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译者序

过去童子时读古文,所读传记文字,都是短篇,如《史记》的《刺客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 , 最长的也不过《项羽本纪》。唐代传奇如《虬髯客传》、《长恨歌传》则是小说,去真正史实太远。唐宋以至清代古文的传记文仍是短的散文。中国传记文章之长至排印成册者,似乎是开始于现代,但为数不多,其最为人所熟知者, 我想是林语堂英文著作的汉译本, 即《武则天正传》 (Lady Wu)及《苏东坡传》(Thy Gay Genius)。这类文学创作之出现,与过去之历史演义小说不能说毫无关系,但所受的直接影响,还是来自西方的传记文学,在英文著作中如Jame s Boswell的Life of Samuel Johnson, Giles Lytton Strachev的QueenVictoria,Life of Abraham Lincoln,The Life of Henry George 等皆是。以中国历史之长、史料之富,写名人传记的背景和基础,可算极为有利。像林语堂先生这两本名人传记,写的实在好,但可惜我们所拥有的这类书实嫌太少。是否我们的学者作家能接着再写出些本来?真令人延伫望之。

写传记不比写小说,可任凭想像为驰骋,必须不背乎真实,但又不可缺少想像力的活动。写小说可说是天马行空,写传记则如驱骅骝、驾战车,纵然须绝尘驰骤,但不可使套断缰绝、车翻人杳,只剩下想像之马,奔驰于其大无垠的太空之中。所以写传记要对资料有翔实的考证,对是非善恶有透彻的看法,对资料的剪裁去取,写景叙事,气氛对白的安排上,全能表现艺术的手法。于是,姚姬传所主张的考据、义理、词章,乃一不可缺。也就是说,传记作家,要有学者有系统的治学方法,好从事搜集所需要的资料;要有哲学家的高超智慧的人生观,以便立论时取得一个不同乎凡俗的观点;要有文学家的艺术技巧与想像力,好赋与作品艺术美与真实感,使作品超乎干枯的历史之上,而富有充沛的生命与活力。

在《武则天正传》的原序里,林语堂先生曾说明《武则天正传》的写法。我想其基本道理对这本传记也颇适用。他说:

“我不是把本书当做小说写的……书中的人物、事件、对白,没有不是全根据唐书写的。不过解释说明之处,则以传记最客观的暗示含蓄为方法。事实虽然是历史上的,而传记作者则必须叙述上有所选择,有所强调,同时凭藉头脑的想像力而重新创造,重新说明那活生生的往事。”

以上所说考据、义理、词章三要点,林语堂先生做到了,也是写传记文学的人必须做到的。

林语堂先生的传记著作,和他的其它文学和学术著作一样,都是用英文写的。若移植回国, 自然有赖于中文翻译。他的Lady WU,我曾在十六年前在台湾南部译成《武则天正传》,在高雄新生报上连续刊载,当时该报副刊由尹雪曼先生主编。现已由德华出版社出版。翻译此书时查证中文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官衙名、引用诗文等,费时费事,难之又难,饱尝其苦。因为有此经验,对《苏东坡传》的汉译,自然十分慎重,对其引用之原文及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之困难者,多暂时搁置,容后查出补入。1977年夏,见宋碧云小姐译的《苏东坡传》出版,非常兴奋。文中对中文的查证,宋小姐做得非常成功,其仔细可知,其辛勤可佩,其译文纯熟精练可喜。比卅年代一般译品文字,实有过之。拙稿既接近完成,不愿抛弃,乃续译完毕。原书中须加查考及引用部分中之尚未解决者,在感激的心情之下,便斗胆借用了,否则,拙译必致再拖延甚久,也许竟无脱稿之日,所以在拙译付印之前,愿向宋碧云小姐及远景出版社敬致万分感激之忱。

按世界文学与学术名著译成外文者,多不止一个译本。我国之论语、道德经;希腊之依里亚德、奥德赛;希伯来文之旧约与希腊文之新约;英国之莎士比亚戏剧全集(在我国即有朱生豪与梁实秋两译本) ; 最近黄文范及宣诚两先生之汉译本《西线无战事》,即在台先后出版;所以《苏东坡传》这部名著有两个译本,也是值得的。只愧我这件粗针大麻线的活计比不上宋小姐的细工巧绣那么精致。

