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五十六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加十三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议政大臣武英殿大学士兼工部尚书仍兼管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臣福敏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太保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加六级臣徐本光禄大夫经筵讲官议政大臣协办内阁大学士事务礼部尚书仍兼管太常寺鸿胪寺事臣三泰等奉敕修

  ○雍正十三年。乙卯。五月。庚子朔。调署山西大同总兵官蔡永文、署直隶宣化总兵官。署直隶宣化总兵官南天祥、署山西大同总兵官

  ○辛丑。夏至。祭地于方泽。上命皇四子宝亲王弘历行礼

  ○户部议覆、甘肃巡抚许容疏言。阶州属之成县、所辖上店汪川等里。向经督臣岳钟琪题准。改隶秦州。查上店汪川一带地方。离秦州一百余里。未为近便。请仍改隶成县管辖。应如所请。从之

  ○壬寅。孝诚仁皇后忌辰。遣官祭景陵

  ○礼部议覆、提督江苏学政张廷璐疏言。苏州、淮安、扬州三府。既经分设太仓通海等三直隶州。请于苏州府学原额内、酌拨文童五名。武童三名。归太仓州属。扬州府学原额内、酌拨文童五名。武童三名。归通州属。淮安府学原额内、酌拨文童二名。武童二名。归海州属。应如所请。从之

  ○癸卯。谕大学士等。据湖广总督迈柱等、陆续奏报台拱逆苗不法情形。黄平施秉一带。俱遭其扰害。似此、则黄平以西之重安江驿凯里汛、及大风洞地方。施秉偏东之青溪所属。及焦溪地方。周围二三百里。恐皆不免践踏。朕心深为廑念。其镇远府城。虽称贼攻甚急。但既有楚兵三千。星往援巢□刀。贼众自然解散。黄平州之西。即紧接清平县。有哈元生在彼料理。自可无虑。惟是此番苗变。既勾结熟苗汉奸。料难即速平靖。宁可多备楚兵。以资调遣。着总督迈柱、提督董芳等、再拨兵二千名。陆续前进。协力严巢□刀。以除凶逆。至贼苗败遁之后。必仍归还巢穴。其助恶熟苗汉奸。知无所逃。势必唆令攻打古州等处。亦不可不预为筹画。着广西巡抚金鉷、提督霍昇、即派精锐三千名。选才能大员统领。以二千名、由洪江一路。径到黎平。进古州背后。应援弹压。以一千名、由河路至平宇一带。防范下江。以备相机调遣。尔等可密寄信前去。其有应行就近办理事宜。着湖广广西督抚提镇等。一面采听信息。相度。机宜办理。一面奏闻。务期妥协

  ○谕兵部。理藩院尚书兼理镶红旗蒙古都统事务僧格、年己老迈。不必兼办旗务。着副都统罗密、补授镶红旗蒙古都统

  ○镶蓝旗汉军副都统李楠、缘事降调。升二等侍卫马尼、为镶蓝旗汉军副都统。仍兼署正红旗满洲副都统事

  ○甲辰。谕内阁。西陲用兵以来。一应军需。皆取资于公帑。丝毫不以累民。惟是甘肃等处、运送粮饷。不能不藉民力之挽输。朕心轸念。屡沛恩膏。即当丰稔之年。亦下蠲租之诏。所以赏百姓之急公。示朕心之体恤也。兹闻甘省所属地方。入夏以来。有雨泽愆期之州县。或恐收成稍薄。纳课艰难。着将雍正十三年甘肃通省所属、应徵地丁钱粮。全行蠲免。俾催科不扰。民力宽舒。该督抚可董率有司。实力奉行。以副朕加惠秦民之至意

