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列传第一 后妃上

宋孝穆赵皇后 孝懿萧皇后 武敬臧皇后 武张夫人 文章胡太后 少帝司马皇后 文元袁皇后 孝武昭路太后 明宣沈太后 孝武文穆王皇后 前废帝何皇后 明恭王皇后 后废帝陈太妃 后废帝江皇后 顺陈太妃 顺谢皇后 齐宣孝陈皇后 高昭刘皇后 武穆裴皇后 文安王皇后 郁林王何妃 海陵王王妃 明敬刘皇后 东昏褚皇后 和王皇后

六宫位号,前史代有不同。

晋武帝采汉魏之制,置贵嫔、夫人、贵人,是爲三夫人,位视三公;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是爲九嫔,位视九卿;其馀有美人、才人、中才人,爵视千石以下。宋武帝省二才人,其馀仍用晋制。案贵嫔,魏文帝所制。夫人,魏武初建魏国所制。贵人,汉光武所制。淑妃,魏明帝所制。淑媛,魏文帝所制。淑仪、修华,晋武帝所制。修容,魏文帝所制。修仪,魏明帝所制。婕妤、容华,前汉旧号。充华,晋武帝所制。美人,汉光武所制。及孝武孝建三年,省夫人;置贵妃,位比相国,进贵嫔比丞相,贵人比三司,以爲三夫人,又置昭仪、昭容、昭华,以代修华、修仪、修容。又置中才人、充衣,以爲散位。案昭仪,汉元帝所制。昭容,孝武所制。昭华,魏明帝所制。中才人,晋武帝所制。充衣,前汉旧制。

及明帝泰始二年,省淑妃、昭华、中才人、充衣,复置修华、修仪、修容、才人、良人;三年,又省贵人,置贵姬,以备三夫人之数;又置昭华,增淑容、承徽、列荣;以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爲九嫔;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凡五职,亚九嫔;美人、才人、良人三职爲散役。其后,帝留心后房,拟百官,备置内职焉。及齐高帝建元元年,有司奏置贵嫔、夫人、贵人爲三夫人,修华、修仪、修容、淑妃、淑媛、淑仪、婕妤、容华、充华爲九嫔,美人、中才人、才人爲散职。三年,太子宫置三内职:良娣比开国侯,保林比五等侯,才人比驸马都尉。及永明元年,有司奏贵妃、淑妃并加金章紫绶;佩于寘玉;淑妃旧拟九棘,以淑爲温恭之称,妃爲亚后之名,进同贵妃,以比三司;夫人之号,不殊蕃国;降淑媛以比九卿。七年,复置昭容,位在九嫔焉。

梁武拨乱反正,深鉴奢逸,配德早终,长秋旷位。定令制贵妃、贵嫔、贵姬爲三夫人;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爲九嫔;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爲五职;美人、才人、良人爲三职。东宫置良娣、保林爲二职。及简文、元帝出自储蕃,或迫在拘絷,或逼于寇乱;且妃并先殂,更不建椒阃。

陈武光膺天历,以朴素自居,故后宫员位,其数多阙。文帝天嘉之后,诏宫职备员。其所制立,无改梁旧。编之令文,以爲后法。然帝性恭俭,而嫔嫱不备,宣帝、后主,无所改作。今总缀缉,以立此篇云。

宋孝穆赵皇后讳安宗,下邳僮人也。父裔,平原太守。后以晋穆帝升平四年嫔于孝皇帝,以産武帝,殂于丹徒官舍,葬晋陵丹徒县东乡练壁里雩山。宋初追崇号谥,陵曰兴宁。永初二年,有司奏追赠裔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裔命妇孙氏封豫章郡建昌县君。其年,又追封裔临贺县侯。裔子伦之自有传。孝懿萧皇后讳文寿,兰陵人也。父卓字子略,洮阳令。后爲孝皇帝继室,生长沙景王道怜、临川烈武王道规。义熙七年,拜豫章公太夫人,武帝爲宋公、宋王,又加太妃、太后之号。帝践阼,尊曰皇太后,居宣训宫。上以恭孝爲行,奉太后素谨,及即大位,春秋已高,每旦朝太后,未尝失时刻。少帝即位,加崇曰太皇太后。景平元年,崩于显阳殿,年八十一。遗令:“汉世帝后,陵皆异处。今可于茔域之内别爲一圹,一遵往式。”乃开别圹,与兴宁合坟。初,武帝微时,贫约过甚,孝皇之殂,葬礼多阙。帝遗旨:“太后百岁后不须祔葬。”至是故称后遗令云。

