫姑伸狱

常州酒官郑思永为予言:岳飞死之明年,因元夕会饮,有失器皿库数事,相与请紫姑神卜之。方焚香,箕已重不可举,忽大书曰:“辛苦提兵十二秋,功多过少末为仇。主恩未报遭谗谤,幽壤含悲ウ点头。”其后乃书飞押字也。库官辈识之,初不知飞坐狱,及死于除夜也,泣而祷曰:“观押字乃是相公押字,相公别无可否?”自是不复再书。又明年,军人有来临安请衣粮者,茶肆中偶与人言,遂为逻事者所捕,以送棘寺。穷究其狱,库官并吏辈数人皆追逮流窜焉。思永时为棘寺推官。

○火骨成灰

萧山县有百姓项十五者,沉酣于酒,朝夕未尝醒,未满四十而死。其俗尚火化,化讫收其骨殖,皆成灰,不可拾。或云酒所致也。

○长物(长作去声)

今人谓什物冗杂曰冗长(去声)。按《集韵》:“长,条也。”王恭曰:“吾平生无长物。”东汉威宗诏已有此语,云:“其舆服制度有逾侈长饰者,皆宜省损。”亦作去声,皆本于左氏也。

○元二

今人凡作两字,多止写上一字,其下一字作两点,非也,合作二字。《东汉?邓隙传》:“时遭元二之灾。”今赵明诚《金石录》载《石门颂》,有“中遭元二,西戎虐残,桥梁断绝”之语,若读为元元,则不成文意。

○井干

干,井垣也。字本作韩,古书多作干,而音韩也。

○纟玄当作弦

《五经文字》琴瑟之弦皆从弓。作纟玄者,非。

○抨棋

奕棋谓之抨棋。抨,普耕切,弹也,其字从手。韦洪嗣《博奕论》云:“所志不出一枰之上,所豫不过方{□卦}之间。”枰,音平,博局也,其字从木。二字颇相乱,因出之。洪嗣又云:“枯棋三百。”李善引邯郸淳《艺经注》云:“棋局纵横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白黑棋子各一百五十枚。”今之棋局十九道,合三百六十一道,三百子不足用矣。则知古之棋局与今不同也。

○他字恙字乃虫义

他,《说文》曰虫也。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犹言无恙也。恙,小虫,亦蛇屑。今人用无他之语,承误也。

○九拜

拜字,古拜。《周礼》大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今人但用稽首或顿首,余不闻也。

○三老五更

“三老五更”已见《礼经》,解释独不明,《汉?明帝纪》注谓:“‘三老’知天、地、人事者,‘五更’知五行更代事者。”明帝诏三老李躬年耆学明。前辈以更字作“叟”字,笔误,至今“嫂”字亦有作“更”者,大不然也。

○香薷

药有所谓香薷者,“薷”字不见于《篇韵》,独《本草》音柔。今人多不识此字,北人呼为香茸,南人呼为香莸,其实皆音讹耳。刘延世为孙君作谈圃,其说甚□缕,医家亦多不识。

○玉龙膏

今面油谓之玉龙膏,《文昌杂录》言:“宋朝太宗皇帝始合此药,以白玉□皮龙团合子贮之,因以名之。”

○赵清真高士入冥

赵清真先生者,有道之士也,能入冥间观世间所谓地狱者,往往引入观之。苏子由尝谓清真曰:“某能往乎?”先生曰:“他人则可,公不可也。”再三诘之,乃言公此去大有官职,若见之则无复肯仕宦矣。其间大半为官员僧道四民,盖官员则恃势凌人,贪冒不忠孝,僧道四民亦然。僧道忌受用过当,不持五戒耳。

