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十五出 题墓(南吕调庚青韵)

【虞美人】

(旦素服从人上)青山泪洒何年了,哀草孤坟绕。白杨风起纸钱荧,落日啼乌,儿女哭清明。

黄土伤心血未枯,重泉下照剑光狐。哀哀寡妇郊原泪,滴向坟边知也无?奴家未亡人杨员外之妻张氏。自从老爷殉义,归葬荒丘,两儿在此庐墓,已经三年。今日清明拜扫,你看芳草白杨,长河断岸,是好凄楚人也。

【步步娇】只见河岸沙堤无人影,野旷松楸静。三年坟草生,雨渍荒苔,水侵石径。这两个孤子呵,他朝暮倚亲灵,■帐烟火书声哽。

(小旦、贴旦扮二子上)泣血依风木,啼猿悲夜台。白云望不见,时有野禽哀。

(见介)母亲来此,想是拜扫。就此化纸!

(拜哭介)

【黄莺穿皂罗】

(旦)哀咽痛无声,苦伶仃儿未成。宦游遘祸真薄命,家缘尽罄,孤孀怎经?痛奇冤叫不的皇天应。

(合)麻衣苫块,阴风暗扃。扪松依圹,新碑未铭,素车白马谁相赠。

(小生野服二从人上)

(旦)那边有人来了。你们在此,我且回避者。纸灰化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

(下)

【二台令】

(小生)才离上谷邮亭,又到金容僻城。生死故人情,问牛眠小山旧陇。

忠义遭奇数,追游重感伤。野花迷乱冢,幽鸟逐斜阳。人去家何在?山荒草更长。十年悲反覆,一代语兴亡。下官王凤洲,因与杨椒山年兄交情深厚,患难扶持。不料严贼毒恨,祸及家君。数年来丁艰,今日奉旨起复,路过容城,要到杨年兄坟头一奠,以补执绋之缺,少伸挂剑之思。左右,你问忠臣杨爷坟在何处?

【二郎神】

(小生)空追省,傍孤村问崎岖小径。记把袂谈心闲唱咏,中流击楫,江山空志澄清。谁料回天成话柄,痛杀人心灰泪冷。何处问佳城?隔疏林白鹭沙汀。

左右,你看前面林中一座草亭,有人可问。

(丑问二子介)你这里可知道杨老爷新坟么?

(二子上)你那人,问他怎的?

(丑)是江南王老爷要来与杨老爷展墓的。

(二子)呀,原来是王凤洲年伯到了。快请拜见!

(见小生拜哭介)

(小生)不知二位年侄在此庐墓,可谓父子一门,忠孝两全,可敬可敬!叫左右,取香酒来,且奠一杯!

(拜哭介)

【集贤宾】

(小生)重重泪血难自屏,一杯遥洒荒垌,倾盖连盟情意永。又附同年之好呵,更同日看花相庆,你击邪除佞,指望把乾坤扶正。

(泣介)也是明朝大运到此。时不幸,直令把妖狐邪逞。二位年侄,近来门户如何过遣?

【啭林莺】

(小旦扮小)寒门寂寞烟火暝,从来家业如萍。石田草屋贫无剩,更颠连子母孀零。

(泣介)先君行状志铭,久要叩求,今日幸老年伯光临。高轩过荣,感挂剑春生寒冢。

(二子拜介)借高名,题碑勒碣,千载慰孤贞。

(小生扶二子起介)不劳年侄如此哀求,自是学生当为之事。但恐浅劣,不足表扬令先君大义。有此二疏,巳堪千古!就取笔砚来。

(坐写介)

【啄木鹂】

(小生)题二疏,叙死生,代写孤臣身后影。叹髫年苦学无家,甫登朝抗谏当廷。闻韶治律通虞圣,效忠殉节完天性。待题旌,须教圣主,赐谥壮幽冥。

(投笔介)墓志已完。学生入朝,还要代尊公题请,立祠赐谥,以光泉壤。

(二子拜介)

【琥珀猫儿坠】名言钟鼎,表墓写遗形。万古流馨有蔡邕,几行幽泪绕荒茔。题评,不负当年。班荆相订。

天色巳晚,不能久留。

【尾声】

(小生)炙鸡絮酒天涯迥,陌路何人重友朋?

(二子)一志弇州如风鸣!

尼父曾题季札坟,死生挂剑忆徐君。

君臣朋友原同义,不愧才人王右军!

弇州一代才人,荣辱可传千古。忠愍碑铭,皆出其手,亦足令光生泉壤矣。题墓一出,以结饭牛之盟。臣忠友义,两无负焉。

猜你喜欢
  论曲亨屯第四十·王骥德
  {英台行八声甘州}·佚名
  甲集第五之上·钱谦益
  卷十六·陈耀文
  巻下·姚合
  卷第十三·陈与义
  卷九·佚名
  卷十三·冯惟讷
  卷九·沈德潜
  卷三百八十六·曹学佺
  卷十三·文洪
  卷七百十八·佚名
  卷二百十八·佚名
  卷四十二·徐倬
  卷五·许及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甄良友·唐圭璋

      词中有“淳熙新政”云云,良友盖为宋孝宗时人。永乐大典卷九千七百六十三湖字韵有朗友岳阳楼过洞庭诗一首。   满庭芳   杲杲重光,遥山耸翠,九天秋气高明。露团仙掌,初月挂前星。帝念吾君父子,亲传授、光启中兴。生

