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契丹國志卷之六

  景宗孝成皇帝

  景宗諱明記,更名賢,世宗兀欲子也。穆宗先為帳下所弒,諸將迎立帝即位,號天贊。以樞密使知政事令高勳守政事令,封秦王;侍中蕭守興為尚書令,封魏王。每朝,必命坐議國事。納蕭守興女燕燕為皇后。

  先是,火神淀弒逆之時,述軋之害世宗,併及於后,復求帝殺之。帝時年九歲,御廚尚食劉解里以氈束之,藏於積薪中,由是得免。及即位,嬰風疾,多不視朝。改元保寧。

  戊辰保寧元年。宋太祖開寶元年。遼大赦境內。刑賞政事,用兵追討,皆皇后決之,帝臥牀榻間,拱手而已。

  己巳保寧二年。宋開寶二年。春二月,宋太祖命曹彬等伐北漢。

  夏四月,遼分道救北漢,為宋何繼筠敗于陽曲[一],又為韓重贇擊破其衆于定州境。

  庚午保寧三年。宋開寶三年。夏四月朔,日食。

  冬十一月,遼騎六萬攻定州,宋太祖命田欽祚領兵三千戰于滿城[二],馬中流矢而踣,騎士王超以馬授欽祚得免,夜入保遂城。遼兵圍之數日,欽祚度城中糧少,整兵開南門,突圍一角而出。

  辛未保寧四年。宋開寶四年。冬十月朔,日食。

  壬申保寧五年。宋開寶五年。秋九月朔,日食。

  癸酉保寧六年。宋開寶六年。春正月,周鄭王殂於房州,諡曰恭帝。

  甲戌乾亨元年。宋開寶七年。春二月朔,日食。

  冬十一月,遼邊臣貽宋雄州守孫全興書,請和。全興以聞于宋太祖,許之。

  乙亥乾亨二年。宋開寶八年。春三月,遼遣使聘宋。

  夏六月,彗出柳,長三四丈,晨見東方,西南指,歷輿鬼,距東壁[三],凡十一舍,八十三日乃滅。

  秋七月朔,日食。

  宋初遣使通遼。

  丙子乾亨三年。宋開寶九年。太宗即位,十二月改太平興國元年。冬十月,宋太祖崩,年五十,在位十七年。皇弟晉王即帝位。是為太宗。

  丁丑乾亨四年。宋太平興國二年。夏四月,宋葬太祖於永昌陵。遼遣鴻臚少卿耶律敞等往宋助葬。宋太宗尋遣起居舍人辛仲甫使遼,右贊善大夫穆波副之[四]。時宋朝將用兵伐北漢,北漢實倚遼為援,仲甫遲留境上,未敢進,宋詔趨行,既至,帝問曰:「聞中朝有党進者,真驍將,如進之比凡幾人?仲甫對曰:「名將甚多,如進鷹犬之材,何可勝數!」帝頗欲留之,仲甫曰:「信以成命,義不可留,有死而已。」帝知其秉節不可奪,厚禮遣還。

  冬十一月朔,日食。

  戊寅乾亨五年。宋太平興國三年。

  己卯乾亨六年。宋太平興國四年。春二月,宋太宗親征北漢。

  三月,遼以數萬騎援之,戰于石嶺關之南,為宋郭進敗。

  夏四月,北漢主劉繼元降宋,盡廣運十三年。

  六月,宋詔親征,發鎮州。

  涿州判官劉原德以城降宋[五]

  秋七月,太宗至幽州,攻城踰旬不下,士卒疲頓,轉輸回遠,又恐遼救兵至,遂退師。

  先是宋師自并幸幽,乘其無備,帝方獵,急歸牙帳,議棄幽、薊,以兵守松亭、虎北口而已[六]。時耶律遜寧號于越,呼為「舍利郎君」,北朝親近無職事者呼為之。請兵十萬救幽州。竝西山薄幽陵,人夜持兩炬,朝舉兩旗。選精騎三萬,夜從他道自宋軍南席卷而北。

  遼兵先守幽州者,皆脆兵弱卒,見宋師之盛,望風而遁,又為宋師所遏,進退無計,反為堅守。至是,于越救至,宋遂退師。或勸于越襲其後,于越曰:「受命救幽、薊,今得之矣。」遂不復追。

