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膳部

郎中员外郎主事掌邦国牲豆酒膳办其品数

   膳羞

一凡遇正旦圣节冬至或庆筵宴所用诸品膳羞酒醴并须提调光禄司供办若管待诸蕃国朝贡等使客并四夷来降土官人等茶饭物料本部自行备办其宴之日赴会同馆管待令教坊司供应若奉旨管待之人俱于本部筵宴正官主席

一土官使客到会同馆除紫米铺陈本馆应付外本部照依正从名数每五日一次支送下程

一管待物料先期一日本部札付膳部照依时价收买仍令物户亲赍赴部对物给价其合用羊只主事厅具手本赴光禄司关领原编羊只字号勘合于司牧局照号关取造办管待毕日仍回呈本部开具买过物件同支过价钞数目主事厅回呈关过羊只字号毛色斤重本部判送立案通类开销

一管待物件则例每正一卓

果子五色 按酒五色 汤三品

小割 正饭用羊

一支送下程则例五日每正一名

猪肉二斤八两 干鱼一斤四两 酒一瓶

(麦丐)二斤 盐酱各二两 茶油各一两

花椒二钱五分 烛每房五枝

已上下程若奉旨优待不拘此例

一衍圣公张真人到京下程

鹅二只 (麦丐)一十五斤 酒四瓶

茶酱盐各一斤 烛一十枝

一买办管待物料钞贯若支销尽绝本部照例具奏依数关领钞锭回部收贮在库听候买办如支销巳尽依上关用

   厨役

一凡选取各项厨役或事故新佥光禄司具呈本部照数类行各处选取精壮惯熟无过犯残疾之人起送到部转发光禄司着役若有厨役病故遗下家小呈送到部札付应天府给引或递送回还原籍

   俸给

一每岁会计合用俸米数目户部定拨粮长到部送纳本部札付膳部并委官眼同依数交收在仓随即出给仓钞付纳户收领候齐足出给通关一样三本交付粮长收领仍将收过来数通咨户部其所收粮米专一放支本部并合属衙门官吏月俸

一本部官吏该支月俸每月初本部通类立案札付膳部及委官或仪部祠部主客部官一员眼同放支膳部主事厅出给印信俸帖付官吏收执赴仓关支仍将放过某字号仓粮米数目分豁正米附余开呈本部判送膳部立案

一带支太常司翰林院等衙门官吏俸给每月预先将合支数目开呈本部立案通类札付膳部委官照依各衙门赍到印信俸帖赴仓依数关支毕日依数开呈

一带支衙门

太常司 光禄司 翰林院 春坊

仪礼司 司经局 钦天监 行人司

铸印局 教坊司 钦天回回监

   藏(口气)

一每岁(口气)结之时本部堂上官预先奏闻膳部官赴内官监关支钥匙锦衣卫差拨力士或工部差拨脚夫各备器具赴正阳门外打扫(口气)窨就行户部关拨新鲜稻草并芦席衬垫完备伺候(口气)冻拣择洁净去处取节次挑赴(口气)窨内如法收藏封锁将钥匙送赴内官仍移付祠部照例祭祀着军人看守以备应用内府(口气)窨收藏(口气)雪系内官监官自行提调合用衬垫芦席稻草本部照例移咨户部依数支拨就差人送内府(口气)窨处所交收

   器皿

一凡宴享合用 应器皿及各项厨役悬带双鱼铜牌光禄司开呈本部移咨工部照数造完转发光禄司收用

一铸完厨役双鱼铜牌本部具印信手本开写号数送赴内府印绶监收掌凡遇光禄司厨役合用铜牌本司自具手本赴本监关用

   行移

一凡有一应行移在外事务仪部等四部各开事件移付通具印信手本赴礼科关填勘合照会各布政司并札付直隶府州照依坐去勘合内事件转行所属作急理办如有迟误不完仍行催督每遇年终各该有司分豁巳未完结事件连原填去勘合张数造册差人亲赍奏缴仍用备细开报本部以凭查销

猜你喜欢
  卷二百六十一·列传第二十·脱脱
  卷一百十三·列传第五十一·脱脱
  卷一百二十 宋紀二·司马光
  第八十回 迎外藩新主入都 废昏君太后登殿·蔡东藩
  卷十一·凌雪
  卷之九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六·佚名
  七九四 军机大臣奏应进全书内四十五本俱经沾渍交兵部行查片·佚名
  清代学人列传目录·佚名
  学史卷十三·邵宝
  刘毅传·房玄龄
  马郁传·薛居正
  王黼传·脱脱
  胡瑗传·脱脱
  卷一百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赌棋山庄词话续编二·谢章铤

    林则徐与邓廷桢词 侯官林文忠公勋业文章彪炳海内。所著政书及畿辅水利议、荷戈纪程等编,近已次第刊行。云左山房诗文集尚存于家。公与同邑李兰卿彦章都转同志,平日切磋,皆相期以古名臣。都转任思恩府时,为政私淑阳明,官

  • 卷十六·陈邦彦

    <集部,总集类,御定历代题画诗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十六目録山水类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唐杜甫三首】谢兴公上人寄山水簇子【唐齐已】画山水图答大愚【唐荆浩】端礼知宗宠示水石六轴戏作此诗归之【

