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五集目录八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

御制诗五集目録八

卷之六十一

辛亥元旦

元旦试笔

咏檀玉福如意

陈嘉言岁朝图

辛亥春帖子

题元人三阳开泰图

新正重华宫

题和阗玉汉鳬鱼壶

降旨加赈江苏安徽昨岁被灾州县诗以志事新正重华宫茶宴廷臣及内廷翰林用洪范九五福之一曰夀聨句并成二律

洪范九五福之一曰夀聨句

卷之六十二

降旨加赈直隶山东昨岁被灾州县诗以志事戏题吾自已一律

诣斋宫作

新正上辛

祈谷礼成述事

白玉如意

题景祺阁

三友轩

寻沿书屋有会

撷芳亭

旭晖庭即景

题李公麟画三马苏轼赞真蹟卷

新正

雍和宫瞻礼

题画舫斋

奥旷室

焙茶坞

沁香亭

题道宁斋

快雪堂得句

题宋徽宗手勅卷

咏汉长生无极瓦头砚

题淑清院

千尺雪

韵古堂

同豫轩口号

宝月楼自警

紫光阁宴外藩即事有咏

咏张照枯枝梅

新正幸御园即事

题四得堂

清晖阁

题丰乐轩

自得轩有会

多稼轩十景

题文源阁

王谷祥春雏得饲图

喜雪八韵

御园雪中即景

开监堂

撷景室有咏

抱清楼

同乐园得句

上元前日小宴王公以及曾元即席成咏

喜晴

上元镫词

霁华楼

眺远亭

鸣玉溪

畅襟楼口号

郭忠恕雪霁江行图

上元後一日小宴廷臣

节後含经堂

味腴书室

题引胜轩

鹤安斋戏题

十七日率御前蒙古王公等观镫用近作节後含经堂韵

题眉月轩

稻香亭

卷之六十三

河东总河李奉翰催漕御史和琳奏启微山湖济运事宜诗以志慰

涵光室口号

岚镜舫

荷香书屋题句

正月二十三日

恩慕寺瞻拜有作

咏雕漆多子盒

再题金廷标吹箫召鹤图

节後万夀山清漪园作

知春亭口号

怡春堂有感

停霭楼

寄澜亭口号

澄晖阁

清遥亭

题鱼藻轩

云松巢

石舫

味闲斋

清可轩

宜云馆题句

近西轩漫题

香岩室

致辨

一利一弊

德胜门外

夜雪

江苏巡抚长麟报雨诗以志慰

王翬春山飞瀑用恽夀平题句韵

咏痕都斯坦玉碗

题檀玉如意

浙江巡抚福崧奏报漕船全数开行诗以志慰题唐人雪景

辛亥仲春

社稷坛礼成述事

题吴彬山水长幅

春仲经筵

烹雨前茶有作

司河诸臣各报南北漕运事宜诗以志慰

赋得眼镜

大考翰苑黜陟事毕因而有作

湖南巡抚冯光熊奏报漕船全数出境诗以志事江苏巡抚长麟奏报得雨诗以志慰

仲春游玉泉山静明园

华滋馆

翠云堂得句

竹罏山房

题圣因综会

冠峯亭口号

山东巡抚惠龄报得春雨诗以志慰

咏淳化轩庭梅

陕西巡抚秦承恩奏得春雨诗以志慰

题宋人布画山水图帧

山东巡抚惠龄奏报南粮首帮出临清闸及仓场侍郎奏报北粮抵通州诗以志慰

小游田盘启跸之作

