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陆九渊传

陆九渊字子静。他三四岁的时候,就问父亲天地的尽头在哪里,父亲笑而没有回答。陆九渊便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以致废寝忘食。到了童年时代,其举止与别的小孩不一样,见到他的人都非常喜欢他。陆九渊曾对人说“:听人朗诵张载语言,自以为不敢苟同。”又说:“张载之言,为何与孔、孟之言不相符呢?近来发现其中多有不对之处。”陆九渊初读《论语》,即觉得孔子学生有子之言支离破碎。他日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者说“: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忽然省悟说“:宇宙内的事存在于自己的心中,自己心中所想到的事就是宇宙间所存在的事。”又曾说:“东海有圣人出现,这和我心中的想法是一样的,也是符合道理的。至于西海、南海、北海也有圣人出现,也是同样的道理。千百世之上有圣人出现,至于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现,皆符合我们心中固有想法,符合天理,是永恒不变的。”

乾道八年(1172),陆九渊及进士第。他到临安后,学士争相与之交往。受其言论启发,许多人都开始信奉他的观点。陆九渊教人不循常规,弟子如有小过,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之愧疚有所改。弟子中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者,则为之条分缕析,使之涣然冰释。陆九渊对于远在千里之外的人,只要略知其大概,就能勾勒出其全貌。他曾说“:思虑之不正者,如果能顷刻而知之,即可以成其正。思虑之正者,如果顷刻而失之,即可变为不正。有些人可以通过其外表来观察之,有些人则不能这样。因为以外表观之,终不足以彻底了解他。以形象划分人,则不足以挽救人。”陆九渊最初调任隆兴、靖安县主簿,母亲去世后,陆九渊在家守丧三年,后改任建宁、崇安县主簿。因受到少师史浩的举荐,受召审察,陆九渊未赴,侍从再次举荐他,他才出为国子正。他教授诸生的方法与在家教门徒的方法没有什么不同。不久,陆九渊升任敕令所删定官。

陆九渊小时候听说靖康年间发生的事,就慨然有感于复仇之义。做官后,便访知勇士,与他们共议恢复之方略。在接受皇帝咨询时,陆九渊陈说五论:一论仇耻未报,愿皇帝广求天下之俊杰,并与之完成复国兴邦之计;二论愿皇帝至诚遵德乐道;三论知人之难;四论做事当循序渐进,不可忽冷忽热,心血来潮;五论人主不应当忙于细琐小事,而应当着力于大政方针。陆九渊的议论赢得了皇帝的好评。不久,陆九渊除将作监丞,但被给事中王信反驳,诏主管台州道崇观。陆九渊还乡时,学者云集其门下,每次开席讲学,屋里屋外都挤满了听众,甚至有些年高之人也拄着拐杖前来观听。陆九渊自号象山翁,学者称其为象山先生。他曾对学生说:“你们耳聪目明,事父自能孝,事兄自能弟,本无欠缺,不必求之外界,关键在于自信自立。”又说:“这个道理与那些溺于利欲的人讲容易被接受,与那些固执己见者讲却很困难。”有人曾劝陆九渊著书立说,陆九渊则说:“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又说:“学苟知道,六经皆我注脚。”

光宗即位后,陆九渊被差知荆门军。在任职期间,只要有老百姓喊冤诉苦,即随时开庭受理,先让诉者自持状子追查,然后相约日期再行办理,陆九渊能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裁决,大多以调解为主。如果涉及人伦关系,九渊即使其自毁诉状,以厚风俗,对于那些着实不可训导之人,才绳之以法。对境内官吏之贪廉,民俗之习尚善恶,陆九渊都能了如指掌。有诉某人杀了自己的儿子,陆九渊断定:“不至于如此。”及追究,其子果然无恙。有诉遭窃但不知何人所为,陆九渊列出两个人名字,捕之审讯,此二人果然认罪,其所窃之物终于悉归诉者。陆九渊宽宥窃贼之罪,责令其改过自新。有一次,陆九渊对一属吏说,某人在某地施暴,第二天,果然有人诉说遭遇抢劫,劫者即为陆九渊所说之人,乃加追治。那个属吏惊叹陆九渊的预断能力,郡人也把陆九渊视为神人。陆九渊还申严保伍之法,如遇盗贼生事,则擒之不漏一人,群盗因而屏息。