卓初与赵裔俱赠金紫光禄大夫,又追封封阳县侯。妻下邳赵氏封吴郡寿昌县君。卓子源之袭爵,源之见子思话传。

武敬臧皇后讳爱亲,东莞人也。祖汪,尚书郎,父隽,郡功曹。后适武帝,生会稽宣长公主兴弟。帝以俭正率下,后恭谨不违。义熙四年正月甲子,殂于东城,追赠豫章公夫人,还葬丹徒。帝临崩,遗诏留葬建邺。于是备法驾迎梓宫,祔葬初宁陵。宋初追赠隽金紫光禄大夫,妻高密叔孙氏迁陵永平乡君。隽子焘、熹,并自有传。

武帝张夫人,讳阙,不知何许人也。生少帝及义兴恭长公主惠媛。永初元年拜夫人。少帝即位,有司奏上尊号爲皇太后,宫曰永乐。少帝废,太后还玺绂,随居吴郡。文帝元嘉元年,拜营阳国太妃,二年薨。

文章胡太后讳道安,淮南人也。义熙初,武帝所纳。文帝生五年,被谴赐死,葬丹徒。武帝践阼,追赠婕妤。文帝即位,有司奏上尊号曰章皇太后,陵曰熙宁,立庙建邺。

少帝司马皇后讳茂英,晋恭帝女也。初封海盐公主,少帝以公子尚焉。宋初拜皇太子妃,少帝即位,爲皇后。元嘉元年,降爲营阳王妃,又爲南丰王太妃。十六年薨。

文元袁皇后讳齐嬀,陈郡阳夏人,左光禄大夫湛之庶女也。母本卑贱,后年至六岁方见举。后适文帝,初拜宜都王妃,生子劭、东阳献公主英娥。上待后恩礼甚笃,袁氏贫薄,后每就上求钱帛以赡之。上性俭,所得不过五三万、五三十匹。后潘淑妃有宠,爱倾后宫,咸言所求无不得。后闻之,未知信否,乃因潘求三十万钱与家,以观上意,宿昔便得。因此恚恨称疾,不复见上,遂愤恚成疾。元嘉十七年疾笃,上执手流涕,问所欲言。后视上良久,乃引被覆面,崩于显阳殿。上甚悼痛之,诏前永嘉太守顔延之爲哀策,文甚丽。及奏,上自益“抚存悼亡,感今怀昔”八字以致意焉。有司奏谥宣皇后,诏谥曰元。初,后生劭,自详视之,使驰白帝:“此儿形貌异常,必破国亡家,不可举。”便欲杀之。文帝狼狈至后殿户外,手掇幔禁之乃止。

后亡后,常有小小灵应。明帝所生沈美人尝以非罪见责,应赐死,从后昔所住徽音殿前度。此殿有五间,自后崩后常闭。美人至殿前流涕大言曰:“今日无罪就死,先后若有灵当知之。”殿户应声豁然开,职掌者遽白文帝,惊往视之,美人乃得释。 大明五年,孝武乃诏追后之所生外祖亲王夫人爲豫章郡新淦平乐乡君,又诏赵、萧、臧光禄、袁敬公、平乐乡君墓,先未给茔户,各给蛮户三以供洒扫。后公湛之自有传。

潘淑妃者,本以貌进,始未见赏。帝好乘羊车经诸房,淑妃每庄饰褰帷以候,并密令左右以咸水洒地。帝每至户,羊辄舐地不去。帝曰:“羊乃爲汝徘徊,况于人乎。”于此爱倾后宫。

