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因习第十八

盖闻三王各异礼,五帝不同乐,故传称因俗,《易》贵随时。况史书者,记事之言耳。夫事有贸迁,而言无变革,此所谓胶柱而调瑟,刻船以求剑也。

古者诸侯曰薨,卿大夫曰卒。故《左氏传》称楚邓曼曰:"王薨于行,国之福也。"又郑子产曰:文、襄之伯,君薨,大夫吊。即其证也。案夫子修《春秋》,实用斯义。而诸国皆卒,鲁独称薨者,此略外别内之旨也。马迁《史记》西伯已下,与诸列国王侯,凡有薨者,同加卒称,此岂略外别内邪?何贬薨而书卒也?

盖着鲁史者,不谓其邦为鲁国;撰周书者,不呼其上曰周王。如《史记》者,事总古今,势无主客,故言及汉祖,多为汉王,斯亦未为累也。班氏既分裂《史记》,定名《汉书》,至于述高祖为公、王之时,皆不除沛、汉之字。凡有异方降款者,以归汉为文。肇自班《书》,首为此失;迄于仲豫,仍踵厥非。积习相传,曾无先觉者矣。

又《史记陈涉世家》,称其子孙至今血食。《汉书》复有《涉传》,乃具载迁文。案迁之言今,实孝武之世也;固之言今,当孝明之世也。事出百年,语同一理。即如是,岂陈氏苗裔祚流东京者乎?斯必不然。《汉书》又云:严君平既卒,蜀人至今称之。皇甫谧全录斯语,载于《高士传》。夫孟坚、士安,年代悬隔,至今之说,岂可同云?夫班之习焉,其非既如彼;谧之承固,其失又如此。迷而不悟,奚其甚乎!

何法盛《中兴书刘隗》《录》,称其议狱事具《刑法志》,依检志内,了无其说。既而臧氏《晋书》、梁朝《通史》,于大连之传,并有斯言,志亦无文,传仍虚述。此又不精之咎,同于玄晏也。

寻班、马之为一列传,皆具编其人姓名,如行状尤相似者,则共归一称,若《刺客》、《日者》、《儒林》、《循吏》是也。范晔既移题目于传首,列姓名于卷中,而犹于列传之下,注为列女、高隐等目。苟姓名既书,题目又显,是则邓禹、寇恂之首,当署为公辅者矣;岑彭、吴汉之前,当标为将帅者矣。触类而长,实繁其徒,何止列女、孝子、高隐、独行而已。

魏书着书,标榜南国,桓、刘诸族,咸曰岛夷。是则自江而东,尽为卉服之地。至于《刘昶》、《沈文秀》等传,叙其爵里,则不异诸华。岂有君臣共国,父子同姓,阖闾、季札,便致土风之殊;孙策、虞翻,乃成夷夏之隔。求诸往例,所未闻也。

当晋宅江、淮,实膺正朔,嫉彼群雄,称为僭盗。故阮氏《七录》,以田、范、裴、段诸记,刘、石、符、姚等书,别创一名,题为"伪史"。及隋氏受命,海内为家,国靡爱憎,人无彼我,而世有撰《隋书经籍志》者,其流别群书,还依阮《录》。案国之有伪,其来尚矣。如杜宇作帝,勾践称王,孙权建鼎峙之业,萧祭为附庸之主,而扬雄撰《蜀纪》,子贡《越绝》,虞裁《江表传》,蔡述《后梁史》。考斯众作,咸是伪书,自可类聚相从,合成一部,何止取东晋一世十有六家而已乎?

夫王室将崩,霸图云构,必有忠臣义士,捐生殉节。若乃韦、耿谋诛曹武,钦、诞问罪马文,而魏、晋史臣书之曰贼,此乃迫于当世,难以直言。至如荀济、元瑾兰摧于孝靖之末,王谦、尉迥玉折于宇文之季,而李刊齐史,颜述隋篇,时无逼畏,事须矫枉,而皆仍旧不改,谓数君为叛逆。书事如此,褒贬何施?

