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赵善括

  善括字无咎,太宗第四子商王元份六世孙,江西隆兴人。孝宗朝,登进士第。乾道七年(1171),知常熟县。八年(1172),通判平江府。又为润州通判。淳熙六年(1179),知鄂州,放罢。十年(1183),差知廉州,又放罢。十六年(1189),差知常州,被论凶暴,主管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著有应斋杂著。

  菩萨蛮

  西亭

  烟波江上西亭小。晓来雨过惊秋早。飞栋倚晴空。凉生面面风。

  痴儿官事了。独自凭栏笑。何处有尘埃。扁舟归去来。

  柳梢青

  用万元亨送冠之韵

  愁别欣逢。人间离合,自古难同。写就茶经,注成花谱,何事西东。

  一尊良夜匆匆。怎忍见轻帆短篷。汉水无情,楚云有意,目断飞鸿。

  鹧鸪天

  和冠之韵

  忆昔南楼旧使君。与君携手蹑浮云。如今更到经行处,妙墨新诗得屡闻。

  淮南路,楚江分。离尊相属更论文。明朝一棹人千里,多少红愁与翠颦。

  又

  我是行人更送行。潇潇风雨倍伤情。征帆西去何须急,飞诏东来分外荣。

  红袖湿,玉尊倾。不堪回首暮云平。小舟准拟随君去,要听霜天晓角声。

  又

  雨沐芙蓉秋意清。可人风月满江城。怜风爱月方留恋,对月临风又送行。

  人渐远,酒须倾。只凭一醉遣多情。重来休厌刘郎老,明月清风有素盟。

  沁园春

  和辛帅

  虎啸风生,龙跃云飞,时不再来。试凭高望远,长淮清浅,伤今怀古,故国氛埃。壮志求伸,匈奴未灭,早以家为何谓哉。多应是,待著鞭事了,税驾方回。

  稼轩聊尔名斋。笑学请樊迟心未开。似南阳高卧,莘郊自乐,磻溪韬略,傅野盐梅。植杖亭前,集山楼下,五桂三槐次第栽。功名遂,向急流勇退,肯恁徘徊。

  又

  问舍东湖,招隐西山,惠然肯来。有闷香兰桂,无穷幽趣,隔溪车马,何处轻埃。微利虚名,朝荣暮辱,笑尔焉能浼我哉。闲欹枕,被幽禽唤觉,午梦惊回。

  无言独坐南斋。好唤取芳尊相对开。待醒时重醉,疏帘透月,醉时还醒,画角吹梅。无用千金,休悬六印,荆棘谁能满地栽。人间世,任游鵾独运,斥鷃低徊。

  又

  千里风湍,万叠云峰,自相送迎。叹扁舟如叶,漂流如梗,片帆如箭,聚散如萍。家在东湖,身来西浙,非为区区利与名。堪怜处,为雏饥犊暮,狗苟蝇营。

  平生。何辱何荣。且一任三才和五行。有鷃飞鹏奋,鹤长凫短,朱颜富贵,白髮公卿。印漫累累,绶何若若,休羡行歌朱买臣。归来好,向严滩垂钓,谷口躬耕。

  满江红

  和坡公韵

  一雨连春,东湖涨、蒲萄新绿。湖上路,柳浓花艳,绿围红簇。尘世难逢开口笑,人生待足何时足。况南州高士是西邻,人如玉。

  行路唱,谁家曲。悉易感,欢难续。问轩裳于我,有何荣辱。众醉岂容君独醒,出林休恨风摧木。叹惊弦、飞鸟尚知还,安巢宿。

  又

  舣舟南康作

  三十年前,曾向此、舞风歌月。今依旧、江山如画,鬓须如雪。故友冥鸿随净社,旧时秋蚓横尘壁。赖庐峰、对我眼偏青,曾相识。

