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净土圣贤录续编发凡

是录体例。悉准前录。如出家二众书一名。在家者书二名。唯二林居士除本传外。凡所引证。概以字称。尊所主也。以前录系居士所定故。  前录首标教主。次阐教圣众。系探本穷源之意。兹则既称续编。首二层可以不赘而有明。以前诸书。前录引用略备。故兹之分门别类。以比邱居先。纪月编年。以 国初为始。但叙事之前后。不论品之高低。唯是所采有限。挂漏必多。愿诸君子惠我遗珠。俟编三录。  染香集诸书。凡临终正念者。辄从登记。夫往生瑞应。虽或隐或显。未可一定。然必征诸素行。如其愿力未深。功夫未熟。直待临终念佛。难保决定。回心录中。如王贞生施静岩辈。虽亦十念之诚实有百倍之勇。必如是者。生西可卜。否则名实不符。恐有鱼目混珠之虑。因略加芟汰。以归一致。  近来载往生者。每经引用。递有增加。二林居士深痛其习。故前录中。每一传后。皆注原书。以作证明。兹仍其体例。但稍易其俚鄙之句。间有近今。故事必出自不妄语人之口。复向故老。咨访再三。始敢笔之於书。其或净行可传。而临终无正念者。概弗滥登。  云栖往生集。传后间有赞词。晰其隐义。而前录但有总论赞词。概从简略。兹则有义不明者。亦用赞词发之。非敢妄生知见也。聊以导初机云尔。

  净土圣贤录续编偈

    净业弟子 胡珽 述

我观真性海  妙湛本不动  世出世间法  无一不具足  上齐一切佛  下同含识类  平等绝思议  离诸分别相  真俗皆无碍  理事悉圆融  剎那不觉了  捏目忽生华  无明为系缚  障蔽智慧日  故於一相中  妄起净秽见  忘本唯逐物  念念入轮回  由是颠倒心  沈沦难脱离  随业而流转  圣凡从此隔  岂知十方剎  皆是一心生  大觉如虚空  世界如浮云  聚散本无迹  空生而空灭  但随心净垢  剎剎各差别  业浊现五浊  众苦所逼恼  心净感净土  七宝为庄严  迷人但执境  东西自不同  譬如梦幻者  还受梦苦乐  觉知梦非真  苦乐自然灭  我佛大慈悲  示此异方便  一句阿弥陀  能截生死流  不出娑婆界  稳坐紫金莲  弥陀及心土  非一亦非二  若能如是解  决定入无生  我今辑斯录  普劝诸有情  愿见者闻者  悉发菩提心  修诸福善业  回向无上觉  仰祈三宝力  冥熏而加护  令我及众生  同生极乐国

猜你喜欢
  降众生品第三十二·佚名
  卷第七·佚名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卷上·窥基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一·慧立
  笑隐欣禅师语录卷之二·大訢
  卷第一百·佚名
  卷第五·函昰
  卷一·佚名
  卷第四十八·志磐
  卷十八·普济
  般若无知论第三·僧肇
  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佚名
  五灯严统序·费隐通容
  卷六十八·佚名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卷第九·智旭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六百六十九·彭定求

        卷669_1 【城南偶题】章碣   谁家朱阁道边开,竹拂栏干满壁苔。野水不知何处去,   游人却是等闲来。南山气耸分红树,北阙风高隔紫苔。   可惜登临好光景,五门须听鼓声回。   卷669_2 【赠边将】章碣  

  • 目录·王羲之

    卷之一书 二二六三 遗殷浩书报殷浩书 与会稽王笺与尚书仆射谢安书 与谢安书又 与桓温笺诫谢万书 与谢万书与人书 又章草帖 与所知书飞白帖 又又 辞举帖辞郡帖  恭命帖殊遇帖 会稽帖此郡帖

  • 卷四十五·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四十五目録【起六十七字至七十字】感皇恩【又一体】晁补之【二首】贺铸毛滂【二首】晁冲之【二首】周紫芝【三首】葛郯【二首】周邦彦【二首】赵企蔡伸

  • 卷六百八十二·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八十二韩偓乱後却至近甸有感【乙卯年作】狂童容易犯金门比屋齐人作旅魂夜户不扃生茂草春渠自溢浸荒园关中忽【一作却】见屯边卒塞外翻闻有汉村堪恨无情清渭水渺

  • 卷第二百五十八·胡三省

    唐纪七十四〔起屠维作噩(己酉),尽重光大渊献(辛亥),凡三年。〕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上〔讳杰,懿宗第七子,及即位,改名敏,又改名晔。〕龙纪元年〔(己酉、八八九)〕1春,正月,癸巳朔,赦天下,改元。〔考异曰:唐年补录曰:「正月,癸巳,改文德

