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断限第十二

夫书之立约,其来尚矣。如尼父之定《虞书》也,以舜为始,而云"粤若稽古帝尧";丘明之传鲁史也,以隐为先,而云"惠公元妃孟子"。此皆正其疆里,开其首端。因有沿革,遂相交乐,事势当然,非为滥轶也。过此已往,可谓狂简不知所裁者焉。

夫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若《汉书》之立表志,其殆侵官离局者乎?考其滥觞所出,起于司马氏。案马《纪》以史制名,班《书》持汉标目。《史记》者,载数千年之事,无所不容;《汉书》者,纪十二帝之时,有限斯极。固既分迁之记,判其去取,纪传所存,唯留汉日;表志所录,乃尽牺年,举一反三,岂宜若是?胶柱调瑟,不亦谬欤!但固之驳,既往不谏,而后之作者,咸习其迷。《宋史》则上括魏朝,《隋书》则仰包梁代。求其所书之事,得十一于千百。一成其例,莫之敢移;永言其理,可为叹息!

当魏武乘时拨乱,电扫群雄,锋镝之所交,纲罗之所及者,盖唯二袁、刘、吕而已。若进鸩行弑,燃脐就戮,总关王室,不涉霸图,而陈寿《国志》引居传首。夫汉之董卓,犹秦之赵高,昔车令之诛,既不列于《汉史》,何太师之毙,遂独刊于《魏书》乎?兼复臧洪、陶谦、刘虞、孙瓒生于季末,自相吞噬。其于曹氏也,非唯理异犬牙,固亦事同风马,汉典所具,而魏册仍编,岂非流宕忘归,迷而不悟者也?

亦有一代之史,上下相交,若已见它记,则无宜重述。故子婴降沛,其详取验于《秦纪》;伯符死汉,其事断入于《吴书》。沈录金行,上羁刘主;魏刊水运,下列高王。唯蜀与齐各有国史,越次而载,孰曰攸宜?

自五胡称制,四海殊宅。江左既承正朔,斥彼魏胡,故氐、羌有录,索虏成传。魏本出于杂种,窃亦自号真君。其史党附本朝,思欲凌驾前作,遂乃南笼典午,北吞诸伪,比于群盗,尽入传中。但当有晋元、明之时,中原秦、赵之代,元氏膜拜稽首,自同臣妾,而反列之于传,何厚颜之甚邪!又张、李诸姓,据有凉、蜀,其于魏也,校年则前后不接,论地则参商有殊,何预魏氏而横加编载?

夫《尚书》者,七经之冠冕,百氏之襟袖。凡学者必先精此书,次览群籍。譬夫行不由径,非所闻焉。修国史者,若旁采异闻,用成博物,斯则可矣。如班《书地理志》,首全写《禹贡》一篇。降为后书,持续前史。盖以水济水,床上施床,徒有其烦,竟无其用,岂非惑乎?昔春秋诸国,赋诗见意,《左氏》所载,唯录章名。如地理为书,论自古风俗,至于夏世,宜云《禹贡》已详,何必重述古文,益其辞费也?

若夷狄本系,种落所兴,北貊起自淳维,南蛮出于。瓠,高句丽以鳖桥获济,吐谷浑因马徙居。诸如此说,求之历代,何书不有?而作之者曾不知前撰已着,后修宜辍,遂乃百世相传,一字无改。盖骈指在手,不加力于千钧;附赘居身,非广形于七尺。为史之体,有若于斯,苟滥引它事,丰其部帙,以此称博,异乎吾党所闻。

陆士衡有云:"虽有爱而必捐。"善哉斯言,可谓达作者之致矣。夫能明彼断限,定其折中,历选自古,唯萧子显近诸。然必谓都无其累,则吾未之许也。

传首董卓按:《魏志》本传居臣传之首,所叙事实,无一语与魏武相及。直至汜、暹、承附传之末,始有"太祖乃迎天子都许"之文。是《卓传》于《魏》未有处也,宜《史通》訾之。

臧陶刘孙《魏志臧洪传》:洪字子源,广陵人。太守张超请洪为功曹。董卓图危社稷,洪说超纠合义兵,辞气慷慨。洪为东郡太守,太祖围张超于雍丘。洪徒跣,从袁绍请兵救超,绍不听。超灭,洪怨绍,绍兴兵围之,生执洪杀之。《陶谦传》:谦字恭祖,丹阳人。为徐州刺史,刑政失和。太祖征谦,以粮少引军还。谦病死。《公孙瓒传》:瓒字伯,辽西人。除辽东属国长史,迁涿令。辽西乌丸丘力居等叛,瓒不能御。朝议以宗正刘虞为幽州牧。丘力居等遣译自归。瓒害虞有功,稍相恨望。天子遣段训增虞邑,督六州,瓒诬虞欲称尊号,胁训斩虞。虞从事鲜于辅等欲报瓒,袁绍又遣兵与辅合击瓒。瓒军数败,乃为堑十重,筑京,为楼其上。绍悉军围之,瓒自杀。按:此诸人范史自应有传,《魏志》但于事有关涉处带及数语足矣,安用传为?