  开岫幌,携山屐。泉泻布,星飞石。为收帆舣棹,小留终日。休问重湖吹碧浪,且同五老浮琼液。待明朝、鹢首向东飞,清风力。

  又

  坐间用韵赠朱守

  腾茂飞英,分忧愿、自然风力。千里静,江山改观,羽旄增色。林下风清公事少,笔端雷动奸豪息。听宴香、深处笑声长,文章客。

  丹诏自,天边得。宣室对,君心忆。趁良辰高会,履珠簪碧。和气回春徵酝酿,政声报最惟清白。看挥毫、万字扫云烟,吴笺湿。

  鹧鸪天

  和朱伯阳

  画鹢翩翩去似飞。季鹰何事忽思归。风湍自送征帆稳,云巘须将彩笔挥。

  江作酒,海为卮。为君满酌不须辞。酒酣渴思回春梦,自笑何时是足时。

  念奴娇

  重阳前二日,风雨中,携儿曹访菊,赋

  酹江月。后再携妻子,待月于岚光亭。思恭

  蒋丈宠和寄示,醉中操笔,对月再用前韵

  扬辉璧月,照层台缥缈,蓬莱云气。玉宇清明仙语近,多少怨红愁翠。问我殷勤,几年尘土,依旧高标致。广寒别后,与谁曾共幽会。

  一日失脚人间,十常八九,底事如人意。狗苟绳营真可笑,何乃比余于是。风月佳时,江山好处,无复怀愁悴。倚栏舒啸,六经时自心醉。

  醉落魄

  赵监惠酒五斗以应重九之节,至晚小

  饮,赋之

  重阳时节。可怜又是天涯客。扁舟小泊花溪侧。细雨斜风,不见秦楼月。

  白衣望断无消息。举觞一笑真难得。归兮学取陶彭泽。采菊东篱,悠然见山色。

  摸鱼儿

  和辛幼安韵

  喜连宵、四郊春雨。纷纷一阵红去。东君不爱闲桃李,春色尚馀分数。云影住。任绣勒香轮,且阻寻芳路。农家相语。渐南亩浮青,西江涨绿,芳沼点萍絮。

  西成事,端的今年不误。从他蝶恨蜂妒。莺啼也怨春多雨,不解与春分诉。新燕舞。犹记得、雕梁旧日空巢土。天涯劳苦。望故国江山,东风吹泪,渺渺在何处。

  又

  被杨花、带将春去,飘扬一路无定。满庭绿荫丝千尺,枝上旧香吹尽。幽梦醒。对晚色、秋千院落人初静。柔条弄影。奈翦翦轻风,冥冥细雨,惹起万千恨。

  云山路,休蹑高楼独凭。楚天一抹烟暝。娇莺百啭飞鸠去,何处可寻芳信。心自省。念咫尺、青楼应怪人薄幸。归期将近。料喜鹊先知,飞来报了,日日倚门等。

  虞美人

  无题

  长空一夜霜风吼。寒色消残酒。问伊今夜在谁行。遗恨落花流水、误刘郎。

  尤云殢雨多情话。分付阿谁也。侬家有分受凄惶。只怕娇痴不睡、也思量。

  好事近

  怀归

  月色透窗寒,一夜素衾霜湿。无寐起来搔首,正参横人寂。

  此心重省已回肠,何况是行役。欲弃利名归去,奈楚天云隔。

  鹧鸪天

  翁广文席上

  枉道黉堂是冷官。深深青琐锁青鸾。新诗自得清歌举,和气都消永夜寒。

  花态净,酒杯宽。燕娇莺巧有馀欢。不因客里东阳瘦,好把西江一吸干。

  满江红

  和李颖士

  传语风光,须少驻、共君流转。谁忍见、绿肥红瘦,鲜欢多感。泽国千丝烟雨暗,江城一带云山远。看新荷、泛水学人愁,心常卷。

  羞鬓雪,凭花染。携酒阵,嫌杯浅。叹人生岂为,青衫槐板。记舞可怜宫柳细,写情但觉香笺短。上层楼、独倚有谁知,栏干暖。

  水调歌头

  渡江

  山险号北固,景胜冠南州。洪涛江上乱云,山里簇红楼。堪笑萍踪无定,拟泊叶舟何许,无计可依刘。金阙自帷幄,玉垒老貔貅。