本书虽属翻译,但力避卅年代弱小民族自卑心理下之欧化文体。诸如“当……时候”,“假若……的话”,“散步着”,“有着”,“被成功地实验了”,“房子被建筑好了”,“快速地跳”,“公然地反对”,‘哪些花朵们”,“诸位青年们”,“各位同学们”,“他(她)们”,“它们”,“红黄蓝白和黑”等句法文词,全避而不用。人说话时,先写某某道,不先写对白,然后再补注某某说。一个人说话,不先说半句,中间腰斩,补入谁说道,下面喘口气再补半句。这种洋说法也完全避免。没有别的,就是不愿向洋人毫无条件一面倒。还有尽量不用“地”当副词符号,而以一个“的”字代之,自然“底”字更不愿用。

本书翻译时多承周素樱小姐代为整理稿件,褥暑长夏,代为到图书馆、书店去查阅疑难之处,助我良多,并此致谢。

本书翻译,时作时辍,综计前后,行将两年。译稿杀青,停笔静坐。偶望窗外,树叶萧疏,已见秋意。回忆童年,读书燕市,长巷深宅,树老花繁,四季皆美,秋天为最。今日寄迹海隅,又喜秋光如故,人健如仙。名著译毕,顿感松快,得失工拙,不计也。于此附记一片喜悦心境。

张振玉于台北复旦桥燕庐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十六 康定元年(庚辰,1040)·李焘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一百十五·乾隆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四·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八十·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五·佚名
  中兴小纪卷九·熊克
  第二一二护照同治二年四月二十八日一一五○一—三·佚名
  卷三十六·鄂尔泰
  馥芬居日记·王汝润
  来腀传·刘昫
  郑士利传·张廷玉
  齐人有冯谖·佚名
  卷五·佚名
  90.衣带里的密诏·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出 会娇·孟称舜

    【凤凰阁】〔末、外旦引贴、净同上〕〔末〕空庭春广,丽色垂垂欲上。昼闲无事坐黄堂,看儿女帘前来往。〔外旦〕衷肠难放,门楣少,几时得画眉相向。〔末〕宦处眉州二载余,官清民善颇安居。〔外旦〕膝前一对娇儿女,〔末〕且与焚

  • 卷四十二 【乩】·陈衍

    ●元诗纪事卷四十二 【 乩】侯官陈衍辑岳武穆降箕诗马巫父三茅吴真人郑文选张君有方武裘王大圭翠华仙伯赵静斋独乐园主密兰沙求仙诗忠烈祠神◆岳武穆降箕诗 【 此条诗主、诗名混合,本卷与下卷此类情况甚多,今均参目录作

  • 03、迁居·蒲松龄

    樊公上云虚度人间五十秋,短袍破烂又流丢;街头个个称师傅,实与人家去放牛。 咱家姓樊名才,字子正,每年以教书为业。赁了高仲鸿家一口屋,不觉住了四年。主人到极盛德。明年的馆在北门里头,隔着这里太远,不免携家搬去。 [耍孩儿]

  • 志第十一 礼四之二·魏收

    世宗景明二年夏六月,秘书丞孙惠蔚上言:“臣闻国之大礼,莫崇明祀,祀之大者,莫过禘佩,所以严祖敬宗,追养继孝,合享圣灵,审谛昭穆,迁毁有恆,制尊卑,有定体,诚悫着于中,百顺应于外。是以惟王创制,为建邦之典;仲尼述定,为不刊之式。暨秦燔《

  • 卷四百八十七·列传第二百四十六·外国三·脱脱

        ◎外国三   ○高丽   高丽,本曰高句骊。禹别九州,属冀州之地,周为箕子之国,汉之玄菟郡也。在辽东,盖扶余之别种,以平壤城为国邑。汉、魏以来,常通职贡,亦屡为边寇。隋炀帝再举兵,唐太宗亲驾伐之,皆不克。高

  • ●卷一百一·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   起建炎元年五月一日庚寅,尽其日。   建炎元年五月一日庚寅朔大元帅即皇帝位於南京。   汪伯彦中兴日历(改作纪)曰:先是四月二十七日元祐皇后诏令遣王时雍徐秉哲备车马法驾仪仗等百官庶务各分一

