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廿一折 报败

【番卜算】[老旦扮太监上]大事费蹰踌,闻报心如疚。咱家织造事他实是也。奉厂爷差驻苏州,同着毛哥等几个心腹,掌管东南兵马钱粮。只等厂爷举动,便接应共成大事。不想里边再不动手。今早忽接小帖,说圣上龙体违和,光景有些不妥。咳!若有大变,厂爷少不得乘机举事。咱们也该预先整备;万一厂爷做事不及,换了一位皇帝,定然又换一班用事的了,怎幺处?怎幺处?且请毛哥到来,与他商议。[末、贴引付冠带上]蝉声先觉动金风,同志曾知否?[末]快些通报![小生自内出介]什幺人?[末]毛老爷到。[小生]晓得。[向老禀介]毛老爷到门。[老]快请,快请![小生出请介][老迎出介]毛哥!请,请,请![同入介][揖介][老]正欲一会,毛哥来得正好。[付]左右回避![杂应俱下][坐介][付]今早小帖上说,圣体违和。李哥曾见否?[老]便是呢,只怕还不是小恙。[付]小帖也说得利害哩![老]倘有不测,只是厂爷不知可就中取事否?[付]若有举动,也在呼吸之间;倘然做事不成,这便怎幺了?[老]就是此时下手也迟了。

【剔银灯】[付]心中事,忡忡乱;朝中局,匆匆怎谋。[老]凶共吉,只在须臾候。愁只愁落入机彀。[合]堪忧,难猜暗阄,侧耳听佳音早收。[末扮家丁、杂扮塘报上]一心忙似箭,两脚走如飞。[末向付介]禀上老爷,塘报到了。[付]快唤进来![外入见,叩头介]塘报叩头。[付]起来说,皇爷怎幺了?

【赚】[外]龙驭仙游。[付]驾崩了![老]崩了便怎幺?[杂]懿旨飞传五凤楼。[付]太后什幺旨意?[杂]真天授,信王登极掌金瓯。[付]元来信王做了皇帝了。[老]厂爷呢?[杂]魏家休。[付、老急介]怎幺休起来?[杂]凤阳发遣皇陵守,东厂威权顷刻丢。[付]发遣厂爷去守皇陵?有这等事?[老]难道千岁爷就去不成?[杂]谁宽宥,连连催促难拖逗。有些掣肘,有些掣肘。[外下][老、付哭介]罢了,罢了!千岁爷没有势头了。怎幺处?怎幺处?

【剔银灯】[老]螟蛉父,霎时弄丘,干儿子,定然出丑。[付]待思想,另觅亲爹叩;怕新兴,没人收受。[合]堪羞!炎威罕侔,到今日多成浪沤。[丑扮家丁上]忙将朝中事,报与主人知。[向老介]家丁叩头。[老]你回来了幺![丑]小的打听朝内之事,七昼夜赶回来的。[老]魏老爷说发守皇陵,此话可真否?[丑]怎幺不真!魏老爷呵,

【赚】[丑]才出芦沟,二百扛金珠饱众囚。[付]都被人抢了去幺?[老]可惜,可惜![付]那时魏老爷便怎幺?[丑]忙忙走,涿州旅店把环投。[付、老惊介]千岁爷缢死了![哭介]我的爹爹阿!我的爹爹阿![付]魏老爷死了,朝廷可有祭葬幺?[老]一定又加封赠了。[丑摇手介]罪还浮,戮尸万剐无差谬。[老]府中大爷与各位小爷怎幺样了?[丑]杀尽同宗公与侯。[付]崔尚书与倪、许众老爷无恙幺?[丑]严刑扣,干儿个个将枭首。不留走狗!不留走狗![付、老哭介]罢了,罢了!他们尚然如此,我们一定走不脱了。

【剔银灯】[付]冰山倒,尽成水流;猢狲散,一人不溜。[老]怕只怕受冤人报复深仇旧,狠东林又来争斗。[合]堪愁!双双虎彪,还旧债,须教倍酬。[净扮飞骑上][直入向付介]老爷在上,飞骑叩头。[付]你来了幺,我专等你回话。[净]为有紧急事情,故此五昼夜赶至。[付]好,好,好!你说,你说!