  问兴亡,成底事,几春秋。六朝人物,五胡妖雾不胜愁。休学楚囚垂泪,须把祖鞭先著,一鼓版图收。惟有金焦石,不逐水漂流。

  好事近

  春暮

  风雨做春愁,桃杏一时零落。是处绿肥红瘦,怨东君情薄。

  行藏独倚望江楼,双燕度帘幕。回首故园应在,误秋千人约。

  鹧鸪天

  庆佥判王状元

  玉殿分荣两桂华。灵根移植在长沙。风姨先绽无双蕊,月姊重开第一花。

  金榜烂,玉音加。从今稳步上天霞。休夸水击三千里,且歌笙歌十万家。

  醉落魄

  江阁

  梯横画阁。碧栏干外江风恶。笑声欢意浮杯酌。秋水春山,相对称行乐。

  谁家青鸟穿帘幕。暗传空有阳台约。天公著意称停著。寒色人情,都恁两清薄。

  又

  横梯画阁。月明江净烟光薄。碧山回绕栏干角。一缕行云,忽向杯中落。

  樱歌柳舞俱柔弱。罗衣不耐江风恶。凭谁唤取双黄鹤。骑上碧台,同赴金桃约。

  朝中措

  惜春

  东君著意在枝头。红紫自风流。贪引游蜂舞蝶,几多春事都休。

  三分好处,不随流水,即是闲愁。惟我惜花心在,更看红叶沈浮。

  菩萨蛮

  上嗣王生日

  鹊桥巧雾随风远。蟾宫皓影凝空满。一点寿星明。祥光彻太清。

  周公天子傅。礼乐新封鲁。功业焕旂常。钧天侍玉皇。

  水调歌头

  赵帅生日

  形胜视京兆,警跸驻钱塘。光前诏后弹压,谁数汉张王。几百万家和气,五十馀年创见,天下一循良。有口皆歌颂,无地不耕桑。

  春过半,花锦烂,柳丝长。潭潭门卫森戟,宴寝正凝香。笑把湖山佳色,醉挹西湖晴滟,童艾祝霞觞。四海瞻华衮,千载侍吾皇。

  满江红

  辛卯生日二首

  海岳储祥,符昌运、挺生前哲。天赋与、飘然才气,凛然忠节。颖脱难藏冲斗剑,誓清行击中流楫。二十年、麾节遍江湖,恩威浃。

  香穗直,云峰列。觞羽急,鲸川竭。共介公眉寿,赞公贤业。出处已能齐二老,功名岂止超三杰,侍吾皇、千载带金重,头方黑。

  醉蓬莱

  前题

  正彩铃坠盖,玉燕投怀,梦符佳月。五百年间,诞中兴人杰。杖策归来,入关从步,万里朝金阙。贯日精忠,凌云壮气,妙龄英发。

  名镇重湖,屡凭熊轼,恩满西江,载分龙节。有志澄清,誓击中流楫。谈笑封侯,雍容谋国,看掀天功业。待与斯民,庆公华衮,祝公黄髮。

  又

  寿司马大监生日

  正百花堂下,山雨楼前,粲然梅柳。和气回春,滟一尊芳酒。桂子兰孙,凤歌鸾舞,介我公眉寿。天上遐龄,人间独乐,古来稀有。

  壮日题桥,儿时击瓮,名遂功成,自然长久。琳馆偷闲,约赤城为友。紫诏重颁,黄扉稳步,好试调羹手。九世鸡窠,千秋麟阁,玉颜依旧。

  又

  魏相国生日

  正槐堂日永,梅雨消尘,麦天摇翠。天祐昌辰,诞中兴嘉瑞。秀伟标姿,从容谋断,笑吐平戎计。汉节归来,边尘扫净,鼎司荣贵。

  间世良臣,威严辅政,妩媚承君,道襟冲粹。玉券金丹,称功名成遂。茂苑烟霞,太湖风月,聊伴凝香醉。补衮工夫,调羹手段,如今重试。

  瑞鹤仙

  母氏生朝二首

  月华凝露掌。正极目鸾霄,望风鲸壤。深宫注遐想。听点点花漏,盈盈仙仗。笙箫迎响。降琼轮、玄云步障。洞□扉、笑别蓬瀛,下应太平无象。

  俱仰。姆仪春煦,妇节冰清,道风夷旷。三迁教养。金阙里,玉音赏。况传家清白,满堂朱紫,相对兰荪竞长。待齐秦、汤沐疏封,赐灵寿杖。

