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府判畛

畛字季野,都中之子,官至成都路判官。至正间,与弟畦流寓吴中,与陈叔方、郑明德并以文行着于时。 

早春十咏 

自遣二首 

放慵 

晚思 

○早春十咏 

春日流□熙,朱光射屋角。晶荧动几案,焜耀穿帘幕。淑气袭人温,轻寒侧衣薄。晴窗坐对久,盎背真意乐。 

东风生庭隅,拂拂翻衣浪。仁及红绽柯,德布绿回望。芳情达金闺,诵声递书幌。池塘溢波澜,柔条欣骀荡。 

江梅独清高,不与花争发。自是冰雪姿,岂受铅华夺。故来风雪底,玉人相蹙頞。照水昏黄时,孤标更超越。 

依依垂杨柳,青眼窥阳春。年年邮亭路,攀折送行人。临风搴翠缕,映日镕黄金。如何不自持,飘扬逐芳尘。 

蹁蹮先春雀,风暖喧晴檐。惊人鲜得食,阚阶无停瞻。不趋太仓中,小腹恣属厌。高秋寒露下,大水须深潜。 

春流溢芳塘,倒影开天镜。漪漪绿生涟,漾漾玉澄莹。闲鸥可寻盟,游鱼乐行泳。清斯清濯缨,鉴心鉴其定。 

鲜鲜墙根草,春染千堆蓝。光凌青袍色,梦入新诗谭。□马思塞北,阳乌辞江南。欣然郁吾目,生意性所L。 

提壶劝客饮,布谷催农耕。农耕困耒耜,客饮酣萧筝。劳逸分已定,废兴时改更。物生固如此,天运还循行。 

朝来睡未足,两眼□眵昏。春事已烂熳,我怀独□浑。骥尾不可附,虎舌谁能扪。芳尘困涸辙,北溟思鲸鲲。 

天公妙莫测,百卉巧剪裁。朱朱与白白,脂粉如匀腮。泽沾无遗物,烧却绿回荄。痼阴少成实,涉山良乏材。 

○自遣二首 

江湖肆鲸鳣,沟□难容身。人情不千日,世事有两心。朝暮有显晦,日月常升沈。天道我欲问,其理幽且深。 

生成无根蔕,飘忽寄此身。顾 【眄】 【盻】 绝青眼,相交少赤心。芝兰棘溷发,泥沙玉空沈。乾坤信浩荡,沧溟千古深。 

○放慵 

愁到心常结,事过心自凉。幽忧漫成疾,慵放且何妨。笼鹤声难出,床龟息稳藏。浮生付天地,澄虑博山香。 

○晚思 

熏风向晚急,吹动一身愁。意合情终美,心离事只休。鸟冲残日度,云逐暮天流。今古无穷恨,令人早白头。 

猜你喜欢
  卷八百六十九·彭定求
  徐伸·唐圭璋
  第十二回 无佞府父女相逢 四贤村姑嫂见面·萧晶玉
  ●卷二·李调元
  第三出 训女·汤显祖
  卷三十八·白居易
  提要·佚名
  卷第一·陈与义
  卷272 ·佚名
  卷三十·陈思
  正气歌注释·文天祥
  卷十·文洪
  卷二十三·沈季友
  炙毂子诗格·王叡
  ●逍遥游·沈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序·先著

    诗之道广,而词之体轻。道广则穷天际地,体物状变,历古今作者而犹未穷。体轻则转喉庆拍,倾耳赏心而足矣。诗自三言、四言,多至九字、十二字,一韵而止,未有数不齐、体不纯者。词则字数长短参锴,比合而成之。唐以前之乐府,则诗载其

  • 辽金元诗纪事总叙·陈衍

    诗纪事之体,专采一代有本事之诗,殆古人所谓诗史也。国可亡,史不可亡,即诗不可亡,有事之诗,尤不可亡。然或以为异族而主中国,则其国之诗可听其亡。于是宋之计有功氏、清之厉鹗氏、陈田氏,有唐诗纪事、宋诗纪事、明诗纪事,而辽、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四十四·乾隆

      南北朝  【丁梁大清元年魏大统十卯三年东魏武定五年】春正月己亥朔日食  不尽如钩  梁以湘东王绎为荆州刺史  初绎为荆州有防过庐陵王续代之以状闻至是续卒绎闻之喜入阁而跃屧为之破梁主复以绎刺荆州  

  • 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卷中·佚名

    次日,乐毅宣谕诸将曰:“齐王无道,侵凌诸国,吾今佐燕王,会集秦,魏,韩,赵四国军将,共灭无道齐君,以雪先王之耻。汝等有功者赏,怠慢者斩!”宣谕毕,遂布下七星八斗阵。齐帅邹文简领兵三十万,列成坚阵。邹文简出马叫曰:“太平不睹来朝,输赢

