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契丹國志卷之五

  穆宗天順皇帝

  穆宗諱璟,番名述律,後更名明,太宗之長子也。太宗攻石晉,入大梁,留帝侍述律太后。太宗於會同十一年四月崩於欒城,諸將畏述律太后殘虐,遂立世宗。世宗遇弒,諸將共迎帝即位,改元應曆。自火神淀入幽州,遣使告于北漢。北漢主遣樞密直學士王得中賀即位;復以叔父事之,請兵以擊晉州。帝年少,好遊戲,不親國事,每夜酣飲,達旦乃寐,日中方起,國人謂之「睡王」。

  辛亥應曆元年。周太祖郭威廣順元年。冬十月,遼遣蕭禹厥將奚、遼兵五萬會北漢兵伐周,北漢主自將兵二萬,攻晉州。三面置寨,晝夜攻之,巡檢使王萬敢與都指揮使史彥超、何徽共拒之。周太祖自將由澤州路與王峻會兵救之[一]

  十二月,周王峻至晉州[二],遼兵與北漢兵夜遁。

  北漢土瘠民貧,內供軍國,外奉遼幣,賦役繁重,民不聊生,逃入周境者衆。

  壬子應曆二年。周廣順二年。夏四月朔,日食。

  六月,遼幽州節度使蕭海真世宗之妻弟。許以內附,請降于周,中國多事,不果從。

  秋九月,遼攻冀州,為周兵所拒。

  冬十月,遼瀛、莫、幽州大水,流民入塞者數十萬口[三],本國亦不之禁。周詔所在賑給存處之,中國民被掠得歸者什五六。

  癸丑應曆三年。周廣順三年。春正月,遼攻定州,為周將楊弘裕敗[四]

  夏六月,遼張藏英降周。

  秋八月,周太祖得風痺疾,術者言宜散財以禳之,於是築社壇,建太廟於大梁。太祖享太廟,纔及一室,不能拜而退,命晉王榮終禮。晉王本姓柴氏,幼從姑,長太祖家,遂以為子。是夕,宿南郊,幾不救,夜分小愈。

  甲寅應曆四年。周世宗榮立,顯德元年。春正月朔,周太祖祀圜丘,僅能瞻仰致敬而已。以晉王榮判內外兵馬事。太祖疾篤,晉王榮入侍[五],屢戒之曰:「昔吾西征,見唐十八陵無不發掘者,無他,惟多藏金玉故也。我死,當衣紙衣,斂以瓦棺,壙中無用石,以甓代之;工人役徒皆和雇,勿以煩民;葬畢,募近陵民三十戶,蠲其雜徭,使之守視[六];勿修下宮,置宮人,作石羊、虎、人、馬,惟刻石置陵前云『周天子平生好儉約,遺令用紙衾、瓦棺,嗣天子不敢違也。』汝苟或違,吾不福汝。」是月,太祖崩,年五十一。晉王榮立。是為世宗。

  二月,北漢主聞周太祖崩,喜甚,遣使詣遼請兵。遼遣武定節度使楊袞將萬騎如晉陽。北漢主自將兵三萬,會遼師趣潞州。節度使李筠領兵逆戰,敗走。

  夏五月,周帝自潞州趣晉陽,至其城下,旗幟環城四十里。遼將楊袞奔歸,帝怒其無功,囚之。使數千騎屯忻、代之間,周遣符彥卿擊之。遼兵退保忻口。彥卿恃勇輕進,為遼兵所敗,死傷甚衆,彥卿引兵還晉陽。

  冬十一月,北漢主旻殂。子承鈞告哀于遼,遼冊命為帝。其事遼,上表稱男,遼賜詔,謂之「兒皇帝」。

  乙卯應曆五年。周顯德二年。春二月朔,日食。

  丙辰應曆六年。周顯德三年。

  丁巳應曆七年。周顯德四年。冬十一月,遼遣侍中崔勳將兵會北漢,同攻周,北漢遣李存將兵會之[七],南侵潞州,至其城下而還。北漢主知遼不足恃而不敢遽與之絕,贈送勳甚厚。

  戊午應曆八年。周顯德五年。夏五月朔,日食。

  己未應曆九年。周顯德六年,六月恭帝宗訓立。夏四月,周帝自將攻遼。

  五月,周將韓通領兵大至,遼失瀛、莫、易、涿、雄、霸六州。其瓦橋關建為雄州,割容城、歸義二縣隸之;益津關建為霸州,割文安、大城二縣隸之,皆遼之地也。周帝趣幽州,有疾乃還。

  六月,周帝立其子宗訓為梁王。時年七歲。是月,周帝崩,年三十九,諡曰世宗。子梁王立。

  秋九月,遼帝遣其舅使於南唐,中國疑憚,泰州團練使荊罕儒募刺客,使殺之。南唐夜宴遼使於清風驛,酒酣,起更衣,久不返,視之,則失其首矣。自是遼與唐絕。

  庚申應曆十年。宋趙太祖即位,建隆元年。春正月辛丑朔,北邊奏遼與北漢連兵犯邊。時宋趙太祖事周為殿前檢點使,周帝命領宿衞,諸將禦之,次陳橋驛,諸將擁立太祖為帝,國號曰宋,改元建隆。奉周帝為鄭王,太后為周太后,遷居西京。

