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补注第十七

昔《诗》、《书》既成,而毛、孔立传。传之时义,以训诂为主,亦犹《春秋》之传,配经而行也。降及中古,始名传曰注。盖传者转也,转授于无穷;注者流也,流通而靡绝。进此二名,其归一揆。如韩、戴、服、郑,钻仰《六经》,裴、李、应、晋,训解《三史》,开导后学,发明先义,古今传授,是曰儒宗。

既而史传小书,人物杂记,若挚虞之《三辅决录》,陈寿之《季汉辅臣》,周处之《阳羡风土》,常璩之《华阳》士女,文言美辞列于章句,委曲叙事存于细书。此之注释,异夫儒士者矣。

次有好事之子,思广异闻,而才短力微,不能自达,庶凭骥尾,千里绝群,遂乃掇众史之异辞,补前书之所阙。若裴松之《三国志》,陆澄、刘昭《两汉书》,刘彤《晋纪》,刘孝标《世说》之类是也。

亦有躬为史臣,手自刊补,虽志存该博,而才阙伦叙,除烦则意有所吝,毕载则言有所妨,遂乃定彼榛,列为子注。若萧大园《淮海乱离志》,羊之《洛阳伽蓝记》,宋孝王《关东风俗传》,王劭《齐志》之类是也。

榷其得失,求其利害,少期集注《国志》,以广承祚所遗,而喜聚异同,不加刊定,恣其击难,坐长烦芜。观其书成表献,自此蜜蜂兼采,但甘苦不分,难以味同萍实者矣。陆澄所注班史,多引司马迁之书,若此缺一言,彼增半句,皆采摘成注,标为异说,有昏耳目,难为披览。窃惟范晔之删《后汉》也,简而且周,疏而不漏,盖云备矣。而刘昭采其所捐,以为补注,言尽非要,事皆不急。譬夫人有吐果之核,弃药之滓,而愚者乃重加捃拾,洁以登荐,持此为工,多见其无识也。孝标善于攻缪,博而且精,固以察及泉鱼,辨穷河豕。嗟乎!以峻之才识,足堪远大,而不能探赜彪、峤、网罗班、马,方复留情于委巷小说,锐思于流俗短书。可谓劳而无功,费而无当者矣。自兹已降,其失逾甚。若萧、羊之琐杂,王、宋之鄙碎,言殊拣金,事比鸡肋,异体同病,焉可胜言。大抵撰史加注者,或因人成事,或自我作故,记录无限,规检不存,难以成一家之格言,千载之楷则。凡诸作者,可不详之?

至若郑玄、王肃、述《五经》而各异,何休、马融,论《三传》而竞爽。欲加商榷,其流实繁。斯则义涉儒家,言非史氏,今并不书于此焉。

韩戴服郑《汉儒林传》:韩婴,燕人,推诗人之意,作《内》、《外传》数万言。又:《后苍曲台记》,授梁戴德延君、戴圣次君,德号大戴,圣号小戴,以博士论石渠。《后汉儒林传》:服虔字子慎,荥阳人。作《春秋左传解》,又以《左传》驳何休之所驳。《郑玄传》:玄字康成,高密人。所注《易》、《书》、《诗》、《仪礼》、《礼记》、《论语》、《孝经》、《尚书大传》,又着《礼帝袷义》、《六艺论》、《毛诗谱》,凡百余万言。郑兴父子传:兴字少赣,开封人。少学《公羊》,尤明《左氏》、《周官》,自杜林,桓谭、卫宏之属,莫不斟酌焉。子众,字仲师,从父受《左氏春秋》,作《难记条例》,兼通《易》、《诗》,为大司农,作《春秋删》十九篇。

裴李应晋裴《史记集解叙注》:《索隐》曰:字龙驹,宋兵曹参军。《正义》曰:采经史及众书之目而注《史记》。颜师古《汉书注叙例》:李斐,不详所出。李奇,南阳人。应劭,后汉太山太守。晋灼,河南人,晋尚书郎。

