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 列传七十

列传

唐 【七十】

○唐七十

李训

郑注

  王涯

贾餗

舒元舆

王璠【郭行余  韩约

罗立言李孝本  顾师邕  李贞素

李训

郑注

王涯

贾餗

舒元舆

王璠

△李训

李训字子垂始名仲言字子训故宰相揆族孙质状魁梧敏于辩论多大言自标置擢进士第补太学助教辟河南节度府从父逢吉为宰

相以仲言阴险善谋事厚昵之坐武昭狱流象州文宗嗣位更赦还以母丧居东都郑注佐昭义府仲言往见注相得甚欢时逢吉方留守怏怏

不乐思复用知与注善付金币百万使西至京师厚结注注喜介之谒王守澄守澄善遇之即以注药术仲言易义并荐于帝仲言持诡辩激卬

可听善钩揣人主意始宋申锡谋诛守澄不克死宦尹益横帝愈愤耻欲夷绝其类注阴知帝指屡建密计引仲言叶力仲言尚缞麤帝使衣戎

服号王山人与注出入禁中服除起为四门助教赐绯袍银鱼时太和八年也其十月迁周易博士兼翰林侍讲学士于是给事中郑肃韩佽谏

议大夫李珝郭承嘏中书舍人高元裕权璩等共劾仲言憸人天下共知不宜在左右帝不听仲言数进讲至阉寺必感愤申重以激帝心帝见

其言纵横谓果可任遂不疑而待遇莫与比因改名训明年秋七月进翰林学士兵部郎中知制诰居中倚重实行宰相事宦人陈弘志时监襄

阳军训启帝召还至青泥驿遣使者杖杀之复以计白罢守澄观军容使赐鸩死 【按旧书文宗纪李训之为兵部郎中知制诰在太和九年

七月甲子作相在九月己巳决杀陈弘志在九月癸亥葢前训作相七日酖杀王守澄在十月辛巳又训作相后十二日也纲目与纪脗合新传

序于作相之前旧传序于作相之后俱误】 又逐西川监军杨承和淮南韦元素河东王践言于岭外已行皆赐死而崔潭峻前物故诏剖棺鞭

尸元和逆党几尽训本挟奇进及大权在己锐意去恶故与帝言天下事无不如所欲与注相朋比务报恩复雠素忌李德裕宗闵之宠乃因杨

虞卿狱指为党人尝所恶者悉陷党中迁贬无阕日班列几空中外震畏帝为下诏开谕羣情稍安不踰月以礼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赐