汤泉行宫八咏

河南巡抚穆和蔺巡漕内阁学士和琳各报得雨诗以志慰

喜晴

卷之六十四

驻跸静寄山庄因成二律一韵

引胜轩六叠前韵

题畅远斋

韵松轩

接要楼有会

雨花室庭梅四絶句

云林石室

对山亭口号

题延春堂

静夜吟

留京王大臣报雨诗以志慰

题心镜斋

潆文榭

题崔彦辅溪山烟霭图九叠前韵

留云室有会

游天成寺漫题

万松寺二首

寄题云罩寺

西甘涧

东甘涧

游山回入千尺雪门有作

千尺雪三絶句

题唐寅品茶图

朶山亭口号

登半天楼

效深室

泠然阁

清旷斋言会

写音书屋

泉香亭三首一韵

戏题沈周支硎遇友卷

王谷祥梅竹羣雀卷

婉娈草堂

题张宗苍画四叠壬寅诗韵

对瀑四首

养虚斋有会

小松二首

题得概轩

游古中盘慧因寺

盘阿精舍四首

少林寺

东竺庵戏题

题东竺庵慈柏

再题千尺雪

题清音斋

澹怀堂

云起阁

撷翠楼口号

钱维城松下看泉仍用乙巳韵

读画楼口号

贮清书屋有作

题陈书仿王蒙夏日山居

交翠榭戏题

监波亭

受宜居

题邹一桂杏花

千相寺漫题

琴峡亭

池上居三首

清谐堂有会

漱琼轩

题农乐轩

清啸亭得句

石林精舍

緑缛亭

登含远楼作歌

山东巡抚惠龄报雨诗以志慰

过大岭还驻大兴庄行宫作

盘山回跸驻御园即事

李廷珪古墨歌

四藏书屋口号

咏官窰方缾

五代胡瓌番骑图

卷之六十五

斋戒还宫西直门外作

咏檀玉英雄如意

题快雪堂褚遂良临兰亭帖

知足

捉刀

斋宫即事

陕甘总督勒保奏报雨雪深透情形诗以志慰诣

坛斋宿作

常雩礼成述事

题池上居叠己酉岁韵

春雨轩叠己酉岁韵

山东巡抚惠龄续报得雨诗以志事

咏痕都斯坦玉鱼

首夏青龙桥西五叠乙巳韵

小驻玉泉山叠己酉韵

玉泉山西再叠己酉韵

栖云楼得句

天池二首

欢喜园反己酉诗意并叠其韵

来青轩口号

香岩室

超然堂

旷览台?言

静室

学古堂

河南巡抚穆和蔺报各属得雨诗以志事

咏离合玦

晓凉

云南巡抚谭尚忠奏报春雨诗以志慰

玉华岫

栖月崖

致远斋有会

韵琴轩

正凝堂别有会而作

就松舍口号

云岩室

来芬阁

畅风楼

题碧云寺

洗心亭口号

题张宗苍画

漕运总督管干珍奏报南漕渡黄过淮等事诗以志慰

山阳一曲精庐

对瀑二首

驻守

东陵贝子弘谦等报雨诗以志事

香山回跸小驻玉泉山作

题乐景阁

虚受堂口号

憩云斋

微雨

闷言

福建巡抚浦霖奏报春雨普沾市价平减情形诗以志慰

题历代名贤妙蹟册

雨六韵

广东巡抚郭世勲奏报二麦收成分数诗以志慰?言

金廷标品泉图

咏汉玉缾

直隶总督梁肯堂奏麦收八分诗以志慰

卷之六十六

西直门外

题和阗玉香山九老图

养心殿晚坐

倚虹堂进舟游乐善园有作

题含清斋

藴真堂

万夀寺瞻礼有感

河南巡抚穆和蔺奏报二麦收成八分有余诗以志慰

碾?