  夏五月朔,日食。

  辛酉應曆十一年。宋建隆二年。夏四月朔,日食。

  壬戌應曆十二年。宋建隆三年。

  癸亥應曆十三年。宋太祖乾德改元。

  甲子應曆十四年。宋乾德二年。

  乙丑應曆十五年。宋乾德三年。春二月壬寅朔,日當食不虧。

  丙寅應曆十六年。宋乾德四年。

  丁卯應曆十七年。宋乾德五年。春三月,五星聚奎。

  夏六月朔,日食。

  戊辰應曆十八年。宋太祖開寶改元。秋七月,北漢主劉承鈞寢疾,召平章事郭無為,執繼恩承鈞養子。手,付以後事。繼恩嗣位,諡承鈞為孝和皇帝。

  九月,北漢主繼恩自嗣位以來纔六十餘日,為郭無為所弒。弟繼元立,亦承鈞養子。改元廣運。

  是月,宋師入北漢境。北漢上表于遼求援;又遣將領軍扼團柏谷,為宋將李繼勳、何繼筠等擊破之于銅鍋河。北漢尋復入攻,大掠晉、絳二州之境。

  是時,承會同之餘威,中原多事,藩鎮爭強,莫不求援於遼國以自存。晉陽之北漢,江南之李唐,使車狎至,饋遺絡繹,遼帝以政昏兵弱,不能應之。

  帝體氣卑弱,惡見婦人。居藩時,述律太后欲為納妃,帝辭以疾;即位後,嬪御滿前,竝不一顧。朝臣有言椒房虛位者,皆拒而不納。左右近侍、房帷供奉率皆閹人。性好遊畋,窮冬盛夏,不廢馳騁。萬機事繁,蕃漢諸臣共涖之,帝不以屑意。如京東北有山曰黑山,曰赤山,曰大保山,山水秀絕,麋鹿成羣,四時遊獵,不離此山。瀛、莫之失,幽州急遞以聞,帝曰:「三關本漢地,今以還漢,何失之有?」其神氣怠緩,不恤國事如此。逮至末年,殘忌猜忍,左右小有過愆,至于親手刃之。數年之間,重足屏息,人人虞禍。會醉,索食不得,欲斬庖人,掌膳者恐禍及,因捧食以進,挾刃弒帝於黑山下。帝在位凡十九年,諡曰天順皇帝,廟號穆宗。

  論曰:英睿騰風,戎馬交馳而不足;耽酣愒日,禍敗淪胥而有餘。太祖奮自遐陬,虎視中原;太宗偉度英資,關河拱手,一何壯也!一再傳之後,世宗以聲色覆於前,穆宗以荒淫履其轍。介冑脫諸房帷,釁端生於肘腋,一何怯也!本其驕心縱欲,醉色遊畋,敗亡之塗,如出一手,豈陰山異氣之所韞抱於英靈者,至茲少歇歟?不然,何以若斯其昏昏也!

  校勘記

  [一]周太祖自將由澤州路與王峻會兵救之「會」原作「奪」,明抄本同,席本作「奮」,均誤,據通鑑卷二百九十改。

  [二]周王峻至晉州「州」字原闕,據席本及通鑑卷二百九十補。

  [三]流民入塞者數十萬口「數」原作「四」,據通鑑卷二百九十一改。

  [四]遼攻定州為周將楊弘裕敗「裕」原作「昭」,據通鑑卷二百九十一改。

  [五]晉王榮入侍原作「榮王入侍」,據席本及通鑑卷二百九十一改。

  [六]使之守視「之」原作「以」,據通鑑卷二百九十一改。

  [七]北漢遣李存瓌將兵會之「瓌」原作「環」,據通鑑卷二百九十三改。

猜你喜欢
  班梁列传第三十七·范晔
  列传二 宗室·薛居正
  称谓第十四·浦起龙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四十五·佚名
  清季外交史料选辑(二)·王彦威
  通志卷六十五·郑樵
   八、关于《京华烟云》①·林语堂
  第十四章抄封租·佚名
  卷三十七·佚名
  ●皇朝通典卷九十四·佚名
  10.奴隶倒戈·林汉达
  卷第十五·佚名
  纲鉴易知录卷二二·吴楚材
  八年·佚名
  三十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文□□质(学古集)·顾嗣立

    质字学古, 【一作固。】 甬东人,隐居吴之娄江。学行卓然,词章奇放,好为长吉体。酒酣长歌,声若金石,尝与杨铁崖夜行,有挑梅花灯者,铁崖命赋一诗,立就,为铁崖所称。年九十六卒。《昆山志》载:学古与邑中耆儒卢观、赵天佑、卫馆、盛

