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 列传二百五十

列传

元 【四】

○元四

巴哩珠阿勒坦德济  和斯摩哩

阿喇勒乌苏

哈勒噶齐必噜【额琳特穆尔】

塔塔图该

  伊琳特穆尔

莽吉苏

博啰哈雅

赛音谔德齐沙木斯鼎【尼雅斯拉鼎呼逊】

巴哩珠阿勒坦德济

和斯摩哩

阿喇勒乌苏

哈勒噶齐必噜

塔塔图该

伊琳特穆尔

莽吉苏

博啰哈雅

赛音谔德齐沙木斯鼎

△巴哩珠阿勒坦德济

巴哩珠阿着坦德济伊都呼伊都呼者高昌国主号也先世居辉和尔之地曰布克汗传三十余君是为伊噜勒德济数与唐人相攻战久

之议和亲以息民于是唐以金莲公主妻伊噜勒德济之子格哷勒德济伊噜勒德济卒乃迁于交州居九百七十余载 【按金莲公主降格

哷勒德齐唐书公主传及文献通考所纪和蕃公主俱不载无可纪其年然自唐高祖之初至宋帝昺之末不过七百余年而此处巳云九百七

十余载然则原传所云树瘿裂而得婴而焚福山以弱其国尤不足信也姑删存其略以见世系之所自起云】 至巴哩珠阿勒坦德济臣于契

丹岁已巳闻太祖兴朔方遂杀契丹所置监国等官欲来附未行帝遣使使其国巴哩珠阿勒坦德济 【按史原傅巴哩珠阿勒坦德济及其

孙和尔齐哈喇德济并称伊都呼今各改从其名】 大喜即遣使入奏愿率部众为臣是时帝征迪延汗射其子托克托杀之托克托之子达都

齐拉衮等将奔巴哩珠阿勒坦德济不纳遂与战于檐河巴哩珠阿勒坦德济遣其国相来报帝复遣使还谕遂以金宝入贡辛未朝帝于吉鲁

尔河奏曰臣愿得与陛下四子之末竭犬马之力帝感其言使尚公主伊埒鄂端且得序于诸子与哲伯纳颜征哈马尔苏尔坦回回诸国将部

曲万人以先纪律严明所向克捷从帝征尼沙布尔征河西皆有大功既卒而次子谔格埒齐德济嗣谔各埒齐德济卒子茂穆尔德济嗣将万

人从宪宗伐宋合州攻钓鱼山有功还火州卒至元三年世祖命其子和尔齐哈喇德济嗣为伊都呼海都特们德尔之乱辉和尔之民遭乱解

散诏命和尔齐哈喇德济收抚之其众复辑十二年都勒斡布斯必等率兵围火州和尔齐哈喇德济誓死不从围六月不解都勒斡以书系矢

射城中曰能以女与我则休兵其民请与之和尔齐哈喇德济曰吾岂惜一女而不以救民命然终不能与之相见以其女伊埒伊克默色必济

厚载以茵引绳缒城下而与之都勒斡解去其后入朝帝嘉其功妻以公主曰巴克巴噶尔定宗女也还镇火州屯于州南北方军忽至大战力

尽遂死之子纳琳德济尚幼诣阙请兵北征以复父雠帝壮其志妻以公主曰布尔罕太宗孙女也公主薨又尚其妹曰巴拜彻尔会吐蕃图沙

玛作乱诏以平章政事领本部探马等军万人镇吐蕃宣慰司民赖以安武宗召还嗣为伊都呼复署其部押西护司之官仁宗朝加封高昌王

别以金印赐之其王印行诸内郡伊都呼印行诸辉和尔之境巴拜彻尔公主薨复尚公主曰乌拉戬安西王女也 【按公主表安西王阿南

达也】 领兵火州复立辉和尔城池延佑五年卒子二人长曰特穆尔布哈次曰齐吉皆巴拜彻尔公主所生特穆尔布哈大德中尚公主曰多

尔济斯满库腾太子孙女也至大中从父入觐备宿卫又事皇太后于东朝领大都护事出为巩昌等处都总帅达鲁噶齐奔父丧于永昌请以

王爵让其叔父奇彻台叔父力辞乃嗣为伊都呼高昌王至治中领甘肃诸军仍治其部泰定中召还与威顺王库春布哈宣靖王迈努靖安王

扣布哈分镇襄阳俄拜开府仪同三司湖广行省平章政事文宗召至京师佐平大难天历元年拜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录军国重事知枢密

