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品彚卷四十一

明 高棅 编

五言絶句四

接武【上】

刘长卿

平蕃曲二首

渺渺戍烟孤茫茫塞草枯陇头那用闭万里不防胡絶漠大军还平沙独戍闲空留一片石万古在燕山

湘妃怨

帝子不可见秋风来莫思婵娟江上月千载空蛾眉

春草宫怀古

君王不可见芳草旧宫春犹带罗裙色青青向楚人

斑竹

苍梧千载后斑竹对湘沅欲识湘妃怨枝枝满泪痕

逢雪宿芙蓉山

日暮苍山逺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送张起崔载华之闽中

朝无寒士迹家在旧山贫相送天涯里怜君更逺人

送张十八归桐庐

归人乗野艇带月过江村正落寒潮水相随夜到门

送方外上人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州山时人巳知处

送灵澈上人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时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逺

州送李端公

片防何处去匹马独归迟惆怅江南北青山欲暮时

送子壻徃杨州

雁还空渚在人去落潮翻临水独回首残阳归掩门

寄龙山道士许法陵

悠悠白云里独往青山客林下昼焚香桂花同寂寂

茱萸湾北答崔载华问

荒凉野店絶迢逓人烟逺苍苍古木中多是隋家苑赠秦系征君【秦系顷以家事获谤因出旧山毎荷观察崔公见知欲归未遂感其流寓诗以赠之】

初迷武陵路复出孟尝门回首江南岸青山与旧恩

又赠秦系

羣公谁让位五栁独知贫惆怅青山路烟霞老此人

江中对月

空洲夕烟敛对月秋江里歴厯沙上人月中孤渡水

正朝览镜

憔悴逢新嵗芳菲见旧春朝来明镜里不忍白头人

钱起

逢侠者

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

赴章陵酬李卿赠别

一官叨下秩九棘谢知音芳草文园路春愁满别心

送杨著作归东海

杨栁出闗色东行千里期酒酣蹔轻别路逺始相思

过故李侍御宅

不见承眀客愁闻长乐钟马卿何早世汉主欲登封

宿洞口馆【一作耿湋诗】

野竹通溪冷秋泉入户鸣乱来人不到寒草上阶生

题崔逸人山亭

药径深红藓山牕满翠微羡君花下醉蝴蝶梦中飞

石井【巳下五首系蓝溪杂咏】

片霞照仙井泉底桃花红那知幽石下不与武陵通

古藤

引蔓出云树垂纶覆巢鹤幽人对酒时苔上闲花落

洞仙謡

防转到青山数重渡流水秦人入云去知向桃源里

竹间路

暗归草堂静半入花源去有时载酒来不与清风遇

逺山钟

风送出山钟云遐度水浅欲知声尽处鸟灭寥天逺

江行无题【元一百首今録二十首】

倾酒向涟漪乘流欲去时寸心同尺璧投此报冯夷江曲全萦楚云飞半自秦岘山回首望如别故乡人行背青山郭吟当白露秋风流无屈宋空咏古荆州去指龙沙路徒悬象阙心夜凉无逺梦不为偶闻砧翳日多乔木维舟取束薪静聴江叟语俱是厌兵人牵路沿江狭沙崩岸不平尽知行处险谁肯载时轻憔悴异灵均非谗作逐臣如遇渔父问未是独醒人月下江流静村荒人语稀鹭鸳虽有伴仍共影双飞斗转月未落舟行夜已深有村知不逺风便数声砧岸草连荒色村声乐稔年晚晴贪获稻闲却采菱船古来多思客摇落恨江潭今日秋风至萧疎过沔南兵火有余烬贫村才数家无人争晓渡残月下寒沙渚禽菱芡足不向稻粱争静宿深湾月应无失侣声景夕残霞落秋寒细雨晴短缨何用濯舟在月中行静看秋江月风微浪渐平人间驰竞处尘土自波成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秖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秋寒鹰隼徤逐雀下云空知是江湖客无心击塞鸿幽怀念烟水长恨隔龙沙今日滕王阁分明见落霞江流何渺渺怀古独依依渔父非贤者芦中但有矶逺谪嵗时宴暮江风雨寒仍愁系舟处惊梦近长滩