金紫服仍诏三日一至翰林以终易义训起流人一岁至宰相谓遭时其志可行欲先诛宦竖乃复河湟攘夷狄归河朔诸镇意果而谋浅天子

以为然俄赐第胜业里赏赉旁午每进见它宰相备位天子倾意宦官卫兵皆慑惮迎拜天下险怪士徼取富贵皆凭以为资训时时进贤才伟

望以悦士心人皆惑之尝建言天下浮屠避傜赋耗国衣食请行业不如令者还为民既执政自白罢因以市恩始注先显训藉以进及势相埒

赖宠争功不两立然方事未集乃出注使镇凤翔外为助援内实猜克待逞且杀之擢所厚善分总兵柄于是王璠为太原节度使郭行余为邠

寍节度使罗立言权京兆尹韩约金吾将军李孝本权御史中丞阴许璠行余多募士及金吾台府卒刼以为用十一月壬戌帝御紫宸殿约奏

甘露降金吾左仗树羣臣贺训元舆奏言甘露近在禁中陛下宜亲往以承天祉许之即辇如含元殿诏宰相羣臣往视还训奏言非甘露帝曰

岂约妄邪顾中尉仇士良鱼志弘等验之训因欲闭止诸宦人使无逸者时璠行余皆辞赴镇兵列丹凤门外彀而待训传呼曰两镇军入受诏

旨闻者趋入邠寍军不至璠惧不能前独行余拜殿下宦人至仗所约流汗不能举首士良等怪之曰将军何为尔会风动庑幕见执兵者士良

等惊走出阍者将阖扉为宦侍叱争不及闭训急连呼金吾兵曰卫乘舆者人赐钱百千于是有随训入者宦人曰急矣上当还内即扶辇决罘

罳下殿趋训攀辇曰陛下不可去士良曰李训反帝曰训不反士良手搏训而踬训压之将引刀鞾中救至士良免立言孝本领众四百东西来

上殿与金吾士纵击宦官死者数十人训持辇愈急至宣政门宦人郗志荣揕训仆之辇入东上合即闭内官呼万岁者数四须臾士良遣神策

副使刘泰伦陈君奕等率卫士五百梃兵出所值辄杀涯等惶遽易服步出杀诸司史六七百人复分兵屯诸宫门捕训党千余人斩四方馆流

血成渠宦竖知训事连天子相与怨啧帝惧伪不语故宦人得肆志杀戮俄而舒元舆王涯皆为兵所执涯实不知谋士良榜笞急乃自署反状

诏出卫骑千余驰咸阳奉天捕亡者大索都城分掩涯训等第遂大掠两省印簿书辄持去秘馆图籍荡然无余明日召羣臣朝至建福门从者

不得入光范门内闭乃繇金吾右仗至宣政衙兵皆露持是时无宰相御史中丞久之合门使马元贽启宣政扉传诏张仲方可京兆尹而吏皆

前死羣臣不能班帝初未知涯等被系犹迟其不朝既而士良白涯与训谋逆将立郑注遽召仆射令狐楚郑覃兵部尚书王源中吏部侍郎李

虞仲等至帝对悲愤因付涯讯牒曰果涯书邪楚曰然涯诚有谋罪应死是日京师兵剽刼未止民乘乱往往复私怨相戕击人死甚众帝遣杨

镇靳遂良等屯兵大衢鼓而儆之兵乃止帝逼于宦官于是下诏暴训涯等罪孝本奔郑注至咸阳追骑及之餗匿民闲羸服乘驴自归璠聚河

东兵环第自卫志弘绐出之俄行余立言皆得自涯十余族井奴婢悉系左右军训既败被绿衣诡言黜官走终南山依浮屠宗密宗密欲匿之

其徒不可乃奔凤翔为盩厔将所执械而东训恐为宦人酷辱祈监者曰得我者有赏不如持首去乃斩之传其首余党悉禽后一日两神策兵

将涯等赴郊庙过两市皆腰斩枭首以徇约最后捕得责以反状不服斩之杀训弟仲褒元皋帝颇思训数为李石郑覃称其才而宦竖益炽帝

末以制居常忽忽不怿自是感疢云

△郑注

郑注绛州翼城人世微贱以方伎游江湖闲元和末至襄阳依节度使李愬为愬煮黄金饵之寖亲遇署衙推从至徐州稍参处军政挟邪

