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六年

(壬寅)六年清乾隆四十七年

春正月

1月1日

○戊戌朔,諭八道兩都曰:「養者以荒政,莫如豫講,勑諭設賑三路,三路牧守,未知能有以奉承予意否。務農之道,亦惟曰及時而已。故曰:『食哉惟時。』每年元朝,輒下勸農綸音者,蓋欲其及時而豫爲之勑也。勑雖勤而效未著者,豈非爲牧守者,視作故常,行會之到營邑也,特不過一番看過,一番知委而止,初不肯十分費心,十分用力而然歟?今日,今年之元朝也,予又誠心勑諭,若其擧行之誠與不誠,是在牧守。嗚呼!命我衆人,庤我錢鎛,導趨時也。嗟嗟!保介維莫之春,懼失時也。古昔勸農之政,若是其勤也,而其所以勸之,不但在於辰告申布,率其不暋作勞者,必也軫其艱而助其力,曲爲措置,而多方成就,然後始有效耳。今夫農之耕播種耘,莫不有時。一或愆違,無望有秋,而蔀屋之下,生理至艱,欲耕而無農牛,欲耘而乏鎡基,人皆服役,我獨歛手,乞借不得,愁歎無奈,則若是者,苟非牧守勑其掌任,諭其隣里,俾有以相資互須,其何以及時乎?又或乞牛於東,借器於西,傭貰略備,田功可卽,而甄罌俱罄,炊烟幾絶,旣無可食,又無可播,則若是者,苟非牧守詳察其虛實,斟量其多寡,分等給還,間行賑貸,亦何以及時乎?至若雨水已降,稂莠已茂,一日不播,將致乾涸,二日不耘,必就荒蕪,而于斯時也,爲牧守者,不惟不勸,乃反沮撓,力役而奪之,推捉而妨之,則其爲害農,又豈特水旱蟊賊比哉?顧今春已及矣,農已始矣。嗟!我民命,亶係是時。眷彼西疇,實勞憂思。況昨年穡事,三路旣告凶歉,他道亦未登稔,今又不熟,則民將若何?災祥雖曰由天,畬穫實亦在人,勸農之政,烏可少忽?且豊歲之勸農易,而荒年之勸農難,以其宿食之有無殊耳。若不孜孜胥勸,何冀穰穰收效?玆予不憚煩複,敷此十行,咨爾方伯、守令,其各竭誠奉行。予言之所及,特其大者,其所未及,亦皆周詳審察,利無小而不擧,害無細而不祛。期於所謂曲爲措置,多方成就,俾有實效,以副分憂。若其所以布德而究惠,則在於旬宣字牧之臣,辦得一箇實心耳。苟無實心,以期實政,而徒區區於期呼追集,紛紜督責,要以應文塞責,則古人所謂:『是乃妨農,何名爲勸者?』不幾近之乎?嗚呼!邈矣,畎畝雖難周察,考厥勤慢,自有賞罰。毋曰故常,另加惕念。」