挚虞三辅挚虞注赵岐《三辅决录》,见《书志》篇。

陈寿季汉《蜀志杨戏传》:戏着《季汉辅臣赞》,其所颂述,今多载于《蜀书》。其赞而不作传者,余皆注疏本末于其辞下。

周处风土即《阳羡风土记》,见《书志》篇。

常璩华阳吕大防《华阳国志序》:晋常璩作《华阳国志》,自先汉至晋初,逾四百岁,士女可书者四百人。《晋书》:璩字道将,散骑常侍。按:周、常二书注,皆无考。

松之三国《宋书》:裴松之字世期,中书侍郎。上使注陈寿《三国志》。松之《表》:窃惟缋事以众色成文,蜜蜂以兼采为味,臣实顽乏,顾惭二物。按:世期,《史通》作少期。北平本云:避唐讳也。

陆澄见《书志》篇。《隋经籍志》:《汉书注》一卷,齐金紫光禄大夫陆澄撰。《困学纪闻》:其书不传。

刘昭刘彤《南史文学传》:刘昭字宣卿。临川王记室。初,昭伯父彤集众家《晋书》,注干宝《晋纪》为四十卷。至昭,集《后汉》同异以注范晔《后汉》,世称博悉,一百八十卷。

孝标世说《世说》见《尚书》家。《梁文学传》:刘峻字孝标。荆州户曹参军。高祖招文学之士,峻不能随众沈浮,故不任用。高氏《纬略》:孝标注此书,引援汉、魏诸史,如晋氏一代,凡一百六十七家,皆出于正史之外。

萧大圜《周书》:大圜字仁显,梁简文帝子。客长安,太祖开麟趾殿,招集学士,大圜预焉。

《隋志》:《淮海乱离志》四卷,萧世怡撰,叙侯景之乱。《新》、《旧唐志》并作萧大圜撰,世怡岂即其人欤?按:本传缺录其书,而志亦不言有注。

羊之见《书志》篇。按:《洛阳伽蓝记序》:余才非着述,多有遗漏,后之君子,详其阙焉。亦不言记内有注。

萍实《家语》:孔子曰:吾闻童谣曰:"楚王渡江得萍实,大如斗,赤如日,剖而食之,甜如蜜。"

王萧见《尚书》家。

何休《后汉儒林传》:何休字邵公,任城人。精研《六经》,作《春秋公羊解诂》。

马融《后汉》本传:拜议郎,着《三传异同说》,注《孝经》、《论语》、《易》、《诗》、《三礼》、《尚书》。融为梁冀草奏李固,颇为正直所羞。

猜你喜欢
  卷三百六十五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东都事略卷一百三·王称
  第三十三回 遭弹劾改任国务员 冒公民胁举大总统·蔡东藩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一百七·乾隆
  卷之六百九十九·佚名
  卷之一百一十五·佚名
  卷之七十九·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三十一·杜大珪
  卷五十五·班固
  孔克仁传·张廷玉
  卷二十九·黄训
  ●職名·佚名
  卷十八·雍正
  十九·沈从文
  十六·沈从文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陈廷敬

    目  录 二十调六十九体,起五十字至五十二字导 引五体 思越人一体 探春令十三体又名景龙灯 越江吟二体又名宴瑶池、瑶池宴、瑶池宴令 燕归梁四体 雨中花令十二体又名送将归 凤来朝一体

  • 魏庆之词话·魏庆之

    晁无咎评晁无咎评本朝乐章云:“世言柳耆卿之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唐人语,不减高处矣。”“欧阳永叔浣溪沙云:‘堤上游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

  • 薜荔园诗集卷一·佘翔

    (明)畲翔 撰 ○五言絶句 三洲十景(有叙) 余家三洲上大海浩淼自东来西接木兰泗华二水葢郡北一奥区也南有宁海桥甚巨丽桥北东旧置烟垒明斥堠升平日乆有老树亭亭盘其上若飞葢是曰烟墩孤树景一吉祥寺当桥北囊山僧主之毎晨夕钟

  • 世宗纪一·薛居正

    世宗睿武孝文皇帝,讳荣,太祖之养子,盖圣穆皇后之侄也。本姓柴氏,父守礼,太子少保致仕。 《隆平集》:柴翁者,尝独居室,人以为司冥事。一日,笑不止,妻问其故,不答。翁嗜饮,妻醉之以酒,乃曰:“上帝有命,郭郎为天子。”考柴翁即守礼之父,

