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摩登女解形中六事经

失译附东晋录

佛在舍卫祗阿难邠坻阿蓝。时阿难持钵行乞食。以随水行。见一女人在水边持水去。阿难从乞水。女则与之。女便随阿难。至居所处。女归告其母。母名摩登。女于家委卧而啼。母问女何为啼。女言。母欲嫁我者。莫与他人。我于水边。见一沙门。从我乞水。我随问名为阿难。我得阿难者乃嫁。不得阿难不嫁。母即行问阿难。阿难者承事佛。母即知之。还告女言。阿难事佛道。不肯为汝作夫。女即啼不饭食。母知蛊道。何不导之。母出请阿难归饭。女大喜。母语阿难。我女欲为卿作妻。阿难言。我持佛戒。不得畜妻。母复言。我女不得卿作夫者便自杀。阿难言。我师事佛。不得与女人交通。母即入语女言。阿难不肯为汝作夫。其有经道者。不得畜妇。女对母啼言。母道所在。母言。天下道无能过佛道及阿罗汉。女复言。但为我闭门户无令出。暮自为我作夫。母即闭门。以蛊道缚阿难。至日晡时。母为布席卧处。女大喜便庄饰。阿难不肯就卧处。母便然火前牵阿难衣。语阿难言。汝不为我女作夫者。我便掷汝火中。阿难自鄙作沙门。今日反在中。不能得出。即叉手呼佛。佛即知之。使神脱阿难。阿难至佛所言。昨日行乞食。于水边见一女人。我从乞水。明日有人名摩登。请我归饭。我出便牵我欲持女与我为妇。我持佛戒。不得畜妻。女见阿难得脱去。于家啼哭。母言。其有事佛者。我道不能胜。我本不语汝耶。女啼不止。续念阿难。女明日自行来索阿难。复见阿难行乞食。随阿难背后。视阿难足。视阿难面。阿难羞惭。低头不视而避之。女复随不止。阿难还归佛所。女复守门。阿难不出。女啼去归。阿难前白佛言。摩登女。今日复随。明日复来。佛即呼女见之。佛言。汝追阿难何等索。女言。我闻阿难无妇。我亦无夫。我欲为阿难作妻。佛言。阿难沙门无发。汝宁剃头发。我使阿难为汝作夫。女言敢剃头发。佛言。汝归报母剃头来。女归到母所言。母不能致阿难。我自行消息问佛。佛言。剃头发来。我使阿难为汝作夫。母言。我生护汝头发。汝何为与沙门作妇。国中有大富豪。我自能嫁汝与之。女言。我死生当与阿难作妇。母言。汝何为辱汝种。女言。母爱我者。当随我心所喜。母即垂泪下刀。剃女头发。女还到佛所言。我已剃头发。佛言。汝爱阿难何等。女言。我爱阿难眼。爱阿难鼻。爱阿难口。爱阿难声。爱阿难行步。佛言。眼中有泪。鼻中有涕。口中有唾。耳中有垢。身中有屎尿皆臭处。其作夫妻者。便有恶处中便生子。有子便有死亡。死亡有哭泪。此于身有何等益。女即自思惟。恶露形中。所有正心。则得阿罗汉道。以得阿罗汉。佛语女起至阿难所。女惭愧低头。长跪于佛前言。实愚痴故逐阿难。今我心已开。如冥中有灯火。如乘船船坏得岸。如盲人得扶。老人得持杖行。今佛与我道。我心中开如是。诸沙门俱问佛言。是女母为蛊道。何缘得阿罗汉道。佛言。诸沙门欲闻知是女不。诸沙门言。我曹当受教。佛言。是摩登女。先时已五百世。为阿难作妇。五百世中。相敬重。相贪爱。于今同于经戒道中得道。于今夫妻相见如兄弟状。是经令诸沙门知女意如是。诸沙门则起前。为佛作礼。

佛说摩登女解形中六事经

猜你喜欢
  一心定意品第十六·佚名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三之二·智旭
  万法归心录卷下·佚名
  菩萨处胎经 第一卷·佚名
  卷二百六十一·佚名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般若理趣分述赞卷第二·窥基
   第六十三則 南泉斬貓·胡兰成
  卷第一百七十九·佚名
  卷第七·佚名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三·欧阳竟无
  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第五·圆照
  卷第三·佚名
  净名玄论卷第八(会处下)·吉藏
  卷第三十一·佚名
  卷第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十八·贯休

    钦定四库全书 禅月集卷十八 唐 释贯休 撰 五言律诗 夀春进祝圣七首 千载降祥 九天宫上圣降世共昭回万彚须亭毓羣仙送下来承乾当否极庶事尽康哉秖有羲轩比其余不可陪 文有武备 武宿与文星常如掌上擎孙吴机不动周邵

  • 断肠集·吴之振

    朱淑真伤春览镜惊容却自嫌,逢春长尽病厌厌。吹花弄粉新来懒,惹恨供愁旧日添。生怕子规声到耳,苦羞双燕影穿帘。眉头眼底无他事,须信离情一味严。初夏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秋夜夜

  • 丰集钞·吴之振

    王阮代胡仓进圣德惠民诗平楚皆膏壤,成汤忽旱年。人知圣虑切,恩遣使臣宣。乙卯饥荒后,长沙富庶全。纪年四十载,斗米二三钱。【潭州,自绍兴五年一旱后,丰稔三十八年。】县县人烟密,村村景物妍。朱蹄骄柳陌,金蹬丽花钿。【长沙,自