  • 卷二百三十七·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三十七仙观类五言古和鲍常侍龙川馆     【梁】元 帝珍台接闲馆迢逓山之旁多解三真术俱善四明方玉题书仙篆金牓烛神光桂影侵檐进藤枝绕槛长苔衣随溜转梅气入风香游匡山简寂

  • 卷三十二·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十二冬至类四言古晋冬至初嵗小防歌    【晋】张 华日月不留四气回周节庆代序万国同休庶尹羣后奉夀升朝我有嘉礼式宴百僚繁肴绮错旨酒泉渟笙镛和奏磬管流声上隆其爱下尽其心宣

  • 列传第二十二 郤诜 阮种 华谭 袁甫·房玄龄

    郤诜,字广基,济阴单父人也。父晞,尚书左丞。诜博学多才,瑰伟倜傥,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泰始中,诏天下举贤良直言之士,太守文立举诜应选。 诏曰:“盖太上以德抚时,易简无文。至于三代,礼乐大备,制度弥繁。文质之变,其理何由?虞

  • 卷十五·杨士奇

    洪武三十五年十二月庚戌朔 上南郊省牲还御奉天门进公卿大臣谕之曰祭祀莫大于郊古者牺牲粢盛不备不洁不敢祭而帝牛涤三月其敬如此明日以始卿等继朕省牲便应秉对越之诚不可怠忽自古天子之祭皆公卿助相国家生民受福卿等

  • 卷一百八·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一百八歌颂【二十八】万夀恭纪赋颂十二章【谨序】翰林院编修【臣】谢墉【臣】惟溯自邃古之初天地人皇元始应世各八千岁以迄循蜚疏仡五帝之纪数往知来元

  • 提要·张勇

    【臣】等谨案张襄壮奏疏六巻国朝张勇撰勇字飞熊上元人积军功官至靖逆侯靖逆将军提督甘肃军务加少傅兼太子太师是集为其子云翼所编始于顺治六年谢实授甘肃总兵官疏终于康熈二十三年甘州遗疏凡百二十篇勇初任甘肃总兵官

  • 卷五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五十学校考郡国乡党之学宋宁宗嘉定中知崇安县赵崇本捐俸兴学校请买开平废寺田以充学廪又请佃西林兴福二寺废租以折纳余羡助养士之费时赵彦敔监青龙镇税务重建镇学以养士百里之间弦诵相闻

  • 卷十一·沈棐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比事卷十一     宋 沈棐 撰郊总论郊祀之礼尚矣按礼天子以冬至祭上帝又祈谷于上帝于郊故谓之郊皆天子之礼也鲁自僖公以来终於春秋例皆用郊先儒谓成王赐周公以天子之礼乐故鲁得用郊则鲁之郊非鲁

  • 卷五·辅广

    <经部,诗类,诗童子问> 钦定四库全书卷 童子问卷五      宋 辅广 撰 小旻之什二之五 小旻 一章【昏乱之世君臣上下谋犹邪僻无有沮止之者故无所归咎而归之天也夫为国者固不可以无谋犹也然观其於谋之善者则不从

  • 卷五·顾镇

    <经部,诗类,虞东学诗  钦定四库全书虞东学诗卷五宗大府主事顾镇撰秦嬴之得姓本于伯益秦之受封肇于非子其国在雍州鸟防山之东北汉志谓今陇西秦亭谷是也其先中潏居西戎以保西垂六世孙大雒生成及非子成主大雒后非子为

  • 卷五百二十七·佚名

    △第三分慧到彼岸品第二十七尔时善现闻是语已,便白佛言:诸菩萨摩诃萨具胜觉慧。虽能习行如是深法。而不摄受诸有胜报。佛告善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诸菩萨摩诃萨具胜觉慧。虽能习行如是深法而不摄受诸有胜报。所以者何。是

  • 一切经音义卷第九十九·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广弘明集音下卷  从二十四尽三十  广弘明集卷第二十四  沙汰(台带反广雅汰洒也考声云涛涷也说文[泳-永+簡]也[泳-永+簡]亦洗也从水太声[泳-永+簡]音简涛音桃涷音练也)。  [蕗-各+(梳

  • 菩提场庄严陀罗尼经·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筏罗痆斯大城广博大园。与苾刍众五千人俱。皆是大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办。逮得已利断诸

  • 长生胎元神用经·佚名

    长生胎元神用经,唐无名氏撰。郎肇注。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经主要论述服气行气之理论及方法。其内容文字,乃摘抄唐代道士所作《嵩山太无先生气经》及《幼真先生服内元炁诀》,并附郎肇简明注文。

  • 春秋正传·湛若水

    三十七卷。明湛若水撰。陆氏认为,《春秋》乃“鲁史之文而列国之报”,与晋之《乘》、楚之《梼杌》属同一性质。所以治《春秋》者,“不必泥之于经,而考之于事;不必凿之于文,而求之于心。大其心以观之,事得而后圣之心,《春秋》之

  • 观念法门·善导

    全一卷。唐代善导着。又称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观念阿弥陀集。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本书叙述观、念阿弥陀佛之行相作法及功德。其内容分为三段,先示三昧行相,次示五缘功德,后劝人修行。注释书有证空之观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