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刘光第传

刘君字裴村,四川富顺县人。性端重敦笃,不苟言笑,志节崭然。博学能文诗,善书法。诗在韩、杜之间,书学鲁公,气骨森竦,严整肖其为人。弱冠后成进士,授刑部主事,治事精严。光绪二十年,以亲丧去官,教授乡里,提倡实学,蜀人化之。官京师,闭户读书,不与时流所谓名士通,故人鲜知者。及南海先生开保国会,君翩然来为会员。七月,以陈公宝箴荐,召见,加四品卿衔,充军机章京,参预新政。

初,君与谭君尚未识面,至是既同官,又同班,则大相契。谭君以为京师所见高节笃行之士,罕其比也。向例,凡初入军机者,内侍例索赏钱,君持正不与;礼亲王军机首辅,生日祝寿,同僚皆往拜,君不往;军机大臣裕禄擢礼部尚书,同僚皆往贺,君不贺;谓时事艰难,吾辈拜爵于朝,当劬王事,岂有暇奔走媚事权贵哉?其气节严厉如此。七月二十六日,有湖南守旧党曾廉上书请杀南海先生及余,深文罗织,谓为叛逆。皇上恐西后见之,将有不测之怒,乃将其摺交裕禄,命转交谭君,按条详驳之。谭君驳语云:“臣嗣同以百口保康、梁之忠,若曾廉之言属实,臣嗣同请先坐罪。”

君与谭君同在二班,乃并署名曰:“臣光第亦请先坐罪。”

谭君大敬而惊之。君曰:“即微皇上之命,亦当救志士,况有君命耶?仆不让君独为君子也。”

于是谭君益大服君。

变既作,四卿同被逮下狱,未经讯鞫。故事,提犯自东门出则宥,出西门则死。十三日,使者提君等六人自西门出,同人未知生死,君久于刑部,谙囚狱故事,太息曰:“吾属死,正气尽。”

闻者莫不挥泪。君既就义,其嗣子赴市曹伏尸痛哭一日夜以死。君家贫,坚苦刻厉,诗文甚富,就义后,未知其稿所在。

论曰:“裴村之识余,介先生。先生,有道之士也,余以是敬裴村。然裴村之在京师,闭门谢客,故过从希焉。南海先生则未尝通拜答,但于保国会识一面,而于曾廉之事,裴村以死相救。呜呼,真古之人哉,古之人哉!与裴村未稔,故不能详记行谊,虽然,荦荦数端,亦可以见其概矣。

猜你喜欢
  附录等·脱脱
  卷二百六十七·列传第一百五十五·张廷玉
  卷二百二十二·列传第一百十·张廷玉
  卷一五七 梁紀十三·司马光
  卷四十一·毕沅
  序·苏天爵
  卷之二百七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五·佚名
  卷之六十六·佚名
  沈冲传·萧子显
  姚僧垣传·令狐德棻
  王谊传·李延寿
  朱纨传·张廷玉
  卷四十五·徐天麟
  卷十八·叶隆礼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丁酉、戊戌三十七首·许南英

    丁酉、戊戌(光绪二十三~四年、一八九七~九八)和吴质钦司马原韵丁酉春,在星洲遇吴质钦司马奉游历南洋、采探商务之役。旧友他乡,不尽沧桑之感!复承惠佳章,并索和句,敬步元韵,以志萍踪散聚之缘云尔。铁马金戈忆旧游,相逢又在海西头

  • 卷一百五十二·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五十二  明 冯惟讷 撰 别集第八 品藻六 通论 元稹曰始尧舜之君臣以赓歌相和是後诗人继作历夏殷周千余年仲尼缉拾选链取其干预教化之尤者三百篇其余无闻焉骚人作

  • 卷六十二·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六十二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乐圃余稿【一】朱长文字伯原其先越州剡人家吴郡嘉祐四年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改许州司户防军充苏州教授筑室郡西表曰乐圃乡人称为乐圃先生绍圣间除秘书省

  • 卷十二·沈季友

    钦定四库全书檇李诗系卷十二平湖沈季友编明郑端简公晓晓字窒甫号淡泉海盐人少好嬉戏乘屋缘木蹻防自喜八九岁时犹被絮袄逐羣儿捕蚌也然授以经传子史及字义讲解辄能通之嘉靖壬午乡举第一癸未成进士为兵部主事日阅故牍尽

  • 巻八·童轩

    ●钦定四库全书清风亭稿卷八(明)童轩 撰○七言絶句读史晏婴慎守封疆欲覇齐故于宣圣惜尼溪从来为国求贤意笑杀当年拥盖妻仪秦游说当时最得名从横朝暮善谈兵自家不学全身计却与诸侯致太平蔺相如事大从来贵息争区区何用胜