  鹊桥仙

  前题

  星桥未就,月钩初挂,翠叶暗惊秋早。蕊珠宫里厌清闲,试回首、尘寰一笑。

  仙风道骨,姆仪家范,须信人间最少。一枝丹桂四兰荪,况千岁、灵椿未老。

  贺新郎

  瑞香

  绛雪堆云绿。倚朱栏、鸾飞凤舞,乱红如簇。宫锦海沈肌理秀,极目明霞孤鹜。对翠袖、天寒修竹。轻露有情添泪眼,粲精神、娇醉薰华屋。然宝篆,散清馥。

  江南到处多兰菊,更海棠、贪睡未醒,漫山粗俗。欲品此花为第一,真色生香俱足。又只怕、惊人凡目。把酒对花频管领,怕狂风骤雨难拘束。拾碎玉,泛醽醁。

  霜天晓角

  送林兴国之任

  楚天风色。一夜波翻雪。舣岸锦帆不度,天有意、且留客。

  鼓声吹取急。离觞须举白。看去芳菲时候,日边听、好消息。

  水调歌头

  席上作

  碧云初返岫,潦水正鸣滩。兰舟容与,歌舞偏称笑中看。烛影烘寒成暖,花色照人如昼,一坐有馀欢。酒滟浮金盏,香缕霭雕盘。

  碧簪横,银漏永,玉樽乾。喧春鼓吹,翠袖起舞佩珊珊。记得山明水秀,何处朝云暮雨,常在梦魂间。多少难言事,都付两眉弯。

  念奴娇

  吕汉卿席上

  晓来膏雨,报一犁丰信,几枝娇色。岸草河沙明似镜,不到尘埃花陌。急管繁弦,香车宝勒,正阻寻春客。东风特起,半空微露晴碧。

  何况主意深勤,冰清才藻,玉润真珪璧。翠麓华堂横枕水,波底斜阳红湿。莲社风流,桃溪标致,便觉凡心息。玉尊倾尽,笑中归步钩月。

  又

  江南到处,被波光云影,留人行色。昔我来时春正好,舞絮□飞南陌。今日登临,读书斋上,重作凭栏客。清溪縠细,夜来微涨新碧。

  两岸蘸水浓阴,断虹横障,一带连环璧。林外青山千万叠,雨歇半空犹湿。已倩双鳞,更须灵鹊,先报归消息。归来征袖,尽携千里风月。

  鹊桥仙

  留题安福刘氏园

  花腮百媚,柳丝千尺,密影金铺碎日。过云微雨报清明,半天外、烟娇雾湿。

  当歌有恨,问春无语,笑我如何久客。小园归去又残红,便□地、飞觞尚得。

  又

  东风唤我,西园闲坐,大醉高歌竟日。行藏独倚画栏干,便忘了、征衫泪湿。

  亭高烟远,天低云近,相对逃名隐客。掀髯无语看青山,断不信、尘埃到得。

  清平乐

  和石次仲

  断云漏雨。依约西山暮。风定樯高须小住。不忍带将春去。

  此行抑有求欤。青衣拟问平都。万里一钩新月,相忘常在江湖。

  水调歌头

  和黄舜举吴门二咏

  危台枕城堞,今昔几人游。绕城碧水一带,茂苑与长渊。寂寂弹琴风外,苒苒采香径畔,横截古溪头。极目暮云合,宋玉正悲秋。

  岘山碑,帝子阁,庾公楼。当时风物,如今烟水只供愁。处处山明水秀,岁岁春花秋月,何必美南州。故国未归去,萍梗叹漂流。

  又

  雨霁彩虹卧,半夜水明楼。太湖极目,四面水尽是天流。几点鲈乡荻浦,万里鲸波雪浪,掀舞小渔舟。金饼挂蟾魄,时景正中秋。

  钓纶轻,兰棹稳,笑王侯。一蓑一笠,得意何必美封留。纵使金章鼎贵,何似玉樽倾倒,一醉可消愁。玉女在何许,唤起与同游。

  又

  奉饯冠之之行

  佳客志淮海,贱子设樽罍。楚江昨夜清涨,短棹已安排。休问南楼风月,且念阳台云雨,几日却重来。银烛正凝泪,画鼓且休催。