  ○旌表山东莱阳县烈妇、梁恪妻丁氏。调奸不从。投缳殒命。给银建坊、入祠致祭如例

  ○乙巳。以额外内阁学士阿克敦、署工部左侍郎

  ○办理军机大臣等议覆、西安将军秦布奏言。前经办理军机大臣议准。挑选西安八旗满洲蒙古兵三千名。以二千名分驻凉州。一千名分驻西宁。查西安汉军兵丁。向与满洲蒙古一同效力行走。比来生齿日繁。此项挑选兵丁。请将汉军一并派入。凉州、添设城守步兵六百名。两旗合设防御一员。西宁、添设步兵四百名。每翼各设防御一员。管辖。均应如所请。至该将军所奏、分驻西宁兵丁。改驻庄浪。凉州兵丁。改驻凉州城外大七巴地方。应行令查郎阿、马尔泰、详加定议具奏。从之

  ○户部议覆、两江总督赵弘恩、河东总督王士俊、山东巡抚岳浚等会奏。米粮出洋。例禁甚重。惟东省青白二豆。素资江省民食。向由海运。不在禁例。但船只出口进口。须加查阅。请令两省地方官。互给印票照验。以杜偷卖夹带等弊。应如所请。从之

  ○丙午。谕内阁。朕览刑部侍郎申珠浑等、查审鄂昌一案。其中多有避重就轻。瞻徇隐漏之处。鄂昌以户部司官。简用监司之职。因其历任上司。皆极口称之。朕见其年力精壮。尚属明白晓事。又系大学士鄂尔泰之侄。自然恪遵伊叔之教。努力向上。以报国恩。是以不次超擢。用为四川巡抚。乃伊莅任以来。所办事件。种种乖张。颠倒国法。大抵性情狂妄。而又沉湎于酒。以致糊涂昏愦。至于如此。鄂昌既负朕擢用之深恩。又玷伊叔鄂尔泰之颜面。论情论理。均属可恶。不可不加重惩。着革职。拏解来京。交与刑部。将摺内查审不到之处。另行严审定拟具奏。按察使高维新、以科员用至藩臬大员之职。且屡次宽其处分。仍留在任。乃不知感戴朕恩。抒诚报效。竟以专掌之刑名。视同膜外。听从鄂昌粘签发司。草率结案。永宁道刘嵩龄、以新进小臣。擢用御史。复用道员。在川数年。因循塞责。不思殚心职守。祗以逢迎上司为务。今私将银瓶盛酒。巧于馈送。大玷官箴。高维新、刘嵩龄、俱着革职。拏解来京。交部审讯定拟具奏

  ○署镶蓝旗蒙古副都统厄伦忒、缘事革职。以镶蓝旗护军参领西忒库、署本旗蒙古副都统

  ○予福建澎湖水师右营巡哨出洋被淹兵丁。恤赏如例

  ○丁未。谕户部。三姓八姓浑春地方兵丁。着照宁古塔船厂等处兵丁之例。给与饷银

  ○旌表河南唐县烈妇、吴自聘妻王氏。拒奸不污。被刃殒命。给银建坊、入祠致祭如例

  ○戊申。实授阿扬阿、为直隶天津都统

  ○予江南外河营抢护堤工被淹兵丁。恤赏如例

  ○辛亥。礼部议覆、福建巡抚卢焯疏言。台湾乡试士子。向系另编字号。额中举人一名。今台属五学人文日盛。请于闽省解额外。将台字号再加中一名。以示鼓励。应如所请。从之

  ○壬子。遣官祭关圣帝君

  ○兵部议覆、山西巡抚觉罗石麟疏言。赴甘出征兵丁。奉文撤回。一时不能得缺。请每月支给养赡银二两。米三斗。俟缺出陆续顶补。应如所请。得上□日、出征兵丁。既回营汛。自应仍补原缺。若系步兵。自当拔补马粮。以示奖励。岂有令其待缺顶补之理。至招募顶补之兵。原系一时权宜之计。应令出缺另议养赡候补之法。方为允协。今巡抚石麟、议令出征兵丁候缺。兵部即照此议覆。俱属不合。着另行定议。并行令派兵之省分。一体遵行