市权举军患之监军王守澄白愬愬曰然彼奇士也将军试与语守澄始拒不纳既坐机辩横生钩得其意守澄大惊引至后堂语终夕恨相见

晚谢愬曰诚如公言即署巡官守澄入总枢密与俱至京师厚加赡恤日夜为守澄计议因阴通赂遗初士纤巧者附离后要官贵人亦趋往既

陷宋申锡搢绅侧目御史李款言注奸状请付有司治罪始王涯用注力再辅政又惮守澄遏其奏更擢通王府司马右神策判官士议讙骇刘

从谏恶其人欲因斥去之即表副昭义节度至府不旬月文宗暴眩守澄复荐注即日召入对浴堂门赐赉至渥是夜彗出东方长三尺芒耀怒

急俄进太仆卿兼御史大夫寻擢工部尚书翰林侍讲学士时李训已在禁中日日议论帝前相倡和谋鉏翦中官自谓功在晷刻帝惑之乘是

进退士大夫挠骫朝法贤不肖淆乱俄检校尚书右仆射凤翔陇右节度使诏月入奏事请寮属于训训与舒元舆谋终杀注虑其豪俊为助更

择台阁长厚者入辞帝赐通天犀带出都门旗干折注恶之先是守澄死以十一月葬浐水注奏言守澄国劳旧愿身护丧因羣宦者临送欲以

镇兵悉禽诛之训畏注专其功乃先五日举事注率五百骑至扶风令韩辽知其谋奔武功注闻训败乃还监军张仲清与前少尹陆畅绐注计

事斩其首兵皆溃去寮属皆死枭注首光宅坊三日瘗之羣臣皆贺乃夷其家籍赀得绢百万匹它物称是

△王涯

王涯字广津其先本太原人博学工属文擢进士又举宏辞再调蓝田尉久之以左拾遗为翰林学士进起居舍人元和初会其甥皇甫湜

以贤良方正对策异等忤宰相涯坐不避嫌罢学士再贬虢州司马徙为袁州刺史宪宗思之以兵部员外郎召知制诰再为翰林学士累迁工

部侍郎封清源县男俄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坐循默不称职罢再迁吏部侍郎穆宗立出为剑南东川节度使时吐蕃寇边西北骚

然又略雅州涯调兵拒之长庆三年入为御史大夫迁户部尚书盐铁转运使宝厯时复出领山南西道节度使文宗嗣位召拜太常卿四年以

吏部尚书代王播复总盐铁政益刻急岁中进尚书右仆射代郡公自李师道平三道十二州皆有铜铁官岁取冶赋百万观察使擅有之不入

公上涯始建白收隶天子盐铁诏可久之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合度支盐铁为一使兼领之俄检校司空兼门下侍郎罢度支真拜司空

始变茶法益其税以济用度下益困而郑注亦议榷茶天子命涯为使心知不可不敢争李训败乃及祸籍田宅入于官子孟坚为工部郎中集

贤殿学士仲翔太常博士季琰校书郎皆死昭宗天复初大赦明涯训之冤追复爵位官其后裔

△贾餗

贾餗字子美河南人举进士高第又策贤良方正异等授渭南尉集贤校理累擢考功员外郎知制诰餗美文辞开敏有断然褊急气陵辈

行李渤为谏议大夫恶其人为宰相言之而李逢吉窦易直爱餗才得不斥穆宗崩告哀江浙道拜常州刺史入为太常少卿复知制诰厯礼部

侍郎凡三典贡举再迁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姑臧县男太和九年出为浙西观察使未行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俄为集贤殿大学士