  • 卷418 ·佚名

    吴龙翰 寓感 周家敦八议,姬旦衡何平。 秦家尚荷法,四海怨商君。 凤鸟时一鸣,枭鸟时一鸣。 一鸣以为周,一鸣以为秦。 法重灭尔族,德重润尔身。 天帝厌杀伐,勿使伤阳春。 吴龙翰 寓兴 盈

  • 卷之三百三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三十八·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三十八 唐 张守节 撰 宋微子世家第八      史记三十八 微子开者殷帝乙之首子而纣之庶兄也纣既立不明淫乱於政微子数谏纣不听及祖伊以周西伯昌之修德灭??国惧祸至以告纣纣曰我生不有

  • 卷八·胡世宁

    钦定四库全书 胡端敏奏议卷八 明 胡世寜 撰 恳乞天恩休致疏【时官刑部尚书】 臣不幸久患痰火奇疾为变百端然向惟旬日间发犹可支持今年逾六十血气益衰病发不时难料每当侍朝奏对之际常恐昬瞀颠仆玷汚朝列惭惶无地自

  • ●皇朝通典卷十三·佚名

    食貨十三 ○食貨十三 輕重上【平糶 常平倉 義倉 社倉 鹽義倉】 △輕重上【平糶 常平倉 義倉 社倉 鹽義倉】 (臣)等謹按輕重之說始於管子管子曰民有餘則輕之故人君斂之以輕民不足則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其後李悝得

  • 卷七十·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七十 朱批甘国奎奏摺 雍正二年七月二十四日浙江按察使【臣】甘国奎谨 奏为备陈地方情形事窃【臣】一介庸愚知识短浅仰蒙 皇上天恩畀以刑名重任受事以来朝夕兢惕勉供职守惟是浙土俗尚刁华方事

  • 卷三百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十五八旗大臣年表六部院大臣年表二<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十五>

  • 钦定南巡盛典卷五十六·高晋

    目录海塘【二】 钦定南廵盛典卷五十六海塘乾隆十四年十月二十日闽浙总督喀尔吉善署浙江廵抚永贵奏言窃照浙省钱塘江接连海洋潮汐经行之所分南北中三亹水行南大亹则南岸塘工受险水行北大亹则北岸塘工受险康熙年间江流

  • 卷五·鄂尔泰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钦定周官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周官义疏卷五天官冢宰第一之五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正义郑氏康成曰毒药药之辛苦者药之物恒多毒书曰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 贾氏公彦曰药之无毒者亦聚之但药物

  • 卷七·黄度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说卷七       宋 黄度 撰周书周公既没命君陈分正东郊成周作君陈【周人二都通王畿故成周为东郊近郊五十里逺郊百里是为六乡六卿分治六乡六卿皆在宗周不出君陈独以分正之职居洛治之正长也长治

  • 佛说最胜妙吉祥根本智最上秘密一切名义三摩地分卷下·佚名

        西天释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  此胜成就法  能最上变化  出现种种身  清净诸恶趣  与一切众生  为主为所依  一切众生界  普令得度脱  入烦恼战阵  为勇猛坚固 

  • 福盖正行所集经 第四卷·龙树

    福盖正行所集经 第四卷龙树菩萨集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以何义故。名只陀林(华言战胜林顺古不译也)。昔胜军王。与其邻国。斗战获胜。当于是时。诞生太子。乃以战胜。

  • 菩提行经卷第四·龙树

        圣龙树菩萨集颂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啰国密林寺三藏明教大师赐紫沙门臣天息灾奉 诏译  菩提心般若波罗蜜多品第七  如来智慧仁  为一切世间  令求远离苦  是故智慧生  真如及世间  今说此

  • 六道集卷四·弘赞

    广州南海宝象林沙门弘赞在犙辑畜生道畜生者。梵语。帝利耶瞿榆泥。此云旁行。又曰旁生。由其形傍。故行亦傍。皆负天而行。又其受果报傍。故名傍生。由先其造作增上愚痴身语意十恶行。往彼生彼。禀性暗钝。不能自立。

  • 星经·甘德

    《星经》,记星象之书。一名《通占大象历星经》,是中国古代署名甘公、石申的天文星占著作。本书渊源甚早,流传演变亦甚久。今存本题“汉甘公石申著,南昌李溶校”,或不记撰人姓氏。所传有明陶宗仪《说郛》本,明程荣等3

  • 四书正误·颜元

    共6卷,清初哲学家颜元编,为读南宋朱熹《四书集注》和讲解《四书》所作的笔记。后由门人辑录成册。今有《大学》、《中庸》、《论语上》、《论语下》、《孟子下》各一卷。除注释外,多为批评程朱的内容。《四书正误》认

  • 难提释经·佚名

    一卷,西晋法炬译,佛为难提比丘解释五法六念。出杂阿念三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