  宋太宗欲北侵,遺詔渤海王發兵相應,然渤海畏遼,竟無至者。遣使如渤海責問。

  秋九月,遼攻鎮州,為宋趙延進敗。

  庚辰乾亨七年。宋太平興國五年。冬十一月,帝發兵萬餘衆進攻關南,宋河陽節度使崔彥進將兵禦之,遼師失利。

  十二月,宋太宗親征至大名[七],遼師遁,遂班師。

  辛巳乾亨八年。宋太平興國六年。遼大赦。

  帝性仁懦,雅好音律,喜醫術,伶倫、鍼灸之輩,授以節鉞使相者三十餘人。自幼得疾,沉疴連年,四時遊獵,間循故典,體憊不能親跨馬;令節大朝會,鬱鬱無歡,或不視朝者有之。耽于酒色,暮年不少休。燕燕皇后蕭守興之女。以女主臨朝,國事一決於其手。大誅罰,大征討,蕃漢諸臣集衆共議,皇后裁決,報之知帝而已。易、定、幽、燕間兩大戰,烽書旁午,國內惶惶,帝嬰疾,不能親駕,基業少衰焉。

  秋九月朔,日食。

  壬午乾亨九年。宋太平興國七年春三月朔,日食。

  夏五月,遼分三道入宋,為其邊將所敗。

  冬十二月朔,日食。

  是歲,帝崩,諡孝成皇帝,廟號景宗。

  論曰:景宗爰在弱齡,中遭多難,高秋搖落,理之自然。政非己出,不免牝雞之伺;祭則寡人,聽命椒塗之手。其得虛尊而擁號,幸矣。

  校勘記

  [一]為宋何繼筠敗于陽曲「繼」字原闕,據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以下簡稱長編)卷十補。

  [二]宋太祖命田欽祚領兵三千戰于滿城「三」原作「二」,據席本及長編卷十一校記[一五]改。

  [三]長三四丈晨見東方西南指歷輿鬼距東壁「長三四丈」,長編卷十六作「長四丈」;「距東壁」,原作「距出壁」,從上引長編同卷改。

  [四]右贊善大夫穆波副之「波」,長編卷十八作「被」,張亮采補〈遼史·交聘表〉同作「波」。

  [五]涿州判官劉原德以城降宋「原德」原作「德厚」,據長編卷二十改。

  [六]以兵守松亭虎北口而已「虎北口」原作「北岸口」,長編卷二十太平興國四年七月甲申自注引江休復嘉祐雜志作「虎北口」,據改。案:虎北口即古北口。

  [七]宋太宗親征至大名「名」原作「石」,據長編卷二十一改。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九 裴忌 孙瑒·姚思廉
  千百年眼卷四·张燧
  后汉书补逸卷二十·姚之骃
  目录·顾起元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 宋纪六·纪昀
  补编五·佚名
  一、我的母亲·包天笑
  梁睿传·魏徵
  李周传·薛居正
  汉纪三十 显宗孝明皇帝下永平四年(辛酉、61)·司马光
  卷一百七十七·佚名
  卷四十六·雍正
  卷二百二十七·佚名
  卷14·吴缜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提学祁(云阳集)·顾嗣立

    祁字一初,别号希蘧,茶陵州人。元统元年登李齐榜进士第二,其右榜第二人则余阙廷心也。授应奉翰林文字,母老就养江南,除婺源州同知,迁江浙儒学副提举,以母忧解职,退隐永新山中。明初,兵至永新,一初被伤,儒衣冠僵仆道左。俞千户子茂

  • 吴镇·隋树森

    吴镇(一二八O——一三五四),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梅沙弥。嘉兴(今属浙江省)人,善画,为元四大画家之一。每画山水竹石,辄题诗其上,时人号为三绝。又师事毗陵柳天骥,得其性命之学,深通易理,尝垂帘卖卜,隐居武塘。

  • 三集卷五十三·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五十三古今体八十首【丙戌一】丙戌元旦一年初祉肇初正百物始和欣始萌曙色才辉鳷鹊阁春光已入凤凰城玉阶穆以朝元会金牓行将拔彚征临御久哉心益慎勖惟克践此言诚元

  • 卷294 ·佚名

    释如珙 送明藏主 门内天地阔,门外山水长。 一句未脱口,遍界是冰霜。 寒光夺夜月,鬼神不敢当。 本来清净性,胸中无留藏。 拾得是我弟,寒山是我兄。 明朝相随去,一锡兼一瓶。 释如珙 送琦上人

  • 卷八十六·列传第二十四·脱脱

        李石(子献可) 完颜福寿 独吉义 乌延蒲离黑 乌延蒲辖奴 乌延查剌 李师雄 尼庞古钞兀 孛术鲁定方 夹谷胡剌 蒲察斡论 夹谷查剌   李石,字子坚,辽阳人,贞懿皇后弟也。先世仕辽,为宰相。高祖仙寿,尝脱辽主之