监修国史刘蕡以贤良方正对策指中人为祸乱根本而餗与冯宿庞严为考官畏避不敢闻竟罹其祸

△舒元舆

舒元舆婺州东阳人 【按宰相世系表作世家庐江旧书作江州人与此互异】 地寒不与士齿始学即警悟去客江夏节度使郗士美

异其秀特数延誉元和中举进士擢高第调鄠尉有能名裴度表掌兴元书记文檄豪健一时推许拜监察御史劾按深害无所纵再迁刑部员

外郎元舆自负才有过人者锐进取太和五年献文阙下不得报上书自陈文宗得书高其自激卬出示宰相李宗闵以浮躁诞肆不可用改着

作郎分司东都时李训居丧尤与元舆善及训用事再迁左司郎中权知御史中丞会帝录囚元舆奏辨明审不三月即真兼刑部侍郎专附郑

注注所恶举绳逐之月中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诡谋谬算日与训比败天下事二人为之也

△王璠

王璠字鲁玉万年人元和初举进士宏辞皆中累迁监察御史仪寓峻整著称于时以起居舍人副郑覃宣慰镇州长庆末擢职方郎中知

制诰时李逢吉秉政特厚璠骤拜御史中丞璠挟所恃颇横恣道直左仆射李绛交骑不避绛上疏论之逢吉惮绛正遏其事不奏但罢璠为工

部侍郎而绛亦用太子少师分司东都议者不直之明年出为河南尹时内厩小儿颇扰民璠杀其尤暴者远近畏伏入为尚书右丞再迁京兆

尹郑注奸状始露宰相宋申锡御史中丞宇文鼎密与璠议除之璠反以告王守澄而注由是倾心于璠进左丞判太常卿事出为浙西观察使

李训得幸璠以逢吉故吏荐之复召为左丞拜户部尚书判度支封祁县男李宗闵得罪璠亦其党见注求解乃免训将诛宦人乃授河东节度

使已而败

郭行余

韩约

罗立言

李孝本

顾师邕

李贞素

郭行余

郭行余者元和时进士累擢京兆少尹厯仕至楚汝二州刺史大理卿擢邠寍节度使李训在东都与行余善故用之及祸

韩约

韩约朗州武陵人本名重华志勇决略涉书有吏干厯两池榷盐使虔州刺史交趾叛领安南都护再迁太府卿太和九年代崔鄯为左金

吾卫大将军居四日事败

罗立言

罗立言者宣州人贞元末擢进士魏博田弘正表佐其府改阳武令以治剧迁河阴改度支河阴留后坐平籴非实没万九千缗盐铁使惜

其干止奏削兼侍御史繇庐州刺史召为司农少卿以财事郑注亦与李训厚善训以京兆多吏卒擢为少尹知府事以就其谋训败及祸

李孝本

李孝本宗室子元和时第进士累迁刑部郎中依训得进于是御史中丞舒元舆引知杂事元舆入相擢权知中丞事亦因训及祸

顾师邕

顾师邕字睦之少连子性恬约喜书寡游合第进士累迁监察御史李训荐为水部员外郎翰林学士训遣宦官田全操刘行深周元稹薛

士干似先义逸刘英誗按边既行命师邕为诏赐六道杀之会训败不果师邕流崔州至蓝田赐死

李贞素

李贞素嗣道王实子累迁宗正少卿由将作监改左金吾卫将军韩约之诈贞素知之流儋州至商山赐死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一十二·表第三·脱脱
  卷九十一·志第四十四·河渠一·脱脱
  卷四十七 志二十二·赵尔巽
  卷十七·浦起龙
  ●卷二十一·徐梦莘
  卷之四百四十九·佚名
  尚史卷四十二·李锴
  八九三 吏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正月至三月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黏单)·佚名
  评鉴阐要卷五·乾隆
  萧岩寿传·脱脱
  日本传·宋濂
  樊跋·王之春
  卷九十四·佚名
  卷五·佚名
  卷三百二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一齣~第四十齣·朱鼎

    第三十一齣 繫狱【虞美人】〔淨上〕奸雄背主心怀二。敢肆螳螂臂。将倾晋社总难支。纵自粉身效报曾何济。〔小外上〕入幕善谋。底囊多智。几将羣策屈羣雄。争奈吾王忽却经邦计。〔见介淨〕尀耐温峤背逆无状。昨已差人

  • 香天谈薮·吴雷发

    洛阳人梨花开时,携酒其下,曰为梨花洗妆。惜洗妆诗,未有出群之才,足以称此。余尝于花落时,聚而瘗之。袭以破砚,作葬花诗曰:蝶拍莺簧当挽歌,蜂房酿酒酬高坡。蓬窠埋后无人赏,负却春光奈尔何。幽香绝艳本难知,无限荒榛又蔽之。开亦

  • 太平洋舟中见一明星·闻一多

    鲜艳的明星哪!—— 太阴底嫡裔, 月儿同胞的小妹—— 你是天仙吐出的玉唾, 溅在天边? 还是鲛人泣出的明珠, 被海涛淘起?哦!我这被单调的浪声 摇睡了的灵魂, 昏昏睡了这么久, 毕竟被你唤醒了哦, 灿烂的宝灯啊! 我在昏沉的梦中, 你将

  • 卷三百六十下·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六十下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八十下 朱克诚 水 浩浩无津际杳溟烟波何处望蓬瀛冯夷银屋千层迥汉使星槎一叶轻盈缩应随天地化奔流不尽古今情万方共喜风涛息四海弦歌讃圣明 尘 一骑

  • 列传第二十六 宗室·萧子显

    衡阳元王道度始安贞王道生子遥光遥欣遥昌安陆昭王缅衡阳元王道度,太祖长兄也。与太祖俱受学雷次宗。宣帝问二儿学业,次宗答曰:“其兄外朗,其弟内润,皆良璞也。”随宣帝征伐,仕至安定太守,卒于宋世。建元二年,追加封谥。无子,太