院事明年以旧官勋封拜中书左丞相加太子詹事复拜御史大夫其弟齐吉嗣为伊都呼高昌王

△和斯摩哩

和斯摩哩西域古则鄂尔多人初为西辽库棱汗近侍后为古则鄂尔多所属喀三拜斯哈勒长官太祖西征和斯摩哩率喀三等城酋长

迎降帝命从大将哲伯为先锋攻柰曼克之斩其主库楚类哲伯令和斯摩哩持库楚类首往徇诸城皆望风降附又从征尼沙布尔城谕下之

帝亲征至赛玛尔堪与其主扎拉鼎合战败之追袭扎拉鼎等于阿尔噶城又败之追至哈克伞城西寨又败之扎拉鼎逃入于海和斯摩哩收

其珍宝以还取伊噜格勒德沁两城继而哈克伞城亦下帝遣使趣哲伯疾驰讨钦察命和斯摩哩招谕奇尔台实喇乌苏等城悉降至库尔哲

部及阿克苏部以兵拒敌皆战败而降又招降赫林城进击俄罗斯于题勒山克之寻征喀喇又败其军进至钦察亦平之军还哲伯卒会帝亲

征河西和斯摩哩持所获珍宝迎见于阿拉斯布拉斯帝就以所进金宝赐之仍命与色辰额哷为笔且齐又从太祖征汴至怀孟令领鄂啰事

岁壬辰太宗 【按本纪太宗四年壬辰帝由白坡渡河攻克钧州获金将哈达原传统叙于太祖征汴之下今依太宗纪补正】 由白坡渡黄

河攻金将哈达败之授怀孟州达噜噶齐癸巳金将强元帅围怀州和斯摩哩率其众力战金兵退又遣富察哈纳赫舍哩扎鲁招谕金总帅范

真来降己亥帝以和斯摩哩从军西域宣力居多命其长子诺绰巴袭为怀孟达噜噶齐次子穆里济袭为笔且齐令和斯摩哩为扎尔古齐归

西域大帅察罕行省特们德尔奏留之帝允其请庚子进怀孟河南二十八处都达噜噶齐所隶州郡不从者制令籍其家乙卯卒子穆哩济复

为怀孟达噜噶齐中统三年从攻淮西与宋战死

△阿喇勒乌苏

阿喇勒乌苏回鹘巴鄂尔氏仕其国为干夫长太祖征西域率其部曲来降从帝亲征既破瀚海军又攻轮台高昌于阗塔实千等没于军

子阿喇卜丹从世祖北征有功至元二十九年卒寿百二岁子沙木斯鼎有子五人长乌玛喇次博贝次实都次阿哈玛特次额森博贝骑勇善

骑射厯事成宗武宗仁宗数被宠遇积官荣禄大夫佩三珠虎符子阿都玛勒袭职致和元年自上都逃来丞相雅克特穆尔任为禆将率壮士

百人围穆尔特穆尔等于托啰克台驿擒之以献天历元年充行院同佥从击呼喇台满济勒噶等军于卢沟桥败之进枢佥院寻以降镇卫都

指挥使兼领拱卫司

△哈勒噶齐必噜

哈勒噶齐必噜辉和尔人也性聪敏国王约苏特穆尔闻名征为断事官约苏特穆尔卒其子幼西辽主珠尔汗遣使据其国且召哈勒噶

齐必噜为诸子师后归太祖一见大悦即令诸皇子受学焉仍令其子伊德实伊纳克以质子入宿卫从帝西征至巴实伯里东独山见城空无

人帝问其故对曰往岁大饥民皆流移然此地当北来要冲宜耕种以为备臣愿移居此于是父子皆留居焉后六年太祖西征还见田野垦辟

民物繁庶大悦问哈勒噶齐必噜则已死矣乃赐伊德实伊纳克都督印章兼独山城达噜噶齐伊德实伊纳克卒子奇彻森和拉太宗时袭爵

赐号达尔罕子四人曰塔塔尔曰贺珍曰和尔斯满曰裕勒斯满世祖命和尔斯满从舒苏德济镇云南裕勒斯满事宪宗袭父爵后徙平凉与

其子谙达默色特穆尔入觐世祖诏入宿卫为笔且齐命从安西王莽噶拉出镇六盘成宗即位授汝州达噜噶齐积官秘书大监卒子额琳特

穆尔

额琳特穆尔

额琳特穆尔