游万夀山有作

题乐夀堂

乐安和有会

长春书屋

听鹂馆

水周堂

界湖桥

耕织图题句

题延赏斋

睇佳榭

畅观堂口号

莹心堂

题惠山园八景

署江西巡抚姚棻奏报二麦收成八分余诗以志慰

题董其昌鉴定宋元明名画册六种

喜晴

署江苏巡抚长麟奏麦收八分有余诗以志慰汉未央宫瓦歌

夜雨

端午日作

山东巡抚惠龄奏报二麦收成九分诗以志慰回疆三十韵

安徽巡抚朱珪奏报二麦收成八分有余诗以志慰

咏玉石子竹如意

题王蒙荆溪湿翠

湖北巡抚福宁湖南巡抚冯光熊各奏报麦收八分有余诗以志慰

浙江巡抚福崧奏春花蚕丝收成丰稔福建巡抚浦霖奏二麦收成八分余诗以志慰

西直门外

陕西巡抚秦承恩奏麦收八分有余诗以志慰广西巡抚陈用敷奏报麦收七分有余诗以志事夏至日

北郊礼成述事

咏汉玉鸠杖

启跸幸避暑山庄之作

过清河

书苏东坡书传尧典语

至避暑山庄即事成什

永佑寺瞻礼

题来薰书屋

戒得堂自哂

清舒山馆

四川总督鄂辉奏麦收九分诗以志慰

西峪叠去岁韵

碧峯寺口号

味甘书屋

有真意轩

题秀起堂

振藻楼口号

永恬居

水月精舍

緑云楼题句

题蒋廷锡写生花卉册

卷之六十七

题文津阁

澄观斋解嘲之作

翠云岩

招凉榭

云南巡抚谭尚忠贵州巡抚额勒春各报麦收均有九分有余诗以志慰

夜雨

咏古玉刀

晓凉

山东巡抚惠龄奏连得时雨诗以志事

含清斋叠去岁诗韵

得趣室口号

台湾总兵奎林按察使万锺杰奏报早稻收成八分诗以志慰

题王蒙东书草堂

晚晴

咏古陶器尊

复雨

题烟雨楼

千尺雪二首

宁静斋口号

雨中玉琴轩

素尚斋即事书怀

留京王大臣报得透雨诗以志慰

喜晴

敞晴斋

霞标

山近轩有会

簇奇廊口号

遣闷

漕运总督管干珍等报得雨及南漕全抵天津情形诗以志慰

观瀑二首

游狮子园即事

妙高堂

草房

题宜照斋

就松室口号

玉岑精舍

涌玉亭有会

山东巡抚惠龄河南巡抚穆和蔺各报得透雨诗以志事

题创得斋

旃檀林

题天籁书屋所藏四卷

澄霁楼

澹轩口号

咏旃檀林凤尾松三叠乙未旧作韵

书扇赐安南国王阮光平用去岁避暑山庄陛见诗韵

閲射

夜雨

题澄霁楼

镜香亭对荷有作

问月楼

佳?室口号

面水斋有会

七月朔日作

西北风

静含太古山房

不遮山楼得句

食蔗居

小许庵

留京王大臣奏报晴雨时若诗以志慰

总漕管干珍内阁学士和琳奏报全漕抵坝诗以志慰

题女史陈书写生十帧

烟雨楼对荷作

青杨书屋

对山斋

文园狮子林

夜雨朝晴

山东巡抚惠龄河南巡抚穆和蔺同日奏到透雨普沾田禾畅茂情形诗以志慰

七夕

陕西巡抚秦承恩奏夏雨沾足禾苗茂盛情形诗以志慰

江苏巡抚长麟浙江巡抚福崧各奏雨水田禾情形诗以志事

湖广总督毕沅奏报荆江伏汛平稳及雨水田禾情形诗以志慰

立秋

眺远亭作歌

超然宇

养粹堂

古松书屋

仓场侍郎苏凌阿刘秉恬奏报起漕全竣诗以志慰并均予议叙

直隶总督梁肯堂奏报普得透雨诗以志慰骤雨

西照有会

晓凉

河南巡抚穆和蔺奏通省雨水粮价情形诗以志慰

水月庵

山心精舍

永佑寺瞻礼

湖广总督毕沅奏报荆州市庐整齐民气渐复诗以诗慰

中元日放河灯四首

江西巡抚姚棻奏报早稻收成九分有余诗以志慰

湖北布政使陈淮陛见来热河问戊申被灾实在情形诗以识事

卷之六十八

出丽正门观稼

夜雨

再题澄霁楼

对画亭口号

题乐成阁

放鹤亭作歌

赋得碧峯晓钟

晓凉

福建巡抚浦霖奏报早稻收成九分有余诗以志慰

登四面云山亭子作歌

挹秀书屋

罨画窗

处暑

陕西巡抚秦承恩奏报通省普得透雨诗以志慰陕甘总督勒保奏报夏禾收成九分有余诗以志慰夜雨

