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九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九十六

筝类

五言古

和弹筝人        【梁】元 帝

琼柱动金丝秦声发赵曲流征含阳春美手过如玉

咏筝          【梁】沈 约

秦筝吐絶调玉柱扬清曲弦依高张断声随妙指续徒闻音绕梁寜知顔如玉

咏筝          【梁】王台卿

依歌时转韵按曲动花钿促调移轻柱乱手度繁弦惟有高秋月秦声独可怜

元圃宴各咏一物得筝   【陈】陆 琼

三五并时年二八共来前今逢泗滨树定减琴中弦鹤别霜初紧乌啼月正悬

高楼夜弹筝       【唐】常 建

高楼百余尺直上江水平明月照人苦开帘弹玉筝山高猿狖急天静鸿雁鸣曲度犹未终东峰霞半生

鸣筝曲         【元】杨维桢

断虹落屏山斜鴈着行安钉铃双啄木错落千珠柈秋龙吟玉海夜燕语雕防只因桓叔夏重起为君弹

七言古【附长短句】

秦筝曲         【梁】沈 约

罗袖飘纚拂雕桐促柱高张散轻宫迎歌度舞遏归风遏归风止流月夀万春欢无歇

夜坐看搊筝       【唐】王 諲

调筝夜坐灯光里却挂罗帷露纤指朱弦一一声不同玉柱连连影相似不知何处学新声曲曲弹来未覩名应是石家金谷里流传未满洛阳城

秦筝曲         【明】沈 愚

高楼欲暮花含烟嫣红落粉愁无眠含羞起舞银烛前玉纤轻抹鸳鸯弦鸳鸯弦凤凰曲移妾心置君腹

五言律【附小律】

观搊筝         【唐】王 湾

虚室有秦筝筝新月复清弦多弄委曲柱促语分明晓怨凝繁手春娇入曼声近来惟此乐传得美人情

绀甲丽人        【明】杨 慎

银甲卸弹筝花从玉指生逡巡卷罗袖掩抑奉金觥莫摘相思子琼枝最有情

闻筝          【明】王廷陈

花月可怜春房栊映玉人思繁纤指乱愁剧翠蛾颦授色歌频变留宾态转新曲终仍自叙家世本西秦

筝           【明】朱曰藩

日者西园宴云和独未收弦张鹍转急柱促雁相求靡靡萦怀切纤纤绕指柔多情如有待庭树莫先秋

七言律

赠弹筝人        【明】张 羽

先辈曽将旧曲传纤纤银甲更堪怜清和未数湘灵瑟嘹喨浑同蜀国弦莺弄晚风啼复歇雁飞秋水断还连坐中北客听来少谩想当时一惘然

五言絶句

听筝          【唐】李 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七言絶句

夜闻商人船上筝     【唐】刘禹锡

大艑高船一百尺清声促柱十三弦扬州市里商人女来占江西明月天

夜筝          【唐】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戏荅思黯有能筝者以此戏之 白居易

何时得见十三弦待取无云有月天愿得金波明似镜镜中照出月中仙

宫词          【唐】王 涯

筝翻禁曲觉声难玉柱皆非旧处安记得君王曽道好长因下辇得先弹

听筝          【唐】张 祜

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风

赠弹筝者        【元】萨都拉

银甲弹氷五十弦海门风急雁行偏故人情重知多少扬子江头月满船

元宫词         【明】朱有炖

月夜西宫听按筝文殊指拨太分明清音浏亮天顔喜弹罢还教合凤笙

听李节弹筝和韵     【明】文 嘉

泠泠寒玉泻秦筝片片清声似断氷一曲潭疑李凭在不知秋旅是金陵

赠筝人         【明】杨 慎

绮筵雕爼换新声博取琼花出玉英肯信博陵崔十四平生愿作乐中筝

正德宫词        【明】王世贞

仙韶别院奏新声不按唐山曲里名青鹞白翎俱入破十三弦底似雷鸣

听李节弹筝       【明】盛时泰

酒清香蔼夜搊筝弦上凉生六月氷但许风流擅南馆不教飞梦绕西陵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九十六

猜你喜欢
  卷八·何汶
  孔雀东南飞 全文·佚名
  第四十二回 怯书生权作番女 浪荡子惊窥绝姿·萧晶玉
  四·郁达夫
  第六出 遗笺·周履靖
  第九出·李开先
  莲子居词话卷之四·吴衡照
  卷319 ·佚名
  卷二百九十七·曹学佺
  安阳集补钞·管庭芬
  卷十三·胡文学
  卷八百十二·佚名
  卷九十八·徐倬
  第十二回 闻唱思家·蒲松龄
  36.杜甫:新安吏·施蜇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五集卷五十七·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五十七古今体六十四首【庚戌七】天津启程回跸之作东巡蒇事沐天恩【予庚子七旬时矢愿得邀  昊贶至八旬正夀之年当敬叩 岱宗 阙里兹幸东巡蒇礼诸事顺成实仰蒙  上苍恩佑感激之深不能言喻