○东坡易箦

东坡建中靖国初寓居毗陵,无何以疾请老。疾革,一日折简钱世雄济明云:“昨日齿中出血,如蚯蚓状无数,盖是热毒,根深不浅,即今诸药尽,惟取人参、茯苓、麦门冬瀹汤,渴即饮之。《庄子》云:‘在宥天下,未闻治天下也。’三物可谓在宥矣。而此不愈,则天也。”又径山长老惟琳来问疾,乞偈答曰:“□□与君子,各已三万日,一日一千偈,电往那能诘。大患缘有身,无身即无疾,平生笑什么,神咒真浪出。”琳问神咒事,索笔书:“昔鸠摩罗什病亟出西域,神咒三番令弟子诵以免难,虽不及事,而终并出。”一帖云:“某岭海万里不死,归宿田里,有不起之忧,非命也耶?但死生亦细故耳。为佛法为众生自重。”盖绝笔于此。后二日,殆将属纩,闻根先惟琳叩耳大声曰:“端明宜勿忘西方。”先生曰:“西方不无,但个里着力不得。”钱济明云:“先生平时践履至此,更须着力。”曰着力,即差语。绝而逝。

○衡字从角

衡字,从角,见《玉篇》,角字,门,非鱼也。今人往往不识。

○撰与择通

择日为撰日,《刘中山集》屡用之。撰字通见《集韵》,如有用撰述字则用讠巽字。

○就馆

今士人就馆聚徒,皆谓之就馆,亦语忌也。按《元后传》:“张美人尝任身就馆。”今吴正仲《漫堂随笔》载:“王介甫对上曰:‘是时后宫方有二人就馆也。’”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九·李延寿
  卷五·张预
  卷十五·李心传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七十八·乾隆
  宦游纪(3)·张瀚
  卷之四百三十三·佚名
  卷之八·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二十五·佚名
  卷之九百三十六·佚名
  卷之一百十五·佚名
  卷之七·佚名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巻九·刘时举
  十二 巡抚安徽陈汝器奏销江宁织造支过俸饷文册·佚名
  目录·宇文懋昭
  同治三年五月廿五日·曾国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范梦龙·唐圭璋

      临江仙   成都西园   试问前村深雪里,小梅未放云英。阳和先到锦官城。南枝初破粉,东阁有馀清。   人在高楼横怨管,寄将陇客新声。西园下晚看飞琼。春风催结子,金鼎待调羹。

  • 第三折·佚名

    (正末扮急脚上,开)小人姓李名能,□州人氏。生前时曾跟磁州崔相公,相公死之后为神,封为府君,取小人做个急脚鬼。今日蒙神旨,差送孝子张屠孩儿还家。我相公的圣佑与做勾当的灵报。(诗曰)守分休贪不义财,命中合有自然来。若将巧

  • 寄怀实秋·闻一多

    泪绳捆住的红烛 已被海风吹熄了; 跟着有一缕犹疑的轻烟, 左顾右盼, 不知往那里去好。 啊!解体的灵魂哟! 失路底悲哀哟!在黑暗底严城里, 恐怖方施行他的高压政策: 诗人底尸肉在那里仓皇着, 仿佛一只丧家之犬呢。 莲蕊间酣睡着的

  • 卷三百五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五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七十五 林志【字尚默三山人】 题郑骢马小景 素练泻碧落初日开华容朝回忽矫首如对香炉峰镜览心以化天游趣应同恍然宴坐顷白简遥生风习静窥道妙颐神混

  • 11、私会·蒲松龄

    长命上云自从江城去后,不觉一年有余,省担多少惊恐,省受多少恶气;但苦于闺中冷落,好闷人也!知心朋友惟有王子雅,闷时只去访他,叙几句闲话。今日饭后无事,不免再去走走。 [耍孩儿]千伶俐百样娇,怎么性儿那样娇?这般凶恶谁能招?原

  • 卷七十一·毕沅

      ◎宋纪七十一 ∷起旃蒙单阏正月,尽柔兆执徐十二月,凡二年。   ○神宗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   熙宁八年辽太康元年   春,正月,乙未,辽主如混同江。   庚子,蔡挺罢。挺奏事殿中,疾作而仆