  ○癸丑。内阁学士王兰生、缘事降调。升翰林院侍讲学士吴家骐、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甲寅。兵部议覆、直隶总督李卫疏言。提标前营新改游击。驻劄石匣。管辖左右二军都司。兼辖密云石塘曹家等各营路都司。必得中军总理营务。以专责成。请令左军都司。兼管中军事。将协标裁存之千把总二员、为左哨。原存石匣城守之千把总二员、为右哨。其平谷汛把总。应改属左军。再、顺义营属杨各庄汛。为繁庶之区。应将石塘路把总。拨出分防。听顺义营守备兼辖。均应如所请。从之

  ○青海扎萨克郡王盆苏克汪扎尔故。遣官致祭

  ○丙辰。谕八旗都统等。署理佐领事务。原非实授。嗣后若遇世管佐领。应行署理者。伊族中如无可以署理之人。即于旗下拣选才堪办事之员。与伊族人一同引见

  ○兵部议覆、河东总督王士俊疏言。东省兖州一镇。为数省门户。地冲差繁。运河绵亘千里。在在需兵。该镇右营、沂州、德州、泰安、台庄、高唐、曹州、梁山、沙沟等九营。共须增马步兵五百名。以资防守。应如所请。从之

  ○丁巳。谕大学士等。前据湖广督抚提镇、奏报台拱逆苗不法情形。比即降上□日与湖广督提、于调发官兵三千名外。再拨官兵二千名。陆续前进。以备征巢□刀之用。又谕广西抚提、派拨精兵三千名。分为两路前往。以资应援弹压。今览尹继善奏摺。其所檄调邻省官兵之处。与朕谕上□日相符。计此时进巢□刀之兵。合四省计之。已二万有余。哈元生亲在军前。统领调度。谅自有平定之策。尔等可传谕哈元生、乘此兵威。须将清江台拱上下九股凶苗、及内地倡首附逆恶寨。痛加巢

  □刀除。务尽根株。不贻后患。其远寨逼胁附从各苗。有悔罪求抚者。皆令尽缴器械。然后准抚。傥敢抗违不缴。亦相机巢□刀除。如此办理。方能一劳永逸。若其中有势不可行之处。可据实奏闻。但毋稍存姑息之念。阳奉阴违。令异日更启事端。哈元生统领四省官兵。着授为将军。凡赴援将弁。俱听伊节制调遣。其将军名号敕印。尔等议奏请上□日。速行颁发。寻命哈元生、为扬威将军。仍管贵州提督事务

  ○予故衍圣公孔传铎、祭葬如例

  ○戊午。以翰林院编修杨廷栋、为四川乡试正考官。编修周学健、为副考官。广东道御史钟衡、为广东乡试正考官。刑部主事王应彩、为副考官。编修沈昌宇、为广西乡试正考官。检讨王宗灿、为副考官。工部主事章有大、为福建乡试正考官。编修金相、为副考

  官。编修赵大鲸、为湖南乡试正考官。礼部郎中周祖荣、为副考官

  ○办理军机大臣等议覆、署宁远大将军查郎阿等摺奏。调赴巴尔库尔之江宁荆州满洲兵丁。倒毙走失马骡一案。应将两营牧马之协领阿山泰、常在等五十四员。革职留任。马匹着追。其余各员管辖不严者。应均着分赔。至革职副都统阿克山、观音保、应赔马匹亦一并追出。应如所请。得上□日、此次调往巴尔库尔之江宁、荆州、满洲官兵。全然不知行兵之道。马匹牲畜。损伤过多。不耐寒冷劳苦。复有迷失兵丁种种罪愆。此皆官弁向日耽于安逸。废弛满洲旧规。甚为无耻。此次官兵。不准以出兵记档。俟兵丁撤回时。将领兵前往之协领以下、骁骑校以上等官。俱着同家属搬移回京。交该旗带领引见。其如何令其学习补用之处。候朕另降谕上

