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品彚卷四十

明 高棅 编

五言絶句三

羽翼

储光羲

洛阳道四首【献吕四郎中】

洛水春冰开洛城春树緑朝看大道上落花乱马足大道直如髪春日佳气多五陵贵公子双双鸣玉珂春风二月时道傍栁堪把上枝覆宫阁下枝拂车马洛水照千门千门碧空里少年不得志走马逰新市

长安道二首

西行一千里暝色生寒树暗闻歌吹声知是长安路鸣鞭过酒肆袨服逰娼门百万一时尽含情无片言

江南曲二首

绿江深见防高浪直翻空惯是湖邉住舟轻不畏风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落花如有意来去遂船流

闗山月

一鴈过连营繁霜覆古城胡笳在何处半夜起邉声

玉真公主山居

山北天泉苑山西凤女家不言沁园好独隠武陵花

王昌龄

题灞池

腰鎌欲何之东园刈秋韭世事不复论悲歌和樵叟

送李十五

怨别秦楚深江中秋云起天长杳无隔月影在寒水

送张四

枫林巳愁暮楚水复堪悲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

送郭司仓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送胡大

荆门不堪别况乃潇湘秋何处遥望君江邉明月楼

答武陵田太守

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曽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题僧房

棕榈花满院苔藓入闲房彼此名言絶空中闻异香

击磬老人

双峰褐衣乆一磬白眉长谁识野人意徒看春草芳

裴迪

孟城坳【逰王维辋川别业同赋】

结庐古城下时登古城上古城非畴昔今人自来徃【刘云未为不佳与维相去远甚】

鹿柴【去声】

日夕见寒山便为独徃客不知松林事但有麏麚迹

木兰柴

苍苍落日时鸟声乱溪水縁溪路转深幽兴何时巳

宫槐陌

门前宫槐陌是向欹湖道秋来风多落叶无人扫

临湖亭

当轩弥滉漾孤月正裵徊谷口猿声发风传入户来

南垞

孤舟信风泊南垞湖水岸落日下崦嵫清波殊淼漫

栾家濑

濑声喧极浦防涉向南津泛泛鳬鸥渡时时欲近人

白石滩

跂石复临水弄波情未极日下川上寒浮云澹无色

竹里馆

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出入惟山鸟幽深无世人

杜甫

武矦庙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刘云语絶又云上句想望其风采犹在也下句伤其巳死】

八阵图

功葢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呑吴

复愁

万国尚戎马故园今若何昔归相识少早巳战埸多【江天多云先言今而后言昔无限忧疑之意 刘云今又可知】

归鴈

东来万里客乱定防年归肠断江城鴈高高正北飞

答郑十七郎一絶

雨后过畦润花残步屧迟把文惊小陆好客见当时

絶句三首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风起春城暮高楼鼓角悲江动月移石谿虚云傍花鸟栖知故道帆过宿谁家

崔颢

长干行二首

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刘云只写相问语其情自见】

江南曲

下渚多风浪莲船渐觉稀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刘云其诗皆不用思致而流丽畅情固宜太白之所爱敬】

高适

咏史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送兵到蓟北

积雪与天逈屯军连塞愁谁知此行迈不为覔封侯

田家春望

出门无所见春色满平芜可叹无知巳高阳一酒徒

同羣公题张处士菜园

耕地桑拓间地肥菜常熟为问葵藿资何如庙堂肉【古今诗话曰覩物有感则有兴义盖兴近乎讪高适此诗则近乎讪矣作者知兴讪之异始可言诗】

岑参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时末复长安】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埸开【方虚谷云悲感】

题平阳郡汾桥邉栁树【参曾居此郡八九年】

此地曾居住今年宛似归可怜汾上栁相见也依依

见渭水思秦川

渭水东流去何时到雍州慿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

题三防寺仓颉造字台

野寺荒台晚寒天古木悲空阶有鸟迹犹似造书时

王之涣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迂叟诗话云唐之中叶文章特盛其姓名烟没不传于世者甚众如河中府鹳雀楼有王之涣畅当二诗皆当时名所不称呜呼后人以诗名者岂能及之哉】