  • 卷五十三·宋·蒋一葵

    【黄庭坚】 〔字鲁直。尝游皖山谷寺石牛洞,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汉时,广陵有老翁钓于涪水,自号涪翁,山谷谪涪州因称涪翁。又谪黔州,寓开元寺,寺有摩围泉,因号摩围老人。陈后山云:“今代词手,惟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七十八·佚名

      嘉靖二十二年九月壬寅朔礼部进明年 大报等祀册○真人张彦頨奏抚州府民伪造文箓惑众取财臣牒府禁止而知府曾汝檀略不施行且加毁辱 上乃夺汝檀捧仍诏巡按御史禁伪造文箓者○鲁府护卫百户方世臣尝有事被逮怨兖州府

  • 卷之一百三十六终·佚名

    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七成化十一年春正月辛亥朔 上诣奉先殿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天下朝觐官四夷朝使行庆贺礼 皇太后 皇后俱免命妇朝贺○壬子文武群臣朝亲王于奉天门东廊○太监黄赐传奉

  • 卷十五·曾巩

    钦定四库全书 隆平集卷十五 宋 曾巩 撰 儒学行义 尹洙字师鲁河南人天圣二年登进士第积官至右司谏进起居舍人直龙图阁知潞州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卒年四十七子朴构兄源字子渐亦以文学

  • 卷十三下·沈枢

    <史部,史钞类,通监总类> 钦定四库全书 通监总类卷十三下    宋 沈枢 撰刑法门 汉张释之请轻犯跸之罪 前三年释之为廷尉文帝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於是使骑捕之属廷尉释之奏当此人犯跸当罚金上怒曰

  • 六年·佚名

    (癸酉)六年大明萬曆元年春正月1月1日○朔壬午,白虹貫日。下敎求言,召成運、李恒,使乘傳上來,將問弭災之策,皆辭不至。○以災異,避正殿,減膳撤樂。○洛江絶流三日。○以具鳳齡爲執義,鄭澈爲典翰。○直提學辛應時,作勤學、愛民、親

  • 卷二·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广听録卷二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奠高山大川奠作定解然是定祭山川之典礼非安定山水之谓也史夏本纪改作定高山大川而马融作注犹曰定其差秩祀礼葢汉世相传本如是也至班氏地志仍作奠高山大川而顔师古反谓高

  • 佛本行经度宝称品第十八·马鸣

    久无央数劫,所积得善本。逮得昔所愿,先以授五人。犹如事火祠,得酥益增炽。佛炎超逾彼,光明靡不照。已出五道渊,寻便度五人。始与五沙门,德力胜五根。佛如满月现,与诸弟子俱。犹如五明星,与月俱游处。时波罗奈城,有大长者子。性

  • 频毗娑罗王诣佛供养经·佚名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为人敬仰悉来供养。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王大子群臣下至人民。悉来供养具衣被饮食床卧疾瘦医药。尔时世尊名德远闻。

  • 佛说五母子经·佚名

    吴月氏国居士支谦译  昔者有阿罗汉。在山中奉行道业。有一小儿。年始七岁。大好道法。辞母出家。求作沙弥。随大沙门。于山中学道给师所须。诵经行道时无有懈。至年八岁。得慧眼。能通视无极。耳能彻听。天上天下。

  • 天马山房遗稿·朱淛

    明代诗文别集。朱淛(字必东,一号损岩)著。为朱淛之甥张秉铎编辑,隆庆间梓刻印行。凡8卷。前有隆庆三年(1569)朱得之序。四库以此刻本为底本著录。《四库全书总目》评其集与其人说:“其诗文不事铅华,独抒怀抱。朱彝尊

  • 伐檀斋集·张元凯

    诗别集。明张元凯著。十二卷。张有“伐檀斋”,取《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檀”义,因又以为集名。卷首有万历六年(1578)王世贞序。卷末附有“伐檀集诸名家赠答诗”一卷。有旧抄本及《四库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