  • 卷六十三·王奕清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六十三目録【九十七字】迷神引柳永【二首】朱雍帝台春刘基葛一龙水调歌头【又一体】何梦桂声声慢【又一体】宋徽宗【二首】赵长卿【二首】李弥逊辛弃疾吴潜吴文英【四首】蒋捷周密【三首】

  • 秋色·闻一多

    (芝加哥洁閤森公园里)诗情也似并刀快, 剪得秋光入卷来。 ——陆游 紫得像葡萄似的涧水 翻起了一层层金色的鲤鱼鳞。几片剪形的枫叶, 仿佛朱砂色的燕子, 颠斜地在水面上 旋着,掠着,翻着,低昂着……肥厚得熊掌似的 棕黄色的大橡

  • 卷一百三十三·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三十三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十 周惇颐 题瀼溪书堂 元子溪曰瀼诗传到于今此俗良易化不欺顾相钦庐山我所爱买田山之隂田间有清水清泚出山心山心无尘土白石照沈沈潺湲来数里到此始澄深

  • 第二十四回 执天子洛中遭巨劫 起义旅关右迓亲王·蔡东藩

      却说怀帝因越已病死,改任大臣,进太子太傅傅祗为司徒,尚书令荀藩为司空,进幽州都督王浚为大司马,都督幽冀诸军事,南阳王模为太尉,凉州刺史张轨为车骑大将军,琅琊王睿为镇东大将军,兼督扬江湘交广五州诸军事。复颁诏四方,促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五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马殷传·欧阳修

    马殷字霸图,许州鄢陵人。唐中和三年(883),蔡州秦宗权派孙儒、刘建峰率兵万人隶属他的弟弟宗衡到淮南扩大地盘,殷这时是儒的裨将。宗衡等在扬州攻打杨行密,攻打不下,梁兵当时正猛攻宗权,宗权多次命儒等救援,儒不想回去,宗衡一

  • 黄宗载传·张廷玉

    黄宗载,一名篨,字厚夫,丰城人。洪武三十年(1397),中进士,后被授予行人。他奉命出使四方时,从没有接受馈赠,累升为司正。永乐初年,他被推荐任为湖广按察司佥事。巨奸宿猾之徒,多被贬戍到铜鼓、五开之间,暗中把持官吏生杀之权。宗

  • 靖郭君将城薛·佚名

    【提要】 靖郭君,即田婴,是齐威王之子,封于薛地。他喜欢养士,门下有众多门客,在战国政治舞台上也算一个人物。他与齐王是兄弟关系,所以许多事情处理起来很是微妙。 【原文】 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

  • 153.姚崇灭蝗·林汉达

    唐中宗复位以后,让他的妻子韦后掌握政权,重用武三思,把朝政弄得混乱不堪。公元710年,中宗死后,唐睿宗的儿子李隆基起兵杀了韦后,拥戴睿宗复位。过了两年,睿宗把皇位让给李隆基。这就是唐玄宗。二十多岁的唐玄宗刚即位的时候,

  • 卷二十八·叶隆礼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二十八译改国语解【附】穆尔穆棱【地名蒙古语穆尔踪迹也穆棱江也原作也里没里今改正】托果斯穆棱【蒙古语托果斯孔雀也穆棱江也原作陶猥思没里今改正】尼噜古穆棱【蒙古语尼噜古腰也穆

  • 虞书·皋陶谟·佚名

    曰若稽古皋陶曰:“允迪厥德,谟明弼谐。”禹曰:“俞,如何?”皋陶曰:“都!慎厥身,修思永。惇叙九族,庶明励翼,迩可远在兹。”禹拜昌言曰:“俞!”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禹曰

  • 景公以晏子乘弊车驽马使梁丘据遗之三返不受第二十五·晏婴

    晏子朝,乘弊车,驾驽马。景公见之曰:“嘻!夫子之禄寡耶?何乘不任之甚也?”晏子对曰:“赖君之赐,得以寿三族,及国游士,皆得生焉。臣得暖衣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晏子出,公使梁丘据遗之辂车乘马,三返不受,公不说,趣召晏子。

  • 卷第十五·佚名

    摩诃僧祇律卷第十五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明单提九十二事法之四佛在拘睒弥人间游行。尔时世尊初夜为诸声闻说法。说法已是诸比丘各各还住房。时六群比丘于余处谈话。经久乃还扣房户。房内人问言谁。答言我是

  • 卷第四十五·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四十五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十六世虎丘隆禅师法嗣明州天童应庵昙华禅师蕲州江氏子。生而奇杰。年十七。於东禅去发。首依水南。

  • 宝云经·佚名

    佛教经典。南朝梁曼陀罗仙译。七卷。是唐达磨流支译《宝雨经》的异译本。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

  • 观无量寿佛经疏·善导

    佛教经典《观无量寿经》的注释书。亦称《观经疏》、《证诚疏》或《四帖疏》。唐善导集记。4卷。此书由玄义分、序分义、定善义、散善义四部分组成。称“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皆可仗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极乐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