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元膺传
吕元膺字景夫,郓州东平人。曾祖吕绍宗,任右拾遗。祖父吕霈,任殿中侍御史。父吕长卿,任右卫仓曹参军,后来靠了吕元膺得以追赠秘书监。吕元膺品性不凡胸襟宏大,有公卿王侯的气度。建中(780~783)初,参加贤良方正科考试及第,授同州安邑县尉。同州刺史侯钅乔闻知他的名声,召他做长春宫巡官。恰值蒲州盗贼侵袭,侯钅乔失去立身之地,吕元膺也就隐藏踪迹不再追求仕进。
贞元(785~805)初,论惟明任淮北节度使,吕元膺应邀做幕僚,从此名声达于朝廷。论惟明去世,王栖曜代理其职。德宗让王栖曜将吕元膺留在官署任职,参谋军政事务。先后调任殿中侍御史,征召入朝实授此职。又升任侍御史。逢继母去世,服丧期满,授右司员外郎,出任蕲州刺史,颇有施恩重义的好名声。曾于岁末视察监狱,囚犯中有人诉说:“我有父母在,明日正月初一却不能相见。”因而伤心落泪。吕元膺怜悯他们,全都解除刑具让他们回家,约定时间返回监狱。负责看守的狱吏劝道:“贼人不可放纵。”吕元膺说:“我是以真诚和信义对待他们的。”到了规定时间,没有一个犯人迟回。因此群盗感激他的情义,相约不在蕲州犯案。元和(806~820)初,征召回京授右司郎中、兼侍御史知杂事,调任谏议大夫、给事中。批评规劝,辩是论非,十分尽责。待到镇州王承宗叛乱时,宪宗欲封吐突承璀为招讨处置使。吕元膺同给事中穆质、孟简以及兵部侍郎许孟容等八人,直言反对认为不可。并说道:“承璀虽身贵位尊,但身为宦官。如果他做主帅统领兵马,恐怕诸将不服。”所言明白中肯,被宪宗采纳,替吐突承璀改了封使名号,可他仍然独掌兵权,结果无功而还。吕元膺出任同州刺史,到入朝谢恩那天,皇上问他对当前治政得失的看法,吕元膺一一陈说,情辞慷慨激烈,得到皇上赞许。次日皇上对宰相说:“吕元膺能直言有正气,应留在朕身边,让他评论政务得失,众卿以为如何?”李藩、裴土自庆贺道:“陛下纳谏,超过前代所有君王,实为宗庙社稷万世无疆之喜庆事。臣等不能广为搜求端直之士,又不能时时进献忠言,辜负了圣上爱心,理当问罪。请留元膺在陛下身边供职。”随即便让吕元膺兼任太子侍读,赐紫服金鱼袋。
不久官拜御史中丞,没多久,授鄂岳观察使,入朝任尚书左丞。度支使潘孟阳与太府卿王遂交相上奏争执,结果潘孟阳授散骑常侍,王遂派任邓州刺史,诏书上都写着美辞嘉语。吕元膺将诏书封缄退还,请求写明二人行为的是非曲直。江西观察使裴堪奏报虔州刺史李将顺贪赃情状,朝廷未经复查,立即将李将顺贬为道州司户。吕元膺说:“廉使奏刺史犯贪赃之罪,不复查核实即行贬谪,即使裴堪之言可信,这种做法也不可取。”又封还诏书,请求朝廷派御史前往查问,宰臣不能定夺。后吕元膺替代权德舆任东都留守、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都畿防御使。按照旧例,留守一概赐予旗帜和甲衣,和方镇待遇相同。及至吕元膺受任留守却不赐,朝官们认为淮西有战事,特地用吕元膺留守洛阳,不宜削减仪仗规格而降低他的威信,谏官们援引华、汝、寿三州之例陈述看法。皇上说:“这几处,都应该不赐。”留守而不赐旗甲的规矩,就是从吕元膺开始的。