送别

杨栁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祖咏

终南望余云

终南隂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増暮寒

李适之

罢相作

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

李颀

奉送五叔入京兼寄綦母三

阴云带残日怅别此何时欲望黄山道无由见所思

沈如筠

闺怨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崔曙

对雨送人

别愁复经雨别泪还如霰寄心海上云千里长相见

王缙

别辋川别业

山月晓仍在林风凉不絶殷勤如有情惆怅令人别【刘云清洒顿挫略不动容】

丘为

左掖棃花

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

沈千运

古歌

北邙不种田但种松与柏松柏未生处留待市朝客

萧颖士

元日陪元鲁山登北城留别二首

绵连滍川逈杳渺鸦路深彭泽兴不浅临风动归心

其二

渐闻惊栖羽坐叹清夜月中欢怆有违行子念明发

元结

将牛何处去

将牛何处去耕破故城东相伴有田父相欢唯牧童

石宫夏咏

石宫夏水寒寒水宜高林逺风吹萝蔓野客熈清隂

石宫冬咏

石宫冬日暖暖日宜温泉晨光静水雾逸者犹安眠

唐诗品彚卷四十

猜你喜欢
  卷二百四十·彭定求
  ●续编卷一·况周颐
  卷一·杨慎
  ●目录·王国维
  元日祝福·戴望舒
  卷二十一·王奕清
  卷八十七·冯惟讷
  皇明诗选卷之五·陈子龙
  卷五十五·吴之振
  卷六十九·高棅
  卷三百二十一·陈廷敬
  剧说卷一·焦循
  初集 三卷·钱德苍
  关于《缀白裘》·钱德苍
  获虎之夜·田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533 ·佚名

    郑侠 再到吴子野岁寒堂 再到岁寒堂,仍登岁寒阁。 阁上与堂前,物物皆如昨。 铁干偃虬龙,云峰自岩壑。 文章有神力,璧笥光彩错。 主人岁寒翁,古意何淡薄。 山肴具樽酒,忻喜为我酌。 高论写胞

  • 文公集补钞·管庭芬

    文公集补钞朱子讳熹醉下祝融峰我来万里驾长风,绝壑层云许荡胸。浊酒三杯豪气发,朗吟飞下祝融峰。路出上背仰见上封寺遂登绝顶联句(自注:同张敬夫、林择之)我寻西园路,径上上封寺。竹舆不留行,及此秋容霁。磴危霜叶滑,林空山果

  • 外集卷三·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外集卷三言志豪士赋【有序        晋】陆 机夫立德之基有常而建功之路不一何则循心以为量者存乎我因物以成务者系乎彼存夫我者隆杀止乎其域系乎物者丰约唯所遭遇落叶俟微风以陨而风

  • 李峤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李峤(645?—714 ),字巨山,赵州赞皇人。进士出身,历任给事中、内史、成均祭酒、知政事、吏部尚书、中书令事,是初唐著名诗人。 汾阴行 李峤 君不见昔日西京全盛时, 汾阴后土亲祭祀。 斋宫宿寝设储供, 撞钟鸣鼓树羽旂。

  • 列传第一百一十一 周王邓陈齐赵二杨顾·欧阳修

    周宝,字上珪,平州卢龙人。曾祖待选,为鲁城令,安禄山反,率县人拒战,死之。祖光济,事平卢节度希逸为牙将,每战,得攻鲁城者,必手屠之。历左赞善大夫,从李洧以徐州归天子。父怀义,通书记,擢累检校工部尚书、天德西城防御使,以徙城事不为

  • 第九十九回 应首选发表宣言书 借外债劝告军政府·蔡东藩

      却说民国七年十月十日,正是第七周国庆纪念,都下人士,争迎新总统莅任。午前十时,来了皤皤黄发的老成人,制服登堂,行就职礼,一切仪注,统照历届总统就职的成例,所有誓词,亦踵袭旧文,不少更改。文武百僚,群来谒贺,当由新总统派委

  • 卷第二百七十·胡三省

    后梁纪五〔起强圉赤奋若(丁丑)七月,尽屠维单阏(己卯九月,凡二年有奇。〕《均王中》贞明三年〔(丁丑、九一七)〕1秋,七月,庚戌,蜀主以桑弘志为西北面第一招讨,王宗宏为东北面第二招讨,己未,以兼中书令王宗侃为东北面都招讨,武信节度