孝武昭路太后讳惠男,丹阳建康人也。以色貌选入后宫,生孝武帝,拜爲淑媛。及年长,无宠,常随孝武出蕃。孝武即位,有司奏奉尊号曰太后,宫曰崇宪。太后居显阳殿,上于闺房之内礼敬甚寡,有所御幸,或留止太后房内,故人间咸有丑声。宫掖事秘,亦莫能辨也。

孝建二年,追赠太后父兴之散骑常侍,兴之妻余杭县广昌乡君。大明四年,太后弟子抚军参军琼之上表自陈。有司承旨,奏赠琼之父道庆给事中,琼之及弟休之、茂之并居显职。太后颇豫政事,赐与琼之等财物,家累千金,居处器服与帝子相侔。大明五年,太后随上巡南豫州,妃主以下并从。废帝立,号太皇太后。明帝践阼,号崇宪太后。

初,明帝少失所生,爲太后所摄养,抚爱甚笃。及即位,供奉礼仪,不异旧日。有司奏宜别居外宫,诏欲亲奉晨昏,尽欢闺禁,不如所奏。及闻义嘉难作,太后心幸之,延上饮酒,置毒以进。侍者引上衣,上寤,起以其卮上寿。是日太后崩,秘之,丧事如礼。迁殡东宫,题曰崇宪宫。又诏述太后恩慈,特齐衰三月,以申追远。谥曰昭皇太后,葬孝武陵东南,号曰修宁陵。

先是,晋安王子勋未平,巫者谓宜开昭太后陵,毁去梓宫以厌胜。修复仓卒,不得如礼。上性忌,虑将来致灾,泰始四年夏,诏有司曰:“崇宪昭太后修甯陵地,大明之世,久所考卜。前岁遭诸蕃之难,礼从权宜,未暇营改,而茔隧之所,山原卑陋,可式遵旧典,以礼改创。”有司奏请“修甯陵玄宫补葺毁坏,权施油殿,暂出梓宫,事毕即窆”。诏可。废帝景和中,又追赠兴之侍中、金紫光禄大夫,谥曰孝侯。道庆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敬侯。道庆女爲皇后,以休之爲侍中。

明宣沈太后讳容姬,不知何许人也。爲文帝美人,生明帝,拜婕妤。元嘉三十年卒,葬建康之莫府山。孝武即位,追赠湘东国太妃。明帝即位,有司奏上尊号爲皇太后,谥曰宣,陵号崇宁。 孝武文穆王皇后讳宪嫄,琅邪临沂人也。元嘉二十年,拜武陵王妃,生废帝、豫章王子尚、山阴公主楚玉、临淮康哀公主楚佩、皇女楚琇、康乐公主修明。孝武在蕃,后甚宠异,及即位爲皇后焉。

大明四年,后率六宫躬桑于西郊,皇太后观礼,妃主以下并加班锡。废帝即位,尊曰皇太后,宫曰永训。其年崩于含章殿,祔葬景宁陵。父偃别有传。

殷淑仪,南郡王义宣女也。丽色巧笑。义宣败后,帝密取之,宠冠后宫。假姓殷氏,左右宣泄者多死,故当时莫知所出。及薨,帝常思见之,遂爲通替棺,欲见辄引替睹尸,如此积日,形色不异。追赠贵妃,谥曰宣。及葬,给辒輬车、虎贲、班剑。銮辂九旒、黄屋左纛、前后部羽葆、鼓吹,上自于南掖门临,过丧车,悲不自胜,左右莫不掩泣。上痛爱不已,精神罔罔,颇废政事。每寝,先于灵床酌奠酒饮之,既而恸哭不能自反。又讽有司奏曰:“据春秋,仲子非鲁惠西元嫡,尚得考别宫。今贵妃盖天秩之崇班,理应创新。”乃立别庙于都下。

时有巫者能见鬼,说帝言贵妃可致。帝大喜,令召之。有少顷,果于帷中见形如平生。帝欲与之言,默然不对。将执手,奄然便歇,帝尤哽恨,于是拟李夫人赋以寄意焉。谢庄作哀策文奏之,帝卧览读,起坐流涕曰:“不谓当今复有此才。”都下传写,纸墨爲之贵。或云,贵妃是殷琰家人入义宣家,义宣败入宫云。