【赚】[净]魏党都勾,旧日东林起用稠。[付]东林又做了官了?[净]活的尽皆升用。那些死的,就如周顺昌等这许多忠臣,一个个赠官祭葬,立祠建坊,封妻荫子了。[老]报得快,报得快![付]那些在厂爷门下走动的,杀的是杀了,其余不在京的,也罢了幺?[净]无遗漏,罪分七等细搜求。[付急介]我老爷不在内幺?[老急介]我是个内官,一定不相涉的![净]两位老爷呵,好名留。[付、老]在那一等呢?[净]高居一等都非后。[付、老]若是一等,是什幺罪?[净]抄没全家要砍头。[付、老]这事怎了,这事怎了!说便这样说,恐怕还未必。[净]争驰骤,须臾校尉来提究,请爷上,请爷上。[净下][付、老捶胸顿足哭介]

【掉角儿】[付、老]恨当初,自招祸尤;到今朝,照前加厚。只思量,杀尽东林;又谁知,东林依旧。反教他做忠臣,荣后胤,诵高风,传青史,千秋不朽。我们呵!衣冠禽兽,襟裾马牛,枉受了千刀重典,万年遗臭。[老]哭也没用,大家把些黄白金珠收拾好了,等待拿去砍头便了。[付]收拾也没用。

【尾声】[老]早知今日都丢手,[付]悔当初结尽冤仇。[合]羞杀了做个干儿不到头。

[[合]君子落得做君子,小人枉做了小人。[别下]

[[合]非关区区们不是,只因拜错了父亲。[别下]

魏阉失败这一大事,偏不从京中正面去写,而从苏州报败得知,一来报有先后,次序井然;二来直接表现毛一鹭等在惨败时丑态。

当时倪文焕、许显纯等有五虎五彪之号,文为虎,武为彪。

 

猜你喜欢
  卷八百三十三·彭定求
  沈钦·唐圭璋
  祖吴·唐圭璋
  孙舣·唐圭璋
  卷六·杜文澜
  卷三·黄希
  云游·徐志摩
  东山诗选卷上·葛绍体
  二集卷四·乾隆
  卷88 ·佚名
  第五歌 隔河望见野花红·刘半农
  泪雨·闻一多
  致梁实秋顾一樵·闻一多
  卷四·
  鲁逸仲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二出 期阻·孟称舜

    〔生上〕门掩春风粉画垣,佳人似住五云端。昔年刘阮天台路,面阻重山翠隐峦。小生与小姐自那日拥炉细语之后,至今无缘再得相会,这相思又索害也。我想当日啊,【步步娇】悄悄梨花空庭院,蓦遇多娇面。则见他幽香减翠钿。瘦敛愁眉

  • 第十一出 慈戒·汤显祖

    〔老旦上〕“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可怜小儿女,长自绣窗前。”几日 不到女孩儿房中,午晌去瞧他,只见情思无聊,独眠香阁。问知他在后花园回, 身子困倦。他年幼不知:凡少年女子,

  • 卷一八一 隋紀五·司马光

      起著雍執徐(戊辰),盡玄黓涒灘(壬申),凡五年。   煬皇帝大業四年(戊辰,公元六O八年)   春,正月,乙巳,詔發河北諸軍百餘萬衆穿永濟渠,引沁水南達于河,北通涿郡。丁男不供,始役婦人。   壬申,以太府卿元壽為內史令。   裴矩聞

  • 卷二百二十五 熙寧四年(辛亥,1071)·李焘

      起神宗熙寧四年七月盡其月   秋七月乙酉,彰化軍留後、安定郡王從式為保康節度使。從式遷節度使,本傳乃闕之。舊紀書此,新紀不書。   丙戌,禮院言明堂祀昊天上帝,英宗皇帝配坐;及五方帝,皇帝親獻;五人帝、五官神位,差官

  • 平定三逆方略卷二十四·佚名

    卷二十四   康熙十五年五月癸未,命巡抚韩世琦率兵赴长沙。大将军安亲王岳乐等奏:自围长沙以来,地方诸务无人办理。上命巡抚韩世琦尽率标下官兵赴长沙军前;其岳州军需,付湖南布政使安世鼎调度。   命议叙绿旗有功将士。

  • 纲目续麟卷十五·张自勋

    【甲申】中宗皇帝嗣圣元年【二月睿宗文明元年九月太后光宅元年】考异【按统系例曰簒贼谓簒位千统不及传世者注云如汉之吕后王莽唐之武后据汉吕后称制每岁首分注髙皇后吕氏某年此当分注太后武氏光宅元年后凡分注年号皆