  彩云飞,黄鹤举,两徘徊。林泉归去高卧,回首笑尘埃。我唱更凭君和,君起谁同我舞,莫惜玉山颓。他日扬州路,散策愿相陪。

  又

  饯吴漕

  浩叹对青史,循吏久无闻。二年江右,赖公华节布阳春。才自搴帷问俗,无复埋轮当道,一路尽澄清。多少攀辕意,不待及瓜人。

  驻膏车,迟祖帐,倒离尊。满庭桃李绿阴,何处不深恩。此去玉音应问,底事金围微减,忧国更忧民。造膝一言语,四海入洪钧。

  满江红

  饯京仲远赴湖北漕

  雨沐风梳,正梅柳、弄香逞色。谁忍听、送君南浦,阳关三叠。玉节前驱光照路,金杯争劝愁生席。泛锦樯、西去若登仙,乘槎客。

  春有意,寒无力。和风满,洪波息。笑庐峰湓浦,旧游陈迹。昔日蜚声台柏劲,他年坐对堂槐密。想轺车、不待政成时,追锋急。

  满庭芳

  用洪景卢韵

  蝶粉蜂黄,桃红李白,春风屡展愁眉。晓来雨过,应渐觉红稀。满径柔茵似染,新晴后、皱绿盈池。休孤负,幕天席地,逸饮酹金彝。

  东君,真好事,绛唇歌雪,玉指鸣丝。念长卿多病,非药能治。试假瑶琴一弄,清音转、便许心知。从今去,园林好在,休学岘山碑。

  好事近

  月岩

  新月巧穿山,桂树影高群木。任使云遮烟锁,自春辉秋绿。我来折得最高枝,踏破一轮玉。宝斧修教圆样,放十分光足。

猜你喜欢
  卷五百零四·彭定求
  卷一百四十·彭定求
  王义山·唐圭璋
  卷二·蔡梦弼
  今传是楼诗话 二·王揖唐
  沙正卿·隋树森
  第二折·马致远
  ●序二·金朝觐
  宇宙·闻一多
  卷二十三·王奕清
  卷三十·陈焯
  卷一百三十·陈元龙
  卷一百三十一·陈廷敬
  御选金诗卷十九·康熙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片羽集》·张次溪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五十四·彭定求

        卷754_1 【赠泰州掾令狐克己(文公曾孙)】徐铉   念子才多命且奇,乱中抛掷少年时。深藏七泽衣如雪,   却见中朝鬓似丝。旧德在人终远大,扁舟为吏莫推辞。   孤芳自爱凌霜处,咏取文公白菊诗。   卷754_2 【

  • 第三卷·佚名

    嘲 谑   王丞相好嘲谑,初执政,对客怅然,因曰:“投老欲依僧。”再三言之,客应之曰:“急则抱佛脚。”丞相善之。复曰:“‘投老欲依僧’是古人一句诗。”客曰:“‘急则抱

  • 第四十二章 团圆受诏·屠隆

    【薄幸】〔旦小生贴上旦〕草木回春。门阑生喜。报夫君将到。东方千骑。〔小生〕金门赐环。玉阶鸣佩。〔贴〕恩无比。已还他淸华旧秩。又兼那新衔谏议。〔旦〕万里投荒正寂寥。〔小生〕天恩浩荡下渔樵。〔

  • 卷十八·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十八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皇雅尹洙字师鲁河南人天圣二年进士知伊阳县召试为馆阁校勘累迁右司谏知渭州兼领泾原路经略公事坐贬卒有河南集天监受命也自梁至于周兵难不息宋受命统一万

