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臣等谨案讷溪奏疏一巻明周怡撰怡字顺之号都峰改号讷溪太平人嘉靖戊戌进士怡初居吏垣以言事忤严嵩廷杖下锦衣狱三年世宗感箕仙之言得与杨爵刘魁同出狱未几以熊浃劾箕仙诬妄激世宗怒复逮入狱又二年始得释隆庆初召为太常寺少卿又上疏忤中官外调山东按察司佥事稍迁司业仍为太常寺少卿以卒平生触犯权幸至再至三困踣颠连仅存一息而其志百折不改劲直忠亮卓然为一代完人是集为其弟恪所编凡吏科奏疏十一篇太常奏疏二篇虽巻帙无多而生气凛然犹足以见其梗概也巻末乞休一疏注曰李石麓相公不允上李石麓者大学士李春芳号也葢怡放废以后不欲再出而春芳以穆宗新政欲奬用直臣故格之不使上达然怡讫不得大用殆亦如郭公之善善欤

乾隆四十五年三月恭校上

总纂官 (臣)纪昀 (臣)陆锡熊 (臣)孙士毅

总校官 (臣)陆费墀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九 刘隗(孙波) 刁协(子彝 彝子逵) 戴若思(弟邈 周顗)·房玄龄
  卷四十五·毕沅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二十九·杨仲良
  第一百一回 集灵囿再开会议 上海滩悉毁存烟·蔡东藩
  第二十二回 章邯乘胜北围赵 沛公仗义西入关·黄士衡
  ◎范郎屡赴天台约·李定夷
  稽古录卷十六·司马光
  提要·佚名
  一四六八 直隶总督梁肯堂奏本年并无查缴《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十二·阿桂
  卷二十五·傅恒
  志卷第三十七 高丽史八十三·郑麟趾
  阎鸣泰传·张廷玉
  晚清新编陆军战法兵语字汇·佚名
  纲鉴易知录卷十二·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九回 奏短长殿前求圣主·佚名

    诗曰:人生穷达总由天劝君不必苦熬煎一旦时来兼运好快坐春水天上船却说红梅,领了玉屏之命下楼,不到一刻的工夫,高相爷即下朝回来。红梅急忙上楼报知,玉屏夫妇,即带同兰英梦月下楼,来到堂前,只见他,唱:孙继成夫妇跌跪在庭堂,尊一声

  • 佚名诗格·佚名

    《诗格》,唐佚名撰。见敦煌残卷第三○一一号背面。现存较完整者三行乃“七对”名目,此外有诗四句。此断片虽为残文,但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七对之名目、顺序与《文镜秘府论》东卷《二十九种对》前七对完全一致,可

  • 卷二十九·表第三·柯劭忞

      ○氏族表下   (表略)

  • ●卷二·佚名

    神宗年十三,居濮邸。一日,正昼寝,英祖忽顾问:“何在?”左右褰帐,方见偃卧,有紫气自鼻中出,盘旋如香篆,大骇,亟以闻。英祖笑曰:“勿视也。”后竟登大宝。理宗初在潜邸,与余天锡同里。初生之夕,天锡见外间失火,红

  • 卷之六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二百五十·佚名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夏四月。癸丑朔。享太庙。遣领侍卫内大臣公阿灵阿行礼。  ○甲寅。策试天下贡士卜俊民等于太和殿前。制曰、朕临莅天下五十余年、永惟所以仰答上天眷祐之厚下惬四海望治之心夙夜孜孜、久而

  • 金佗稡编卷二·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稡编卷二宋 岳珂 撰高宗宸翰中绍兴七年先臣前奏乞以本军进讨刘豫既奉诏方整兵北乡复上奏请建都上游以瞰中原以示圣意之所乡会淮西军变因赐御札报谕令竢机会览卿来奏备见爱君忠义之诚朕怀国家之大耻

  • 续历年记·姚廷遴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志喜时。明着衣冠为士子,高谈仁义作男儿。敢于世上明开眼,肯向人间浪皱眉。六十七年无事日,尧夫非是爱吟诗。”又曰:“羲轩之书未尝去手,尧舜之谈未尝离口。当中和天,同乐易友。吟

  • 赵绰传·魏徵

    赵绰,河东人。 生性质直刚毅。 在北周时,起初当天官府史,因他恭谨勤勉,提升为夏官府下士,渐渐以聪明能干被人知晓,累次升迁,到转任内史中士。 遭父丧,离职守丧,悲哀太过,以至骨瘦如柴,世人称其孝。 守丧满期后,又当掌教中士。 隋

  • 卷三十一·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三十一宋 徐天麟 撰职官一上公【四辅师友附】太师【臣天麟按沈约宋书云汉制保傅在三公上号曰上公】太师古官平帝元始元年初置位在太傅上【百官表下同】太傅太傅古官高后元年初置金印紫绶後省

  • 例言·梁启超

    一国之伟人,间世不一见也,苟有一二,则足以光其国之史乘,永其国民之讴思。百世之下,闻其风者,心仪而力追之,虽不能至,而或具体而微焉,或有其一体焉,则薪尽火传,犹旦莫也,国于是乎有与立。夫导国民以知尊其先民,知学其先民,则史家之职

  • 卷二十一·李廉

    <经部,春秋类,春秋会通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会通卷二十一    元 李廉 撰昭公十有六年春齐侯伐徐左氏【二月丙申齐师至于蒲隧徐人行成徐子及郯人莒人防齐侯盟于蒲隧赂以甲父之鼎叔孙昭子曰诸侯之无伯害哉齐君之

  • 经典稽疑原序·陈耀文

    余幼业专经窃于余经有志焉若未逮也入官多暇优防典籍之塲凡其不诡于经有禆于传者咸笔识之久之遂成此编得鱼忘筌诚知遗诮然师承各异见以人殊亦起予之志也贻之同好庶裁其狂斐云万厯丁丑仲春之吉汝南陈耀文书于艺苏山舍

  • 转注假借说·章太炎

    《说文叙》曰:&ldquo;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rdquo;前后异说,皆琐细无足录。休宁戴君以为考老也,考老也,更互相注,得转注名。段氏承之,以一切故训皆称转注。许瀚以为同部互训,然后称转注。由段氏所说推之,转注不系

  • 改善人心的大乘渐教·太虚

    ──十九年十月在嘉定佛学社讲──一、昔今教化之异宜  佛法之教有大小,行有顿渐,为逗众生之机宜而说;契机方能流行,契理方不乖旨,所以应机随宜而说,方足以显佛法之圆妙。佛法之诸法实相,虽周遍常住,而契机之说,确有时代性的

  • 序·佚名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制盖闻:&ldquo;造化权舆之首,天道未分;龟龙系象之初,人文始著。虽万八千岁,同临有截之区;七十二君,讵识无边之义。&rdquo;由是人迷四忍,轮回于六趣之中;家缠五盖,没溺于三涂之下。及夫鹫岩西峙,象驾东驱,慧日法王

  • 石屏词·戴复古

    一卷。宋戴复古撰。复古,字式之,天台 (今浙江天台县)人。幼孤,勉承家学,曾从林景思游,又为陆游门人。其诗作清新健快,以诗而名。其词音韵天成,不饰雕琢,自成妙趣。是集又名《石屏长短句》。《望江南· 自嘲》有句云:

  • 诸法本无经·佚名

    三卷,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译。与《诸法无行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