额琳特穆尔善国书多闻识厯事累朝繇翰林待制累迁学士承旨英宗时日侍左右陈说祖宗以来及克先哲王嘉言善行翻译诸经纪

录故实总治诸王驸马番国朝会之事天历初北迎明宗入正大统帝曰此朕师也三年进知经筵事子实喇卜累拜中书平章政事大司徒宣

政院使

△塔塔图该

塔塔图该辉和尔人也性聪慧通本国文字柰曼迪延汗尊之为傅掌其金印太祖西征柰曼国亡塔塔图该怀印逃去俄就擒帝问是印

何用对曰出纳钱谷委任人材皆用之以为信帝善之命居左右是后凡有制旨始用印章仍命掌之命教太子诸王以辉和尔字书国言太宗

即位命其妻为皇子哈喇彻尔乳母时加赐予塔塔图该谕诸子曰上以汝母鞠育太子赐子甚厚汝等当先供太子用有余则可分受帝称其

廉数加礼遇以疾卒至大元年追封鴈门郡公子四人长永和尔默色次隆和默色次索罗该次多尔玛永和尔默色少有勇略珲塔哈叛率其

众与战败之追至卓巴勒适遇阿勒达尔合兵复战死之隆和默色有膂力尝猎于野遇盗三人搏之尽仆遂缚以还帝召见选力士与之角无

与敌者帝壮之令备宿卫索罗该袭父职多尔玛旧事皇子哈喇彻尔世祖即位从其母入见欲官之以无功辞命统宿卫奉使辽东卒封鴈门

郡公子阿必实克陕西行省平章政事

△伊琳特穆尔

伊琳特穆尔回鹘人辉和尔国相多伊克之裔也其兄必里克布哈年十六袭国相达尔罕时西契丹命太师僧沙克嘉来临其国骄恣奢

淫辉和尔王患之谋于必里克布哈率众围沙克嘉斩之以功加号必里克呼尔敦左右有疾其功者谮于王曰沙克嘉珥珠先生宝也必里克

布哈匿之王怒索宝甚急必里克布哈度无以自明乃亡附太祖赐食三十三郡寻卒弟伊琳特穆尔从太祖征讨多战功皇弟鄂齐锦求师傅

帝命伊琳特穆尔往训导诸王子以孝弟敦睦仁厚不杀为先帝闻而嘉之从平河南授河南等处军民都达噜噶齐所得上方赏赉悉辇归故

郡以散亲旧且盛陈汉官仪卫以激励之道出河西所过榛莽或时乏水为之凿井置堠居民使客相庆称便太宗即位选充大断事官从鄂齐

锦出镇顺天等路布德化宽征徭盗遁奸革州郡清宁寻复监河南等处军民卒于保定谥庄简子哈喇布哈见忠义传

△莽吉苏

莽吉苏辉和尔人世居巴实伯里古北庭都护之地年十五尽通本国书大祖召至阙下一见大悦以授睿宗使视显懿庄圣皇后分邑岁

赋复事世祖于潜藩日见亲用宪宗崩莽吉苏言于世祖曰太祖嫡孙唯王最长且贤宜即皇帝位诸王塔齐尔等咸是其言世祖即位眷顾益

重南征时与近臣布扎尔为断事官及诸王额哷布格叛相拒漠北布扎尔有二心莽吉苏奏徙之中都帝以为忠数命收召豪杰凡所引荐皆

极其选诏与安图并拜丞相固辞帝语安图及丞相巴延等曰贤哉莽吉苏求之彼族诚为罕也莽吉苏为人刚严谨信蚤居帷幄谋议世莫得

闻至元四年卒谥敏惠武宗朝追封武都王改谥智敏子九人多至大官

△博啰哈雅

博啰哈雅辉和尔人也祖伊勒必哈雅父济达哈雅俱以功为其国世臣博啰哈雅幼孤依舅氏家就学未几善其国书尤精骑射年十八

随其主内附充宿卫太祖西征扈从有功帝以吉鲁汗女舒穆噜氏配之太祖崩总理燕京财币庄圣太后闻其廉谨求之太宗命统中官军民

匠户之在燕京中山者授真定路达噜噶齐辛卯拜燕南诸路廉访使未几授断事官得专生杀时冇民误殴人死吏论以重法其子号泣请代

博啰哈雅戒吏使擒于市惧则杀之既而不惧乃曰误殴人死情有可宥子而能孝义无可诛遂并释之征讨之际隶军籍者往往募人代行又