韦应物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同德阁期元侍御不至

庭树忽巳暗故人那不来只应厌烦暑永日坐霜台

西郊期涤武不至书示

山高鸣过雨涧树落残花非闗春不待当由期自賖【刘云钟情而语更达】

寄卢陟

栁叶遍寒塘晓霜凝高阁累日此留连别来成寂寞【刘云题寄卢陟如是此种风气亦复可诵】

宿永阳寄璨律师

遥知郡斋夜冻雪封松竹时有山僧来悬灯独自宿【刘云苏州用意常在此等故精练特胜触处自然】

怀琅琊深标二释子

白云埋大壑隂崖滴夜泉应居西石室月照山苍然

同褒子秋斋独宿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牕间人独宿

阊门怀古

独鸟下高树遥知吴苑园凄凉千古事日暮倚阊门

西楼

高阁一长望故园何日归烟尘拥函谷秋雁过来稀

登楼

兹楼日登眺流嵗暗蹉跎坐厌淮南守秋山红树多

闻防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鴈来【刘云更不须语言】

咏声

万物自生聴太空恒寂寥还从静中起却向静中消【刘云其姿近道语此渐超】

聴江笛送陆侍御

逺聴江上笛临觞一送君还愁独宿夜更向郡斋闻

皇甫冉

婕妤怨

花枝出建章凤管发昭阳借问承恩者双蛾防许长

秋怨

长信多秋色昭阳借月华那看闭永巷闻道选良家

同诸公有懐

旧国迷江树他乡近海门移家南渡久童稚解方言

山馆

山馆长寂寂闲云朝夕来空庭复何有落日照青苔

送王翁信还剡中旧居

海岸耕残雪溪沙钓夕阳家中何所有春草渐看长

赋长道一絶送陆邃潜夫【有序不録】

高山逈欲登逺水深难渡杳杳复漫漫行人别家去

赋得送客一絶送陆鸿渐赴越【有序不録】

行随新树深梦隔重江逺迢递风日间苍茫洲渚晚

和王给事维禁掖棃花咏

巧解迎人笑偏能乱蝶飞春风时入户防片落朝衣

同李三月夜作

霜风惊渡鴈月露皓疎林处处砧声发星河秋夜深

唐诗品彚卷四十一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三十一·彭定求
  淮上女·唐圭璋
  歴代诗话卷三·吴景旭
  卷三·林逋
  第四十七章 木侯夜巡·屠隆
  丁集第十四·钱谦益
  卷五·贯休
  前集卷九·罗椅
  前集卷十·罗椅
  国秀集原序·芮挺章
  岁时杂咏巻二十四·蒲积中
  宛陵羣英集巻七·汪泽民
  卷六十六·陈廷敬
  须溪四景诗集卷二·刘辰翁
  祖英集巻下·重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黄庭坚·唐圭璋

      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生于庆历五年(1045)。治平四年(1067),举进士,为叶县尉,协秘书丞、著作郎。绍圣初,坐修神宗实录失实,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建中靖国初。召还,知太平州。除名,编管宜州。崇宁四年(1105)卒,年六十

  • 补遗 卷一·袁枚

      《诗》始于虞舜,编于孔子。吾儒不奉两圣人之教,而远引佛老,何耶?阮亭好以禅悟比诗,人奉为至论。余驳之曰:“《毛诗三百篇》,岂非绝调?不知尔时,禅在何处?佛在何方?”人不能答。因告之曰:“诗者,人之性情也。近取诸身而足矣

  • 第二折·宫天挺

    【越调】【斗鹌鹑】我把这蔓笠做交游,簑衣为伴侣,这蔓笠避了些冷雾寒烟,簑衣遮了些斜风细雨。看红鸳戏波面千层,喜白鹭顶风丝一缕。白日坐一襟芳草裀,晚来宿中间茅苫屋。想从前错怨天公,甚也有安排我处。 【紫花儿】您道我

  • 离骚草木疏卷四·吴仁杰

    (宋)吴仁杰 撰薋薋菉葹以盈室兮王逸注三者皆恶草以喻谗佞盈满于侧薋蒺藜也诗楚楚者薋洪庆善曰今诗薋作茨尔雅亦作茨布地蔓生细叶子有三角薋音甆仁杰按陆法言字书云薋蒺藜诗作茨说文又作荠本草蒺蔾条云一名旁通一名屈人

  • 提要·陶宗仪

    【臣】等谨案南村诗集四巻明陶宗仪撰宗仪有国风尊经已著录是编毛晋尝刻入十元人集刘体仁七颂堂集有与张实水尺牍称读史不载陶南村窃谓此君靖节一流人今考十元人集内如倪瓉顾阿瑛亦皆亲见新朝然瓉遁迹江湖阿瑛随子谪徙