  • ◎学校(下)·徐天麟

    ○图书下(求遗书附)儒五十三家,八百三十六篇。道三十七家,九百九十三篇。阴阳二十一家,三百六十九篇。法十家,二百一十七篇。名七家,三十六篇。墨六家,八十六篇。纵横十二家,百七篇。杂二十家,四百三篇。农九家,百一十四篇。小说

  • 名山藏卷之五十一·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钱法记◆钱法记高皇帝未即位之前置宝源局铸大中通宝钱与历代钱兼行以四百为一贯四十为一两四文为一钱置官治之即位以后铸洪武通宝钱当十当五当三折二若小钱凡五等富十钱重一两当五重

  • 卷四·佚名

    尚思紹王神號:君志眞物。童名及降誕不傳。父母及妃倶不傳。世子:尚巴志。其餘不傳。【《遺老傳》有云:思紹之父名叫鮫川大主,乃葉壁人,移居于作敷間切新里村場天之地。遂娶大城按司之女,生一男一女:其男思紹也,女叫場天祝。思

  • 从化第十三·佚名

    君以民为体,民以君为心。心好之,身必安之。君好之,民必从之。未见心好而身不从,君欲而民不随也。人之从君,如草之从风,水之从器。故君之德,风之与器也;人之情,草之与水也。草之戴风,风鹜东则东靡,风鹜西则西靡,是随风之东西也。水

  • 卷十五·蔡清

    <经部,四书类,四书蒙引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蒙引卷十五明 蔡清 撰尽心章句上尽其心者章【芟八条减二百五十二字】心体之所以如此其大者盖天体物而不遗其精神之全付于人而为心故心之神明上穷苍穹下入黄泉中贯万物其于天

  • 经说卷四·熊朋来

    宋 熊朋来 撰仪礼周礼礼记论语言学礼曲礼言读礼则礼有载籍可学可读其来乆矣今三礼多为后儒所议虽仪礼不免乐史之疑礼经赖此书为稍完尔礼记出于汉儒之手如王制为汉文帝博士所作缁衣为公孙尼子作月令为吕不韦作其他托

  • 佛学的“色法”与“物”·太虚

    ──二十一年十二月在潮州省立第四中学讲──潮州为中国历史上文化颇发达的地方,而贵校又是潮州的第一学府,今天承贵校校长及孔训育主任等之邀,得以来此参观,能与诸位作佛学的讨论,实是非常愉快!但因时间短促,即刻赴汕,所以拈

  • 大般涅槃经 第六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六卷宋代沙门慧严等依泥洹经加之四依品第八佛复告迦叶。善男子。是大涅槃微妙经中。有四种人。能护正法建立正法忆念正法。能多利益怜愍世间。为世间依安乐人天。何等为四。有人出世具烦恼性。是

  • 阿毗昙心论卷第三·佚名

        尊者法胜造    晋太元元年僧伽提婆共惠远于庐山译  智品第六  智慧性能了  明观一切有  有无有涅槃  是相今当说  谓智贤圣品已略说有无。有境界今当说。  三智佛所说  最上第一意  法

  • 众经目录序·彦琮

    隋翻经沙门及学士等撰佛法东行。年代已远。梵经西至流布渐多。旧来正典并由翻出。近遭乱世颇失原起。前写后译质文不同。一经数本增减亦异。致使凡人得容妄造。或私[打-丁+乘]要事更立别名。或辄构余辞仍取真号。或论

  • 卷第二十三·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二十三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青四 潭州渐源仲兴禅师(青四道吾智嗣) 侍道吾至檀越家吊慰。源拊棺问生耶死耶。吾曰。生也不道。死也不道。曰为什么不道。吾曰不道不道。回至中路。源曰。

  • 卜法详考·胡煦

    四卷。清胡煦撰。用龟占卜是一种古老的占卜之法,汉代以前极盛行。历代有关占卜的著作也极丰,褚少孙补《史记·龟策列传》,存其占法大略。《汉书·艺文志》著录龟卜之书六种一百八十馀卷,而后世俱亡;宋元之时间有数种

  • 太乙火府奏告祈禳仪·佚名

    太乙火府奏告祈禳仪,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应为宋元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本篇所载科仪属雷法仪轨,用于祈福禳灾。道士依法设坛建斋,奏告三清天尊、太极高真、北斗九星君、诸天地神圣以及火府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