昔汉代有修奏记于其府者,遂盗葛龚所作而进之,既具录他文,不知改易名姓,时人谓之曰:"作奏虽工,宜去葛龚。"及邯郸氏撰《笑林》,载之以为口实。嗟乎!历观自古,此类尤多,其有宜去而不去者,岂直葛龚而已!何事于斯,独致解颐之诮也。凡为史者,苟能议事详审,措辞精密,举一隅以三隅反,告诸往而知诸来,斯庶几可以无大过矣。

胶柱刻船《史记廉蔺传》:赵王以赵括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柱而鼓瑟耳。"按:调瑟又用《淮南子》语。《吕览察今》篇:楚人涉江,剑坠水,遽契其舟,曰:吾剑所从坠也。《广韵》:契、锲通,刻也。

曰薨曰卒《公羊》隐三: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

刘隗《晋书》:刘隗字大连。避乱渡江,元帝以为从事中郎。迁丞相司直,委以刑宪。按:今《晋书》议狱事,收入本传,窜去"具刑法志"一语,不袭臧《书》、《通史》之误矣。

刘昶沈文秀《魏书刘昶传》:昶字休道,义隆第九子也。又《沈文秀传》:文秀字仲远,吴兴武康人。按:义隆者,宋文帝之讳也。文秀则世为宋臣,《宋书》亦有传。二人皆出奔仕魏者,《魏书》岛夷其君父,而邑里其子臣,是使父子君臣异籍也。

阖闾季札按:《史记》吴大伯十九世至寿梦,寿梦四子,长诸樊,季季札。诸樊子光,是为阖闾,于季札为子行也。

孙策虞翻按:《吴志》孙策字伯符,汉讨逆将军。弟权称尊号,追谥策长沙桓王。虞翻为孙策功曹。

田范裴段《隋经籍》霸史志:《赵书》十卷,一曰《二石集》,伪燕太传田融撰。《燕书》二十卷,伪燕尚书范亨撰。《秦记》十一卷,宋殿中将军裴景仁撰。《凉记》十卷,伪凉着作郎段龟龙撰。

刘石苻姚前超起刘渊,后赵起石勒,前秦起莅洪,后秦起姚弋仲。按:田、范、句错举十六国书,刘、石句错举十六国姓,总统之词也。并详《外篇正史》。又按:"莅"旧作"符",有参证语,亦具《正史》篇。

杜宇《华阳国志》:有王曰杜宇,教民务时。朱提有梁氏女利,字纳以为妃。自号曰望帝,更名蒲卑。

蜀记越绝《隋经籍志》:《蜀王本记》一卷,扬雄撰。《越绝书》十六卷,子贡撰。《越绝本事》:绝谓句践时也,贵其内能自约,外能绝人也。吴、越贤者所作。按:书内有春申、秦皇、汉祖诸人,又有毗陵、无锡、盐官、太末、丹阳、豫章诸地,皆后世名,其非子贡撰可知。

江表后梁《晋书》:虞溥字允源。鄱阳内史,撰《江表传》。《唐书》:蔡允恭仕隋,为起居舍人,着《后梁春秋》十卷。后梁,萧也。见《世家》篇。

韦耿《后汉献帝纪》:建安二十三年,少府耿纪、丞相司直韦晃,起兵诛曹操,不克,夷三族。《魏志武纪》:汉太医令吉本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反,攻许,烧丞相长史王必营,必与严匡讨暂之。

钦诞《魏志毋丘俭传》:扬州刺史前将军文钦与俭矫太后诏,罪状大将军司马景王,举兵反。大将军统兵讨破之。钦亡入吴,吴以钦为镇北将军。又《诸葛诞传》:诞字公休,景王东征,使诞督军向寿春。钦之破也,诞累见夷灭,惧不自安,遂反。吴人与文钦来应。大将军司马文王讨之。钦与诞有隙,诞杀钦。大将军乃自临围,挚斩诞。诞麾下不降,皆曰:"为诸葛公死不恨。"