广西巡抚陈用敷奏报早稻收成九分有余诗以志慰

清绮书屋作歌

山东巡抚惠龄奏报秋禾收成九分西安巡抚秦承恩奏报通省夏雨沾足秋收可望一日并至诗以志慰

江苏巡抚长麟奏报通省秋成八分有余诗以志慰

万树园赐宴内外藩王及各国使臣即席成什湖南巡抚姜晟奏报早稻收成九分有余诗以志慰湖北巡抚福宁奏报早稻收成八分有余诗以志慰观射

浙江巡抚福崧奏报早禾收成通省九分有余诗以志慰

夜雨朝晴

直隶总督梁肯堂奏报秋禾收成八分诗以志事中秋日即事

广东巡抚郭世勲奏报通省早稻收成八分余诗以志慰

山庄启跸行围木兰之作

至波罗河屯即事

四川总督鄂辉奏报通省收成九分诗以志慰入伊逊崖口作

永安莽喀行围即事

河南巡抚穆和蔺奏报通省秋收七分有余诗以志事

威逊【平声】格尔行围志事

蒙古王公进宴即席书事

书志一首戏用重字体

山西巡抚冯光熊奏报秋收八分诗以志慰出鹿柴口作

回跸至避暑山庄作

重阳日即事

安徽巡抚朱珪西安巡抚秦承恩各报秋收八分有余诗以志慰

閲秋审情实册有作

避暑山庄启跸回銮之作

湖南巡抚姜晟奏报中晚稻收九分有余诗以志慰

观麦

回跸至御园作

贵州巡抚额勒春奏报通省秋收九分有余诗以志慰

赋得黄花晚节香

题孙过庭草书千文

江西巡抚姚棻奏报晚稻收成八分有余诗以志慰

閲通监辑览作

戒满

云南督抚富纲谭尚忠奏报秋禾收成九分有余诗以志慰

贼遁

咏古玉璧

沙蓬米

再题李公麟蜀川图二絶句

望雪

杜琼溪山雪景

直隶总督梁肯堂山东巡抚惠龄山西巡抚冯光熊河南巡抚穆和蔺陕西巡抚秦承恩各报得雪诗以志慰

方竹杖口号

陕甘总督勒保奏报得雪诗以志慰

冬至

南郊礼成述事

嘉平月朔开笔之作

两江总督书麟苏州巡抚长麟浙江巡抚福崧接续报雪诗以志慰

除夕

猜你喜欢
  卷三百零九·彭定求
  惠洪·唐圭璋
  第三十五出 誓师·孔尚任
  第四十八出 遇母·汤显祖
  又一次试验·徐志摩
  徐灿·龙榆生
  卷509 ·佚名
  卷五·陈起
  卷三十三·郭知达
  潜斋集补钞·吴之振
  卷七百九十四·佚名
  御选明诗卷四十·康熙
  ●诗义固说卷上·庞垲
  山谷内集诗注原注【年谱附】·黄庭坚
  第六出 五娘赏灯·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列传第二十九·魏徵

    ○李圆通 李圆通,京兆泾阳人也。父景,以军士隶武元皇帝,因与家僮黑女私,生圆通。景不之认,由是孤贱,给使高祖家。及为隋国公,擢授参军事。初,高祖少时,每宴宾客,恆令圆通监厨。圆通性严整,左右婢仆咸所敬惮。唯世子乳母恃宠轻之,

  • 卷一百六十一 表一·赵尔巽

      ◎皇子世表一   自周室众建同姓,穆属维城;炎汉以降,帝王之子,靡不锡以王爵。考帝系者,于以见亲亲之谊焉。清初封爵之制,未尝釐定,武功、慧哲、宣献诸王,皆以功绩而获崇封。崇德元年,定九等爵。顺治六年,复定为亲、郡王至

  • 目録·常璩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九华阳国志目録     载记类卷一巴志卷二汉中志卷三蜀志卷四南中志卷五公孙述刘二牧志卷六刘先主志卷七刘後主志卷八大同志卷九李特雄寿势志卷十先贤士女总讃论卷十一

  • 仁宗昭皇帝实录(卷五)·杨士奇

    永乐二十二年冬十月壬寅朔遣行人蒋庆以即位告外祖中山武宁侯命王子瞻埏漠王子瞻垶 墿瞻坪赵王子瞻土□犮瞻高冠 以天寒命光禄寺每三日一赐卫士酒肉召荆州右卫指挥使钟信为锦衣卫指挥使改锦衣卫指挥使刘昊为浙江观海

