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弊魔试目连经全文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於焚祇国妙华山恐惧聚鹿苑中。尔时贤者大目乾连。夜於冥中经行。由於平路经行往返。於时弊魔往诣佛所。自化彻景入目连腹中。贤者大目乾连。吾腹何故而作雷鸣,犹如饥人而负重担。吾将入室正受三昧观察其源。於是目连即入其室三昧观身。即时睹见弊魔作化彻景入其腹中。即谓之曰:弊魔且出且出。莫尧如来及其弟子。将无长夜获苦不安坠于恶趣。魔心念言:今此沙门未会见我亦不知我。横造妄语弊魔且出且出。勿尧如来及其弟子。将无长夜获苦不安。正使其师大圣世尊尚不知吾。况其弟子。目连报曰:吾复知复知卿今心所念。其师大圣尚不能知。况其弟子。知吾所在耶。魔即恐惧。今此沙门已觉我矣。即化彻身出住其前。目连告魔。乃往过去久远之世。拘楼秦佛时。我曾为魔。号曰瞋恨。吾有一姐名曰黤黑。尔时汝为作子。以是知之是吾姐子。尔时有佛出于世间。号拘楼秦如来至真等正觉。有二弟子。一曰洪音。二曰知想。最尊第一仁贤难及。何故贤者名曰洪音。住於梵天謦扬大声。闻于三千大千世界。何故贤者名知想。若处闲居坐於树下旷野山中。如其色像三昧正受。牧羊牧牛担薪负草田居行人。见之如此各相谓言:於此命过。吾等各各辈薪负草共蛇维之。如其所言即共蛇维。知想比丘从三昧起。奋迅衣服去其埃灰。更整法服持钵入城国邑聚落而行分卫。牧牛羊者负薪草人。必怀惊愕各各相谓。吾在旷野闲居。见此比丘坐於树下。而不喘息谓之命过。共积薪草而蛇维之。今者知想以是之故曰想识。於是瞋恚魔心自念言:此辈沙门自谓持戒。寂然默声思惟而行。譬如狗猫思欲捕鼠。静然不动鼠出即搏。沙门禅思亦复如是。譬如鸧鹤而欲捕鱼。默静声潜思鱼出则吞。诸沙门等亦复如是。潜思惟念专有所求。譬如大驴昼负重駄至夜疲极。饥渴潜思欲得食饮。诸沙门等亦复如是。

时魔心念。我宁可化於此国土长者梵志。取诸持戒沙门道人。挝捶骂詈裂衣破钵破头。令起瞋恚。吾因是缘得其方便。寻如所念。即化国中长者梵志。取诸沙门持戒奉法。挝捶骂詈坏钵破头裂其被服。此诸沙门。如猫捕鼠如鹤吞鱼。譬如鸱枭於树间捕鼠。诸沙门坐禅亦复如是如驴饥疲。时诸比丘,皆被毁辱低头直行。至拘楼秦佛所。佛为四辈天龙鬼神广说经道。见诸比丘被毁辱来告诸比丘,比丘。今瞋恨魔化诸国中长者梵志。取诸持戒奉法沙门。挝捶骂詈破头坏钵裂其衣服。令心变恨起瞋恚意。吾以是缘得其方便使道不成。尔等於此当行四等慈悲喜护。不怀怨结无瞋恨心。广大难限普安无边等于十方。虽求汝便终不能得。比丘受教。所在闲居旷野一心禅思。行四等心意无增减。时瞋恚魔。虽求持戒奉法沙门之便永不能得。尔时长者梵志从受魔教。毁辱持戒奉法沙门。寿终之後皆归恶趣勤苦瘦恼考掠之处。在地狱中受其化身。譬如大树。其广大如大旷野。在烧铁地裸形目投。各自谓言:吾等薄祐殃暴弊恶。乃取持戒奉法沙门毁辱骂詈。吾等於此归命呼嗟。不能得见持戒奉法沙门。欲求其便因缘相见。已自造此自获其殃坐随魔教不能护身。