  • 國朝獻徵錄卷之十四·焦竑

      內閣三   ◆內閣三   光祿大年柱國太子太保戶部尚書兼謹身殿大學士贈太保謚文和劉公珝神道碑銘(徐溥)   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書華葢殿大學士贈太師謚文穆劉公吉神道碑(徐溥)   資善大夫太子

  • 第一百三十回 强调停弟兄翻脸 争权利姻娅失欢·蔡东藩

      却说关外调人麇集,和平空气,弥漫沈辽。谁知张作霖受了梁、叶迷惑,以为有了倒吴的计划,所以不肯答应。而且新近得了广东和浙江方面的联络,已经订立三角同盟。据传三角同盟的内容,是以孙中山先生为总统,段祺瑞为副总统,梁

  • 提要·鲁訔

    臣等谨案杜工部诗年谱一巻宋鲁訔撰訔字季钦嘉兴人官至福建提点刑狱公事周必大平园集有訔墓志述其官阶始未甚详诸书或云字季卿或云海盐人或云仕至大府卿皆误也訔曽注杜诗今存者惟此谱篇首有訔编次杜工部诗序末有王士祯

  • 卷三十 昭怀太子之诬·李有棠

    道宗清甯九年,封皇长子浚为梁王,小字伊囉斡。宣懿皇后萧氏生。幼即好学能文,道宗尝曰:“此子聪慧,殆天授与!”至是六岁,封梁王。明年,从道宗猎,矢连发三中。道宗顾左右曰:“朕祖宗以来,骑射绝人,威震天下。是儿虽幼,不坠其风。”后

  • 卷三十六·朱熹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仪礼经传通解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传集注卷三十六宋 朱子 撰王朝礼十三王制之壬【师田】周礼大宗伯以军礼同邦国【同谓威其不恊僣差者军礼之别有五】大师之礼用众也【用其义勇】大均之礼恤众也【

  • 卷九十六·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九十六庶人之孝爱亲左传赵宣子【盾】田于首山舍于翳桑【桑之多隂翳者】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遣之使尽之

  • 卷一·佚名

    △转法轮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六万二千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荆尽诸有结皆得自在。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如调象王。所作已办脱於重担。逮得己利往来已荆得正智已心得自在。到於彼岸。

  • 卷三十九·佚名

    △娑毗耶出家品下时娑毗耶波梨婆阇。问富兰那迦叶等义。如上所说,云何比丘。乃至云何名为求道。时娑毗耶如是谘问迦叶语已,而迦叶等。领受言义。心意错乱。不能报答。以不逮及彼之义意。增复嚬皱。眉頟赧缩。现为三分。

  • 大乘掌珍论卷下·清辨

        清辩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是已说修观行者总相悟入。有为性空。而未悟入无为性空。若不开示无由悟入。若不悟入无分别慧。谓趣入行终不得成。为开示故复说是言。无为无有实不起似空花

  • 卷第一百十七·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一百十七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三十 【经】 此是大悲清净智  利益世间慈氏尊  灌顶地中佛长子 

  • 婚礼的成员·麦卡勒斯

    《婚礼的成员》是20世纪美国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长篇小说,小说以佐治亚州的一个南方小镇为背景,围绕一场婚礼,讲述了十二岁少女弗兰淇短短四天的夏日经历。弗兰淇是一个十二岁的女孩,母亲很早就去世了,她和父亲生活在美国

  • 补后汉书年表·熊方

    史学著作。南宋熊方撰。10卷。方字广居,隆兴丰城(今属江西)人 。由上舍生官至权澧州司户参军。以范晔《后汉书》无表,使东汉典故散缀于纪传之内,不能丝联绳贯,开卷厘然。因自题其堂曰“补史”,作是编以补范书所未备。凡《

  • 圣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一百八名真实圆义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赵宋施护译。说般若之一百八名及陀罗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