荆门虽临近边境而无城,陆九渊认为“:荆门处江、汉之间,为四集之地,南护江陵,北援襄阳,东卫随、郢之侧,西当光化、夷陵之冲。荆门巩固了,则四邻就有所依靠,否则四邻即有腹背受敌之虞。由唐之湖阳以趋山,则其渡汉水之地已在荆门之侧,由邓之邓城以渡汉水,则其趋山之处已在荆门之腹心,自此以外,间道可驰,汉津可渡,坡陀不能限制战马行动,滩濑不能阻止战车奔驰。我们应该利用此地打击敌兵,出奇制胜。荆门虽有四面之山做天然屏障,但没有城池,使守无依托。”于是,陆九渊奏请朝廷,在荆门筑城。从此以后,民无边境之忧了。陆九渊又在此整顿市易,减轻民税,遂使商贾云集,税收大增。旧用铜钱,因处边防之前域,以铁钱易之,而铜是受禁之物,故复令百姓贴纳。陆九渊说:“既已禁铜,为什么又要令百姓输纳呢?”遂全部加以废蠲。平时教军伍习射,中者均赏,提拔下属不限资格流品。陆九渊说:“古者无流品之分,而贤与不肖之辨甚严,后世有流品之分,而贤与不肖之辨从略。”每遇天旱,祈祷后即下雨,郡人都感到非常惊奇。一年之后,荆门之地政行令修,民俗为变,诸司交口称赞陆九渊。丞相周必大也曾称赞荆门之政治,认为是陆九渊身体力行的结果。

有一天,陆九渊对亲近之人说:“先教授兄有志于天下,竟得不到施展就要离开人世了。”又对家人说“:我将死矣。”还对僚臣说:“我将告终。”会逢祈祷下雪,第二天,雪果飘下,陆九渊乃沐浴更衣端坐,两天后安然去世。参加其葬礼的人多达千数,朝廷赐其谥号曰“文安”。

起初,陆九渊曾与朱熹会于鹅湖,论辩所学多有分歧。及朱熹知守南康,陆九渊还亲自拜访。朱熹引陆九渊至白鹿洞,让陆九渊讲君子小人喻义利一章,听者深受感动,至有泣下。朱熹以为陆九渊所讲,切中学者隐微深痼之病痛。至于无极而太极之辩,朱陆则书信往来,论辩不休。陆九渊的弟子杨简、袁燮、舒瞞、沈焕等能传其学说。

猜你喜欢
  卷九十·志第四十三·地理六·脱脱
  卷八十五·志第三十五·百官一·宋濂
  卷五·毕沅
  第二十四回 脱楚厄幸遇戚姬 知汉兴拚死陵母·蔡东藩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四十·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七十五·佚名
  卷之七百二十八·佚名
  卷一百九·张守节
  第61章 派出许多接收强盗的蒋介石·冯玉祥
  吕僧珍传·李延寿
  卷一百五·佚名
  卷四十三·佚名
  卷二十三下·雍正
  通制条格卷第十四·拜住
  卷第十九·太安万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五出·李开先

    【山坡羊】(旦上唱)这冤情苍天难告,想儿夫灾星相照。他如今身遭罪谴,俺一家儿将谁靠?倚势豪,把人坑陷倒。南牢受苦,只恐怕亲知道。我将闷海愁山一担挑。难熬,饭似寒冰,吃着不饱;难逃,命若游丝,汤着便了。(白)夜泪纷难已,所忧在君子。

  • 卷二百六十三·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六十三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方泉诗集周文璞游洞霄天柱青峩峩石笋危不堕晃晃银云收谁子开玉锁崩腾放闸水煜爚入洞火神境偕灵休乃欲搜碎琐媿此朽浊顔一得在无我致彼老铸疑披褐迎

  • 文彧诗格·佚名

    诗格 五代 神彧(文彧)《文彧诗格》一卷,《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于集部文史类,题沙门神彧撰。今传诸本并题作“僧文彧撰”,误。文彧,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仅《宋诗纪事》卷九十一云:“文彧,号文宝大师。”为

  • 列传第二十二 崔暹 高德政 崔昂·李百药

    崔暹,字季伦,博陵安平人,汉尚书寔之后也,世为北州着姓。父穆,州主簿。暹少为书生,避地渤海,依高乾,以妹妻乾弟慎。慎后临光州,启暹为长史。赵郡公琛镇定州,辟为开府谘议。随琛往晋阳,高祖与语说之,以兼丞相长史。高祖举兵将入洛,留

  • 卷四百六十 列传二百四十七·赵尔巽

      左宝贵弟宝贤等 永山 邓世昌 刘步蟾林泰曾等 戴宗骞   左宝贵,字冠廷,山东费人。咸丰初,隶江南军。尝令当前敌,阵既接,旗兵中炮,殪,宝贵持其帜冲锋入,大捷,繇是知名。获苗沛霖,克金陵,频有功。后以游击从僧格林沁讨捻,积勋