尔时瞋恚魔心自念言:因是方便求诸沙门持戒人便。永不能得。必当变行化诸长者梵志。供养奉侍持戒沙门。衣被饭食床卧医药使贪供养。因是之缘吾得其便。寻如其计即化国中长者梵志。所在行路四徼道中。若在街曲见诸持戒沙门道人。布发著地令行其上。皆口称曰持戒沙门。修身勤行难值难遇。唯蹈吾发使我长夜得福无量。持擎衣服往造其所稽首长跪。愿见愍伤受此衣服。笥敛盛食诣就精舍。若街巷里头供奉上供养持戒沙门难值难遇。愿受此供使我长夜得福无量。抱之擎之若负担之。舆之归於其舍坐著好床。出诸饭食衣服袈裟金银七宝。而著其前长跪白曰:持戒沙门难值难见。愿受此供。唯见愍伤恣意所欲。使我长夜得福无量。时拘楼秦佛为诸四辈诸天龙神。见诸持戒沙门道士。为诸长者梵志所见供养敬事无量。告诸比丘,今瞋恚魔化诸长者梵志使供养持戒沙门道士。衣被饭食床卧医药。恣意所欲使著供养。吾因是缘得其方便。坏其善心使道不成。汝等所由闲居岩处旷野。念诸万物所在无常。虽著衣食莫以贪乐苦空非身。魔虽求便终不能得。诸比丘即受拘楼秦如来至真等正觉教行之如法。魔虽求便永不能得魔所教化。长者梵志。使令供养持戒沙门。由此之德皆生天上。生天上已各心念言:吾等供养奉法沙门持戒清净自获是福。不由他人非天所与。

尔时拘楼秦佛如来至真等正觉。饭食之後以日失时。与大弟子洪音俱行游於郡县。於时弊魔化作大人为勇猛士。手执大棒住于道侧。窃举大棒击洪音头。破头洒血其血流离。尔时辟{?封}在世尊後。如影随形默声无言:时拘楼秦如来无极大圣。还顾叹息口演此言:今瞋恚魔。不知节限所造大过。时瞋恚魔。即以此身堕没地狱宛转地狱。如鱼蝌蚪出水在於陆地。譬如生剥牛皮。宛转在地痛不可言:时魔波旬。在於地狱宛转毒痛。又过於此亿千万倍。譬若如人身得狂病走不安处。时魔波旬。堕大地狱苦痛无量。时泥梨傍往语之言:子欲知之。若有一筹。一鸟飞现知过十千万岁。如是之比亦复难限。弊魔吾在地狱寿数如是。然後乃从大地狱出。更复遭厄二万馀岁。尔时弊魔甚大愁毒。佛为目连说此偈言:

瞋魔所受罪,其地狱何类。拘楼秦佛时,化众及弟子。所可受患恼,一切见考治。火然自烧身,其?佥面绕形。

其地狱如斯,瞋恚魔所在。拘楼秦佛时,洪音大弟子。假使在佛前,及观比丘众。因由缘受罪,斯须得动扰。

设有喜评相,比丘佛弟子。必当获此殃,趣於极苦患。如人投深渊,舍於天宫殿。不在玉女间,弃於天上乐。

其有晓了此,比丘佛弟子。自兴从已出,危害堕苦患。魔当知吾身,倚於解脱门。不天处天人,忉利名闻天。

假使分别此,比丘佛弟子。自身犯非法,因此归恶趣。其以一足指,动摇最胜宫。所处神足力,目连大感应。

其有晓了此,比丘佛弟子。身自为兴立,安能堕恶趣。设端正有百,微妙好玉女。见比丘禅思,彼不住园观。

假使分别此,比丘佛弟子。比丘自造行,或能归恶趣。假使等和同,诣帝释问事。天帝为解不,何因获解脱。

释应时发遣,随其所问答。若自无所著,然後得解脱。假使晓了此,比丘佛弟子。随己所作行,自到归恶趣。

或有至梵天,难问梵天王。何因致是处,得立于梵天。梵天即答曰,随问而发遣。今吾所立处,未曾怀邪见。

从梵天普见,光明有退转。吾今当何说,我身长存乎。假使晓了比,比丘佛弟子。身自犯非法,自然归勤苦。

其火无想念,我当烧愚痴。愚騃自兴火,还自危烧身。波旬当解此,用意向如来。还自危其身,如火烧痴人。

人喜为众恶,长夜为己身。命来不自觉,无得尧比丘。魔慎莫试佛,无尧诸弟子。长夜不安隐,必当归恶趣。

於时魔降伏,坐恐比丘故。彼闻此忧愁,应时忽不现。佛说如是。诸天龙神莫不欢喜。

猜你喜欢
  佛说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卷第三·佚名
  顺权方便经卷上·佚名
  卷九十四·佚名
  感愚昧之害他自害·太虚
  二十一、云门屎橛·慧开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四·念常
  师质子摩头罗瑟质缘品第四十·佚名
  卷第十七·祖琇
  慈悲道场忏法 第三卷·佚名
  卷七十九·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九十五·唐慧琳
  第四·宗鉴
  福盖正行所集经 第六卷·龙树
  示念佛方法·印光
   第二十四則 劉鐵磨五臺山會齋·胡兰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序·白居易

    白香山诗集序昔人谓大历後以诗名家者靡不由杜出韩之南山白之讽谕其最着矣就二公论之大抵韩得杜之变白得杜之正盖各得其一体而造乎其极者故夫贯穿声韵操纵格律肆厥排比终不失尺寸少陵而下亦莫如二公自后山妄斥昌黎已非

  • 弁山小隠吟録卷一·黄玠

    (元)黄玠 撰○古体五言拟古龙马负灵图八卦开人文天运当寅中民时方大昕制字乃未多所言为典坟一往数千载懐哉圣神君翳林无阳土暗谷多下泉登山履众险险尽见杪颠人居物物中物物能蔽天将身出物表万象始昭然一气成岁功孰为四

  • 卷三百一·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一栗类七言律栗熟         【宋】朱 子树杂椅桐继国风莫敎林下长蒿蓬【种树法栗下不得有艸木】共期秋实充肠饱不羡春华转眼空病起数升传药录【夲草云人有脚弱往栗树下

  • 御选明诗卷三十四·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三十四五言古诗十九陶汝鼐金正希招集练江醉宿清净寺冬霜万壑阴江永日将夕画舫泛容与川暝光愈白急风吹烛花谷响合歌拍小榼僧厨来蔬笋界方格语笑酒易倾如以桐扣石柱史如枯禅城市无一宅酒深思啜茗

  • 卷四百五十九·列传第二百一十八·隐逸下·脱脱

        ◎隐逸下   ○徐中行 苏云卿 谯定 王忠民 刘勉之 胡宪 郭雍 刘愚 魏掞之安世通   徐中行,台州临海人。始知学,闻安定胡瑗讲明道学,其徒转相传授,将往从焉。至京师,首谒范纯仁,纯仁贤之,荐于司马光,光谓斯

  • 卷五·本纪第五·脱脱

        太宗二   二年春正月丙辰,以德恭为左武卫大将军、判济州,封定安侯;德隆为右武卫大将军、判沂州,封长宁侯。右补阙刘蒙叟通判济州,起居舍人韩俭通判沂州。乙丑,赐德恭、德隆常奉外支钱三百万。   二月戊

  • 卷二十·本纪第二十·柯劭忞

      ○明宗   明宗翼献景孝皇帝,讳和世王束,武宗长子也。母曰仁献章圣皇后亦乞烈氏。帝生于大德四年十一月壬子。武宗入继大统,立仁宗为皇太子,命以次传位于帝。   武宗崩,仁宗即位。延祐二年冬十一月,封帝为周王。三