军中多逃归者朝廷下制募代者杖百逃归者死命博啰哈雅按顺天等路募者闻命潜遣家人易代募者博啰哈雅欺曰募者已惧罪往易逃

者因单弱思归情皆可矜遂奏其状皆得轻减有丁多产富而家人不往及未至役所至即逃者则曰此而不杀何以戒后其执法平允类如此

世祖即位择信臣宣抚十道使真定真定富民出钱贷人者不踰时倍取其息博啰哈雅正其罪使偿息如本而止后定为令中统钞法行以金

银为本本至乃降新钞时庄圣太后已命取真定金银由是真定无本钞不可得博啰哈雅遣人谓平章王文统曰真定南北要冲之地居民商

贾甚多今旧钞既罢新钞不降何以为正且以金银为本岂若以民为本太后之取金帛以赏推戴功也其为本不亦大乎文统不能夺立降钞

民赖以便俄迁顺德等路宣慰使至元二年卒博啰哈雅性孝友造大宅于燕京迎母事之得禄不入私室幼时叔父阿勒巴哈雅欺之尽有其

产及贵显筑室宅旁迎居之终无闲言初博啰哈雅拜廉使命下之日子希宪适生喜曰吾闻古以官为姓天其以廉为吾宗之姓乎故子孙皆

姓廉氏大德初追封魏国公谥孝懿子希闵希宪希恕希尹希颜希愿希鲁希贡希中希括孙五十三人登显仕者代有之希宪自有传

△赛音谔德齐沙木斯鼎

赛音谔德齐沙木斯鼎一名乌玛喇回回人拜阿布勒之裔其国言赛音谔德齐犹华言贵族也太祖西征率千骑迎降命入宿卫从征伐

以赛音谔德齐呼之而不名太宗时为燕京断事官宪宗即位命行六部事迁燕京路总管多惠政擢采访使帝伐蜀主馈饷未尝阙乏世祖即

位立十路宣抚司擢燕京宣抚中统二年拜中书平章政事至元元年置陕西五路西蜀四川行中书省 【按百官志中统元年以商挺领秦

蜀五路四川行省事三年改立陕西四川行中衵省治京兆至元十八年以陕西行中书省分省四川本传所云与志互异】 出为平章政事莅

官三年户钞日增诏褎之七年分镇四川宋将昝万寿守嘉定与赛音谔德齐军对垒一以诚意待之不为侵掠及赛音谔德齐召还万寿请置

酒为好左右皆难之赛音谔德齐竟往不疑酒至左右复言未可饮赛音谔德齐笑曰若等何见之小邪昝将军能毒我其能尽毒我朝人乎万

寿叹服八年命行省事于兴元专给粮饷十一年命抚云南受命退朝即访知云南地理者并图其山川城郭驿舍军屯以进帝大悦拜平章政

事行省云南时宗王图古勒方镇云南 【按世系及诸王表云南王和克齐世祖第五子也此云图古勒互异】 惑于左右之言恐夺其权具

甲兵以备赛音谔德齐乃遣其子尼雅斯拉鼎先至王所请曰天子以云南守者非人致诸国背叛故命臣来安集之今未敢专愿王遣人共议

王闻遽骂其下曰吾几为汝辈所误遂遣亲臣苏默乌克哈纳等至赛音谔德齐款宴甚欢且曰二君虽宗王亲臣未有名爵不可以议国事欲

各授行省断事官未敢擅授令一人先禀王王大悦由是政令一听赛音谔德齐所为十二年奏宣慰司兼行元帅府事并听行省节制又奏置

令长并从之十三年以所改郡县上闻云南俗无礼义男女往往自相配偶亲死则火之不为丧祭无秔稻桑麻子弟不知读书赛音谔德齐教

之拜跪之节婚婣行媒死者为棺椁奠祭教民播种为陂池以备水旱创建孔子庙明伦堂购经史授学田由是文风稍兴云南民以贝代钱时

初行钞法民不便之赛音谔德齐闻于朝许仍其俗又患山路险远盗贼出没为行者病相地置镇每镇设土酋吏百夫长各一人往来者或值