  • 卷之一千三百五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提要·李焘

    (臣)等谨案六朝通鉴博议十卷宋李焘撰焘字仁甫眉州丹棱人登绍兴八年进士官至敷文阁学士提举佑神观赠光禄大夫谥文简事迹具宋史本传焘博极载籍慨然以史学自任宋代典故尤悉力研核所撰续通鉴长编卷帙浩繁最称赡博精审今已别

  • 李汉超传·脱脱

    李汉超,云州云中人,他起初跟随邺州帅守范延光,不为范所了解。他又跟随郓州帅高行周,亦不被亲近信用。恰逢周世宗镇守澶渊,李汉超于是归顺世宗。周世宗即皇帝位,补选李汉超为殿前指挥使,三次迁升为殿前都虞候。宋朝初年,李汉超

  • 七一、韩哀侯懿侯昭侯三世名谥年数考·钱穆

    《史记 韩世家 索隐》引《纪年》:&ldquo;魏武侯二十一年,韩灭郑,哀侯入于郑。二十二年,晋桓公邑哀侯于郑。(按今年尚借晋桓命邑郑,则知《年表》于上年书灭晋之误。又《年表》书郑康公二十年灭,实不误。《世家》以韩哀侯二年

  • 第四节 高宗、武后时外患·吕思勉

    唐室之兵威,至高宗时而极盛,亦至高宗时而就衰。盖其时之兵力,本不足恃,灭突厥,平高丽,皆因人之衅,故一与新兴之强敌吐蕃遇,遂致败绩失据矣。吐蕃弃宗弄赞,以高宗永徽元年(650年)卒。子早死,孙立。国事皆委禄东赞。即为弄赞来迎文

  • 第十六章 5·辜鸿铭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辜讲孔子说:“有三种乐趣是有益的,而三种乐趣是有害的。对礼仪研究和批评的乐趣,对品质优良的人仰慕和评论的乐趣,从很多具有品

  • 更法第一·商鞅

    题记:此篇记载了秦国实行变法之前革新派与守旧派围绕该不该变法,为什么要变法的问题展开的争论。秦孝公同大臣研讨强国大计,公孙鞅、甘龙、杜挚三位大夫侍奉在孝公的面前,他们分析社会形势的变化,探讨整顿法制的根本原则,

  • 佛说戒香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尔时尊者阿难来诣佛所。到已头面礼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我有少疑欲当启问。唯愿世尊为我解说。我

  • 信力入印法门经卷第二·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昙摩流支译复次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有五种法则能清净初欢喜地。得大无畏安隐之处。何等为五。一谓菩萨生如是心。我已得住大慈心故。生安隐心。为令他住大慈心故。起安慰心。有言大慈心者。所谓拔济一

  •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佚名

    姚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听  光明大三昧  无比功德人  正尔当出世  彼人说妙法  

  • 新华严经论 第三十三卷·李通玄

    长者李通玄撰 六随文释义者。从初列众之中有二义。一释菩萨名。二释声闻名。初释菩萨名中。有六段意趣 一从初一百四十二个菩萨。以普贤文殊二菩萨及佛。是总该五位及法界因果。通收一部经之总别同异成坏法也 二从初

  • 华严一乘十玄门·杜顺

    大唐终南太一山至相寺释智俨撰承杜顺和尚说明一乘缘起自体法界义者。不同大乘二乘缘起。但能离执常断诸过等。此宗不尔。一即一切无过不离。无法不同也。今且就此华严一部经宗。通明法界缘起。不过自体因之与果。所言

  • 湛园集·姜宸英

    文集。清姜宸英(1628—1699)撰。八卷。宸英字西溟,号湛园,慈溪(今属浙江)人。康熙进士,曾官翰林院编修,又为《明史》纂修官,分纂《刑法志》。后因科场案牵连, 死于狱中。著有《西溟文抄》、《苇间诗集》、 《湛园未定

  • 八义记·徐元

    传奇剧本。四十一出。明徐元著。明吕天成《曲品》说:“近有徐叔回倾所改《八义》,与传稍合,然未佳。”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以此剧入“能品”,说:“记中以程婴为赵朔友,以嗾犬在宣孟侍宴之际,以韩厥生武而不死于武,以成灵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