荀济元瑾延寿《齐文襄纪》:尚书祠部郎中元瑾与梁降人荀济及淮南王宣洪等谋害文襄,事发,伏诛。又《荀济传》:济字子通,及见执,杨谓曰:"迟暮何为然?"济曰:"叱叱气耳。"

王谦尉迥师古《隋高祖纪》:相州总管尉迟迥,自以重臣宿将,志不能平,遂举兵东夏。高祖命韦孝宽讨。破迥,传首阙下。初,迥之乱也,上柱国王谦为益州总管,见幼主在位,政由高祖,遂起巴蜀之众,以匡复为辞,进屯剑阁,陷始州。命梁睿讨平之。按:《周书》王谦字敕万。尉迟迥字薄居罗。又按:师古叙谦、迥事,在本传殊得体。但于他臣,如《高颖》、《王述》、《李德林》、《梁士彦》等传,每及此二人,皆书贼书逆,曰"王谦作乱",曰"尉迟迥反",不一而足,宜《史通》摘之。

葛龚《后汉文苑传》:葛龚字元甫,以善文记知名。按:篇末所引,具章怀《注》中。

笑林《隋经籍志》:《笑林》三卷,后汉给事中邯郸淳撰。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一 王逊 蔡豹 羊鉴 刘胤 桓宣(族子伊 硃伺 毛宝(子穆之 刘遐邓岳(子遐 硃序)·房玄龄
  ●卷七十·徐梦莘
  ●卷中(起建炎元年六月十三曰止六月终)·李纲
  ◎刑法二·徐天麟
  名山藏卷之七十一·何乔远
  卷之三百九十二·佚名
  卷之三百二十九·佚名
  ◎大牡丹·李定夷
  卷三十七 季布栾布田叔传 第七·班固
  范泰传·沈约
  高德基传·脱脱
  梁纪八 高祖武皇帝八大通二年(戊申、528)梁纪八 梁武帝大通二年(戊申,公元528年)·司马光
  ●皇朝通典卷之二十八·佚名
  十六年·佚名
  八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敬则·唐圭璋

      敬则字庄翁。淳祐间人。朱继芳静佳乙稿有送李敬则之升扬诗。   沁园春   寿徐知院   南渡盛时,壬寅之秋,生此伟人。是皇家柱石,端平君子,吾儒宗主,意一先生。自起丹山,晋登紫府,天下欣然望太平。至夷狄,亦慕吾中国,

  • 秋色·闻一多

    (芝加哥洁閤森公园里)诗情也似并刀快, 剪得秋光入卷来。 ——陆游 紫得像葡萄似的涧水 翻起了一层层金色的鲤鱼鳞。几片剪形的枫叶, 仿佛朱砂色的燕子, 颠斜地在水面上 旋着,掠着,翻着,低昂着……肥厚得熊掌似的 棕黄色的大橡

  • 20.早朝大明宫唱和诗四首·施蜇存

    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 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贾至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

  • 惜誓·屈原

    【原文】惜余年老而日衰兮,岁忽忽而不反①。登苍天而高举兮,历众山而日远②。观江 河之纡曲兮,离四海之霑濡③。攀北极而一息兮,吸沆瀣以充虚④。飞朱鸟使先驱兮,驾太一之象舆⑤。苍龙蚴虬于左骖兮,白虎骋而为右騑⑥。建日

  • 卷五十八·黄以周

      钦宗   △靖康元年(丙午,一一二六)   1、闰十一月(案:钱大昕《四史朔闰考》:是月壬辰朔。) 甲午,金人陷怀州,(案:“甲午”,原本误作“甲子”,是月壬辰朔,不应有甲子日。《十朝纲要》、《东都事略》、《宋史·本纪》、徐乾学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十二·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四年岁次甲寅金太宗晟天会十二年伪齐刘豫阜昌五年春正月辛亥朔上在临安金国元帅府通书官李永寿等入见中兴圣政甲寅进呈临安府勘武翼郎冯师道言语狂悖事上曰师道本画工尝令绘佛像为民祈福已赐缗钱闻輙