  □日。伊等员缺。令该将军另行拣选题补。若该处不能得人。着奏闻。由京城拣选前往

  ○兵部议奏。原任青州将军鄂弥达、借给兵米。出少入多。又将无礼不法之前锋关音保、不奏请惩治。遽行枷号。应请上□日治罪。得上□日、鄂弥达、着革职

  ○己未。工部议覆、署陕西总督刘于义等疏言。宁夏镇属之平罗、横城、花马池三处市口。每月蒙古人等、入口货买零星铁器。理应设法稽查。请嗣后。令该扎萨克、预先报明夷情衙门。给以印票。填明件数斤两。每逢开市之期。监视营员。验明印票。方许置买。其民人货卖铁器。不得私入集场。俱令监管营员。验明印票。当官交易。仍将原票汇缴夷情衙门查核。应如所请。从之

  ○添设河南分巡河陕汝道一员。驻劄陕州。拨原隶开归道辖之河南一府、陕州一州。并隶南汝道辖之汝州一州。俱归新设道员管辖。改分守开归道、为分守粮驿盐道。拨原辖之开归陈许四府、俱归管河兵备道兼辖。从河东总督王士俊请也

  ○庚申。谕办理军机大臣等。北路军营陆续撤回官兵内、有在厄尔得尼招地方打仗效力。及奋勇出群者。俟到京时。俱行查出。并开明该将军所出考语。令各该旗具奏请上□日

  ○升云南粮道李如兰、为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

  ○办理军机大臣等议覆广东总督鄂弥达奏称。臣照古州镇咨文。派拨广东督提标兵二千名。令左江总兵官王无党、统领赴古州援巢□刀。又调广西抚标兵五百名。于黔粤交界要隘汛地弹压等语。调度俱属妥协。其广西抚提两标兵。原系援巢□刀之师。应再派五百名。以足前上□日三千名之数。则两标亦不至兵单力薄矣。从之

  ○定边大将军平郡王福彭、参奏镶黄旗汉军都统诺尔浑、懦弱昏愦。不能管辖员弁。约束家人。又私用官马。擅扣兵粮。殊属溺职。得上□日、诺尔浑。着革职。仍留军前当苦差效力行走

  ○辛酉。谕办理军机大臣等。镶黄旗汉军副都统刘瑛、着留在军前。与镶白旗汉军都统石礼哈、管领汉军兵丁

  ○壬戌。孝恭仁皇后忌辰。遣官祭景陵

  ○上诣恩佑寺行礼

  ○癸亥。谕内阁。据山西巡抚觉罗石麟奏称、阳曲

  汾阳两县绅衿士民李杭、卞时盛等、情愿各捐银两。存贮公所。以为周恤比闾之资。臣现在与各该地方官。公同酌议。或置田地。或为营运。因地制宜。以垂永久等语。夫所谓乐善好施。扶危济困者。大抵于水旱饥馑之岁。散财发粟。赈救穷黎。又或于平常无事之时。造义仓以储米谷。修桥路以便行人。或置敦宗赡族之田。或立养老育婴之所。凡此善事多端。必须出自本人之诚心。而又亲身经理。谊同休戚。始可以惠乡闾而收实效。今石麟奏称、阳曲汾阳两县绅衿士民。愿捐银两存贮公所。其作何措置之道。俟与地方官公同酌议。是该处并无现在应办之事。此乃另开捐纳之条也。若遇无才之有司。经理不善。必致为胥吏之所中饱。土棍之所侵蚀。而不能裨益于贫乏之乡人。此人人能料及者。而石麟如此办理。是何意见。阳曲汾阳绅衿士民等、既已捐助。其乐善好施之念可嘉。着将石麟奏摺。及开报名单。交部分别议叙。并令石麟将各姓所捐之银。妥商位置。务令地方得受实益。勿致虚糜向后若有无故捐银交官者。与朕原上□日不符。俱着停止

  ○升湖广洞庭副将魏国泰、为福建金门总兵官

  ○甲子。上命果亲王允礼、皇四子宝亲王弘历皇五子和亲王弘昼、及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户部尚书公庆复、礼部尚书魏廷珍、刑部尚书宪德、张照、工部尚书徐本、正红旗汉军都统李禧、正黄旗汉军都统甘国璧、仓场侍郎吕耀曾、俱办理苗疆事务

