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一
洪武二十八年九月壬辰朔。
癸巳,五军断事官奏清平卫千户曹迪受贿卖军,命杖之,谪戍辽东三万卫。
升昌国等卫千百户万钟等十八人为指挥佥事,皆以历任岁久故也。
甲午,诏岷王楩之国云南。改西河中护卫为云南中护卫,调指挥同知贺安掌之;云南左卫为云南左护卫,指挥佥事王福掌之;云南前卫为云南右护卫,指挥佥事李谦掌之。初,岷王定都岷州,上以云南土旷人悍,必亲王往镇之,故命岷王改都焉。
乙未,上谕户部尚书郁新曰:岷王之国云南,粮饷不敷,其王国岁与米六百石,金银则贮之王府,钱钞、海贝巴诸物则送布政司收之以备用。
云南鹤庆府、四川剑川州地震。
丙申,户部尚书郁新言:“山东济南府广储、广豊二仓粮七十五万七千石有奇,止给临清训练军士月粮,其德州、平山、济南三卫所储虽足支用,然二仓蓄积既多,岁久红腐,宜以三卫官军俸粮于此支给。其今年秋粮,宜折绵布,以备给赐。”上曰:“山东之民供给辽东、山西、北平军需,宜免之。”
龙州土官赵宗寿偕耆民农里等六十九人来朝谢罪,贡方物。
丁酉,征虏前将军指挥佥事胡冕等进兵追捕彬桂、西山、养牛诸洞山贼,禽贼首康节孙等斩之,俘获其下三千余人,仍以兵搜捕余党。
都察院左都御史曹铭有罪诛。
免山东税粮。诏曰:“朕起寒微,备知农事艰难,今天下大定,已二十八年矣,民人供给烦劳。迩年以来,朝廷仓廪实、府库光,而山东之民供给辽东、山西、北平军需劳亦甚矣。今年应纳官民秋粮,尽行蠲免。”又免直隶应天等五府秋粮。诏曰:“朕年二十八渡江,二十九入建业,秣马砺兵,与群雄并驱,凡军兴所需,皆出我江东五郡之民,以此平定天下祸乱,海内康宁。朕今老矣,思民效力,无可抚劳,今特以洪武二十八年官民秋粮,尽行蠲免,少报前劳。”
戊戌,户部尚书郁新言:“昨奉诏免应天等五府州秋粮,其应天府属县江浦、六合本居江北,非原供亿之民,难免其租。”上曰:“与沙洲乡受赏之民一体蠲免。”
赐广西思明府土官及朝鲜国使宴。
崇山侯李新有罪,伏诛。
夜初鼓,天鸣如泻水,起自东北南行,至二鼓止。
庚子,置靖江王府咨议所,秩从七品,咨议、记室、教授各一人,品秩俱仿宋制。
辛丑,命卫所镇抚发夜巡铜牌。初,铜牌掌于中府,每夜令军旗持牌分行巡城及点视各门锁钥,与守御知更官军。至是,每夜命镇抚一员发牌分锁,二员领军旗巡警,仍置大木牌一面,编定当巡官员姓名及更次序,悬于中府。
壬寅,兵部尚书致仕唐铎言:“长沙、宝庆、衡州、永州四府、郴、道二州食盐缺少,广东积盐实多,而广西新立卫分,军粮未敷,若将广东之盐运至广西,召商中纳,可给军食。”户部议:“先令广东布政司运盐至梧州,命广西官司于梧州接运至桂林,召商中纳,每引纳米三石,令于湖南卖之,庶几官民俱便。”从之。
癸卯,户部尚书郁新言:“山东已免秋粮,乞以他粮与民易布,以给军士。”上曰:“此意甚善。然恐有司并缘为奸,以病吾民,且军士绵花、布疋递年给赏,今年且停给。”
甲辰,监察御史裴承祖言:“四川贵、播二州、湖广思南州宣慰使司及所属安抚司州县、贵州都指挥使司平越、龙里、新泰、都匀等卫、平浪等长官司,诸种苗蛮不知王化,宜设儒学,使知诗书之教,立山川、社稷诸坛场,岁时祭祀,使知报本之道。”从之。
戊申,赐国子监琉球生秋冬衣及赐其从人有差。
己酉,天寿圣节,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郡臣。
是日,广西思明府土官知府黄广成等贡马,朝鲜国遣门下评理金立坚等上表,贡方物,来贺。赐广成文绮二十匹及罗衣、金束带、钞二百锭,从人有差。