劫掠则罪及之有土吏数辈怨其不已用至京师诬其专僭数事帝曰赛音谔德齐忧国爱民朕洞知之此辈何敢诬告即命械送赛音谔德齐

处治之既至脱其械且谕之曰若曹不知帝以便宜命我故诉我专僭今不汝罪且命汝以官能竭忠自赎乎皆叩头谢誓以死报交趾叛服不

常湖广省发兵屡征不利赛音谔德齐遣人谕以祸福且约为兄弟交趾王大喜遂乞永为藩臣萝盘甸叛往征之有忧色从者问故赛音谔德

齐曰吾非忧出征忧汝曹冒锋镝不幸以无辜死又忧汝曹劫掠平民使不聊生及民叛则又从而征之耳师次萝盘城三日不降诸将请攻之

赛音谔德齐不可遣使以理谕之萝盘主曰谨奉命越三日又不降诸将奋勇请进兵赛音谔德齐又不可俄而将卒有乘城进攻者赛音谔德

齐怒遽鸣金止之召万户叱责之曰天子命我安抚云南未尝命以杀戮也萝盘主闻之曰平章宽仁如此吾拒命不祥乃举国降由是西南诸

夷翕然款附夷酋每来见例有所献纳赛音谔德齐悉分赐从官或以给贫民秋毫无所私为酒食劳酋长制衣冠袜履易其卉服草履酋皆感

悦至元十六年卒百姓巷哭交趾王遣使致祭有生我育我慈父慈母之语帝思赛音谔德齐之功诏云南省臣尽守其成规不得辄改大德元

年赠咸阳王谥忠惠子五人长尼雅斯拉鼎次哈克伞广东道宣慰使都元帅次呼逊次舒苏丹额默勒建昌路总管次巴苏呼云南诸路行中

书省平章政事

尼雅斯拉 【鼎呼逊】

尼雅斯拉 【鼎呼逊】

尼雅斯拉鼎累官云南路宣慰使都元帅至元十六年 【按经世大典云至元十四年尼雅斯拉鼎由云南率蒙古爨僰军征缅至江头

城招降诸砦纪年互异】 迁帅大理以军抵金齿蒲骠曲蜡缅国招安夷寨三百籍户十二万余定租赋置邮传立卫兵会其父殁云南省臣失

抚绥之方世祖忧之近臣以尼雅斯拉鼎为言十七年授云南行省右丞建言云南省规措所造金薄贸易病民宜罢且请罢元帅府及官员子

弟入质臣奏可寻进拜平章政事奏减哈喇竟冗官二十一年从皇太子托欢征交趾有功二十八年进拜陕西行省平章政事二十九年卒封

延安王子十五人巴延中书平章政事乌讷尔江浙行省平章政事扎哈哩荆湖宣慰使呼逊云南行省平章政事实迪云南行省左丞阿荣太

常礼仪院使巴延彻尔中书平章政事赠奉元王谥忠宪呼逊至元初以世臣子备宿卫十五年出为河南等路宣慰司同知河南多盗官军收

捕失利呼逊遣土豪持檄谕之未几贼二人来归赐之官巾且谕之曰汝既自归即良民矣俾侍左右寻放还令徧谕其党数日后招集其为首

者十辈来罗拜庭下顾视异常众悉惊怖呼逊命为民俾随侍左右夜则令卧户外时呼而饮食之羣盗闻之相断款附除南京总管大德元年

迁云南行省右丞既至条具诸不便事言于宗王请更张之王不可呼逊与左丞刘正驰还京师有旨令宗王协力施行由是一切病民之政悉

革而新之豪民规避徭役往往投充王府宿卫有司不胜供给呼逊按元额所无者悉籍为民马龙州酋谋叛阴与外贼通事觉宗王将释不问

呼逊与刘正反复研鞫奸状尽得竟斩之军粮支给吏夤缘为奸呼逊按军户姓名及仓廪处更番支给吏奸始除先是沙木斯鼎为云南平章

时建孔子庙为学校拨田五顷以供祭祀教养后为大德寺所有呼逊夺归之复下诸郡邑徧立庙学选文士为教授文风大兴王府畜马繁多

悉纵之郊败民禾稼而牧人又在民家宿食室无宁居呼逊度地置草场构屋数十闲使为牧所民得以安广南酋沙奴素强悍梗化呼逊诱致