  ○谕办理苗疆事务王大臣等。贵州台拱逆苗不法。扰害黄平地方。居民四散躲避。朕心恐其流离。甚为轸念。应令邻省官员。凡有来至该地方界内者。务须加意抚绥。悉心赈恤。或应派在京大臣前往。或应即交与该督抚料理之处。尔等速议具奏。再、赴黔会巢□刀官兵云集。粮饷最为紧要。应作何运送协济之法。尔等一并速议具奏。寻议、逆苗不法。被扰之居民顺苗。有逃避他所者。该州县务须安插得宜。计口受食。俱动用仓谷库银赈恤。仍请钦差大臣一员。前往抚绥稽查。务令得所。至会巢□刀官兵粮饷。请令湖广督抚酌拨。务须充裕接济。并令两广总督鄂弥达、悉心妥办。得上□日、依议。着刑部尚书张照、副都御史德希寿、驰驿前往

  ○谕内阁。工部尚书巴泰、向在圣祖仁皇帝时。历官有年。因其居心巧诈。诸事模棱。毫无建白之处。已经弃置数十年。不复起用。朕即位以来。因部中乏老成之臣。念伊居官年久。经历有素。尚非新进之人可比。特加迁擢。用为大员。乃伊在任。巧诈性成。全无报效。嗣因此路军前办事需员。命伊前往管理粮务。伊在彼数年。并无劳心办理之事。此众所共知者。朕以其年已七旬。奉差在外。特令回京。俾得休息。又值满洲九卿内、现在叙俸年深者甚少。因用为工部尚书。伊若具有天良。自应感戴重恩。及其余年。努力奋勉。以称要职。乃伊于工部事件。仍一味因循推诿。视为局外。于己无涉。且将旧定章程。任意更改。经果亲王差回。屡事参奏。料其意、以为但能洁己沽名。即可自全。殊不知窃位苟容。致令诸务阘冗废弛。乃臣子之大戒。巴泰身为正卿。且受朕格外恩遇。而忍如此居心行事。必有其故。前伊自军前回时。朕曾询问军营之事。伊除收发军粮外。一切皆云不知。似此则其苍滑之习。全未悛改。真可谓下愚不移者矣。巴泰、着革职。凡内外臣工。身膺职掌。务须殚心竭力。图报国恩。大小诸事。悉心整顿。此乃人臣之常分。若但知洁己而不知奉公。国家亦安用此木偶为也。如果实心为国之人。便有错误。朕必原谅而保全之。如彼马齐、高其倬、魏廷珍、甘国璧等。非不能办事之人。乃习成巧术。自谓保身远害。藉为推卸之计。此风有妨于政治。无益于国家。况将来后进效尤。其弊有不可胜言者。朕每加恩于诸大臣。其子孙亦多擢用。所以嘉其为国之心也。若遇祗图自全。罔顾国事者。彼既视国家为陌路。朕岂肯委曲成全、以遂其私心。向后若必不肯改悔。朕不但不成全伊等之生前。即伊之子孙。若非有卓越之才。朕必不加恩录用。所以儆戒臣工。俾各猛省。以除陋习。内外诸臣。其咸知朕意