代王桂进大同城北所产嘉禾一茎三穗者三本、二穗者二十一本。
庚戌,颁《祖训条章》于内外文武诸司。敕谕礼部曰:“自古国家建立法制,皆在始受命之君,以后子孙不过遵守成法,以安天下。盖创业之君起自侧微,备历世故艰难,周知人情善恶,恐后世守成之君生长深宫,未谙世故,山林初出之士,自矜己长,至有奸贼之臣徇权利,作聪明,上不能察而信任之,变更祖法,以败乱国家,贻害天下,故日夜精思,立法垂后,永为不刊之典。如汉高祖刑白马,盟曰:‘非刘氏者不王。’以后诸吕用事,尽改其法,遂至国家大乱,刘氏几亡,此可为深戒者。朕少遭乱离,赖皇天眷命,剪除群雄,混一天下,即位以来,劳神焦思,定立法制,革胡元弊政,至于开导后世,复为祖训一编,立为家法,俾子孙世世守之。尔礼部其以朕训颁行天下诸司,使知朕立法垂后之意,永为遵守。后世敢有言改更祖法者,即以奸臣论无赦。”
今上进永清左卫龙门东屯嘉禾一茎三穗者二本、二穗者六本。
壬子,谕西平侯沐春曰:“前改云南左、右二卫为护卫,盖此二卫官军久居云南,习于征战,若为护卫,则不可调遣,宜仍其旧;可改马隆卫为左护卫,余军置马隆卫千户所,分调越州卫官军补之,景东、蒙化二卫以一卫为右护卫;调云南中卫于北胜州,置澜沧卫,云南后卫于广南府,置广南卫;其大理、剑川、鹤庆土军各随其地置千户所,悉隶大理卫,以洱海、蒙化土军增置中左千户所,各隶原卫官员,就彼迁调。”
乙卯,户部尚书郁新言:“近乌撒、乌蒙、芒部、东川岁赋氊衫不如数,已诏免徵。今有司仍复徵之,有乖德意,宜加申明。”又言:“戍守贵州、云南军士,旧例三岁则赐以冬布人三疋,请如其例赐之。”上皆从其言。
丙辰,以云南楚雄府知府朱守仁为太仆寺卿。时守仁以秩满至京,特升是职。
丁巳,剑川州地震。
置大同中、左、右、前、后五屯卫。时上以代王之国,大同粮饷艰远,复命立卫屯种,以纾转运之劳。
戊午,册周王第二子有勲为汝南郡王。
以袁容为宗人府仪宾,尚皇孙女永安郡主。郡主,今上长女。容,都督洪之子也。
庚申,广西右江归德州土官黄碧言:“思恩州知州岑永昌隐匿五县民,不供赋役,仍用故元印章。”上以其不奉朝命,时左都督杨文方总兵讨奉议等处,乃令右军都督府谕文使相机讨之。
辛酉,遣使谕征南将军左都督杨文:“凡获奉议等处蛮寇军器,俟班师之日,给与新置卫所军士,余收贮王府,俟广西都司各卫缺用,则分给之。”
四川贵州宣慰使安的遣把事阿沙贡马,赐以文绮、钞锭。
命户部令广东、海北二提举司运盐八十五万余引至广西桂林,以给商人之入粟者,且以先定纳米三石太重,今减其半,以便商人。
是月,重定宫官六尚品职及内官监、司库局与诸门官并东宫六局、王府承奉等官职秩。尚宫局:尚宫二人,正五品,掌导引中宫,总司记、司言、司簿、司闱四司之官属,凡六尚事物、出纳文籍皆印署之;司记二人,正六品,典记二人,正七品,掌记二人,正八品,司记掌印宫内诸司簿书出入录目审而付行,典记掌记,佐之,女史六人,掌执文书;司言二人,正六品,典言二人,正七品,掌言二人,正八品,司言掌宣传奏启之事,典言掌言,佐之,女史四人,掌执文书;司簿二人,正六品,典簿二人,正七品,掌簿二人,正八品,司簿掌宫人名籍廪赐之事,典簿掌簿,佐之,女史六人,掌执文书;司闱六人,正六品,典闱六人,正七品,掌闱六人,正八品,司闱掌宫闱管钥之事,典闱掌闱,佐之,女史四人,掌执文书。