  • 卷之一百七十四·佚名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六月。乙酉朔上驻跸昂几尔图地方  ○命理藩院檄青海萨楚墨尔根台吉等、谕以噶尔丹败逃、及达赖喇嘛、已死九年、第巴匿之、假其言诳诱噶尔丹作乱之故。令探听噶尔丹声息。倘彼西走、即行

  • ●南疆绎史勘本卷十·温睿临

    霅川温氏原本古高阳氏勘定目录列传四张慎言徐石麒张有誉解学龙吕大器高倬右卿贰列传第四。○南都初建,众正盈朝;其六卿之长,皆民誉也。迨马、阮执国命,次第芟斥,而国事变坏不可救;然则小人亦何利之有哉!南都之不终也,议者多追

  • 第十一卷 清举人 (二)·缪荃孙

    [乾隆丙辰科] 江宁府 张维翰 上元人。 吴 鸾 上元人。 方世隽 上元人。 蒋 乾 上元人。 郭寅亮 上元人。 王三鉴

  • 表卷第二 高丽史八十七·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年表二。-------------------------------------------------------------------------------公历干支上国 高丽 -------------------------

  • 辛术传·李延寿

    辛术,字怀哲,从小聪明敏锐,遇事颇有见解,脱去布衣入仕,任司空胄曹参军。与仆射高隆之共同负责建筑邺城的宫殿,他处事明白畅达,工匠们都尽心尽力。再迁任为尚书右丞,出任清河太守,为政有能员的名声。朝廷命他为并州长史,因遭父丧

  • 苏味道传·刘昫

    苏味道,赵州栾城人。少年时代就与同乡李峤同以文辞知名,当时人们称之为苏李。二十岁,在赵州举进士。调任咸阳县尉。吏部侍郎裴行俭看出他日后大有发展,甚加礼遇。到征伐突厥阿史那都支时,引荐任管记。孝敬皇帝妃父裴居道第

  • 卷十八 十八之二·孔颖达

    《桑柔》,芮伯刺厉王也。芮伯,畿内诸侯,王卿士也,字良夫。○芮,如锐反,国名。[疏]《桑柔》十六章,上八章章八句,下八章章六句。○笺“芮伯”至“良夫”。○正义曰:《书序》云:“巢伯来朝,芮伯作《旅巢命》。”武王时也。《顾命》

  • 述策第十四·桓谭

    或云:「陈平为高帝解平城之围,则言:『其事秘,世莫得而闻也。』此以工妙踔善,故藏隐不传焉。子能权知斯事否?」吾应之曰:「此策乃反薄陋恶,故隐而不泄。高帝见围七日,而陈平往说阏氏,阏氏言于单于而出之,以是知其所用说之事矣。彼

  • 卷十九·佚名

    <经部,四书类,日讲四书解义>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四书解义卷十九 孟子【下之一】 离娄章句上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

  • 卷十四·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大全卷十四明 胡广等 撰明堂位第十四【严陵方氏曰孔子言宗祀文王於明堂则祀事以之明故也孟子言行王政於明堂则政事以之明故也此言朝诸侯於明堂则朝事以之明故也谓之明则一所以谓之明则有三焉此主朝

  • 困学纪闻·王应麟

    南宋王应麟撰。为作者读书杂记,凡二十卷。计说经八卷,天道、地理、诸子二卷,考史六卷、诗文评三卷、杂识一卷。共二千余条目。考订典籍,言必有据,多发人所未发,于宋人同类书中向称精审。关于河渠、漕运、田制等方面记

  • 茗谭·徐火勃

    明代茶书,1卷,徐火勃撰。此书仅《茶书全集》乙本。书末有徐氏万历癸丑(四十一年,1613)暮春自序,书即撰于此际。其又自署轩名荔奴,可见亦师蔡襄嗜茶兼喜荔枝。此书约1600字,记述有关茶的诗文、故实,关于茶与水的品第及

  • 温凉盏·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三十八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前。现仅存满汉合璧写本,藏日本京都大学图书馆。1995年春风文艺出版社“中国古代孤本小说”排印满汉合璧写本。又名《火焚绣楼》。言国舅洪

  • 如是语经·佚名

    如是语,巴利名Itivuttaka 。凡四篇(巴nipa^ta ,集),共计十一章(巴vagga ,品)一一二经。音译伊谛佛多伽。为巴利语经藏小部(Khuddaka-nika^ya)第四经。第一篇有三章二十七经,第二篇有二章二十二经,第三篇有五章五十经,第四篇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