  ○乙丑。裁山西凌井、闹泥、沙涧、平刑等四驿驿丞缺。从山西巡抚觉罗石麟请也

  ○丙寅。谕办理军机大臣等。准噶尔使臣垂纳木喀等、到巴尔库尔军营起身后。着副将军张广泗、回至西安候上□日。另有用处

  ○授故贝子福存子德沛、为镇国将军

  ○署宁远大将军查郎阿等摺奏。噶尔丹策零、现今遣使赍表求和。军营满洲蒙古官兵。应行撤回者。俟准噶尔使臣回后。请按程挨次。分队行走。第一队、贝勒特古斯、管领科尔沁兵一千名。由喀尔喀河索纳尔济山前。赴原驻牧处。其索伦兵一百名。应令夸兰大冀本、参领萨都拜等带领。同科尔沁兵行走。至喀尔喀河分路。前赴齐齐哈尔。第二队、内大臣顾鲁、带领原管察哈尔兵一千名。由柰曼等路。赴驻牧处所。其巴尔虎兵一百名。应令侍卫噶扎尔图管领。一同前往。第三队、副都统达什、带领东四旗察哈尔兵一千名。从翁机河前赴驻牧处所。其奉天船厂兵一百名。应令原管副都统乌察拉带领同行。行至八沟。分路各回伊等本处。第四队、副都统班第、管领西四旗察哈尔兵一千名。行至归化城。前赴本游牧处。第五队、副都统喀拉、带领巴图鲁兵一百五十名。应令前往肃州。酌量派员分领。第六队、散秩大臣安楚护、管领土默特兵四百名。由塔尔那沁进嘉峪关。会同都统艮敦、沿边前赴归化城。第七队、一等台吉定匝拉锡、带领鄂尔多斯兵五百名。行至肃州。会同副都统班第等、由宁夏出口。回至原游牧处。第八队、协理台吉罗布藏、带领和托辉特兵一百名。由柰曼明安一带。前往驻牧处所。第九队、贝子衮布、管领厄鲁特兵五百名。由镇番前赴驻牧处所。其内地行走之满洲官兵内。江宁满兵一千名。为第一队。荆州满兵一千名。为第二队。西安兵三千名。分作三队。与宁夏满兵。并依次起行。俱令原管之将军副都统等管领。进嘉峪关抵肃州。各回该处。至绿旗兵丁。现在军营、共二万四千七十余名。内有勇健兵丁。到营日浅。应行留驻。再于西安督标。及固原、宁夏、延绥、兴汉等处兵丁。共挑留一万一千名。内将一万名。驻劄巴尔库尔一千名。添防哈密外。其余俟满洲蒙古兵丁起行之后。亦挨次撤回。令各营原管之大员。带领进口。以备训练奏入。报闻

  ○丁卯。谕办理苗疆事务王大臣等。贵州等处、抚定苗疆事宜。朕遣刑部尚书张照、副都御史德希寿、前往总理。与哈元生、元展成等、会同商酌妥议查办。再、现今古州凶苗肆逆。他处新抚之生苗。恐其中良奸不一。防范理宜预筹。着各该督抚。悉心密议。将新设苗疆附近地方。确查旧设援巢□刀兵若干。防汛兵若干。何处已经足用。何处尚须添补。即于本地召募民壮充应。事定之后。何处当永远增添。何处当仍旧撤退。一一细心速议密办。无或侈张。致滋惊扰。仍将所办之处。具摺奏闻

  ○又谕。据哈元生元展成奏报。古州逆苗不法。臣哈元生、于四月二十日。驰赴军前调度。闰四月三十、五月初一等日。副将纪龙、周仪、署参将哈尚德、崔杰等。各领官兵。分路击杀。逆苗奔逃。斩获无算。驿路开通。黄平一带地方。居民复业。及时耕种等语。前闻黄平一带。居民被逆苗扰害。朕心深为轸念。已经降上

  □日。谕令督抚动拨正项钱粮。确查赈恤。今民人复业之初。或仍有迁徙未回。及资生无力者。着元展成遴选贤员。招徕安插。加意抚绥。勿令一人失所。此次哈元生进巢□刀。已降上□日授为扬威将军。所有在事有功将弁兵丁。俟事竣查明分别议叙。其附贼之逆寨余党。应巢□刀应抚之处。着哈元生酌量办理。据元展成奏摺内称、黄平地方为仓廒监狱重地。元展成既知黄平为仓廒监狱重地。逼近苗疆。从前何意止设官兵三十名。被贼侵扰。而。伊平时全不留心筹及。亦不具奏请上□日。以致仓卒无备。甚属溺职。今官兵到彼。贼苗回避。乃自然之情势。而元展成奏报之时。不自知从前办理之非。大言不惭。似有以地方复旧为幸之意。甚属不合。事毕论其功过。着交部严察议奏