  • 第九十七回 援孤城连丧二将 宠大憝贻误十年·蔡东藩

      却说蒙古主忽必烈,早拟侵宋,因阿里不哥抗命,自督军往讨,至昔木土一作锡默图。地方,交战一场,阿里不哥败遁,追北五十里,敌将多降。忽必烈乃引还,尚恐死灰复燃,未敢南牧。及中统五年,阿里不哥自知穷蹙,不能再振,乃与诸王玉龙答

  • 第二十四回 往复贻书囚使激怒 仓皇挽粟遇伏失粮·蔡东藩

      却说燕王棣信道衍言,于建文三年春月,复出师南犯,临行时,自撰祭文,哭奠阵亡将士张玉等,并脱下所服战袍,焚赐阴魂。将士家父兄子弟,无不感泣。燕王见人心奋激,即整兵至保定,与诸将议所向。邱福等请攻定州,燕王谓不如攻德州,乃

  • 跋三·沈云

    台湾郑氏始末六卷,沈云撰、沈垚注。云字闲亭,德清人,道光甲辰(二十四年)进士,官广西兴安知县。尝取闽人江日升台湾纪事四十九篇,参考他书加以润色,自天启甲子岁(四年)郑芝龙倡乱、至康熙癸亥(二十二年)其曾孙克塽投诚而止。子敦又

  • 卷之一千九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十五·司马迁

    <史部,正史类,史记>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十五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 宋中郎外兵曹参 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六国表第三 【索隐六国乃魏韩赵楚燕齐

  • 唐临传·刘昫

    唐临,是京都长安人,是北周内史唐瑾的孙子。他的先辈人是从河北迁到关中的。唐临少年时代,与他的兄长唐皎都聪明过人,很是有名。武德年初,隐太子统领军队东征,唐临到军中献策,平定了王世充,因而被隐太子赏识,推荐他代理掌管书坊

  • 樊山政书卷十·樊增祥

    恩施樊增祥嘉父批雒南县禀批西安府禀批华阴县举人李兆鹏等禀词批澄城县禀批蒲城县禀批雒南县禀批西安府详批纪典史景星禀批大荔县禀批同官县陈令丕业禀批丁守念敟等禀批咸阳县成令禀批商州杨牧宜瀚禀批咸宁县禀札官报

  • 卷四·佚名

    <经部,四书类,日讲四书解义>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四书解义卷四 论语【上之一】 论语一书皆孔子与及门弟子及当时君臣论学论政之辞门人记之凡二十篇其言不外乎人伦日用之常而其义则该乎天德王道之大学者反复寻绎乎此而

  • 轻重庚第八十六·管仲

    失传。

  • 内篇&middot;齐物论第二·庄子

    [题解]《齐物论》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代表作。这篇文章的宗旨在于论述万物齐一和是非相对,既谈到了从无到有的本体论问题,也涉及到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认识论问题。在本体论问题上,主要倾向是主观唯心主义,但

  • 一切经音义卷第二十四·唐慧琳

        大唐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信力入印法门经五卷 慧琳  度诸佛境界智光严经一卷 慧琳  佛花严入如来德智不思议境界经二卷 慧琳  大方广佛花严修慈分经一卷 慧琳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一卷 慧琳

  • 巽隐集·程本立

    明代诗文别集。程本立(字原道,号巽隐)著。有嘉靖元年(1522)吴德翼刻本,题“赐进士嘉兴吴昂编辑,同郡庠生马淮校正”。前有云南布政使司左参议古闽后学林庭昂序。共4卷,卷1、2为诗,卷3、4为文,附录为状略。此刻本《四

  • 黄庭内景玉经注·刘处玄

    金刘处玄注。刘处玄、金时人,北七真之一。述坎离铅汞之术。

  • 上清黄庭养神经·佚名

    上清黄庭养神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应为唐宋间道士所作。《通志•艺文略》着录作《黄庭养神经》一卷。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首先论述黄庭妙义。认为人生受声色滋味诱惑而亡失正念,虚度壮年。若能知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