  • 明武宗孝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八·佚名

    正德三年五月戊戌朔宁王宸濠被敕嘉奖及禄米衮衣之赐奏请来朝谢恩 上从礼部议不允○安南国王黎谊遣陪臣黎嵩等来朝贡方物赐谊彩叚十袭锦四叚并宴嵩等各赐金织文绮等物有差○己亥荫少傅兼太子太傅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 卷之一千一百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七一八 谕未详查《日下旧闻考》错误之蔡廷衡等着分别罚俸·佚名

    七一八 谕未详查《日下旧闻考》错误之蔡廷衡等着分别罚俸乾隆四十五年十月二十二日吏部等衙门奏纂辑《日下旧闻考》错误未经详查之编修蔡廷衡,其复核之侍讲张焘,及英廉、梁国治均照例察议一疏,奉谕旨:蔡廷衡着罚俸六个月

  • 提要·吴任臣

    【臣】等谨案十国春秋一百十四卷国朝呉任臣撰任臣字志伊仁和人康熙已未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任臣以欧阳修作五代史于十国仿晋书例为载记每略而不详乃采诸霸史杂史以及小説家言并证以正史彚成是书凡呉十四卷南唐二

  • 二八、孔子卒年考·钱穆

    《春秋》:“哀公十六年夏四月己丑,孔丘卒。”《传》文亦同,《史记 世家》亦同,自来无异说。杜预注《左传》,始谓:“四月十八乙丑,无己丑。己丑五月十二日。日月必有误。”(《长历》说同。)孔传《东家杂记

  • 卷五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五十九职官考诸行宫官属宋高宗绍兴四年十月以孟庾为行宫留守【互见留守司门臣】等谨按马端临考不载行宫官属而留守门内有云武林建业并建行宫参知政事孟庾为留守从权措置百司事务即是年事

  • 卷二十三田赋二·冯煦

    银额皖省丁田额征银一百五十九万九千六十一两二分三厘。沿革原额丁田银一百五十九万九千九百三十六两三钱三分九厘,省志。道光十年新增庐州府庐江县升科银六两四钱一分五厘,奉准部咨。节年开除安庆府太湖县豁免银三十四

  • 孟秋纪第七·吕不韦

    孟秋一曰:孟秋之月,日在翼,魂斗中,旦毕忠。其日?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虫毛,其音商,律中夷则,其数九,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门,祭先肝。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始用行戮。天子居总章左个,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旗,衣白衣,服白玉,食麻与犬,

  • 卷五·傅逊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属事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属事卷五   明 傅逊 撰伯晋平公楚康王争伯襄公十四年冬防于戚范宣子假羽毛于齐而弗归齐人始贰【析羽为旌王者游车之所建齐私有之因谓之羽毛宣子借观而匿之遂

  • 诗经稗疏巻三·王夫之

    汉阳王夫之撰大雅殷士 毛传曰殷士殷侯也郑笺曰殷之臣集传遂曰商孙子之臣属葢以士为大夫士之士则贱有司尒今按祼将大礼非士得与常服黼冔者诸侯之服非士服也在殷为冔者在周为冕黼者元冕之服士弁而祭于公得僭服黼冔哉殷

  •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七·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七摄事分中契经事菩提分法择摄第四之一如是已说缘起食谛界择摄。菩提分法择摄。我今当说。总嗢拖南曰念住与正断神足及根力觉道支息念学证净为后别嗢拖南曰沙门沙门义喜乐一切法梵

  •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二卷·慧远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二卷隋净影寺沙门释慧远述上来比丘哀请为由。目下第二如来为说。文别有二。一对前众悲抑止哀情。二复次比丘下对前众请正为宣说。以众悲哀妨乱受法。故先抑止。于中初先止其悲相。为说偈下开

  • 兰轩集·王旭

    元代诗文别集。16卷。王旭撰。据明人焦 《国史经籍志》所载,《兰轩集》原本为20卷。原本久佚无传,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曾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王旭诗文若干篇,重编为《兰轩集》16卷。《四库全书珍本初集》中收入

  • 警世钟·陈天华

    近代陈天华著。作于清光绪二十九年 (1903),初刊于日本东京。全书两万余字。指出当时中 国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卖国,“亡国灭 种就在眼前”的深重危机。呼吁“做官的”、“当兵的”、 “世家贵族”、“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