  ○谕内阁。刑部尚书张照、现今奉差。其刑部尚书事务。着工部尚书徐本署理。工部尚书。事务着礼部尚书魏廷珍兼理

  ○拨福建镇标右营白沙汛把总一员。带兵二十八名。驻防龙岩县溪口从浙闽总督郝玉麟请也

  ○戊辰。调正红旗蒙古都统王常、为本旗满洲都统

  ○办理军机大臣等议覆、西安将军秦布奏称。凉州、西宁。议准设兵驻防。以弹压蒙古番人。今凉州驻兵二千名内。请选汉仗好者二百名为前锋满洲八旗、两翼各设协领一员。蒙古八旗、两翼合设协领一员。满洲、每旗设佐领二员。蒙古每旗设佐领一员。每佐领各设防御一员。骁骑校一员。领催五名。其行文事件。设笔帖式三员。西宁驻兵一千名内。请选汉仗好者一百名、为前锋。满洲八旗、两翼各设协领一员。蒙古八旗、两翼合设协领一员。满洲、每旗各设佐领一员。防御一员。骁骑校一员。领催五名。蒙古、两旗合设佐领一员。防御各一员。骁骑校各一员。每旗设领催二名。其行文事件。设笔帖式二员。两宁止议设副都统一员。恐事务繁多。应于协领内、拣选一员。令其协办。凉州将军衙门。照依西安之例。设立二司。其将军副都统印信。二司关防。协领条记。请交部铸给。至官兵俸饷口粮草豆等项。照西安之例支领。俱应如所请。从之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七十 熙寧八年(乙卯,1075)·李焘
  卷四十三 咸平元年(戊戌,998)·李焘
  卷十八·王夫之
  ●明朝小史卷五 洪熙纪·吕毖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七十八·佚名
  卷之三百五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九·佚名
  卷之五百四十九·佚名
  第四十六卷清乾隆(三)·缪荃孙
  一一五四 军机大臣奏将原奉添派八阿哥等校勘谕旨抄录进呈片·佚名
  绎史卷一百四十一·马骕
  李惟清传·脱脱
  章纶传·张廷玉
  卷一·阿桂
  二十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贵翁·唐圭璋

      贵翁号桂所,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满庭芳   萍   宫鸟西飞,杨花北去,春风飘向伊谁。盈盈小小,轻薄不堪肥。天付风流到骨,消不尽、流落青池。谁知道,踏歌朝暮,痴绝待渠归。   愔愔,春似酒,日痕生绀,裙色明漪。笑东家

  • 陈韦华·唐圭璋

      韦华字子华,号抑斋,侯官人。生于淳熙五年(1178)。开禧元年(1205)进士。历官至兵部尚书、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景定元年(1206)卒,年八十三。赠少师、谥忠肃。   兰陵王   角声切。何处梅梢弄雪。还乡梦,玉井楼前,千朵芙

  • 董乂·唐圭璋

      乂字彦臣,德兴人。治平二年(1065)进士。历官魏王官教授、大理卿。尝进乐书,释青囊经。崇宁元年(1102)开具元符三年(1100)臣僚章疏姓名,列邪下。   望江南   缥缈烟中渔父桨,   坡陀山上使君衙。   又   六月凉窗

  • ●第二十一出 遣媒·孟称舜

    〔末院子持包袱上〕受命华堂上,投身驿路中。自家院子,受老员外的命,因为三官人到眉州舅爷家,将次半载,着我持书接他回来。一路奔驰,天色又早晚了。【一封罗】天涯子未旋,寄音书,忙向前。涉水登山日渐晚,摇曳旗亭酒望悬。群群飞

  • 安晩堂集卷十一·郑清之

    宋 郑清之 撰谢徐德夫右司和御制赐诗直道何曽较尺寻昔贤垂范到斯今臯谟勉勉歌元首説诲年年沃朕心幸遇千龄开圣治顷尘三事愧宵箴奎文衣被真难报盥诵新诗爱助深朅来林下破天悭要使明时见一闲齿屐印苔春纵步颈壶蒸粟晩