尚仪局:尚仪二人,正五品,掌礼乐、起居,总司籍、司乐、司宾、司赞四司之官属;司籍二人,正六品,典籍二人,正七品,掌籍二人,正八品,司籍掌经籍、教授、笔札、几按之事,典籍掌籍,佐之,女史十人,掌执文书;司乐四人,正六品,典乐四人,正七品,掌乐四人,正八品,司乐掌率乐人习乐、陈县、附击、进退之事,典乐掌乐,佐之,女史二人,掌执文书;司宾二人,正六品,典宾二人,正七品,掌宾二人,正八品,司宾掌朝见、宴会、赏赐之事,典宾掌宾,佐之,女史二人,掌执文书;司赞二人,正六品,典赞二人,正七品,掌赞二人,正八品,司赞掌朝见、宴会、赞相之事,典赞掌赞,佐之,女史二人,掌执文书;彤史二人,正六品,掌后妃群妾御于君,所书其月日。尚服局:尚服二人,正五品,掌供内服用采章之数,总司宝、司衣、司饰、司杖四司之官属;司宝二人,正六品,典宝二人,正七品,掌宝二人,正八品,司宝掌珍宝、符契、图籍,典宝掌宝,佐之,女史四人,掌执文书;司衣二人,正六品,典衣二人,正七品,掌衣二人,正八品,司衣掌衣服、首饰,典衣掌衣,佐之,女使四人,掌执文书;司饰二人,正六品,典饰二人,正七品,掌饰二人,正八品,司饰掌膏沐、巾栉、器玩之事,典饰掌饰,佐之,女史二人,掌执文书;司杖二人,正六品,典仗二人,正七品,掌仗二人,正八品,司仗掌羽仪仗卫之事,典仗掌仗,佐之,女史二人,掌执文书。尚食局:尚食二人,正五品,掌供膳羞品齐之数,总司膳、司酝、司药、司饎四司之官属,凡进食先尝之;司膳四人,正六品,典膳四人,正七品,掌膳四人,正八品,司膳掌割烹煎和之事,典膳掌膳,佐之,女史四人,掌执文书;司酝二人,正六品,典酝二人,正七品,掌酝二人,正八品,司酝掌酒醴酉饮之事,典酝掌酝,佐之,女史二人掌执文书;司药二人,正六品,典药二人,正七品,掌药二人,正八品,司药掌医方药物之事,典药掌药,佐之,女史四人,掌执文书;司饎二人,正六品,典饎二人,正七品,掌饎二人,正八品,司饎掌给宫人廪饩薪炭之事,典饎掌饎,佐之,女史四人,掌执文书。尚寝局:尚寝二人,正五品,掌燕寝进御之次序,总司设、司舆、司苑、司灯四司之官属;司设二人,正六品,典设二人,正七品,掌设二人,正八品,司设掌帷帐、裍席、洒扫、张设之事,典设掌设,佐之,女史四人,掌执文书;司舆二人,正六品,典舆二人,正七品,掌舆二人,正八品,司舆掌舆辇、伞扇、羽仪之事,典舆掌舆,佐之,女史二人,掌执文书;司苑二人,正六品,典苑二人,正七品,掌苑二人,正八品,司苑掌园苑种植蔬果之事,典苑掌苑,佐之,女史二人掌执文书;司灯二人,正六品,典灯二人,正七品,掌灯二人,正八品,司灯掌灯烛膏火之事,典灯掌灯,佐之,女史二人掌执文书。尚功局:尚功二人,正五品,掌女功之程课,总司制、司珍、司彩、司计四司之官属;司制二人,正六品,典制二人,正七品,掌制二人,正八品,司制掌衣服裁制缝线之事,典制掌制,佐之,女史四人掌执文书;司珍二人,正六品,典珍二人,正七品,掌珍二人,正八品,司珍掌金玉宝货之事,典珍掌珍,佐之,女史六人掌执文书;司彩二人,正六品,典彩二人,正七品,掌彩二人,正八品,司彩掌彩物、缯锦、丝枲之事,典彩掌彩,佐之,女史六人,掌执文书;司计二人,正六品,典计二人,正七品,掌计二人,正八品,司计掌度支、衣服、饮食、薪炭之事,典计掌计,佐之,女史四人掌执文书。宫正司:宫正一人,正五品,掌紏察宫闱、责罚戒令之事,司正二人,正六品,典正四人,正七品,女史四人,掌执文书。内官监十一,曰神宫,曰尚宝,曰孝陵神宫,曰尚膳,曰尚衣,曰司设,曰内官,曰司礼,曰御马,曰印绶,曰直殿,监皆设太监一人,秩正四品,左、右少监各一人,秩从四品,左、右监丞各一人,秩正五品,典簿一人,秩正六品。