前废帝何皇后讳令婉,庐江灊人也。孝建三年,纳爲皇太子妃。大明五年,薨于东宫徽光殿,谥曰献妃。废帝即位,追崇曰献皇后。明帝践阼,迁后与废帝合葬龙山北。

后父瑀字幼玉,晋尚书左仆射澄曾孙也。瑀尚武帝少女豫章康长公主讳次男。公主先适徐乔,美容色,聪敏有智数。文帝世,礼待特隆。瑀豪竞于时,与平昌孟灵休、东海何勖等并以舆马相尚。公主与瑀情爱隆密,何氏疏戚莫不沾被恩礼。瑀位右卫将军,公主薨,瑀墓开,孝武追赠瑀金紫光禄大夫。

子迈尚文帝第十女新蔡公主讳英媚。迈少以贵戚居显官,好犬马驰逐,多聚才力士,位南济阴太守。废帝纳公主于后宫,僞言薨殒,杀一婢送出迈第,殡葬行丧礼,常疑迈有异图。迈亦招聚同志,欲因行废立,事觉见诛。明帝即位,追封建宁县侯。

瑀兄子衍性躁动,位黄门郎,拜竟,求司徒司马;得司马,复求太子右率;拜一二日,复求侍中。旬日之间,求进无已。不得侍中,以怨詈赐死。

明恭王皇后讳贞风,琅邪临沂人也。初拜淮阳王妃,明帝改封,又爲湘东王妃。生晋陵长公主伯姒、建安长公主伯媛。明帝即位,立爲皇后。上尝宫内大集,而裸妇人观之,以爲欢笑。后以扇鄣面,独无所言。帝怒曰:“外舍家寒乞,今共作笑乐,何独不视。”后曰:“爲乐之事,其方自多;岂有姑姊妹集聚,而裸妇人形体,以此爲乐。外舍爲欢适,与此不同。”帝大怒,令后起。后兄扬州刺史景文以此事语从舅陈郡谢绰曰:“后在家爲儜弱妇人,不知今段遂能刚正如此。”

废帝即位,尊爲皇太后,宫曰弘训。废帝失德,太后每加勖譬,始犹见顺,后狂慝稍甚。太后尝赐帝玉柄毛扇,帝嫌毛扇不华,因此欲加酖害,令太医煮药。左右止之曰:“若行此事,官便作孝子,岂得出入狡狯。”帝曰:“汝语大有理。”乃止。顺帝即位,齐高帝执权,宗室刘晃、刘绰、卜伯兴等有异志,太后颇与相关。顺帝禅位,太后与帝逊于东邸,因迁居丹阳宫,拜汝阴王太妃。顺帝殂于丹阳,更立第都下。建元元年,薨于第,追加谥,葬以宋礼。后父僧朗,别有传。

后废帝陈太妃讳妙登,丹阳建康屠家女也。孝武尝使尉司采访人间子女有姿色者,太妃家在建康县,居有草屋两三间。上出行,问尉曰:“御道那得此草屋,当由家贫。”赐钱三万,令起瓦屋。尉自送钱与之,家人并行,唯太妃在家,时年十二三。尉见其美,即以白孝武,于是迎入宫,在路太后房内。经二年再呼不见幸,太后因言于上,以赐明帝。始有宠,一年衰歇,以赐李道儿。寻又迎还,生废帝。先是人间言明帝不男,故皆呼废帝爲李氏子。废帝后每微行,自称李将军,或自谓李统。明帝即位,拜贵妃,秩同皇太子。废帝践阼,有司奏上尊号曰皇太妃,舆服一如晋孝武李太妃故事。宫曰弘化,置家令一人,改诸国太妃曰太姬。升明初,降爲苍梧王太妃。

后废帝江皇后讳简珪,济阳考城人也。泰始五年,明帝访太子妃而雅信小数,名家女多不合。江氏虽爲华族,而后父祖并已亡,弟又弱小,以卜筮吉,故爲太子纳之。六年,拜皇太子妃,讽朝士州郡皆令献物,多者将直百金。始兴太守孙奉伯止献琴书,其外无馀物。上大怒,封药赐死,既而原之。太子即帝位,立爲皇后。帝既废,降后爲苍梧王妃。祖智深自有传。