元和十年(815)七月,郓州李师道留居邸宅埋伏甲士阴谋叛乱。当初,李师道在东都修建府第宅院,兵士细作出入混杂,官吏不敢查辨。因吴元济向北进犯,京郊多警报,防御之兵尽去伊阙驻守。李师道埋伏百余甲士于府宅,准备焚烧宫室,大肆掠杀。已经烹牛宴餐兵士,第二天就要起事。恰好小将李再兴密告变乱之事,吕元膺到伊阙追回军队,将李师道邸宅围困半日,没人敢攻进去,防御判官王茂元斩杀一人后兵士们这才进攻。有的兵士毁墙进去,众贼人奋力冲出,围困的士兵惊恐奔逃。贼人紧紧靠在一起,让妇女儿童跟着一起走,出了长夏门,在郊外抢掠民舍,夺人牛马,东渡伊水,朝山区而去。吕元膺传令驻境军士,悬赏重金捕捉贼人。数月后,有山民在集市上卖鹿,发现贼人经过,立即召集他的同伙,引来官兵将贼人围在山谷中,尽数俘获。追查贼首,原来是中岳寺僧圆净,八十余岁,曾在史思明手下为将,魁梧忄票悍过人。刚捉住他时,命人折断他的胫骨,可是锤不断。圆净骂道:“连折断脚都不会,还称得上是健儿吗?”说罢伸出脚教兵士将自己的脚折断。临刑时叹息道:“误了我的事啊,没能让洛阳城流血!”被处死的共数十人。其中留守防御将领二人,都亭驿卒五人,甘水驿卒三人,都暗中接受了圆净的委任而替他充当耳目,从开始密谋到事败之前一直无人知晓。先前,李师道在伊阙、陆浑两地间大量购置田地,共计十余处,所以有钱施舍山民供其衣食之用。有叫訾嘉珍和门察的两个人,暗中谋划部署,使这些钱财都归属圆净。他们表面装作用李师道的千万钱财修理佛寺,实际指望訾嘉珍秘密起事时用在山中点火做饭,聚集两县山民造反作乱。待到查清案情,訾嘉珍、门察都供认自己是杀害武元衡的凶手。吕元膺将案情上报朝廷,将犯人押送京师,赏赐出首叛乱者杨进、李再兴锦彩三百匹、宅第一片,授予郎将之职。吕元膺随即请求召募中原子弟来保卫宫城,朝廷应允。盗贼生发之日,都城震恐,留守之兵人少力弱不足依赖,而吕元膺坐镇皇城门,指挥部署,气度自如,因此居民人心安定。
数年后,吕元膺调任河中尹,兼河中节度使等职。当时方镇多生事变姑息养奸,惟独吕元膺立身行事能坚守正道,监军使以及往来的宫中显贵,无不敬而畏之。后入朝拜吏部侍郎,因患病执意辞谢,便改授太子宾客。元和十五年(820)二月去世,年七十二,追赠吏部尚书。
吕元膺学识深远,处事得体,在朝中肃然而立,有宰相三公的威仪。当初吕元膺到京师做官时,前宰相齐映对人说:“我没赶上见到娄师德、郝处俊,大概他们就是吕元膺一类的人吧!”吕元膺无论执行公务还是办私事,始终没有过失。
猜你喜欢 卷一百九·表第十·宰辅年表一·张廷玉 第七十八回 穿地道焚死公孙瓒 害国戚勒毙董贵妃·蔡东藩 卷五·商辂 名山藏卷之六十八·何乔远 进实录表·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二十九·佚名 一四六八 直隶总督梁肯堂奏本年并无查缴《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六二八 谕着添派曹文埴阅办《大清一统志》·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十四·杜大珪 绎史卷一百十六 ·马骕 叱列延庆传·魏收 杨津传·李延寿 公孙轨传·李延寿 陆树德传·张廷玉 二十一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