  • 《志摩日记》序·陆小曼

    飞一般的日子又带走了整整的十个年头儿,志摩也变了五十岁的人了。若是他还在的话,我敢说十年决老不了他——他还是会一样的孩子气,一样的天真,就是样子也不会变。可是在我们,这十年中所经历的,实在是混乱惨酷得使

  • 祖莹传·魏收

    祖莹,字元珍,范陽遒人。曾祖祖敏,在慕容垂政权中任平原太守。太祖平定中山,赐给他安固子爵位,拜授尚书左丞。死后,朝廷赠他为并州刺史。祖嶷,字元达。因为从驾出征平原的功劳,晋爵为侯,位至冯翊太守,死后朝廷赠他为幽州刺史。父

  • 李心传传·脱脱

    李心传字微之,宗正寺簿李舜臣的儿子。庆元元年(1195)举荐于乡,既落第,决心不再参加科举考试,闭门著书。后来由于崔与之、许奕、魏了翁等二十三人前后着力推荐,由制置司敦促他到朝廷,担任史馆校勘,被赐予进士出身,专修《中兴四

  • 卷二百七十一·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七十一明 杨士奇等 撰理财末孝宗时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朱熹上奏曰臣闻欲救巨患者不可惜小费欲除实弊者不可徇虚名臣等叨蒙圣恩备数东浙窃

  • 韩氏逐向晋于周·佚名

    【提要】 笼络人心方能形成力量。而如何使他人对自己心存感激、站在自己一边呢? 【原文】 韩氏逐向晋于周,周成恢为之谓魏王曰:“周必宽而反之,王何不为之先言,是王有向晋于周也。”魏王曰:“诺。”成恢因为谓韩王曰:“逐向

  • 卷七·陆宗楷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七诣学【臣】等谨案戴记天子视学大昕鼓徴众至然后天子至乃命有司行事兴秩节祭先师先圣焉盖礼之大也德之备也自汉以还临雍飨射圜桥观聼史册盛称自是视学之典厯代举行惟是酳馈受成敷扬景铄而

  • 第八卷·冯梦龙

    《江南士民公禁檄【张国桢等】》檄为严党贼之诛,申煽惑之禁,以折奸谋,以杜乱萌。事闯逆无天,震惊宫阙,屠我忠良,嵗我士女。杀掳之酷,亘古未闻。侦报甚明,万口无异,乃闻有衣冠狗彘,丧心从贼者,贼淫其妻妾,而反认为亲,贼拷其体肤」而

  • 卷三 曲礼上第一·郑玄

    凡为君使者,已受命,君言不宿于家。(急君使也。言谓有故所问也。《聘礼》曰:“君有言,则以束帛如飨礼。”○为,于伪反,下注“为哀乐”、“为其废丧事”并同。)君言至,则主人出拜君言之辱。使者归,则必拜送于门外。(敬君命也。此谓

  • 介庵进禅师语录卷五·介庵悟进

    嗣法门人真璨真智仁旭真照编拈古举迦叶初祖一日踏泥次有一沙弥见乃问尊者何得自为祖云我若不为谁为我为法眼益云我当时若见拽来踏泥五祖戒云迦叶与沙弥说得道理好洞山价云莫要茶吃么保宁勇云虽然如是傍观者哂。师云这

  • 飞行村·凡尔纳

    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全书共18章。一支在非洲腹地满载象牙而归的商队回程却并不顺利。惊魂一夜之后,整个商队只剩下美国人约翰·科特、法国人马克斯·于贝尔、土著男孩朗卡,还有土著向导卡米。他们被迫深入

  • 内功四经·佚名

    作者不详,清初王南溪作注。是阐述内功锻炼的专著。此书共四篇:一日内功经,一曰纳卦经,一曰神运经,一曰地龙经。内功经讲练气的脉络、格式、气窍、生劲的理法和真气足于内,帅形显于外的境界。纳卦经是将人体头、身、四肢及内

  • 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佚名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导引品第一,佛于祗园,放舌相光,照十方界。东方执志通慧菩萨,与五万菩萨来集。佛叹其德。次有菩萨,名曰最胜。请问法要?佛具答之,先明初住法。 留化品第二,明二住法。空观品第三,明三住法。色入品第四,明四

  • 进学经·佚名

    刘宋居士沮渠京声译。一孝顺,二仁慈,三惠施,四舍俗。又圣默然,及圣说法,又财法二施,法施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