  • 卷下·王得臣

    姓氏  谱牒不修也久矣。晋东渡,五胡乱中原,衣冠流离而致然也。夫京房之先姓李也。牛洪之先尞姓也。疎之后,乃为束。是之后,乃为氏。两钞本均作氏之后乃为氏,误。案是姓为齐大夫氏氏之后,见《三国.吴志.是仪传》。疑此亦误,当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七 宦者传四·纪昀

    宦者传宋 【二】○宋二杨守珍 韩守英 蓝继宗雷允恭 阎文应 任守忠张惟吉 石全彬 甘昭吉李宪 张茂则 李舜举李继和 梁从吉杨守珍韩守英蓝继宗雷允恭阎文应任守忠张惟吉石全彬甘昭吉李宪张茂则李舜举李继和梁从

  • 卷二十四 论语六·黎靖德

      ◎为政篇下   △吾与回言章   论语所载颜子语,止有喟然之叹与"问仁"两章而已。而夫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知是说甚么,惜乎其不传也!〔便〕   或问:"颜子'终日不违,如愚',谓颜子心与圣人契。"曰:"此是前辈已自说了,毕

  • 卷八·陈经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八宋 陈经 撰五子之歌【夏书】读此篇之书有以见当时之民思禹之德然则禹视天下之溺犹己之溺胼胝手足以为民如此及再传太康一为逰畋之乐而民遂咸贰至使有穷后羿得以簒国民之思禹果安在哉曰民之

  • 第十四章 5·辜鸿铭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辜讲孔子说:“有道德价值观的人,说出的话总是值得去听听,但是有话要讲的人却不必是有道德价值观的人。有道德的人总是勇气十足,但是勇气十足的人却不一定

  • 十 逻辑·林语堂

    再进而谈到中国人的逻辑问题,这问题是基于中国人对于真理之概念的。真理,据中国人的观念,是从不可以证定的,它只能暗示而已。庄子在二千年前,在他所著的《齐物论》里头早已指出人的知识的主观性:即使吾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

  • 卷二十八·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二十八     婺源江永撰卒哭祔練祥禫記【吉祭忌日附】補死三日而殯三月而葬遂卒哭【謂士也雜記曰大夫三月而葬五月而卒哭諸侯五月而葬七月而卒哭此記更從死起異人之間其義或殊 士虞記】 

  • 法海观澜卷第二(目录)·智旭

    【三宗要典】【天台宗】大智度论(一百卷)中论(四卷)大乘止观法门(四卷)法华经安乐行义(一卷)诸法无诤三昧法门(二卷)南岳立誓愿文(一卷)法华玄义(二十卷)玄义释签(二十卷)法华文句(二十卷)文句记(二十卷)摩诃止观(二十卷)止观辅行传弘决(四十

  • 述学·汪中

    文别集。内篇三卷,外篇一卷,补遗一卷,别录一卷。清汪中(1744—1794)撰。汪中字容甫,江苏扬州人。少孤贫好学,三十四岁为贡生,以母老不赴朝考,绝意仕进。毕沅总督两湖,聘为幕宾。著有《广陵通典》、《周官征文》、《左氏春秋释

  • 笔记·陈继儒

    明代文言笔记小说集。共二卷,明陈继儒撰。此书内容,大抵抄撮旧籍,取遗闻杂说、山水事物之类。《四库全书总目》指其为“取杂志碎语,抄录成帙,略无伦次”。每一则前都不列标题,篇幅也都不长,从数十字到数百字不等。具

  • 获虎之夜·田汉

    独幕话剧。田汉著。初刊1924年1月上海《南国半月刊》第二期(未刊完)。初收1924年12月上海中华书局版《咖啡店之一夜》。剧本描写辛亥革命后湖南山村的一幕爱情悲剧,反映了青年男女对婚姻自由的追求与反抗精神。莲姑同

  • 论诗绝句三十首·元好问

    金元好问著。是继承杜甫《戏为六绝句》的形式,在对建安以来的诗派、诗人作品品评的同时,阐明了自己对诗歌美学的主张。第一首即以“诗中疏凿手”自任,辨明诗中的正体和伪体,使得泾渭清浑分明,以达去伪存正的目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