○賜耆臣歲饌,敎曰:「前同樞鄭二天年爲百有十一歲,曾在先朝,每命入侍賜饌,而予所目擊。此人之至今無病,豈不稀異?尊高年之義,不可無優恤之擧,歲饌加給。」

1月2日

○己亥,御春塘臺,行歲首犒饋。

○頒亥子囊于大臣、閣臣、承史、六曹長官、五營將臣、三司諸臣,敎曰:「亥子囊頒賜,卽國朝故事也。」

1月3日

○庚子,御仁政殿,親押祈穀祭祝。仍詣社壇,省器省牲。

1月4日

○辛丑,晝講。

○設人日製于泮宮。

○領中樞府事金尙喆上箚,以八條陳勉,仍乞休致。優批不許。

1月5日

○壬寅,御明政門,受朝參。領議政徐命善,以蕫遊民、興地利、疏堤堰、備水旱,婚嫁過時者,官助成禮爲請,竝從之。命善又啓言:「明義理、正廉防,有國之先務。臣於兵曹判書蔡濟恭,深有所駭惋者。臚列之人言,更無餘蘊。休退之疏籲,亦旣屢陳,而除命一出,究然出膺。本兵職任,未必重於《寶鑑》,前後敦召,亦不下於今番,而前則一味逋慢,今則明沒承當。處義顚倒,廉防壞了。然此猶薄物細故。丙申春獄後,聖上特推含匿之意,曲加庇覆,逆招名出,而卽割去之,臺章聲討,而反罪斥之。此事臣不敢詳論,而爲今日臣子者,包此心而主此論,則非殿下之臣子也。趙宗鉉、具庠輩,則方在臺啓,而獨使濟恭,揚揚處朝廷之上,世豈有如許義理乎?」右議政李徽之啓曰:「再昨夏國榮罪黜後,以爲:『蔡濟恭所秉之論極是。吾當合力而成就』云。其說盛傳於都下,至出於其家人之口。濟恭若不包藏此心,主張此論,則豈爲不逞輩之嚆矢乎?」上曰:「成就者何事?」命善曰:「丙申春獄反案之計,而當初國榮向國之時,雖愛護濟恭,猶深斥其主張此論之罪。及其罪黜之後,窮無所歸,反以濟恭所秉之論,謂極當,可以合力成就云,豈不痛惋乎?仍請削黜。」上問判中樞鄭存謙。對曰:「擧國公共之論,豈有異同乎?」上曰:「業己蕩滌無餘,到今何必追提乎?」

○禮曹判書金魯鎭啓言:「孝烈旌褒,逐歲抄啓,恩典屑越。另飭京外,精抄修啓,每式年歲首,本曹三堂,齊會詳覽,其尤者,區別旌復,別錄一冊,移送政府,如署經之例,始爲別單啓下,請定式。」從之。

○校理尹㬦等,論閭巷奢侈之弊,請先禁左右近習服似華靡者,曉諭中外。上嘉納。

○大司憲李

猜你喜欢
  契丹國志卷之七·叶隆礼
  卷之五十七·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三十四·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一·佚名
  卷之五百五十四·佚名
  卷之五百十七·佚名
  第三十四册 天命七年正月至二月·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 列传一百·纪昀
  一四三九 奉天府丞福保奏将陆锡熊所遗书籍分交各员接看缘由折·佚名
  三三七 军机大臣奏拟写传询海成闵鹗元谕旨进呈候定片·佚名
  卷五 景帝纪 第五·班固
  夏侯湛传·房玄龄
  闗中奏议巻十五·杨一清
  卷一百七十七·佚名
  第七节 剿夷派崩溃·蒋廷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教授埙(水云村稿)·顾嗣立

    埙字起潜,别号水村,南丰人。研经究史,网罗百氏,文思如涌泉,宋季与同里谌佑自求各以诗文鸣。年三十七而宋亡,越十八年,当路交荐,署昭郡学正。年七十,受朝命为延平教授,既满,诸生复留授业者,三年乃归。延佑六年卒,年八十。所著有《经

  • 第四折·佚名

    (末扮上) 【双调】【新水令】从来猛虎不吃傍窝食,送的我死无葬身之地。则为知心友番做杀人贼,普天下拜义亲戚,则你口快心直,休似我忒仁义。 【夜行船】哥哥慈悲,盛把兄弟相周急。如今谢哥哥将来的酒和食,这的长离饭永别杯,碜

  • 散家财天赐老生儿·臧懋循

    散家财天赐老生儿杂剧(元)武汉臣撰●散家财天赐老生儿杂剧楔子 〔音释〕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指绝地苦劝糟糠妇 正名 散家财天赐老生儿楔子〔正末扮刘从善同净卜

  • 卷四·陈肇兴

    磺溪(彰化)陈肇兴伯康己未赤嵌竹枝词春日重游法华寺无题陈烈妇郑氏輓诗渡海九仙观玉皇阁南法云寺登镇海楼马鞍山弔赖秀才墓浴汤泉虞公庵榴花洞鼓山纪游诗涌泉寺九日同诸友乌石山登高,用十研老人韵二首第一楼观榜华林寺李

  • 年谱辨疑·黄希

    钦定四库全书补注杜诗       宋 黄希 原本黄鹤 补注年谱辨疑先生姓杜氏名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後徙河南巩县按唐宰相世系表襄阳杜氏出自晋当阳侯预少子尹字世甫晋弘农太守二子綝弼綝字弘固奉朝请生袭袭生标标生

  • Mandoline·戴望舒

    从水上飘起的,春夜的Mandoline,你咽怨的亡魂,孤冷又缠绵,你在哭你底旧时情?你徘徊到我底窗边,寻不到昔日的芬芳,你惆怅地哭泣到花间。

  • 总目五·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总目五韦元甫王铤潘炎张叔良吕牧韦夏卿綦毋诚姚伦于结郑孺华张叔卿房孺复杨郇伯陈润杜诵郑丹郑昈朱长文【共一卷】戴叔伦【二卷】张建封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十三·佚名