  • 卷之七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忽怜传·宋濂

    忽怜,孛秃之曾孙,初娶宪宗之女伯牙鲁罕公主为妻。脱黑帖木儿叛,世祖命忽怜与失列及等征讨,大败脱黑帖木儿,世祖大加称赞,又嫁宪宗孙女不兰奚公主与忽怜为妻。平宋后,封忽怜于广州。乃颜、声剌哈儿叛,世祖亲征,薛辙坚等与哈答罕

  • 赵胜传·张廷玉

    赵胜,字克功,迁安人。承袭永平卫指挥使之职。正统末年,他在西直门抵御敌寇,进升为都指挥佥事。天顺初年,赵胜与孙镗等参预“夺门”有功,越级升为都督佥事。他又与孙镗打击谋反者曹钦,进升为都督同知。孛来侵犯甘肃,赵胜与李杲

  • 卷二十一·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二十一宋 徐天麟 撰乐上乐舞汉兴乐家有制氏以雅乐声律世世在大乐官但能纪其铿枪鼓舞而不能言其义高祖时叔孙通因秦乐人制宗庙乐太祝迎神于庙门奏嘉至犹古?神之乐也皇帝入庙门奏永至以为行步

  • 尊孟辨卷上·余允文

    (宋)余允文 撰○温公疑孟疑曰孟子称所愿者学孔子然则君子之行孰先于孔子孔子厯聘七十余国皆以道不合而去岂非非其君不事欤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岂非非其友不友乎阳货为政于鲁孔子不肯仕岂非不立于恶人之朝乎为定哀之

  • 卷五·赞宁

    ◎义解篇第二之二(正传十四人附见五人)○周洛京佛授记寺法藏传(大仪)释法藏字贤首,姓康,康居人也。风度奇正,利智绝伦,薄游长安,弥露锋颖,寻应名僧义学之眩属奘师译经,始预其间,后因笔受、证义、润文,见识不同而出译常至天后朝,传译

  • 佛说摩登女解形中六事经·佚名

    失译附东晋录佛在舍卫祗阿难邠坻阿蓝。时阿难持钵行乞食。以随水行。见一女人在水边持水去。阿难从乞水。女则与之。女便随阿难。至居所处。女归告其母。母名摩登。女于家委卧而啼。母问女何为啼。女言。母欲嫁我者。

  • 净土圣贤录续编发凡·胡珽

    是录体例。悉准前录。如出家二众书一名。在家者书二名。唯二林居士除本传外。凡所引证。概以字称。尊所主也。以前录系居士所定故。  前录首标教主。次阐教圣众。系探本穷源之意。兹则既称续编。首二层可以不赘而有

  • 卷第十五(本末合)·慧苑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卷第十五(本末合) 四与□□等者。别彰□□。□□□□□□。□□□三。诸世主。初菩萨中。举数。列名。□□。□□□。□□□贤文殊者。是助化中之首故。释名如□□□。□□□五百数。唯一百四十一人

  • 机器岛·凡尔纳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是一部科学幻想小说,同时又是一幅描写“美国生活方式”的讽刺画,全书共2卷28章。美国资本家异想天开地用钢铁造了一座长七公里宽五公里的流动岛,作为他们的休养地。这座岛的两侧装有强大的推

  • 太平经·佚名

    早期道教著作。产生于东汉后期顺、桓期间,非一时一人所作。其内容庞杂,卷帙浩繁,可能是当时秘密流传的原始道教中很多人的著作,经于吉、宫崇等编纂增演而汇集成书的。据《后汉书·襄楷传》记载,汉顺帝时宫崇上其师于

  • 好逑传·佚名

    又名《侠义风月传》。长篇小说。清佚名撰。四卷十八回。原题“名教中人编次,游方外客批评。”书叙铁中玉和水冰心的爱情婚姻故事。铁中玉乃御史铁英之子,才貌出众,又有侠义,人有缓急相求必慨然周济。水冰心乃兵部侍郎水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