  • 为要寻一个明星·徐志摩

    我骑着一匹拐腿的瞎马, 向着黑夜里加鞭;—— 向着黑夜里加鞭,我跨着一匹拐腿的瞎马。我冲入这黑绵绵的昏夜, 为要寻一颗明星;—— 为要寻一颗明星,我冲入这黑茫茫的荒野。累坏了,累坏了我胯下的牲口

  • 卷四百七十六·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七十六蚕类五言古野蚕          【唐】于 濆野蚕食青桑吐丝亦成茧无功及生人何异偷饱暖我愿均尔丝化为寒者衣题耕织图        【元】赵孟頫四月夏气清蚕大已

  • 卷三百五十 列传一百三十七·赵尔巽

      李长庚子廷钰 胡振声 王得禄 邱良功陈步云 许松年 黄标林国良 许廷桂   李长庚,字西岩,福建同安人。乾隆三十六年武进士,授蓝翎侍卫。出为浙江衢州营都司,累迁乐清协副将。五十二年,署福建海坛镇总兵。邻海有盗,误指

  • 第八十回 废守备奸臣通敌 申和约使节还朝·蔡东藩

      却说张浚见了李显忠,闻知符离兵溃,所有军资器械,抛弃殆尽,免不得抚膺太息,乃改命刘宝为镇江军都统制,自渡淮入泗州,招抚将士,复退还扬州,上疏自劾。朝右一班主和党,纷纷论浚,孝宗尚不为所动,且赐浚手书道:“今日边事,倚卿为重,

  • 卷之二百六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二百七十八·佚名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三月。庚戌朔。鄂尔多斯多罗郡王董罗布故。遣官致祭。  ○辛亥。上谕大学士等曰、保举山东浙江乡试考官之人、查出否。马齐奏曰、保举山东正考官吕谦恒、系工部侍郎王懿。保举副考官朱天

  • 范睢至秦·佚名

    【提要】 范睢在秦王前面开始了类似“隆中对”一样的国家大计的决策和游说。他不同于苏秦、张仪的是,在正式开始宣讲他的谋划前,非常善于摆谱、营造氛围,结果使秦王非常重视他的论说,从一开始就打算认真实践、言听计从。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四·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二十六之十四 朱批田文镜奏摺 同日又 奏为钦奉 圣训据实覆奏事雍正六年八月二十四日【臣】家人齎 回【臣】覆 奏费金吾唐绥祖摺内钦奉 朱批谕旨前经有谕费金吾若能变伪为真则可称上等才

  • 蕃夷七·徐松

    历代朝贡【宋会要】太祖建隆元年三月十二日,(河)〔江〕南李景进贺登极绢二万疋、银一万两;长春节御服、金带、金器一千两、银器五千两、绫罗锦绮一千疋。 十三日,吴越国王钱俶进贺登极银三千两、绢五千疋。 七月二十九日

  • 卷第四十二·智旭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四十二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杂藏 此方撰述第二之一 慈悲道场忏法(十卷) (南茂北公) 梁志公宝唱等集 归依三宝第一。断疑第二。忏悔第三。发菩提心第四。发愿第五。

  • 第五十八卷·佚名

    观天品之三十七(夜摩天之二十三)尔时夜摩天王。告天众曰。汝今何故。不于园林华池无量众宝庄严山峰歌舞戏笑。天王如是观诸天众。为生厌离不厌离耶。时诸天众。闻夜摩天王说此语已。白天王言。当于何处园林七宝山峰之

  • 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范·朱元璋

    简称《玄教立成斋醮仪》。道书。此为明太祖朱元璋敕礼部召集道教徒把旧来的斋醮仪范,“去繁就简,立成定规”。参加编撰的有宋宗真、赵允中、傅同虚、邓仲修、周玄真等。此斋醮仪范较宋元以来诸家斋仪大为简化。收入《

  • 起废疾·郑玄

    一卷。汉郑玄撰。此书是针对何氏攻驳《穀梁》的《穀梁废疾》一书而作。汉代《公羊》与《穀梁》同属与《左传》对立的今文经学,但两汉《公羊》独盛,《穀梁》远不能企及。因此,何休之驳《穀梁》,即在于维护《公羊》独尊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