  • 春秋别典卷十四·薛虞畿

    鲁哀公鲁人烧积泽天北风火南倚恐烧国哀公惧自将众趣救火者左右无人尽逐兽而火不救乃召问仲尼仲尼曰夫逐兽者乐而无罚救火者苦而无赏此火之所以无救也哀公曰善仲尼曰事急不及以赏救火者尽赏之则国不足以赏于人请徒行罚

  • 卷之二百四十七·佚名

    洪武二十九年九月丙辰朔修广西兴安县灵渠三十六陡其渠可溉田万顷亦可通小舟国初尝修浚之至是兵部尚书致仕唐铎以军务至其地图其状以闻且言修治深广可通官舟给军饷于是命监察御史严正直发旁县民丁修之浚渠五千余丈筑渼

  • 卷之二百二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百六十五 江宁织造曹(禺页)奏谢继承父职摺·佚名

    康熙五十二年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禺页)谨奏:恭请万岁圣安, 窃奴才包衣下贱,年幼无知,荷蒙万岁旷典殊恩,特命管理江宁织造,继承父职。又蒙天恩加授主事职衔,复奉特旨改换奴才曹(禺页)学名,隆恩异数,叠加无已,亘古未有。奴才自问何人

  • 第六章 伪满十四年 三 订立密约以后·溥仪

    早在旅顺的时候,郑孝胥就跟本庄繁谈妥了由我出任执政和他出任国务总理的条件。这件事情,郑孝胥直到本庄繁卸任前夕才让我知道。 一九三二年八月十八日,郑孝胥来到勤民楼,拿出一堆文件来对我说: “这是臣跟本应司令官办的

  • 政学录卷三·郑端

    畿辅丛书 枣强郑端辑 初任事宜 日行规则 居官立政 四事箴 十害箴 戒石铭 事上接下 清均地土 改复过割 编审均徭 征收钱粮 兑量漕米 查盘仓库

  • 卷02·陈邦瞻

    太祖建隆二年闰三月,以慕容延钊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先是,帝受禅,延钊握重兵屯真定,韩令坤领兵巡北边。帝遣使谕意,许以便宜从事,两人皆听命,乃加延钊殿前都点检,令坤亦加侍卫指挥使。至是,延钊自真定来朝,令坤亦从讨李重进还,皆罢

  • 七年·

    (辛酉)七年大明弘治十四年春正月1月1日○朔庚戌,王率百官,行望闕禮于仁政殿,賀兩大妃殿,進表裏,行會禮宴。1月3日○壬子,尹弼商、韓致亨、成俊、李克均啓:「河叔溥有才行,國耳忘家,持己以正。又處兄弟之間,凡人所不及者多,而今以年

  • 十九年·佚名

    (己卯)十九年清嘉慶二十四年春正月1月1日○甲午朔,詣昌德宮璿源殿,行正朝茶禮,王世子衛內隨詣。○召對。○別講。○頒賜老人別歲饌,仍命存問,年例也。1月2日○乙未,應資老人下批,百歲者四十人。1月7日○庚子,詣太廟展拜。○別講

  • 卷七八·邱濬

    ▲一道德以同俗 《易》象曰: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 程頤曰:“火與天同,故為同人之義。君子觀同人之象而以類族辨物,各以其類族辨物之同異也。若君子小人之黨、善惡是非之理、物情之離合、事理

  • 卷四 丧礼·颜元

    初终疾病,迁居正寝,【凡疾病,迁居正寝,内外安静,以俟气绝。男子不绝于妇人之手,妇人不绝于男子之手。补注:迁居正寝者,惟家主为然。】既绝乃哭。【疾病,谓疾甚时也。近世孙宣公,讳奭,临薨迁于外寝,盖君子谨终,不得不尔也。○以上温

  • 昌吉县呼图壁乡土志·佚名

    清不著撰人名氏。书名全称应该叫“昌吉县呼图壁县丞乡土志”。书当成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前后。行政上,呼图壁县丞(呼图壁分县)隶属于新疆省迪化府昌吉县管辖,全称:“新疆省迪化府昌吉县呼图壁县丞(或呼图壁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