  • 古今词话·杨湜

    (宋) 杨湜唐庄宗后唐庄宗修内苑,掘得断碑,中有字三十二曰:曾宴桃源深花草粹编作仙洞。一曲舞鸾歌粹编作清歌舞凤。长记欲别时,残月落花烟重粹编作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粹编作残月落花烟重。庄宗使乐工

  • 提要·冯舒

    (臣)等谨案诗纪匡谬一巻国朝冯舒撰舒字已苍号黙庵常熟人舒因李攀龙诗删锺惺谭元春诗归所载古诗辗转沿讹而其源总出于冯惟讷之古诗纪因作是书以纠之凡一百一十二条其中如于忽操三章为宋王令诗两头纤纤青玉玦一章为王建诗

  • 卷三百八十七·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八十七卢仝卢仝范阳人隐少室山自号玉川子徵谏议不起韩愈为河南令爱其诗厚礼之後因宿王涯第罹甘露之祸诗三卷月蚀诗新天子即位五年岁次庚寅斗柄插子律调黄钟森森

  • 罗隐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罗隐(833—909),唐著名文学家 。本名横,字 昭谏,自号江东生,新城(今浙江富阳县)人,一作余杭(今属浙江)人。少时即负盛名。但因其诗文好抨击时政,讥讽公卿 ,故十举进士不第,乃改名隐。 黄巢农民起义爆发后,他为避战乱而返归

  • 卷四十八·志第十七下·百官志四·脱脱

        ◎百官志四   ○南面下   ◇南面京官   辽有五京。上京为皇都,凡朝官、京官皆有之;余四京随宜设官,为制不一。大抵西京多边防官,南京、中京多财赋官。五京并置者,列陈之;特置者,分列于后。   三京宰

  • 卷二十三·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二十三 【起己亥晋安帝隆安三年尽庚戍晋安帝义熙六年】凡十二年 【己亥】三年【燕长乐元秦弘始元魏天兴二年凉主吕纂咸宁

  • 云蕉馆纪谈·佚名

    陈友谅初以江州为都,自称汉王,迎伪主徐寿辉以居。明年弑寿辉,遂僭大号,时至正庚子也。后又都武昌。友谅无远大之志,处兵戈间,而急于珍宝,伪将征伐必使之遍求奇宝。故善承意者,甚至发冢行劫。友谅爱姬苕华夫人善月琴,友谅出师必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七十八·佚名

    嘉靖六年七月丙子朔时享 太庙 世庙○吏科都给事中王俊民等言顷有旨令科道官互相纠劾 皇上此举诚欲综核名实以重言路今六科已去四人十三道十三道已去十人比之诸曹不为不严使有遗漏安敢缄默但耳目之官职司甚重惟 皇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五·佚名

    弘治六年五月甲子朔命辽东都司都指挥同知张钦之子凤代原职宁远卫指挥使○丙寅代府灵丘王仕土臱薨王荣顺王嫡长子母妃郭氏宣德八年生正统十一年封为长子成王十三年袭封灵丘王至是薨年六十二讣闻辍朝一日赐祭葬如制谥曰

  • 六朝通鉴博议卷六·李焘

    (宋)李焘 撰宋论臣焘曰臣尝谓宋武帝以英特之资锐意征伐之事先定巴蜀乃鸣金击鼓驱江南之众以与夷狄从事于中原义旗东举则慕容出降天戈西指则姚泓就缚中国之气至是亦以振矣故臣论六朝之君惟吴善守而武帝善攻善守故曹氏虽

  • 昌义之传·姚思廉

    昌义之,历陽乌江人。年幼时有军事方面的才干。齐朝时跟随曹虎征战,多次立下战功。曹虎任雍州刺史时,任用昌义之出补防..,出任冯翊戍主。到曹虎卸任返回,昌义之留下侍奉高祖。当时天下新乱,高祖也优待他。义师举事,高祖诏令义

  • 卷一·刘玉汝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缵绪卷一      元 刘玉汝 撰 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

  • 胜族品第三·佚名

    佛告诸比丘,尔时菩萨闻如是偈即从座起。出於自宫诣法集堂坐师子座。复有无量无边同乘同行大菩萨众。皆昇法堂坐师子座。各有六十八拘胝眷属前後围绕。菩萨将欲降生。十二年前有净居天。下阎浮地作婆罗门。说围陀论。彼

  • 八大菩萨经正文·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八大菩萨摩诃萨。其名曰妙吉祥菩萨摩诃萨。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慈氏菩萨摩诃萨。虚空藏菩萨摩

  • 敦煌坛经全文·佚名

    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一卷兼受无相戒弘法弟子法海集记1、惠能大师於大梵寺讲堂中,升高座,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授无相戒。其时座下僧尼道俗一万馀人,韶州刺史韦据及诸官僚30馀人

  • 在中日佛徒联谊会致词·太虚

    ──十七年一月在上海讲──频年尽力佛化,实感佛教有与各国联合共进之必要,而东西各国,惟日本能保存各国输入之佛学,又能融贯西洋哲学之所长。深望中、日两国,从事于佛化之共作,俾成为东方最高之文化。现在与玉居士等创办寰

  • 刻准提心要序·佚名

    一切菩萨之德不可思议况称七俱胝佛母乎一切总持之功不可测量况称陀罗尼之王乎故念准提王者速灭四重五逆持其神咒者顿生三昧智慧灭恶生善其用至矣哉予师伯长寿香法师信奉准提诵持神咒有年矣一日视予准提心要一册而谓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