  • 卷五十一·志第三十二·选举一·脱脱

        ◎选举一   ○进士诸科 律科 经童科 制举 武举 试学士院官 司天医学试科   自三代乡举里选之法废,秦、汉以来各因一代之宜,以尽一时之才,苟足于用即已,故法度之不一,其来远矣!在汉之世,虽有贤良方正诸科

  • 第七十二回 遭主嫌侯安都受戮 却敌军段孝先建功·蔡东藩

      却说陈宝应逃至莆田,被陈军从后追及,日暮途穷,如何支持,眼见是束手受擒。就是宝应妇翁留异,也与宝应同逃,无从漏网,翁婿妻孥,一并就缚。还有宝应宗族,及幕下僚佐,俱捉得一个不留,悉数械送建康。叛徒头脑,怎得免死,就是子弟党

  • 提要·徐乾学

    【臣】等谨案读礼通考一百二十卷国朝徐乾学撰乾学字原一号健庵昆山人康熙庚戌进士第二官至刑部尚书是编乃其家居读礼时所辑归田以后又加订定积十余年三易藁而后成于仪礼丧服士丧既夕士虞等篇及大小戴记则仿朱子经传通

  • 卷之八十四·佚名

    洪武六年八月庚午朔胡兵寇蔚州广陵县及弘忻等州指挥佥事余观将兵讨捕之○辛未怀庆知府王兴宗言郡民食解盐每斤输米五升河南汝宁二府民止输二升请如二府之数从之○翰林承旨詹同侍讲学士乐韶凤等上所制释奠先师孔子乐章

  • 第五十七册 天聪六年七月至八月·佚名

    第五十七册 天聪六年七月至八月七月初一日,遣达雅齐塔布囊率每旗纛臣一员、护军十人,赍书往张家口,书曰:&ldquo;既誓天地修好,凡事皆当敬天保终。我素不忍屠戮乃惟以和好之道为念,故专意修好,两国若享太平,则各受其福。所以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一 列传二百五十一·纪昀

    列传元 【五】○元五耶律楚材【铸】 札哈钮祜禄重山 杨惟中耶律楚材扎哈钮祜禄重山杨惟中△耶律楚材耶律楚材字晋卿辽东丹王托云八世孙父履以学行事金世宗终尚书右丞楚材三岁而孤母杨氏教之学及长博极羣书旁通天文

  • 九七九 谕内阁福隆安气体微弱着派八阿哥永璇管理清字经馆及全书馆·佚名

    九七九 谕内阁福隆安气体微弱着派八阿哥永璇管理清字经馆及全书馆乾隆四十八年五月初二日又奉谕旨:【真按:此应系节录,上应尚有文本.】福隆安现在气体微弱,所有清字经馆总裁并稽察功课及四库全书馆总裁、稽察功课,着派八

  • 由天热想到从前皇帝的避暑·齐如山

    古来的皇帝,都愿驻离宫,清朝皇帝更甚;人们都以为驻离宫,是专为避暑,所以夏天才去,连西洋人也是这样的看法,所以他们把中国颐和园,翻成夏宫字样。我个人从前当然也是这样的想法,后来听到老辈人谈起来,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

  • 三十二年·佚名

    (庚午)三十二年大明景泰元年春正月1月1日○丁丑朔,百官行望闕禮于景福宮,詣時御所進表裏鞍馬,諸道進箋。1月2日○戊寅,曲宴,又賜宴宗親于時御所,文武二品以上于議政府,堂上官以上于禮曹。翼日,賜御案果肉及內醞于承政院曰:「東宮

  • 考绩 第七·王符

    凡南面之大务,莫急于知贤〔二〕;知贤之近途,莫急于考功。功诚考则治乱暴而明〔三〕,善恶信则直〔四〕贤不得见障蔽〔五〕,而佞巧不得窜其奸矣〔六〕。〔一〕○铎按:虞书曰:“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白虎通考黜篇云:“所以三

  • 卷二百十四·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十四刑部尚书秦?田撰嘉礼八十七设官分职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爕理隂阳【?师天子所师法傅傅相天子保保安天子于德义者此惟三公之任佐王论道以

  • 第十二卷·圆瑛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述 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卯五 教其悟圆入一 分二  辰初 令验六悟圆  二 令入一解六  今初阿难!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穷流根,至不生灭。此正示选根解结。初心下手修行,最切

  • 易韵·毛奇龄

    四卷。清毛奇龄撰。《周易》的 《系辞》及爻象多为韵文,吴棫《韵补》很少征引《周易》文字,至明张献翼始作《读易韵考》七卷。然张氏不懂古音,往往随口取读,或牵引附会,颇庞杂无绪。至毛氏此书与顾炎武《易本音》,方对《周