顺陈太妃讳法容,丹阳建康人也。明帝素肥,晚年废疾不能内御,诸弟姬人有怀孕者,辄取以入宫。及生男,皆杀其母,而与六宫所爱者养之。顺帝,桂阳王休范子也,以陈昭华爲母。明帝崩,昭华拜安成王太妃。顺帝即位,进爲皇太妃。顺帝禅位,去皇存太妃之号。

顺谢皇后讳梵境,陈郡阳夏人。右光禄大夫庄之孙也。父扬,车骑功曹。升明二年,立爲皇后。顺帝禅位,降爲汝阴王妃。祖庄自有传。

齐宣孝陈皇后讳道止,临淮东阳人,魏司徒矫之后也。后家贫,少勤织作,家人矜其劳,或止之,后终不改。嫁于宣帝。宣帝庶生子衡阳元王道度、始安贞王道生,后生高帝。高帝年二岁,乳人乏乳,后梦人以两瓯麻粥与之,觉而乳惊,因此丰足。宣帝从任在外,后常留家,有相者谓后曰:“夫人有贵子而不见之。”后叹曰:“我三子,谁当应之?”呼高帝小字曰:“政应是汝耳。”

宣帝殂后,后亲执勤,婢使有过,皆恕而不问。高帝虽从宦,而家业本贫,爲建康令时,明帝等冬月犹无缣纩,而奉膳甚厚,后每撤去兼肉,曰:“于我过足矣。”殂于县舍。升明二年,追赠竟陵公国太夫人。齐国建,爲齐国太妃,并蜜印、画青绶,祠乙太牢。建元元年,追尊孝皇后。赠外祖父肇之金紫光禄大夫,谥敬侯,后母胡氏爲永昌县靖君。

永明九年,诏太庙四时祭,宣皇帝荐起面饼鸭榷,孝皇后荐笋鸭卵脯酱炙白肉,高皇帝荐肉脍葅羹,昭皇后荐茗粣炙鱼。并生平所嗜也。

高昭刘皇后讳智容,广陵人也。祖玄之,父寿之,并员外郎。后母桓氏,梦吞玉胜生后,时有紫光满室,以告寿之。寿之曰:“恨非是男。”桓笑曰:“虽女亦足兴家矣。”后寝卧,

见有羽盖荫其上,家人试察之,常见其上掩蔼如有云气。

年十七,裴方明爲子求婚,酬许已定,后梦见先有迎车至,犹如常家迎法,后不肯去;次有迎至,龙旗豹尾,有异于常,后喜而从之。既而与裴氏不成婚,竟嫔于上。严整有轨度,造次必依礼法。生太子及豫章王嶷。太子初在孕,后尝归宁,遇家奉祠,尔日阴晦失晓,举家狼狈共营祭食。后助炒胡麻,始复内薪,未及索火,火便自然。宋泰豫元年殂,归葬宣帝墓侧,则泰安陵也。门生王清与墓工始下锸,有白兔跳起,寻之不得。及坟成,兔还栖其上。升明二年,赠竟陵公国夫人。三年,赠齐国妃印绶。齐建元元年,尊谥昭皇后。二年。赠后父寿之金紫光禄大夫,母桓氏上虞都乡君。

武穆裴皇后讳惠昭,河东闻喜人也。祖封之,给事中。父玑之,左军参军。后少与豫章王妃庾氏爲娣姒,庾氏勤女工,奉事高昭后恭谨不倦,后不能及,故不爲舅姑所重,武帝亦薄焉。

性刚严,竟陵王子良妃袁氏布衣时有过,后加训罚。升明三年,爲齐世子妃。建元元年,爲皇太子妃。二年,后薨,谥穆妃,葬休安陵。

时议欲立石志,王俭曰:“石志不出礼典,起宋元嘉中顔延之爲王球石志。素族无铭策,故以纪行。自尔以来,共相祖习。储妃之重,礼绝恒例,既有哀策,不烦石志。”从之。武帝即位,追尊皇后。赠父玑之金紫光禄大夫,后母檀氏余杭广昌乡元君。