  • 第五十四章 革命途中的中国·吕思勉

    语云:&ldquo;大器晚成&rdquo;,一人尚然,而况一国?中华民国的建立,虽已30年,然至今仍在革命的途中,亦无怪其然了。策励将来,端在检讨已往,我现在,且把这30年来的经过,述其大略如下:民国的成立,虽说是由于人心的效顺,然以数千年来专

  • 第十章 三十年代·林语堂

    北京大学的教授出版了几个杂志,其中有《现代评论》,由胡适之为中心的若干人办的;一个是颇有名气的《语丝》,由周作人,周树人,钱玄同,刘半农,郁达夫等人主办的。胡适之那一派之中包括徐志摩,陈源(西滢),蒋廷黻,周甦生,陶孟和。说来也

  • ●弘光实录钞卷一·佚名

    崇祯十七年夏五月庚寅,福王建监国于南京。讳由崧,神宗皇帝之孙也。父常洵,国于雒阳。十六年正月,为流贼所害。北都之变,诸王皆南徙避乱。时晋都诸臣议所以立者,兵部尚书史可法,谓:太子,永、定二王既陷贼中,以序则在神宗之后,而瑞

  • 韦元甫传·刘昫

    韦元甫,年少时学习严格,才思敏捷。原来任滑州白马尉,以吏术出名,主管此地域的采访使韦涉非常器重他,奏请担任支使,与同幕判官锡一同出名。元甫擅长文书,锡擅长咨询,韦涉对他们以诚相待,在当时有“员推韦状”的说法。元甫有才能

  • 卷二百三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三十三经籍考【二十三】集【别集】正谊堂集十二卷张伯行撰伯行见史类【臣】等谨按伯行践履笃实持守醇正其服官清节具着一时故能仰邀宸契平生傚法大抵以陆陇其为步趋惟学问则尚有未逮耳

  • 卷一百八·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八宋 赵汝愚 编财赋门茶法上太宗乞罢榷山行放法  张 洎臣伏奉中书宣谕圣意令访闻茶法其榷山通商各有何利害者臣才识鄙陋预闻天旨退就衡泌惶悚实深谨略具榷山放法利害仰对大问惟圣明

  • 纲鉴易知录卷五六·吴楚材

    唐纪宪宗皇帝纲 庚寅,五年,春正月,卢龙节度使刘济将兵讨王承宗,拔饶阳、束鹿。纲 吐突承璀讨王承宗,战不利。纲 贬元稹为江陵士曹。目 河南尹房式有不法事,东台监察御史元稹奏摄之,擅令停务;朝廷以为不可,罚俸,召还。至敷水

  • 第十章 10·辜鸿铭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辜讲当在家乡公宴的时候,只有年长的人离席,孔子才会离开。在家乡上巳节 的时候,当山民路过孔子的家,孔子总是穿戴整齐,站在家门口的台阶上,而且站在房子的左侧。(在中国古代及

  • 第二章 2·辜鸿铭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辜讲孔子说:“《风》《雅》《颂》 这些诗书总共有三百首诗。其中的道德理念或许可以总结为一句话:毫无邪念。”辜解真正的中国人在精神生活中,同时具有成年人的理性和儿童单

  • 弘明集卷第六·僧祐

      道恒法师释驳论明僧绍正二教论周剡颙难张长史融门律谢镇之析夷夏论释驳论(释道恒)  晋义熙之年。如闻江左袁何二贤。并商略治道。讽刺时政。虽未睹其文意者。似依傍韩非五蠹之篇。遂讥世之阙。发五横之论。而沙

  • 卷第一百五十四·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五十四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根蕴第六中等心纳息第四之四契经中说住灭定者。不为火所烧。水所漂。毒所中。刃所害。他所杀。问何故住灭定者有如是胜利。尊者世友作如是说。

  • 养蒙金鉴·林之望

    该书多为采摘古代名贤幼小刻苦研学终成名家的事迹,按历史序列汇而成集。顾名思义,“养蒙金鉴”即是培养学童启蒙的一面“宝镜”。

  • 三余赘笔·都卬

    二卷,分夜半日出、古字相反、饮食必祭、十友十二客、传书鸽、艾一壮、梓潼神、昼夜百刻、吴绫出火、论语辩惑、鹿角、道家南北二宗、淫沛、风马牛、蕈、辩鸟雌雄、戒指、老医少卜、钟馗历日表、急须仆憎、说虎轩、白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