  •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十六、你曾静自命为济世英·雍正

      十六、你曾静自命为济世英才,你真的有“宰相之量”,还是心怀异谋,图为不轨呢?  【原文】  问曾静:旨意问你,所著逆书《知新录》内云“湘湾陈梅鼎,识见气节,乡人中罕见。某为他侄婿,一日某到,他迎接某,吾岳翁出见,乃大声指

  • 第六回 刘知俊降岐挫汴将 周德威援赵破梁军·蔡东藩

      却说梁将刘知俊,曾受梁主温命令,为西路行营都招讨使,防御岐晋。梁佑国军注见第三回。节度使王重师,与知俊友善,尝偕知俊会师幕谷,大破岐兵。梁廷闻捷,更令知俊乘胜进军,连拔丹、延、鄜、坊四州。梁主温即令牛存节为保大

  • 第一○牌示天运(实则光绪)十五年十月十日一一一○七-六·佚名

    新竹县都城隍、监理醮务,示告谢范二役取缔孤魂晋封威灵公、新竹县都城隍、监理醮务为遣牌示知事。现值醮务,定于本月二十三日起,至廿五夜完满。循例普照十方,水陆幽滞男女孤魂等众衣食,除先期谕饬城乡

  • 韦载传(附韦岁羽传)·姚思廉

    韦载字德基,京兆杜陵人。祖父韦睿曾任梁开府仪同三司、永昌严公。父亲韦政,曾任梁黄门侍郎。韦载年轻时十分聪明有才气,专心好学。十二岁那年,跟随叔父韦棱拜见沛国刘显,刘显问及《汉书》上的十件事,韦载对答如流,没有一处疑

  • 卷六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六十一歌颂一【皇子】万寿诗序岁维癸巳时届艳阳我皇父御极之五十二年正圣寿嵩龄六旬花甲臣等拟山呼而致祝效莱舞以承欢仰一人之有庆愿万寿之无疆谨各为诗三章以献诚      亲    

  • 第五节 选 举(上)·吕思勉

    用人首重才德,才德必征诸行实,行实必考诸乡间,此汉以前选举之法所由立也。汉末,人士播迁,考详无地,于是九品中正之制兴焉。其法既极弊而不可挽救,而乡举里选之制又卒不可复,而科目兴矣。《通典·选举典》云:“南朝至于梁、陈,北

  • 袁履登·佚名

    袁履登先生小传袁先生名礼敦字履登浙江鄞县人也家本寒素幼年备尝艰苦始克入一基督教会所设立之学校肄业在校勤奋过人由同鄕资助学费入圣约翰大学肄业学成回甬长斐迪学校教务凡八年其间兼任浙江第四中学及益智学校英文

  • 景公有疾梁丘据裔款请诛祝史晏子谏第七·晏婴

    景公疥遂痁,期而不瘳。诸侯之宾,问疾者多在。梁丘据、裔款言于公曰:“吾事鬼神,丰于先君有加矣。今君疾病,为诸侯忧,是祝史之罪也。诸侯不知,其谓我不敬,君盍诛于祝固史嚚以辞宾。”公说,告晏子。晏子对曰:“日宋之盟,屈建问范会

  • 卷二十三·冯复京

    <经部,诗类,六家诗名物疏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二十三 明 冯复京 撰国风魏魏谱云魏者舜禹所都之地在禹贡冀州雷首之北析城之西周以封同姓其封域南枕河曲北涉汾水与秦晋邻晋献公灭之以其地赐大夫毕万后晋有魏

  • 卷十七·朱公迁

    <经部,诗类,诗经疏义会通>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疏义会通卷十七  元 朱公迁 撰 生民之什三之二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音原叶鱼伦反】生民如何克禋【音因】克祀【叶养里反】以弗无子【叶奬里反】履帝武敏【叶母鄙反】

  • 第36章 孔子年谱·孔子

    1岁: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3岁:公元前549年(鲁襄公二十四年)其父叔梁纥卒,葬于防山(今曲阜东25里处)。孔母颜征在携子移居曲阜阙里,生

  • 佛说摩利支天菩萨陀罗尼经·佚名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阿罗汉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大菩萨众。弥勒菩萨。曼殊室利菩萨。观世音菩萨。而为上首。及摩利支等诸天。龙八部前后围绕。尔时舍利弗即

  • 中天竺舍卫国祇洹寺图经上卷·道宣

    唐干封二年季春终。南山释氏感灵所出。夫寺塔之基其源远矣。自贤劫创启诸佛告成。引四生而开三圣。引五乘而会一极。莫不以革俗为出有之本。通理为入空之致。故使权图匪定而义实斯显。所以道场别住。木石土宇周徼短长

  • 技击余闻·林纾

    近代文言笔记集。林纾著。商务印书馆(上海)1913年5月初版,1914年6月再版,为“小本小说”丛书之一。卷首有高凤岐《序》。全书不分卷,共收46篇。内容皆写武艺高强之士,实属短篇武侠小说。然而所写人物品格不同,既有惩恶除强

  • 易学滥觞·黄泽

    一卷。元黄泽(1260—1346)撰。黄泽字楚望,资州内江(今四川内江)人,家于九江。大德中 (1297—1307),先后为景星、东湖书院山长,秩满即归,闭门授徒以终。事迹具《元史》本传。黄泽著述甚丰,仅此书传世。首有延祐七年 (13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