沈录金行《梁沈约传》:着《晋书》百一十卷。《隋志》:《晋史草》注,梁有郑忠《晋书》七卷,沈约《晋书》一百一十一卷,庚铣《东晋新书》七卷,并亡。《晋五行志》:白者金行,马者国族。《文选》陆士衡《宣猷堂诗》云:"黄晖既渝,素灵承祜。"善《注》;魏土德曰黄,晋金行曰素。程猗《说石图》曰:"金者,晋之行也。"

魏刊水运魏谓魏收。《魏书律历志》:以皇魏运水德,所上九家,共成一历,元起壬子,律起黄钟。壬子北方,水之正位,实符魏德。

典午《蜀志谯周传》:典午忽兮,月酉没兮。典午谓司马也。

膜拜《穆天子传》:膜拜而受。《注》:长跪拜也。又《注》:胡人礼佛,交手称南谟者,即此。

校年论地《甲子会纪》:晋惠帝之十一年,流人李特据广汉,进攻成都。十三年,罗尚破李特,斩之,子雄僭号称成。是后兄子班,班弟期,雄弟寿,寿子势。桓温入蜀,势降,李氏亡,实穆帝之三年。又:愍帝之二年,张轨为凉州牧,卒时在州已十三年矣。子实嗣,是为前凉。嗣是实弟茂,实子骏,骏子重华,华子耀灵,灵伯父祚,灵弟玄靓,至靓叔天锡降于秦,前凉亡,实孝武之四年。按:张、李兴灭并在魏道武未称帝之前,而魏都平城又极东北,所谓"校年不接,论地有殊"也。

行不由径用《列子》语,注见《杂说》上篇。

淳维《史记匈奴传》: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汉书匈奴传》全录其文。

瓠《后汉南蛮传》: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募能得犬戎之将吴将军头者,妻以少女。时有畜狗,名曰瓠,下令之后,瓠遂衔人头造阙下,乃吴将军首也。帝不得已,以女配瓠。瓠负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生子六男六女,因自相夫妻。其后滋蔓,号曰蛮夷,今长沙武陵蛮是也。《南史蛮传》亦云瓠种落。《路史发挥》:《伯益经》云:黄帝曾孙卞明生白犬,是为蛮祖。白犬乃其子之名,而应劭、干宝、范晔枝叶其说。

鳖桥《魏书高句丽传》:先祖朱蒙,母河伯女,夫余王闭于室中,为日所照,孕生一卵。母置暖处,一男破壳而出。及长,字之曰朱蒙。"朱蒙"者,善射也。夫余之臣谋杀之,朱蒙东南走,道遇大水,鱼鳖并浮成桥,得渡。至纥升有骨城居焉,号曰高句丽,因以为氏。《隋书高丽传》文略同。

马斗《魏书吐谷浑传》:辽东鲜卑涉归,一名奕洛韩,有二子,庶长曰叶谷浑,少曰若洛。若洛别为慕容氏。浑与二部,马斗相伤,怒,浑曰:马,畜也。斗在马,而怒及人邪?乖别甚易,今当去汝万里之外。按:其文亦见《宋书》,至唐编《晋书》复采用之。

断限《晋贾充传》:朝廷议立《晋书》限断,荀勖谓宜以魏正始起年,王瓒欲引嘉平以下朝臣尽入晋史,贾谧请从泰始为断,事下三府议。按:限断即断限也,二字见史传始此。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八·表第三·诸王表·宋濂
  前汉高祖皇帝纪卷第三·荀悦
  卷三百五十一 元豐八年(乙丑,1085)·李焘
  附录·张尔田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九·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 列传二百五十·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 列传七十·纪昀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一·杜大珪
  卷四十四·张守节
  卷二十·张守节
  二五 周瘦鹃·周作人
  周文育传·李延寿
  元弼、元晖业传·李延寿
  二、夏迹·傅斯年
  125.谢安东山再起·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巻九·顾瑛

    钦定四库全书草堂雅集卷九元 顾瑛 编郭翼字熙仲姑苏之昆山人明敏博学不屑为举业专志为古文诗尤精悍缙绅先生无不爱重之人言娄东之能诗者必曰东郭生云题张戡画瘦马图瘦骨锋棱珠汗落卧痕半襍古苔烟未脱将军金匼匝又防

  • 卷四百二十六 列传二百十三·赵尔巽

      王庆云 谭廷襄 马新贻 李宗羲 徐宗干 王凯泰 郭柏荫   王庆云,字雁汀,福建闽县人。道光九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二十七年,大考一等,擢侍读学士,迁通政副使。庆云通知时事,尤究心财政,穷其利病,稽其出入。文宗即位求言,

  • 卷之一百九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一百六十 内务府奏曹寅家人呈报修建西花园工程用银摺·佚名