旧显阳、昭阳二殿,太后皇后所居也。永明中无太后皇后,羊贵嫔居昭阳殿西,范贵妃居昭阳殿东,宠姬荀昭华居凤华柏殿。宫内御所居寿昌画殿南阁,置白鹭鼓吹二部,干光殿东西头,置锺磬两厢,皆宴乐处也。上数游幸诸苑囿,载宫人从后车。宫内深隐,不闻端门鼓漏声,置锺于景阳楼上,应五鼓及三鼓。宫人闻钟声,早起庄饰。车驾数幸琅邪城,宫人常从,早发,至湖北埭,鸡始鸣,故呼爲鸡鸣埭。

妇人吴郡韩兰英有文辞,宋孝武时献中兴赋,被赏入宫。宋明帝时用爲宫中职僚。及武帝以爲博士,教六宫书学。以其年老多识,呼爲韩公云。

文安王皇后讳宝明,琅邪临沂人也。祖韶之,吴兴太守。父晔之,太宰祭酒。宋世,高帝爲文惠太子纳后,建元元年,爲南郡王妃。四年,爲皇太子妃,无宠。太子爲宫人制新丽衣裳及首饰,而后床帷陈故,古旧钗镊十馀枚。永明十一年,爲皇太孙太妃。郁林即位,尊爲皇太后,称宣德宫,置男左右三十人,前代所未有也。赠后父晔之金紫光禄大夫,母桓氏丰安县君。其年十二月,备法驾谒太庙。明帝即位,出居鄱阳王故第,爲宣德宫。

永元三年,梁武帝定建邺,迎入宫,后称制。至禅位,逊居外宫。梁天监十一年薨,葬崇安陵,谥曰安后。祖韶之自有传。

郁林王何妃讳婧英,庐江灊人,抚军将军戢女也。初将纳爲南郡王妃,文惠太子嫌戢无男,门孤,不欲与昏。王俭以南郡王妃,便爲将来外戚,唯须高胄,不须强门。今何氏荫华族弱,实允外戚之义。永明三年,乃成昏。

妃禀性淫乱,南郡王所与无赖人游,妃择其美者,皆与交欢。南郡王侍书人马澄年少色美,甚爲妃悦,常与斗腕较力,南郡王以爲欢笑。

澄者本剡县寒人,尝于南岸逼略人家女,爲秣陵县所录,南郡王语县散遣之。澄又逼求姨女爲妾,姨不与,澄诣建康令沈徽孚讼之。徽孚曰:“姨女可爲妇,不可爲妾。”澄曰 :“仆父爲给事中,门户既成,姨家犹是寒贱,政可爲妾耳。”徽孚诃而遣之。十一年,爲皇太孙妃。又有女巫子杨瑉之,亦有美貌,妃尤爱悦之,与同寝处,如伉俪。及太孙即帝位,爲皇后,封后嫡母刘爲高昌县都乡君,所生母宋爲余杭广昌乡君。后将拜,镜在床无因堕地。其冬,与太后同日谒太庙。杨瑉之爲帝所幸,常居中侍。明帝爲辅,与王晏、徐孝嗣、王广之并面请,不听。又令萧谌、坦之固请,皇后与帝同席坐,流涕覆面,谓坦之曰:“杨郎好年少,无罪过,何可枉杀。”坦之耳语于帝曰:“此事别有一意,不可令人闻。”帝谓皇后爲阿奴,曰“阿奴暂去”。坦之乃曰:“外间并云杨瑉之与皇后有异情,彰闻遐迩。”帝不得已,乃爲敕。坦之驰报明帝,即令建康行刑,而果有敕原之,而瑉之已死。