之置酒宴劳讽令入觐帝大悦大德五年缅国主负固不臣呼逊遣人谕之曰我老赛音谔德齐平章子也惟先训是遵凡官府于汝国所不便

事当为汝更之缅国主遂与使者皆献白象一既入帝赐缅国王以世子之号乌蛮等租赋岁发军征索乃集呼逊以利害榜谕不遣一卒而租

赋咸足俄有为飞语及符谶以惑宗王者呼逊引刘正密为驰奏造言之徒悉诛八年迁为四川行省左丞改江浙行省至大元年拜江西行省

平章政事明年以母老谢职归养又明年卒天历元年赠雍国公谥忠简子二人巴罕中庆路达噜噶齐库哩湖南道宣慰使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一 魏征·刘昫
  卷八十七 大中祥符九年(丙辰,1016)·李焘
  卷五十四 咸平六年(癸卯,1003)·李焘
  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三)·陈寅恪
  卷之二百四十五·佚名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佚名
  卷之五百八十八·佚名
  ◎宅怪·李定夷
  卷三十一·郝经
  通志卷一百二十八·郑樵
  五四二 寄谕署两江总督萨载等再行严搜徐首发沈成濯家并访查其更名情节·佚名
  卷三十四·鄂尔泰
  南安王元桢传·李延寿
  陈尧佐传·脱脱
  卷三·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巧对录卷之二·梁章钜

    近人有掇取《说文》中字句,集成对偶,名曰《说文凝锦录》,皆汉以前文字,古雅可喜。今摘录其最工者百余条,以广见闻云:“天体”圜,天体也对“地根”垠,地根也。“屈虹”霓,屈虹也对“凝雨&rd

  • 卷之三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五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九 列传二十九·纪昀

    列传唐 【二十九】○唐二十九姚崇【奕 合 勖】宋璟姚崇宋璟△姚崇姚崇字符之陕州硖石人父善懿 【新书名懿字善懿世系表云字善意】 贞观中为巂州都督崇少倜傥尚气节长乃好学仕为孝敬 挽郎举下笔成章授濮州司仓参军五

  • 志卷第二十七 高丽史七十三·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选举一。○三国以前未有科举之法高丽太祖首建学校而科举取士未遑焉。 光宗用双冀言以科举选士自此文风始兴。 大抵其法颇用唐制。 其学校有

  • 王尧臣传·脱脱

    王尧臣,字伯庸,应天府虞城人。考取进士第一名,被授任将作监丞、湖州通判。后被召回京应试,改任秘书省著作郎、直集贤院。遇上叔父王氵中犯法受牵连,王尧臣被调离京城出任光州知府。后为父服丧,服丧完毕,任三司度支判官,再升做