神宫监掌洒扫太庙、殿庭、廊庑,尚宝监掌御宝玺敕符、将军印信,孝陵神宫监掌洒扫殿庭及栽种果木、蔬菜之事,尚膳监掌供养奉先殿并御膳与宫内食用之物及督光禄司供奉宫内诸筵宴饮食之事,尚衣监掌御用冠冕、袍服、履舄、靴袜之事,司设监掌御用车轝、床榻、衾褥、帐幔诸事,内官监掌成造婚礼妆奁、冠舄、伞扇、衾褥、帐幔、仪仗及内官内使贴黄诸造作并宫内器用首饰与架阁文书诸事,司礼监掌冠婚丧祭礼仪制帛与御前勘合赏赐笔墨书画并长随当差内使人等出门马牌等事及督光禄司供应诸筵宴之事,御马监掌御马及诸进贡并典牧所关收马骡之事,印绶监掌诰券贴黄、印信、选簿、图画、勘合、符验、信符诸事,直殿监掌洒扫殿庭、楼阁、廊庑之事。又设长随奉御,秩正六品。各门官七,掌晨昏启闭关防出入,曰午门,曰东华门,曰西华门,曰玄武门,曰奉天门,曰左顺门,曰右顺门,门皆设官二人:门正一人,秩正四品,门副一人,秩从四品。设司二,曰钟鼓,曰惜薪,司皆设司正一人,秩正五品,左、右司副各一人,秩从五品。钟鼓司掌祭乐及御乐并宫内宴乐与更漏早朝钟鼓诸事,惜薪司掌宫内诸处柴炭之事。局、库九,局有六,曰兵仗,曰内织染,曰针工,曰巾帽,曰司苑,曰酒醋面;库有三,曰内承运,曰司钥,曰内府供用;每局、库皆设大使一人,秩正五品,左、右副使各一人,秩从五品。兵仗局掌御用兵器并提督匠役造作刀甲之类及宫内所用梳篦、刷牙、针剪诸物,内织染局掌染造御用及宫内应用段匹绢帛之类,针工局掌成造诸婚礼服裳、付内官监收用及造内官诸人衣服铺盖诸事,巾帽局掌造内官诸人纱帽靴袜及预备赏赐巾帽诸事,司苑局掌宫内诸处蔬果及种田之事,酒醋面局掌内官诸人食用酒醋面糖诸物,内承运库掌收支段匹、金银、珠玉、象牙诸宝货之物及同司钥库掌钞锭之数,司钥库掌各门锁钥及收支钱钞之事,内府供用库掌御用香米及内用香烛油米并内官诸人饮食果实之类。其东宫:典玺、典药、典膳、典服、典兵、典乘六局,各设局郎一人,秩正五品,局丞二人,秩从五品,惟典玺局增设纪事奉御,秩正六品。典玺局掌玺宝、翰墨诸事,典药局掌同御医修合药饵、供进汤液之事,典膳局掌供进膳羞,典服局掌冕弁、冠帽、袍服、佩刀、靴袜诸物,典兵局掌甲胄、戈矛、弓矢、刀剑诸物,典乘局掌车马之事。其亲王府:承奉司掌王府诸事,凡事则呈长史司并护卫指挥使司行之,与内官衙门不相统摄,设承奉正,秩正六品,承奉副,秩从六品。所三,曰典宝,曰典膳,曰典服;典宝掌王之宝,设典宝正一人,秩正六品,副一人,秩从六品;典膳掌饮膳之事,设典膳正一人,秩正六品,副一人,秩从六品;典服掌冠冕袍服诸事,设典服正一人,秩正六品,副一人,秩从六品。门官二人,掌王城宫殿门启闭关防出入,设门正,秩正六品,门副,秩从六品。设内使十人:司冠一人、司衣三人、司佩一人、司履一人、司药二人、司矢二人。又各公主位下设中使司,掌府中诸事,司正、司副各一人,皆杂职。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 杜僧明 周文育 子宝安 侯安都·姚思廉 卷六十三 漢紀五十五·司马光 ●崇禎長編卷之二十四·汪楫 卷一百二十 景祐四年(丁丑,1037)·李焘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二·佚名 第十六册 天命五年七月至九月·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四 列传二百十四·纪昀 卷一·吴缜 一二 厨房的大事件·周作人 ·戊申晦日祭告城隍文·丁曰健 马嗣明传·李百药 范广传·张廷玉 简介·令狐澄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六十四·佚名 顾光宾·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