后既淫乱,又与帝相爱亵,故帝恣之。又迎后亲戚入宫,尝赐人百数十万,以武帝曜灵殿处后家属。帝废,后贬爲王妃。父戢自有传。

海陵王王妃讳韶明,琅邪临沂人,太常慈之女也。永明八年,纳爲临汝公夫人。郁林王即位,爲新安王妃。延兴元年,爲皇后。其年,降爲海陵王妃。妃父慈自有传。

明敬刘皇后讳惠端,彭城人,光禄大夫道弘孙也。高帝爲明帝纳之。建元三年,除西昌侯夫人。永明七年卒,葬江乘县张山。延兴元年,赠宣城王妃。明帝即位,追尊敬皇后。赠父通直郎景猷爲金紫光禄大夫,母王氏平阳乡君。明帝崩,改葬,祔于兴安陵。

东昏褚皇后讳令璩,河南阳翟人,太常澄之女也。建武二年,纳爲皇太子妃而无宠。帝谓左右曰:“若得如山阴主无恨矣。”山阴主,明帝长女也,后遂与之爲乱。明年,妃谒敬后庙。东昏即位,爲皇后。帝宠潘妃,后不被遇,黄淑仪生太子诵而卒,东昏废,后及诵并爲庶人。后父澄自有传。

和王皇后讳蕣华,琅邪临沂人,太尉俭之孙也。初爲随王妃,中兴元年爲皇后。帝禅位,后降爲妃。妃祖俭自有传。

猜你喜欢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十八(阙)·杨仲良
  宋季三朝政要卷五·佚名
  卷之六百八十八·佚名
  第二八七札光绪七年九月十八日一一七○五--一·佚名
  六三四 浙江巡抚王亶望奏遵旨分咨查拿锺倬蒋翰情形折·佚名
   三、海外通信·林语堂
  寇彦卿传·欧阳修
  李涓传·脱脱
  李迪传·脱脱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佚名
  卷十二·乾隆
  卷二百二十五·佚名
  食货一·徐松
  十五年·佚名
  十五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谢克家·唐圭璋

      克家字任伯,上蔡人。绍圣四年(1097)中第。建炎四年(1130)参知政事。绍兴四年(1134)卒。   忆君王   依依宫柳拂宫墙。楼殿无人春昼长。燕子归来依旧忙。忆君王。月破黄昏人断肠。

  • 序幕·老舍

    (三幕话剧)人物 表王大妈——五十岁的寡妇,吃苦耐劳,可是胆子小,思想旧。她的大女儿已出嫁,二女儿正在议婚。母女以焊镜子的洋铁边儿和作针线活为业。简称大妈。王二春——王大妈的二女儿,十九岁。她认识几个字,很想嫁到别处

  • 第四十一卷清康熙(二)·缪荃孙

    二十六年正月丙申,大学士等遵旨复奏:“臣等详问靳辅开浚下河、塞减水坝之处。据云,高邮州之南,两大减水坝自正月可塞至五月,其三小减水坝自正月可塞至三月;高邮州之北,其坝亦有可塞之处,惟高家堰之坝断不可塞。其应塞之处,前与

  • 御制重刻二十一史序·司马迁

    <史部,正史类,史记> 钦定四库全书 御制重刻二十一史序 七录之目首列经史四库因之史者辅经以垂训者也尚书春秋内外传尚矣司马迁创为纪表书传之体以成史记班固以下因之累朝载笔之人类皆嫺掌故贯旧闻旁罗博采以成信史後

  • 项羽本纪第七·司马迁

    解惠全 张德萍 译注【说明】秦二世的残暴腐朽,给人民造成了无穷无尽的灾难。大泽乡陈胜揭竿而起,各地纷纷响应,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烈火迅猛地燃遍全国。项羽,就是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大

  • 读例存疑卷八·薛允升

    吏律之二公式讲读律令制书有违弃毁制书印信上书奏事犯讳事应奏而不奏出使不复命官文书稽程照刷文卷磨勘卷宗同僚代判署文案増减官文书封掌印信漏使印信擅用调兵印信讲读律令:巻首凡国家律令,参酌事情轻重定立罪名,颁行天

  • 陆九渊传·脱脱

    陆九渊字子静。他三四岁的时候,就问父亲天地的尽头在哪里,父亲笑而没有回答。陆九渊便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以致废寝忘食。到了童年时代,其举止与别的小孩不一样,见到他的人都非常喜欢他。陆九渊曾对人说“:听人朗诵张载语言,自