    康熙五十一年十一月十四日 据曹寅家人陈佐呈称:康熙五十一年五月间,奉大人谕,除原任郎中、现放分司乌罗图奏报者外,倘有查算未尽,遗漏之处,著尔明白写出呈报等语。查我主人修建房屋、挖河等项工程所用银两,除原任郎中、现放

  • 六朝通鉴博议卷二·李焘

    (宋)李焘 撰命陆逊讨平山越强者为兵羸者补户得精卒数万人建安二十二年冬十月定威校尉吴郡陆逊言于孙权曰方今克敌临难非众不济而山冦旧恶依阻深地夫腹心未定难以图逺可大部伍取其精锐权从之以为帐下右部督会丹阳贼帅费

  • 刘光第传·梁启超

    刘君字裴村,四川富顺县人。性端重敦笃,不苟言笑,志节崭然。博学能文诗,善书法。诗在韩、杜之间,书学鲁公,气骨森竦,严整肖其为人。弱冠后成进士,授刑部主事,治事精严。光绪二十年,以亲丧去官,教授乡里,提倡实学,蜀人

  • 吕元膺传·刘昫

    吕元膺字景夫,郓州东平人。曾祖吕绍宗,任右拾遗。祖父吕霈,任殿中侍御史。父吕长卿,任右卫仓曹参军,后来靠了吕元膺得以追赠秘书监。吕元膺品性不凡胸襟宏大,有公卿王侯的气度。建中(780~783)初,参加贤良方正科考试及第,授同州

  • 八四、齐魏战马陵在梁惠王二十八年非周显王二十八年辨·钱穆

    《史记 孙吴列传》:“魏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后十五年,魏齐战马陵。”《索隐》:“王劭按《纪年》,梁惠王十七年,齐田忌败梁桂陵。(按:桂陵之战,据《史记》赵、魏、田齐《世家》,均在惠王十八年。《魏世家索隐》

  • 卷第二·太安万侣

    神代下天照太神之子。正哉吾勝勝速日天忍穗耳尊。娶高皇產靈尊之女栲幡千千姫。生天津火瓊瓊杵尊。故皇祖高皇產靈尊。特鍾憐愛以崇養焉。遂欲立皇孫天津火瓊瓊杵尊以爲葦原中國之主。然彼地多有螢火光神及蝿聲邪神。

  • 卷十四 诠言训·刘安

    洞同天地,浑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同出于一,所为各异,有鸟、有鱼、有兽,谓之分物。方以类别,物以群分,性命不同,皆形于有。隔而不通,分而为万物,莫能及宗,故动而谓之生,死而谓之穷。皆为物矣,非不物而物物者也,物物者亡乎万物

  • 宗镜录卷第九十三·延寿

    夫宗镜录。是实相法门。若信得何福。若毁得何罪。答。此一心实相之门。般若甚深之旨。于难信之中。或有信者。法利无尽。唯佛能知。若有毁者。谤般若罪。过莫大焉。现世受殃生身陷狱。何以受报如此广大。以般若是一切

  •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卷下·佚名

    大唐总持寺沙门智通译尔时观世音菩萨。说是咒时三千大千世界。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六反震动。色究竟天魔醯首罗不安其处皆大恐惧。一切恶鬼皆大叫唤受大苦恼。东西散走莫知所趣。尔时化身语诸大众及诸恶鬼神等。若不随顺

  • 众经目录卷第二·法经

    隋沙门法经等撰众经别生四 合二百二十一部二百六十三卷·华严经十种生法经一卷·佛名经一卷·净行品经一卷·菩萨名经一卷·抄华严经一卷·菩萨十地经一卷右六经出华严经。&mid

  • 贯斗忠孝五雷武侯秘法·佚名

    吴升序提及元至正己酉,即明洪武二年(1369年)。序称此法乃元至元间张晖斋受之于神。述召神劾鬼术。

  • 薛涛李冶诗集·佚名

    二卷。唐薛涛、李冶撰。薛涛,蜀中妓。李冶,乌程女道士。生卒年均不详。薛涛与元稹相唱和,李冶也曾与刘禹锡游,均为中唐人。《书录解题》载薛涛诗一卷,李冶诗一卷,至清皆不传。此本为后人钞撮而成。涛集中如《闻道边城

  • 日录·吴与弼

    明代理学家吴与弼的哲学著作。是作者平日体会笔札。此书以心性涵养为主要内容,以天人合一 的圣贤境界为追求目标。认为性命有别,命是天所赋 予,贫富贵贱,得丧荣辱,一听于天;性则在心,可反身 自求,全靠自己涵养。主张要“栽培

  • 问佛·观心·李叔同

    《问佛·观心》精选了弘一法师李叔同的佛学作品和诗词作品,思想性和艺术价值非常高。李叔同的佛学观以及人生观,有很多值得当下的人去学习的地方,感受一下他的思想,品读一下他的诗词,于纷繁的生活中得到一些安宁与淡定。让

  • 建立曼荼罗护摩仪轨·佚名

    一卷,唐法全集。说建立护摩坛之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