  • 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九·杨士奇

    宣德三年三月癸未朔命驸马都尉西宁侯宋瑛太子少傅工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杨荣为正副使持节册贵妃孙氏为皇后初皇后胡氏为皇太子妃 上即位立为后踰年婴疾久弗瘳请于 上曰中宫之位以上承 至尊奉 宗庙之祀致圣母之养而下

  • 镜湖自撰年谱·段光清

    ●嘉庆二十五年庚辰(公元一八二0年) 1 五月大旱,直至秋冬不雨,秋成无收。先父命余往佃庄监割,见农家男妇大小,或捞水草以充饥,或掘土虾以果腹。归语先父,先父叹曰:余家亦应啜粥,以应天灾。自是天灾连年,余家每一粥一饭,习以为常。

  • 绎史卷五十七·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楚庄王争霸【穆王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晋阳处父侵蔡楚子上救之与晋师夹汦而军阳子患之使谓子上曰吾闻之文不犯顺武不违敌子若欲战则吾退舍子济而陈迟速唯命不然纾我老师费财亦无益也乃驾以待子上

  • 卷六十五·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六十五 朱批张元怀奏摺 雍正四年三月初十日巡察河南户科掌印给事中【臣】张元怀谨 奏为敬陈彰卫二府地方情形仰乞 睿鉴事窃【臣】蒙 圣恩俾以巡察河南重任於正月二十九日抵磁州入河南彰德府

  • 金人铭 全文·黄帝

      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  无多言,多言多败;  无多事,多事多患。  安乐以戒,无行所悔。  勿谓何伤,其祸将长;  勿谓何害,其祸将大;  勿谓何残,其祸将然。(《家语》无此二句)  勿谓莫闻,天妖伺人。(《家语》作“

  • 尚书大传卷二·孙之騄

    商书殷传帝告篇书曰施章乃服明上下(玉海)汤誓传桀无道囚汤后释之诸侯八译来者六国(北堂书抄引大传)伊尹母孕行汲水化为枯桑其夫寻至水濵见桑穴中有儿乃収养之夏人饮酒醉者持不醉者不醉者持醉者相和而歌曰盍归于亳亳亦大矣

  • 春秋长历卷三·陈厚耀

    右谕德陈厚耀撰历编【一】隐元年【己未】正小辛巳二大庚戌三小庚辰四大己酉五大己夘【辛丑二十三日】六小己酉七大戊寅八小戊申九大丁丑十小丁未【庚申十四日】十一大 丙子十二小丙午杜氏云隐元年正月辛巳朔 大

  • 卷十九·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卷叶氏春秋传卷十九宋 叶梦得 撰昭公三三月公至自齐居于郓公既失守其宗庙矣何以书至春秋之辞也公虽居外而义不敢以外公故犹以在国之礼书之也夏公围成成孟氏之邑邑不言围此何以言围以公之不能得成也附于

  • 卷十七·佚名

    △舍宫出家品下尔时车匿既闻太子如是语已,自心思惟。圣子今者,决欲出家。不肯住也。如是念已,故发大声大言大语。问太子言:望使宫人觉知。太子圣子。恒常知诸时节所作之事。常依顺时。今是何时。而唤索马。圣子若欲往诣园

  • 功德品第四·佚名

    发光地摄忍辱波罗蜜伽陀。帝释有疑问佛曰,恒河沙数等佛刹。佛界圆满如芥子,能受佛刹般若力。如是了知般若已,此界云何不供养。譬如人王人所重,住般若者合亦尔。佛界般若摩尼宝,具一切德价无比。经函安处经有无,供养悉获宝功

  • 大波·李劼人

    李劼人著。共四部。作于1937年。以1911年四川争路事件为中心,从保路同志会的成立、发展以及各地同志军的武装斗争和赵尔丰对运动的血腥镇压,一直写到清王朝的覆灭,真实生动地反映辛亥革命这一规模巨大的民众运动。第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