  • 林兴祖传·宋濂

    林兴祖,字宗起,福州罗源人。至治二年(1322),考中进士,历任承事郎、同知黄岩州事、铅山州知州。铅山一向有人制伪钞,土豪吴友文是其中的头目,远至江淮、燕蓟,都有这种伪钞。友文奸刁凶暴,因制伪钞致富,他分派流氓四、五十人到衙

  • 卷三十八 卫王遇害·李有棠

    章宗泰和八年冬十一月丙辰,章示崩,卫王即位。讳永济,小字兴胜,世宗第七子,母曰元妃李氏。王长身,美发髯,天资俭约,不好华饰。大定十一年封薛王,改封滕。章宗立,进封潞王。承安二年,改封卫王,历判府军。初,章宗诛郑王、镐王,久颇悔之

  • 弇山堂别集卷十八·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竒事述三己卯壬午之际文皇靖难师在己卯秋宁庶人作难亦在己卯秋相去正得二甲子文皇之起以都督三司谢燕伏兵僇系之宁庶人亦然岂偶合耶抑有所借袭也其用李士实为太师国公刘养正为军师却似有取于韩公诚意同

  • 二十一年·佚名

    (丙戌)二十一年大明嘉靖五年春正月1月2日○乙酉,臺諫啓前事。憲府啓曰:「福城君奴子城中騎馬,爲府禁亂書吏孫世亨所捉。其被捉時事,未可知也,福城君以此吏爲不恭,呈單子于刑曹,刑曹決罪右吏,已定役徒一年半。京城之內,賤隷不得騎

  • 卷五 圣治章第九·邢昺

    [疏]正义曰:此言曾子闻明王孝治以致和平,因问圣人之德,更有大于孝否?夫子因问而说圣人之治,故以名章,次《孝治》之后。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参问明王孝理以致和平,又问圣人德教更有大于孝不?)子曰:“天地之性人为

  • 最后之□□·李叔同

    最后之□□戊寅十一月十四日在南普陀寺佛教养正院同学会席上讲瑞今记佛教养正院已办有四年了。诸位同学初来的时候,身体很小,经过四年之久,身体皆大起来了,有的和我也差不多。啊!光阴很快。人生在世,自幼年

  •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志明

    少林斥相牛头辨通道通石紫缘德塔红雪窦翰林浮山录公长髭炉雪宝积剑空神鼎碎饼赵州断薪石窓省母洞山辞亲石霜雷迁妙喜时新渐源觅骨云庵展真痴绝翳睛慧觉锁口善登百拙道元五斗世奇误蛙应真撞狗莲峯楖栗松源苕帚从悦茘枝

  •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第三·圆仁

    开成五年五月十七日,将延历寺未决三十条呈上志远知尚,请决释。志远和尚云:「见说天台山已决此疑,不合更决。」不肯通矣。晚际,与数僧上菩萨堂院,见持念和尚,年七十,适见可卌来也。人云:「年高色壮,得持念之力。」开堂礼拜大圣文

  • 卷第二·应庵昙华

    应庵和尚语录卷第二 饶州报恩光孝禅寺语录 嗣法门人 (守诠) 等编 师入方丈据坐云。现成公案。坐断誵讹。错下注脚。搥折你腰。撩起便行。必死之疾。要须英俊别有生涯。忽遇冲云俊鹘来时如何。缦天网子百千重。 上

  • 石雨禪師法檀卷第十八·石雨明方

    嗣法小師淨柱編書問二與石浪首座自首座去後,每以入山不大深為憂,故今年春亦欲掩關以深之。忽無所至,知首座早已出關住超山矣,豈技癢之?若是耶,朽尚掩關者有四故:一、以法門愈亂愈不可辨,亦且不必辨,以正不勝邪故;二者、觀時觀機

  • 整饬皖茶文牍·程雨亭

    论茶文集。清代程雨亭撰。成书于清光绪二十三年 (1897),有 《农学丛书》石印本。程氏于光绪二十三年任职皖南茶局,此书系辑选其撰写的有关茶叶的禀牍文告汇编而成。全书约一万四千字,主要有“请南洋大臣示谕徽属茶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