  • ◎接收敌产与逮捕汉奸·恽逸群

    “受降”接收人员以及自命接收人员一到上海,当然都抢着接收敌伪财产和查封汉奸财产,抢得愈多愈好。但因蒋介石所任命的“受降长官”迟迟发表,给日本人以藏匿、损坏、移转变卖的机会。汤恩伯到上海后,成立了两个接收委员会

  • 卷三十八·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三十八 唐 张守节 撰 宋微子世家第八      史记三十八 微子开者殷帝乙之首子而纣之庶兄也纣既立不明淫乱於政微子数谏纣不听及祖伊以周西伯昌之修德灭??国惧祸至以告纣纣曰我生不有

  • 提要·周怡

    臣等谨案讷溪奏疏一巻明周怡撰怡字顺之号都峰改号讷溪太平人嘉靖戊戌进士怡初居吏垣以言事忤严嵩廷杖下锦衣狱三年世宗感箕仙之言得与杨爵刘魁同出狱未几以熊浃劾箕仙诬妄激世宗怒复逮入狱又二年始得释隆庆初召为太常

  • 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金简

    成造木子聚珍版摆印书籍固称简捷然以数十万散字中辍辑成章其木子大小难以画一若逐字铲削又事繁而工费故制造木子之法利用枣木解板厚四分许竖裁作方条寛一寸许先架疉干两靣用鑤取平以净厚二分八厘为准然后横截成木子

  • 十二、释水·佚名

    泉一见一否为瀸。 井一有水一无水为瀱汋。  滥泉正出。正出,涌出也。 沃泉县出。县出,下出也。 氿泉穴出,穴出,仄出也。 湀,流川。过辨,回川。 灉,反入。氵单,沙出。 汧,出不流。归异,出同流,肥。 瀵,大出尾下。水醮曰[1234]。水

  • 卷十八 君陈第二十三·孔颖达

    周公既没,命君陈分正东郊成周,成王重周公所营,故命君陈分居,正东郊成周之邑里官司。作《君陈》。作书命之。君陈臣名也,因以名篇。○郑注《礼记》云:“周公之子。”王若曰:“君陈,惟尔令德孝恭。言其有令德,善事父母,行己以恭。

  • 卷一 士冠礼第一·李如圭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释卷一    宋 李如圭 撰士冠礼第一郑目録云童子任职居士位年二十而冠主人冠朝服则是仕于诸侯天子之士朝服皮弁素积古者四民世事士之子恒为士冠礼于五礼属嘉礼大小戴及别録此皆第一释曰童子

  • 论学佛者须止恶行善·太虚

    闻道阶法师言:梅撷云君常举问曰:谛中之灭谛,是对治烦恼所得之择灭果,道谛则正是能对治烦恼者,何以灭道二谛亦有十使诸烦恼,依以发生?予意此正古今人学佛法而转生诸烦恼病之理由也。夫佛法岂非能对治烦恼及解脱烦恼者乎?学之者

  • 崔亭伯集·崔駰

    汉代诗文别集。1卷。崔骃(字亭伯)著。原本10卷,后散佚。今传本为明代人辑,刊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计收赋、著述、笺、箴、铭、颂、议、论、杂文、诗歌等凡40篇。其赋3篇,皆小赋。而著述《达旨》则篇幅较长,颇似

  • 秘传眼科龙木论·佚名

    眼科书。10卷。撰人不详,约宋元间人编集。卷1~6载《龙木总论》及《七十二证方论》,内述72种眼科病证及治疗方药,其中论内障23症、外障49症;卷7《诸家秘要名方》,内容为《巢氏论针眼候》、《三因方》、《本事方》、《百

  • 阅史郄视·李塨

    四卷,续一卷,清李塨撰。李塨字刚主,蠡县人,康熙年间举人,官通州学正,从博野颜元游。李塨为学主张忍嗜欲,苦筋力,习六艺,讲世务。书中讲道: “王五公教我小事克勤,谓小事皆有次第节奏,然后大事可为。”持论极平,能不因人废言; 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