  • 刘仲洙传·脱脱

    刘仲洙,字师鲁,大兴宛平人。大定三年(1163),考中进士。历任龙门主簿、香河酒税使,再调深泽令。县城靠近滹沱河,当时是秋天庄稼成熟时,河水忽然暴涨,仲洙竭力护堤查堵缺口,终于没有造成灾害。有强盗夜间出现,居民震惊,仲洙率领县

  • 附录·佚名

    「郑氏史料初编」刊出之后,我们又见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新印的明清史料辛编。其中除第一本八七八九页的「就闽言闽残件」已经见于郑氏史料初编卷一「会剿广东山寇锺凌秀等功次残稿」外,还有十二个可用的文件被抄

  • 钦定南巡盛典卷三十二·高晋

    蠲除乾隆二十七年正月初二日上谕内阁曰今春朕防奉皇太后銮舆巡幸江浙便道阅视河工海塘与封疆大臣讲求吏治民生诸要务念昨冬防逢慈恩覃被之余正东南士民望幸情殷之翠华所过宜沛隆施益光庆典着将江苏安徽浙江三省自乾

  • 李锡之·周诒春

    李锡之 字仲荣。年二十六岁。生于安徽合肥。本籍住址。安徽合肥县二郞庙巷李宅。已婚。初学于安徽高等学堂及京师大学堂。授拔贡。宣统二年。以官费游美。入麻省工业学校。习机器工程。民国四年。得学士学位。为留美

  • 卷二十三 论语五·黎靖德

      ◎为政篇上   △为政以德章   问:"'为政以德',莫是以其德为政否?"曰:"不必泥这'以'字。'为政以德',只如为政有德相似。"〔节〕   亚夫问"为政以德"云云。曰:"人之有德,发之於政,如水便是个湿底物事,火便是个热底物事

  • 文王·胡宏

      胡子曰:文王之行王政,至善美也,孟子之言王道,更详约也。然不越制其田里,导之树畜,教之以孝悌忠信而已。自五霸之乱以至于今,田里之弊无穷,树畜之业不修,孝悌之行不着,忠信之风不立,治道日苟,刑罚日烦。非有超百世英才之君臣、

  • 卷十·程端学

    <经部,春秋类,春秋本义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义卷十     元 程端学 撰僖公【名申荘公子闵公庶兄左氏曰成风闻成季之繇乃事之而属僖公焉故成季立之不书即位义同荘公】元年春王正月齐师宋师曹

  •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十一·佚名

    萧齐外国三藏僧伽跋陀罗译问曰:“若数至三四置者,有何不善?”答曰:“出入息逼促,因逼促故,心难调伏。譬如牛栏内牛极多,在栏里迮切,会当破栏出。若足十者,身中宽容如大栏,宽容牛故,易可守养。”“若至八九有何不善?”答曰:“勿使乱

  • 舆地广记·欧阳忞

    区域志。北宋欧阳忞撰。三十八卷,附札记二卷。欧阳忞,按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谓无此人,此从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忞,欧阳修从孙,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从序所见,作者为考辨古代州郡之演变沿革而作,成书于政和(1111

  • 松窗杂录·李濬

    又名《松窗录》、《松窗小录》、《松窗杂记》、《摭异记》等。李浚撰。《新唐书·艺文志》小说家类著录为“《松窗录》一卷”,无撰人姓名。《通志》同。《崇文总目》传记类著录为李浚撰。《郡斋读书志》杂史类作“韦睿

  • 续北山酒经·佚名

    宋李保撰。保生平事迹不详,其《读朱翼中〈北山酒经〉》诗末署“朝奉郎行开封府刑曹掾”,小序称与朱“同僚”。此书即为续朱书而作,共记制曲酿酒46种。然今存《说郛》本有目无文。

  • 太上说九幽拔罪心印妙经·佚名

    元始天尊向救苦真人述一切罪根皆从心起之理,劝人了心无心,以脱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