    弘治元年四月甲午朔孟夏享 太庙告 宪宗纯皇帝几筵请神诣 庙享祀 遣内官祭司灶之神○丙申增设广东按察司副使一员整饬琼州府兵备从礼科都给事中李孟晹言也○丁酉翰林院编修邓焲丁忧服阕复除原职○巡按狭西监察御史王傅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一·佚名

    万历四十年十一月辛卯朔兵部以考选军政请将右府佥书西宁侯宋光夏诚意伯刘荩臣都督佥事王问前府佥书宁晋伯刘天锡平江伯陈启嗣后府佥书彭城伯张守忠管理红盔永康侯徐应坤伏羌伯毛国器成国公勋卫朱纯臣彭城伯勋卫张嘉猷

  • 第三五二呈道光二十三年闰七月十四日一二二○三--一一·佚名

    总理、义首等,禀举张妈喜为宛里街庄总理,萧兴等为族正,郑玉馨等为各庄庄正具佥呈台下竹南三保田藔庄总理梁妈成、宛里街绅士义首陈癸森、街正杨清河、董事陈升、吕加已、郭天送、庄正郭世富、陈盖淡

  • 一二三六 兵部尚书彭元瑞奏请回避彭元珫阅看列衔之书折·佚名

    一二三六 兵部尚书彭元瑞奏请回避彭元珫阅看列衔之书折乾隆五十二年七月二十七日臣彭元瑞跪奏:臣奉派详校文渊阁全书,总核签档,谨竭愚办理,将次告竣以后,接办三分书。查三分书,前经奏明交翰林吴裕德、彭元珫专看提要,计三分

  • 钦定石峰堡纪略卷三·佚名

    五月十一日乙丑李侍尧奏言贼人现聚马家堡适甘州提【臣】俞金鳌帯领头起兵六百名于初二日抵靖远凉州副都统图桑阿帯满洲兵四百名先于二十九日到靖远臣已令该副都统帯兵二百名防同俞金鳌所帯之兵前往接应初四日接准提【

  • 卷九十九 中 王莽传 第六十九中·班固

    【原文】始建国元年正月朔,莽帅公侯卿士奉皇太后玺韨,上太皇太后,顺符命,去汉号焉。初,莽妻宜春侯王氏女,立为皇后。本生四男:宇、获、安、临。二子前诛死,安颇荒忽,乃以临为皇太子,安为新嘉辟。封宇子六人:千为功隆鲍,寿为功明公

  • 卷二十四·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二十四宋 徐天麟 撰舆服下天子冠服高祖以竹皮为冠令求盗之薛治时时冠之及贵常冠所谓刘氏冠也八年令爵非公乘以上毋得冠刘氏冠【本纪臣天麟按後汉舆服志云刘氏冠楚冠制也祀宗庙诸祀则冠之此冠

  • 舒厚仁夫人·周诒春

    舒厚仁夫人 名颜昭。字庆莲。生于上海。子一。初毕业于上海中西女塾。光緖二十七年。自费游美。入斯多豪学校。习音乐。被选入某某两名誉学会。为内观报编辑。光緖三十年。回国。现时通信处。汉口三德里五十六号。Sh

  • 卷第二十一·永觉元贤

    永觉和尚广录卷第二十一 嗣法弟子 道霈 重编 诸赞 弥陀佛赞 祇是这个。唤作弥陀。若是那个。唤作甚么。驾空华之宝筏。接幻住之娑婆。示净示秽。一场懡[怡-台+罗]。舍秽趋净。梦踰大河。若遇铁额铜睛汉。一定从他

  • 卷第二十七·普瑞

    华严悬谈会玄记卷第二十七苍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钞次文即云下彼疏云良以名依相立但是徧计所缘故楞伽云相名常相随而生诸妄想故名相双遣言说之极下约名释疑疑云若假立名何故不立余名而立真如名耶释云真如者言说之极

  • 清史稿台湾资料集辑·佚名

    本书(六册一、○一四面六○八、四○○字)不分卷,据赵尔巽、柯劭忞等撰修「清史稿」关内本选辑。原书依史例分本纪、志、表及列传四门,凡五百三十六卷。本书就中选集关系明郑与台湾之史料,仍依纪、志、表、传列目:「本纪」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