  • 卷一百四十六·志第九十九·仪卫四·脱脱

        ◎仪卫四   ○政和大驾卤簿并宣和增减 小驾附   政和大驾卤簿。象六,分左右。次六引:开封令、开封牧、大司乐、少傅、御史大夫、兵部尚书。次金吾纛、槊。左右皂纛各六,押衙四人,犦槊八,本卫上将军、将

  • 读礼通考卷九十八·徐乾学

    丧具四碑【碑石为之郑氏释聘礼曰设碑近如堂深】檀弓公肩假曰夫鲁有初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注初谓故事丰碑斲大木为之形如石碑于椁前后四角树之穿中于间为鹿卢下棺以繂绕天子六繂四碑前后各重鹿卢也言视丰碑者时公室

  • ●上篇卷一·陈洪谟

    丁未岁,凤阳、亳州并淮安等处,皆报黄河清一月。及秋,今上即位。先是,庚寅春甘露降于郊坛松,时宪庙亲郊,御斋宫,取以赐百官。翰林院进《甘露颂》,然是瑞实兆今上之在娠。至秋孟朏,乃诞。自古圣帝明王之降生不偶,盖必有祯祥兆于先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一 艺文略六·纪昀

    艺文略 【六】天文类第七 【天文 历数 算术】五行类第八 【占卜 阴阳 命书相书 宅书葬书】艺术类第九 【书画 技艺】医方类第十 【脉经 医书 针灸 本草 炮炙方书 伤寒 脚气 杂病 疮肿妇人 小儿食经】

  • 代宗本纪·刘昫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名豫,肃宗皇帝的长子。母亲章敬皇太后吴氏,在开元十四年(726)十二月十三日在东都上阳宫出生。当初名叫亻叔,年十五岁封为广平王。玄宗所有孙子一百多个,李豫为嫡亲皇孙。器宇度量宽广深厚,宽容而善于决断,

  • ●皇朝通典卷四十七·佚名

    禮七 ○禮七 吉七 △吉七 謁陵 ·謁陵 (臣)等謹按杜典上陵一門旁註拜掃及諸節上食附伏惟聖朝尊祖敬宗孝思肫切太宗文皇帝屢詣山陵祗修時享聖祖仁皇帝親政以後仰承世祖章皇帝遺志三詣盛京詆謁祖陵至於孝莊文皇后暫安奉殿

  • 卷八十三审断二·冯煦

    清讼皖省清讼功过新章光绪三十四年三月,按察使玉山详院文称:奉札以钦遵谕旨,饬即通饬各属,将未经审结命盗杂案及京控、上控、自理各案,或未定罪名曾经详请监禁待质,或随时羁押各所尚未禀明有案者,无论已报未报,不分年份远近,应

  • 三十三年(下)·佚名

    秋七月7月1日○朔壬寅,上在貞陵洞行宮。○承政院、弘文館問安,傳曰:「知道。」藥房提調等問安答曰:「知道。」大臣及東西班二品以上。六曹堂上問安,答曰:「知道。」○禮曹啓曰:「因政院,啓辭,諸唐官來弔時,受弔應行諸事,令禮文官

  • 庚桑楚第二十三·刘文典

    〔释文〕以人名篇。本或作庚桑。 〇典案:高山寺古钞本无「楚」字,与释文或本合。反。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之而有余。 〔注〕夫与四时俱者无近功。 〔疏〕大穰,丰也。洒,微惊貌也。居

  • 卷第三十二·智旭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三十二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大乘律藏 述曰:“大乘律法,杂在方等诸经,不同声闻别部独行。今于经中,取其扶律义居多者,或是全部,或一品一章,别标如左。” 佛说梵网

  • 分别功德论卷第三·佚名

    失译人名附后汉录  佛告诸比丘者。佛大慈欲令弟子具知念佛之义。犹父约诫语子孙欲令成就。无复已已专精念佛。观如来形目未曾离。犹如阿难观佛无厌。心念无已。时阿难背上生痈。佛命耆婆治阿难所患。耆婆白佛。不敢

  • 卷第二·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二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本事品第一之二于色蕴中已说根境唯余无表此今当说。颂曰。乱心无心等  随流净不净大种所造性  由此说无表论曰。乱心无心等者。等言谓通两处。即不乱心及

  • 宜都记·袁山松

    《宜都记》,亦称《宜都山川记》,是东晋袁山松(一作袁崧)任宜都(今属湖北)郡守时所作。原书已散佚,从唐代开始,陆续有人辑其佚文。欧阳询《艺文类聚》、徐坚《初学记》、陶宗仪《说郛》等均有辑文。这里所选的三段文字,即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